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理財爭議案例!六旬老太300萬買基金不滿收益,起訴光大銀行索賠12萬,法院:銀行無需賠償

又見理財爭議案例!六旬老太300萬買基金不滿收益,起訴光大銀行索賠12萬,法院:銀行無需賠償
2023年07月03日 21:10 市場資訊

  財聯社7月3日訊(記者 彭科峰)300萬理財一年收益僅萬余元,六旬老太不滿意堅持索要當時副行長的口頭承諾收益,這樣的事情你敢信?

  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就披露了這樣一起理財投資者和銀行之間的糾紛:沈陽市曹老太掏出三百萬在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和平支行購買了某款理財,但一年之后收益僅有1.6萬元。曹老太堅持認為銀行未盡適當性業務導致其購買的理財有問題,因此向法院起訴要求銀行賠償12萬。

  不過,一審、二審均駁回了曹老太的訴求,認為銀行無需賠償。

  300萬理財一年后收益僅1.6萬

  曹老太出生于1959年6月,家住沈陽市皇姑區。2021年2月某天,曹老太在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和平支行購買了第三方基金產品“易方達悅弘一年C”,共投入300萬人民幣。曹老太稱,當時自己是在營業網點內部,經由副行長姜某“代客操作”,購買了這款產品。曹老太稱,當時姜某向其承諾一年的收益為5.6%,自己其實并不了解這款產品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曹淑華通過手機操作購買了該基金產品。

  2022年2月28日,理財產品期滿本息到賬,到賬金額為本息合計3016221.08元。曹老太對于這筆收益大為不滿,于是向當地法院起訴了光大銀行該支行,要求對方賠償當時口頭說好的差額損失,共計123278.92元。期間,她又追加訴求,要求按照光大銀行應當承擔的損害賠償金為基數以一年期的LPR利率為標準給付利息(自2022年2月25日產品贖回日到實際給付之日)。

  法院認為曹老太無損失駁回起訴

  曹老太的理由是,光大銀行沒有履行適當性義務,且由光大銀行客戶經理“代客操作”,自己在購買該基金產品時并不知曉系第三方基金產品。她還出具了和姜某的微信聊天記錄,用于證明當時并非本人手機操作。微信聊天記錄內容還顯示,在曹老太知道非光大銀行產品時向姜某提出異議后,姜某表示“再給一次機會,自己也持有該產品”。

  一審認為,曹老太未能提供有效證據證明光大銀行客戶經理存在不當推薦、代客操作等行為導致其華購入本案訴爭基金產品,故應承擔其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光大銀行提供的曹老太往期購買金融產品的交易記錄,可以證明其已購買過多期金融產品,其中亦包括基金、信托等,曹老太作為一名具備一定投資經驗的消費者,理應知曉基金類理財產品均非銀行自營理財產品,亦知曉其并非保本理財,存在投資風險。因此,曹老太因正常的理財商業風險而未到其預期收益而請求代銷銀行賠償該正常的理財商業風險損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二審認為,曹老太提供的證據不能有效證明副行長姜某或者光大銀行的其他員工向其承諾一年收益5.6%的事實,其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其該項主張不能成立。最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湖南某律師事務所律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銀行通過和基金公司簽署協議,代銷其產品是非常正常的。易方達作為知名的基金公司,和多家銀行都有銷售協議,只要產品合規合法就可以。從上述案例來看,曹老太因為收益不達預期試圖向銀行索賠,但其未能舉證銀行沒有“賣者盡責”,因此法院不予支持并不意外。至于理財人員承諾的口頭收益并不可靠,必須要在合同中寫明才有法律效應,但理財產品本身就具有風險,因此一般情況下公開合同中不可能寫明該條款,宣傳時也只會提供預期收益。

  當然,銀行是否存在“代客操作”的行為存在一定爭議,但銀行已經提供了曹老太此前多次購買理財產品的記錄,而曹老太并未能提供銀行違規操作的證據,加之理財產品并無虧損,因此歷經兩審也均失敗。“不過,去年發生了大規模的理財產品波動,投資者也需要多一些心眼,按照風險等級選擇產品,不要迷信過去理財保本的神話。”這位律師對財聯社記者說。

  近年來多名理財投資者起訴銀行索賠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已經發生過多次投資者因為購買理財虧損而起訴銀行的例子,不過結果并不一致。

  去年年底,上海金融法院披露,王女士斥資100萬元在廣發銀行購買定期理財產品,虧損約23萬元,事發后,王女士將廣發銀行告上法庭,最終勝訴獲賠全部損失及相應利息。王女士能勝訴的關鍵,在于其此前填寫的《風險問卷》顯示其在購買系爭產品時的風險承受能力屬于穩健型,而本案系爭產品在廣發銀行內部的系統評級為C級(高風險),法院最終認定故王女士在本案項下不屬于具備豐富理財投資經驗和相當風險承受能力的適當投資者。

  今年6月,一則文書還顯示,七旬老太陳女士通過恒豐銀行南京分行的代銷,斥資190萬元投資了一款資產管理計劃類的理財產品,產品屬于中高風險收益產品,適合進取型、積極型的合格投資者參與。作為投資人,陳女士和代銷機構恒豐銀行簽訂相關代理推介授權書,授權該行對辦理該理財產品的資金進行代理收付。據恒豐銀行對其進行風險評估問卷測試,問卷得分為62分,評估結果是“進取型”投資者。后來,由于該產品底層資產對應的金貴公司發生破產,陳女士190萬元投資款全部損失。

  法院認定,案涉產品的最大風險是存在本金可能全部損失的情況,但產品合同中對這一最大風險并沒有進行提示。因此雙方都有責任,其中陳女士承擔20%責任,恒豐銀行則應承擔80%的責任。最終,法院判決恒豐銀行向其賠償152萬元投資本金損失,并支付相應利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04 盤古智能 301456 37.96
  • 07-03 賽維時代 301381 20.45
  • 07-03 信音電子 301329 21
  • 07-03 昊帆生物 301393 67.68
  • 07-03 豪聲電子 838701 8.8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