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吳曉璐 見習記者 毛藝融
互聯互通機制迎來又一重要里程碑。3月13日,滬深交易所互聯互通股票標的范圍擴大規則正式生效,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開啟史上最大規模雙向擴容。
據統計,此次滬股通、深股通分別新納入股票598只、436只,擴容后滬股通、深股通股票數量分別達1192只、1336只,市值覆蓋率分別為90.94%、86%,較現行滬股通、深股通市值覆蓋率增長15.56個百分點、9.56個百分點。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韓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互聯互通機制不斷拓展優化,有助于提升兩地市場的活躍度和影響力,更好滿足兩地投資者的跨境投資需求,推動兩地資本市場的務實合作,促進資本市場更高水平的雙向開放。
更大力度吸引境外投資者
對于此次互聯互通股票標的范圍擴大,業內人士認為,這是資本市場積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的重要舉措,對便利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市場、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協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滬深股通選取標準的包容性提升,更多優質滬深上市公司股票納入滬深股通標的。根據規則,本次擴容首批將新增納入滬股通、深股通股票598只、436只,擴容后滬股通、深股通股票數量分別達1192只、1336只。其中,新增納入科創板、創業板股票147只、188只,擴容后科創板、創業板股票數量分別達到214只、478只。
“此次擴容進一步增加了成長型、創新型優質標的的納入,為投資者配置多樣化的優質資產提供了更多選擇性和便利性。”匯豐中國董事總經理、證券服務部總監鐘詠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擴容也有望提升A股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境外專業投資資金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增強市場活躍度與流動性。
互聯互通機制持續優化
自2014年滬港通開通、2016年深港通開通以來,在兩地監管機構指導下,兩地交易所和結算公司不斷豐富擴展互聯互通標的范圍、持續優化交易結算機制,將科創板股票、ETF納入標的范圍,取消總額度、雙向提高每日額度,優化兩地交易日歷安排,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的范圍不斷擴展,投資便利程度顯著提升。
隨著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持續優化,兩地投資者交易活躍度也進一步提升。據Wind數據統計,2019年至今,北向資金在A股中成交額穩定在10%至11%,南下資金在港股中成交金額占比逐步提升,2019年至2022年占比分別為15.76%、21.29%、27.31%、30.50%,今年以來截至3月10日,占比提升至32.74%。
目前,滬深港通已經成為外資參與A股市場交易的最主要渠道之一。截至3月10日,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A股1.87萬億元,其中滬股通9902.13億元、深股通8841.77億元。
“互聯互通機制的不斷擴容優化,充分體現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有助于推動高水平的雙向開放,進而促進更深層次的市場改革和更高質量的經濟發展。”鐘詠苓表示。
談及滬深港通機制的持續優化,韓乾建議,未來,滬深港通機制還可以進一步擴大標的資產范圍,豐富資產種類,加強風險管理工具的互聯互通,以及完善跨境監管的合作機制等。
高水平雙向開放走向縱深
近年來,統籌開放與風險,資本市場堅持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行業、產品開放舉措漸次落地。吸引更多境外中長期資金入市,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
一方面,行業開放度持續提升。外資機構來華展業便利度不斷提升,經營范圍和監管要求實現國民待遇。同時,監管部門支持具備一定實力、運作規范、管理水平較高的我國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走出去”,拓展了跨境業務范圍,“引進來”與“走出去”實質性落地。另一方面,跨境投融資渠道不斷豐富拓寬,市場開放持續深化。在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優化完善的同時,不斷拓寬境外上市融資渠道,推動上市公司境外發行GDR,有力促進了A股上市公司的國際化經營。
此外,國際化產品體系也逐漸豐富,產品開放邁出堅實步伐。A股納入明晟(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等國際指數,納入比例不斷提升,中日、深港、滬港ETF互通相繼開通,期貨期權特定品種開放范圍不斷擴大,境外優質企業發行熊貓債的數量不斷增加。
業內人士認為,綜合來看,這些舉措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水平,提高了外資參與A股市場的便利性,穩定外資預期,進而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復蘇,相信會有更多的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展望未來,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將走向縱深。韓乾表示,未來可以持續加強除股票以外資產的互聯互通,鼓勵境內金融機構在“引進來”的同時“走出去”,支持企業在境外上市和融資,健全GDR發行機制等。此外,還需不斷改善金融市場微結構,提高境內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和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