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在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指出:“三年疫情造成的沖擊不會一次性恢復,經濟發展也不可能走老路,要將經濟修復過程轉化為優化經濟結構的過程,以開啟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
“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三大需求呈現出外貿增、消費增、投資增的特征。”會上,王一鳴表示,中國經濟已呈現趨勢性好轉,進入加快復蘇的軌道,但仍應對經濟恢復面臨的困難和復雜性有充分估計。他列舉了一季度居民存款數據,今年一季度居民存款新增規模高達9.9萬億,已超過去年新增存款的一半。
“在資產負債表修復前,企業和居民部門往往盡可能將可支配資金用于削減負債。資產負債表的修復是市場恢復信心的重要條件及標志。”王一鳴認為。
在王一鳴看來,國內需求已呈現趨勢性好轉,但需求的持續恢復有賴于資產負債表的修復。資產負債表的受損會導致居民消費走弱、企業投資意愿下降,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信貸供需端的下降。
王一鳴進一步表示,居民的資產負債表長期修復主要取決于收入增長,而企業部門的修復主要取決于企業盈利水平的改善。
為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王一鳴提出了以下四個建議。
一是創新擴大消費的政策工具,加快恢復和擴大消費需求。在加大對優質房地產優質資金投入的同時,也要研究松綁需求端的這種限制性措施,要因城施策來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適當降低按揭貸款利率,以此來促進房地產市場的銷售規模。
二是采取務實穩定的政策舉措,提振民營企業和企業家信心。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適當加大財政政策的力度,對房租和水電費支出給予適當的補貼,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
三是下決心放寬市場準入,有效擴大社會投資。當前穩投資的關鍵還是調動民間投資的熱情和積極性,要真正解決“明放暗不放,虛放實不放”的問題。
四是當前最為重要和迫切的是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要涉及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個要素。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暢通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渠道;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疏通金融和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資源的配置效率;建立健全數據流通交易規則,培育發展數據要素。
責任編輯:潘翹楚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