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百萬賠付款遲遲不付,工行一家支行成“老賴”!背后是……丨金融法眼
文/黛安娜
給七旬老人的賠償款遲遲不付,工行一支行成了“老賴”!
近日,工商銀行沈陽沈河支行(下稱“工行沈河支行”)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80.14萬元。同時,該支行及法人代表張連雙也于7月16日收到了限制消費令。
這則“限消令”起因于一起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七旬老人與工行沈河支行對簿公堂。而這起糾紛案背后,牽出了一樁7億元的非法吸存大案,多名工行理財經理牽涉案中。
七旬老人190萬理財投資款不翼而飛?
事情要從7年前說起。2013年9月28日,年過七旬的老人于某坤在工行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開立了一張銀行卡,并存入了170萬人民幣。之后,于某坤在該支行辦理過兩次投資理財,均取得了一定的收益。
隨后,經工行沈河支行理財經理齊某推介,于某坤購買了北京德洋宏隆投資管理中心(下稱“德洋投資”)的理財業務及產品。2014年2月24日,于某坤通過網上銀行預約匯款方式向德洋投資轉款180萬元,當日于某坤又通過網點柜面交易方式存款人民幣10萬元,隨后又通過網上銀行跨行匯款方式再次向德洋投資轉款10萬,合計轉款190萬元。
2015年3月6日,于某坤銀行卡內先后收到80萬元、22.88萬元。2015年3月10日,于某坤銀行卡通過廣州銀聯的支付平臺向北京博創興業投資公司(下稱“博創投資”)分五次轉款20萬元,合計轉款100萬元。后該卡未再存有轉匯款等交易。
隨后,德洋投資與博創投資先后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偵查,而于某坤不幸成為博創投資負責人王某非法存吸案的被害人之一。得知自己190萬元投資款“打水漂”的于某坤,將工行市府大路支行告上法庭,要求償還190萬元及相應利息。
2018年2月2日,工行遼寧分行人力資源部向法院出具情況說明,載明原工行市府大路支行的相關權利和義務由管轄單位工行沈河支行承擔,故由工商銀行沈河支行出庭應訴。
此外,于某坤要求追加工行理財經理齊某共同承擔經濟損失,不過,齊某已于2019年1月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于某坤表示,齊某是為自己介紹、辦理理財產品的經理,且她認為自己在網銀上的款項是齊某私自轉走完成的,自己并不知情。
由于于某坤的經濟損失涉及王某非法吸存案,一審法院表示現無法確認王某是否返贓或返贓的具體數額,故無法確認于某坤是否存在損失以及損失的具體數額,駁回了于某坤的訴訟請求。
二審法院判工行擔責70%
對于一審的判決,于某坤不服并提起上訴,要求二審法院改判。
二審過程中,于某坤出示了工行統一印制的齊某名片。她認為,該名片能夠證明齊某銷售理財產品的行為是其的工作職務,齊某不按規定辦理業務,說明工商銀行內部存管理漏洞,應該承擔償本付息的義務。
對此,工商銀行沈河支行辯稱,于某坤僅憑一張工商銀行客戶經理的名片就要求確定其與工行之間存在理財合同關系“極其荒謬”。工行向法院提出,現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于某坤是在工行與齊某見面,并委托齊某進行理財業務管理。
于是,于某坤提交了其與工行沈河支行原理財經理齊某的錄音證據。隨后,工行沈河支行承認齊某為其大堂經理,亦承認齊某的確向于某坤介紹過業務。
此外,于某坤表示,自己對辦理過U盾及網銀等信息毫不知情,從未收到過任何實體材料,甚至不知道網銀的交易密碼。她指出,工行在未經風險評估的情況下就對自己開通了U盾這種高風險的支付途徑,違反了金融機構的“適當性”原則,齊某違反職業規范使用U盾將190萬轉出至博創投資,法院應將此筆款項整體作為于某坤基于此次理財合同產生的信賴利益損失判賠。
二審法院審理查明,案涉款項銀行轉款設備的IP地址為A類地址,而A類IP地址為分配給政府機構的,不屬于個人民用的C類IP地址,故法院認定該證據能夠證明于某坤銀行卡的款項交易確在工行沈河支行內的設備上完成的。
按照銀行交易的相應操作規程及一般人的認知,任何人打印有銀行蓋章的紙質版賬戶交易明細,均需要本人去銀行柜臺辦理。因于某坤提供的錄音中齊某明確承諾“不需要于某坤而由其自行找人幫助打印于某坤案涉轉賬交易明細”,法院認為可認定齊某完全掌握了于某坤的交易密碼,故有理由認定是齊某可操縱于某坤的賬戶。
因此,二審法院指出,工行市府大路支行不僅沒有對于某坤進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更沒有對理財產品銷售進行管理、對銷售人員齊某進行管理。
綜合考慮雙方的過錯程度,二審法院認定于某坤自行承擔190萬資金損失的30%即57萬元,而工行沈河支行應承擔70%即133萬元的賠償責任。值得注意的是,二審法院要求該銀行自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內賠償于某坤133萬加利息,但工行在判決后遲遲未履行相應責任。
今年5月,于某坤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據天眼查顯示,工行沈河支行已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80.14萬元。同時,該支行負責人張連雙也被限制高消費,已不能乘坐飛機、列車軟臥等交通工具,也不能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牽出一樁7億元非法吸存大案
值得注意的是,于某坤的遭遇并非個例,中國裁判文書網涉及“博創興業”的文書有上百條。其中,不少文書涉及工行長春花園支行理財經理顧某等人。
以其中田某的案子舉例,據田某描述,自己曾于2014年在工行長春花園支行(下稱“工行花園支行”)顧某處辦理過理財業務和產品,顧某也為她出具過《工行代理業務申請書》等資料,讓她誤以為該理財產品為工行專業代理,卻不料150萬的投資款全部打了水漂。
隨后,田某將工行花園支行告上法庭,要求賠償自己的損失及利息。但一審法院表示,雖然顧某出具過《申請書》等資料,但該資料中并沒有工行的公章,并不能說明該理財產品為工行代理,駁回了田某的上訴請求。
田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也駁回了田某的上訴請求。二審法院認為,顧某違規私售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并未獲得銀行授權,所獲利益歸個人所有,其行為應屬個人行為而不屬于職務行為。同時,田某曾在工行多次購買正常理財產品及本次飛單產品,而本次飛單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較正常理財產品高出許多,田某缺乏對自身資金安全的風險防范意識。
值得注意的是,田某只是顧某案的受害人之一。據顧某供述,顧某的丈夫系博創投資長春分公司營業部經理,弟弟顧某1系高管,而顧某作為工行的客戶經理,掌握了大量客戶的聯系資料,便經常介紹客戶購買博創投資的理財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博創投資成立于2013年3月4日,除北京外,該公司在大連、沈陽、長春、海南、天津、哈爾濱均設有分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某因涉嫌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6年2月被逮捕。
據王某披露,博創投資采用業務員介紹、講座宣傳等宣傳模式,以銷售私募基金、P2P、微企融等理財產品的名義,向投資人吸收資金,共計招攬了一共7億左右,尚有2.7億元資金未兌付。
2017年底,王某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罰金40萬,同時法院判處其退賠所有投資人的經濟損失。與王某同案的顧某、顧某1等人均獲刑。
盡管如此,但還是有無數人的投資款難以追回。微博顯示,仍然有被害者于2017年發布微博討要正義,甚至發布起訴書,劍指博創投資專門騙取老年人存款等。
責任編輯:陳嘉輝
作者
新浪金融研究院
新浪金融研究院
熱文排行
- 央行密集處罰持牌支付機構,聯動優勢年內再領761萬罰單
- 七旬老人百萬賠付款遲遲不付,工行一家支行成“老賴”!背后是……丨金融法眼
- 揭秘中國500強!銀行、保險上榜的有多少?
- @河南學子:應急準備到位,學生助學貸款辦理期限延長
- 安信信托重組方案浮出水面:以資抵債,擬與中行上海市分行達成債務和解
- 賠10萬還是28萬?中意財險公眾責任險引糾紛丨金融法眼
- 荒唐!交行分行經理侵占公款2千萬,揮霍百萬收藏女士絲巾!丨金融法眼
- 個人破產全國“首案”出爐:免除利息,三年清償100%本金
- 專坑老年人!農行老員工詐騙20人480多萬用于炒股,被判了十年丨金融法眼
- 剛剛,四家銀行被罰沒近三億!這家銀行被批“屢查屢犯”!
聯系我們
- 郵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電 話: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