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銀行理財子再度開啟“自購”模式!主要為含權類產品,還有部分產品被提前終止?

2023-12-08 18:50:25 作者:林羽 收藏本文
A- A+

  自去年兩輪“自購潮”后,“理財子”們再度開啟購買自家理財產品的模式!

  近期,招銀理財、興銀理財、渤銀理財均官宣購買自家旗下的理財產品,擬投入資金分別為1000萬元、3000萬元、3億元。

  事實上,此次理財子公司自購旗下產品并非首次,去年3月,資本市場曾出現動蕩行情,彼時多家理財子公司投擲上億元自購旗下產品,以穩定投資者信心。而對于此次“自購”模式的開啟,有專家指出,主要是希望向投資者傳遞對產品和市場的信心。

  另外,部分理財產品提前終止節奏漸頻,多家理財子公司發布公告稱,提前終止旗下的理財產品。據普益標準方面統計,今年整體來看,各理財子公司已有約1000款產品提前終止,這些產品絕大部分是在正收益情況下提前終止的,原因何在?

  多家理財子開啟“自購”模式,

  主要為含權類理財產品

  近日,招銀理財、興銀理財、渤銀理財等理財子公司開始出手購入自家理財產品。

  招銀理財發文表示,其將以自有資金投資旗下股票型理財產品,金額為1000萬元;興銀理財方面表示,計劃運用自有資金投資“富利興合富達紅利1號”,最高投資3000萬元;渤銀理財則表示,已投入自有資金3億元用于申購本公司發行的理財有術系列理財產品。

  從此次投入的資金情況看,上述三家理財子公司合計投入資金規模約為3.4億元,其中招銀理財、興銀理財自購投入均在千萬級別,與去年3月掀起的理財子“自購潮”相比,此次資金規模相對較小。

  據統計,在去年“自購潮”中,中郵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光大理財、南銀理財等投入資金規模合計達到28.5億元,而招銀理財、興銀理財的自購投入分別為5億元、10億元。

  從產品特點看,招銀理財、興銀理財自購了旗下含權益類資產的理財產品。其中,招銀理財在上述推文中表示將“用于投資旗下股票型理財產品”;興銀理財所述“富利興合富達紅利1號”為混合類理財產品,起購金額為1元,采用主動選股的紅利策略,目前尚處于募集期,將于12月18日結束募集。由此可見,理財子公司此次出手“自購”,表明其仍在不斷探索含權類產品。

  匯華理財此前發布的研報認為,股債收益差指標目前處在歷史低位水平,顯示權益類資產或具有更高性價比。

  值得注意的是,興銀理財所述產品采取“破凈不收管理費”的收費模式。從投資管理費方面看,當產品成立之日起1年內,若產品估值日前一日累計單位凈值小于1時,則該估值日不收取投資管理費。

  另外,中國理財網顯示,今年2月發布首只理財產品的渤銀理財自購的理財有術系列中,目前有15只存續產品,均為固定收益類開放式產品。

  通過“自購”促進理財產品銷售,

  提振市場和客戶信心

  談及此輪理財公司“自購”旗下理財產品的原因,招銀理財表示是為了“堅守價值”、“與客戶同行”;興銀理財則表示,主要是為了提振市場和客戶信心;渤銀理財則稱是基于“對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則表示,一方面,理財公司對自家理財產品有信心,想提高其他投資人的購買信心,以“自購”激勵投資人跟進;另一方面,可能是理財產品銷售不夠理想,想用“自購”來達成銷售目標。理財公司“自購”可提高理財產品資金募集的規模,當理財產品出現集中贖回時,亦可通過“自購”穩定理財產品的流動性。

  此外,普益標準方面認為,近期理財公司自購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理財公司對我國經濟和資本市場長期看好,期望用真金白銀的自購來提振市場和投資者信心;二是理財公司通過自購來促進理財產品銷售,確保新產品順利發行,穩定和提高年末管理規模和市場占有率;三是當前股市處于估值低位,中長期配置價值已十分凸顯,理財公司認為有必要積極布局權益市場。

  同時,今年下半年以來,理財市場存續規模保持增長,由6月份的24.40萬億元上漲到了11月份的26.84萬億元,顯示出理財市場逐步回暖的態勢。

  市場上的相關數據亦顯示出理財產品呈現規模增長、破凈率走低的特點,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11月底,單位凈值破凈產品2117款,比例約為4.10%,累計凈值破凈產品1600款,比例約為3.38%,相較9月和10月有明顯下降,逐步回落至一般水平。三季度開始,理財產品收益率從上半年的高收益逐步回落,目前已趨于穩定,考慮宏觀經濟向好,以及近期股票市場回暖,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能在四季度有所改善。

  部分理財產品被提前終止?

  主要原因是產品線更新換代

  去年3月,資本市場曾出現動蕩行情,彼時多家理財子公司掀起“自購潮”,投擲上億元自購旗下產品,以穩定投資者信心。

  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去年3月23日,累計凈值低于面值的理財產品已有2000余只,在存續期理財產品中的占比超過6%;另據Wind數據顯示,2022年年初至3月下旬,市場近22000只理財產品中,超3500只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為負,占比15.9%,其中185只產品收益虧損5%以上。

  而此次多家理財子公司再度出手“自購”,是否與預防年末贖回潮風險有關?

  與此同時,據了解,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理財公司選擇提前終止運作部分理財產品,包括中郵理財、信銀理財、華夏理財等,其終止部分理財產品的原因是什么?

  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公開表示,此前理財公司的“自購”多是在凈值下跌期間,而此次在產品發行初期就有理財公司宣布以自有資金購買,體現與投資者一路相伴的理念,同時對管理費模式創新,提出“破凈不收管理費”,也體現對自身投資能力的信心,將產品費率和產品表現掛鉤,這些行為都是非常有益的嘗試。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則認為,前兩輪“自購”發生在債市波動較大的時期,“自購”的安慰意義更強,而本輪“自購”時,債市已經企穩,波動不大,更多體現了理財公司對當前理財市場的信心較強,投資者此時入局也是相對較好的選擇。

  對于終止部分理財產品的原因,普益標準方面表示,這些產品絕大部分是在正收益情況下提前終止的,可以認為主要原因是產品線更新換代,其他的因素包括存續規模太低,或者產品表現不佳,理財公司不愿繼續運營。還有一部分是結構性產品,在滿足觸發條件后自動提前終止。銀行理財未來將會更加注重投資固收類資產,以保持產品收益的相對穩定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劉天行

文章關鍵詞:

作者

林羽

林羽

金融原創方向

熱文排行

聯系我們

  • 郵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電    話: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新浪財經意見反饋留言板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