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丑聞連連爆發 美國證監會坎坷維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1日 15:01 《財經》雜志 | |||||||||||||||||||||||||||||||||||||||||||||||||||||||||||||||||||||||||||||
美國證監會主席唐納森提出了證監會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市場改革方案。他的動機是什么?要改革什么?市場會接受嗎? □本刊實習研究員 康理誠 發自北京 本刊特約記者 唐扶 發自美國紐約
如果美國證監會主席威廉·唐納森(William Donaldson)最近提議的改革方案得以通過,美國股票交易所里的一些經典場面將成為歷史。 這里每日約有3000名交易員在各自的交易席位上相互報價,所有的交易最終都通過交易專員們的喊叫和手勢傳遞到市場的最終端交易大廳里,同時體現了自由市場的混亂與無序。 這個改革方案的目的在于改變美國證券市場現有的交易方式,將紐交所的全部交易實現電子化。因為證監會認為,那種古老的操作方式可能給負責撮合股票買賣雙方的交易專員一種不公平的機會,使得他們可以操縱股價來贏利,并妨礙買賣雙方得到最好的交易。簡言之,證監會希望紐交所取消中介,使市場更有效率,而紐交所希望大廳交易方式和電子交易方式并存。 在唐納森看來,全面翻修“全國市場系統”(National Market System, NMS),是應對近年來市場環境變化和交易技術發展之必然措施。 方案目前尚處于征求公眾意見階段,但已經引發了持續而激烈的爭議。甚至在證監會內部,唐納森承認,也“無法達成共識”。格拉斯曼和阿特金斯,這兩位證監會五名委員中的成員,在多個公開場合對改革方案提出批評。“現在的方案沒有任何理論的導向,也沒有事實的根據。”阿特金斯近來與一名業界代表談話時如是說,“而且有可能危及我們在全世界最具效率、最復雜的資本市場。” 市場中更有許多人反對這個改革,把它看成政府下重手干預市場的一次嘗試,有些人甚至要求唐納森下臺。 變革當然會遇到阻力,問題是,唐納森何以決意推行這項“激進”的改革呢? 丑聞發生之后 當唐納森被任命為證監會主席時,很少有人預料到,這位紐交所的前任董事長和CEO會過多地干預華爾街和股票交易市場。他們多年一直共處,并不愿意和老朋友之間關系搞得太僵。但現在是非常時期,唐納森必須要采取這樣的行動。 2004年3月,紐交所和證監會調查員發現,交易員利用他們對供需信息方面的優勢,在執行顧客下單之前就自己進行買賣,在過去三年中牟利1.55億美元。交易專員被迫接受和解,并付出了2.42億美元,包括歸還這部分贏利和罰款。 這無疑激起了證監會的憤怒,也是證監會希望紐交所實行電子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紐交所只有8%的交易是電子化的。 盡管華爾街接連爆發丑聞,由于證監會缺乏強有力手段對付這些問題,紐約首席檢察官艾略特·斯皮策(Eliot Spitzer)便不免“越俎代庖”。自2003年起,他揭露了由證監會監管的許多投資銀行的非法盤后交易、共同基金的串通投標和紐交所的管理層過高的薪酬等多起丑聞。 證監會和紐交所不希望斯皮策一再“侵犯”自己的領地,他們只得采取多種措施保衛自己的監管權力,諸如增加監管預算,對違規者征收更高的罰款,設立更多的預防性措施來保護投資者。監管者和市場達成“監管是必要的”這一共識,這給予了證監會新的權力來處理自己和紐約股票交易所以及和各個投資銀行之間的關系,而這些權力是唐納森的前任哈維皮特所沒有的。 唐納森回顧了其前任哈維皮特的拙劣紀錄后說,“證監會總是只對市場上的問題被動反應而不是未雨綢繆,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太長時間了。”他強調說,“這里有歷史的沉疴,也有組織和結構的障礙。但是尋找借口的時代早已過去了。”
相關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