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12月19日,“解密達芬奇——跨時空科技與藝術重現”特展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啟幕。展覽內容涉獵達芬奇不同時期、不同維度的作品。主辦方希望從一個全新且真實的視角,探索達芬奇這位跨界天才大腦所構建的奇妙世界。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文物局局長劉曉明介紹,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此展搭建起連接中意文化、科學與藝術的橋梁。他希望,更多人參與廣州文創產品開發工作,同時也希望有更多高規格、高質量、高水平的國際交流展覽亮相廣州文博場館。這是廣州藝術博物院首次引進的國際科教藝術展覽,是該市博物館系統舉辦的首個收費特展。
“這些作品不僅是對達芬奇精神的致敬,還激勵我們與新一代一起挖掘潛能、探索未知世界的橋梁。”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羅奇說,此次展覽所呈現的杰作,不僅展現了達芬奇將理性與感性、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的跨學科典范,更深刻地揭示了達芬奇以人為中心、勇于創新的價值觀念。
意大利達芬奇學院創辦人、首席策展人馬里奧·塔代伊教授表示,歷史上中意兩國在文化與科技上的交流與融合一直從未間斷過。此次展覽揭示了古代中國的科技、歷史與文化,如何對達芬奇的發明和思想產生了啟發性的作用。展覽將全球首次展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飛行器重構和《最后的晚餐》還原場景等重量級作品,還帶來了許多從未公開過的達芬奇機械和研究成果。
現場,主辦方為“中意友誼之橋”揭幕。“中意友誼之橋”為自支撐橋模型,曾被達·芬奇用于軍事用途,但實際上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040年的古代中國。后來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達芬奇接觸到了古代中國橋梁的知識,從而受到啟發,設計了他自己的版本。
此次展品包括達芬奇珍稀手稿(數字修復)、現存古籍、現存手稿、畫作(數字修復)、手稿復原重建機械等展品,結合現代數字技術(AI、AR及VR)體驗、線上互動等多種形式,為觀眾揭示達芬奇創作歷程及創作細節,印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中、西文化互鑒歷史背景。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