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3居民理財報告出爐:資產配置避險特征明顯,投資者不再“追星”基金經理
界面新聞記者 | 馮賽琪
11月29日,《中國居民投資理財行為調研報告(2023)》(下稱《報告》)發布,為了解我國居民投資理財現狀,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聯合螞蟻集團研究院和螞蟻理財智庫于2021年起每年開展問卷調研并發布相關報告。
上海交大高金執行理事屠光紹指出,在了解居民投資理財行為現狀的基礎上,需要教育部門、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提升居民金融素養進而改善居民投資理財行為。
《報告》顯示,在投資理財行為方面,2023年居民期望收益逐漸降低,理財產品配置偏好更加集中和偏于保守,公募基金配置繼續降低,其中權益類配置降低、固收類增加,體現出避險的特征。
銀行存款類、公募基金和債券類資產仍然是2023年居民投資比例最高的三項資產。
其中債券類資產在2022年取代股票成為居民配置最多的三類資產之一后,今年繼續增加6個百分點,達到27%。公募基金配置仍居于居民配置品類的第二位,但比例繼續大幅下降,從2021年的44%到2022年的38%降至今年的31%;選擇公募基金的受訪者大部分配置的是偏債的公募基金。
這進一步加劇了居民資產配置的集中度,提高了偏債資產的配置比例。私募基金、房產配置有微弱降低。整體來說,權益類配置(股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整體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資產配置的風險偏好下降。
同時,調研關注了居民在未來對這些配置品類的增減持意愿。公募基金、信托、股票、投資性房產的增持意愿持續走低,存款、債券類配置意愿仍在增加。這可能導致未來一段時間居民資產配置的集中程度繼續增大。
居民對理財產品的選擇回歸理性,對成本更加敏感;對明星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品牌的關注傾向減弱。
2023年的調研結果顯示,投資者對基金公司品牌的關注比例由去年的23%下降至15%,對明星基金經理的關注比例由14%進一步下降至7%??赡苁鞘艿绞袌鲲L格切換后明星基金經理“翻車”事件影響的結果。
自去年11月證監會發布《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來,個人養老金投資已有一年。
“養老成為居民長期理財規劃的主要目的,但個人養老金仍待普及。”《報告》中新增個人養老金產品相關問題,關注了我國居民對此次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態度。
調查發現,盡管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推出引發了社會廣泛熱議,但實際上產品普及率仍然較低,受訪者中有62%尚未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76%未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同時調研發現,年收入越高的群體,選擇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比例越高。
將長期理財用作補充養老金的居民比例繼續大幅提升,由2021年的10%,2022年的26%提高至今年的45%,尤其是40歲以上群體中,該比例達到了58%。對于產品不了解和產品吸引力不足是個人養老金產品推行的最大阻礙。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