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陳杰: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測度和市場的機會

劉陳杰: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測度和市場的機會
2024年04月22日 13:33 睿見Economy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

專題:2024年第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

  NSE50季度論壇暨2024年第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于2024年4月21日舉行。望正資本全球宏觀對沖基金董事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理事、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劉陳杰出席并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劉陳杰:今天我主要講的是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測度和市場的機會。從事資本市場的人士,包括學界或者投資界、研究界都非常關注,新質生產力是目前這個階段非常熱的一個探討的問題,任何問題都有一個背景,這個背景也是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做研究的時候也是把研究的背景看成非常關鍵的一環。

  我們現在處于什么樣的背景?是非常激烈的新舊交替的階段。一方面一季度數據出來大家看到經濟增長是非常不錯的,甚至是超預期。另一方面,從價格指數來看,有專家指出來中國是不是有通縮的風險。所以,很多矛盾在一起。

  另外,全球來看,也有幾個非常不尋常自一些現象,比如全球的原油價格基本上在前年開始已經脫離美元指數,全球銅價、中國需求驅動的螺紋鋼的價格也在一兩年前發生了很大的裂口。中國的房地產的發展跟整個中國的宏觀經濟也是出現一個裂口。所以,從全球包括中國來看,這個背景非常重要,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候。

  首先看中國房地產的前景。我記得2019年也是在新供給的平臺做了一項研究,那個時候房地產市場如火如荼,我們當時就發表了一個觀點,當時的標題中國房地產市場將在三年內見底,這是我們當時的測算,目前看確實地產在2021年和2022年左右見底的。

  剛才賈老師也提示了不應該看狹義的城鎮化率,也不應該簡單的看待房地產的問題,我們從兩個維度,從量化的維度測算,即便是考慮廣義的城鎮化率,考慮人口結構,考慮種種的家庭的平均人口的規模,以及未來的收入預期,未來5-10年的房地產的需求的中樞可能降到現在的8億平、9億平。第二,因為過去幾年強烈的超額供給,淺色的線是實際的,深色的是超額的,過去6年每年都超額了1億到2億平,未來進入調整期不斷尋底即便未來5-10年每年潛在的需求是9億平左右,實際的應該是在這下面。所以,實際的可能是7-8億平。因為過去提前預支了需求。這是從量化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們在這個平臺跟大家匯報,至少從房地產的一些量化指標看,未來5年或者未來幾年房地產是否已經見底形成了,這個還是需要不斷的斟酌。這是從量化的角度。

  另外,從國民經濟收入分配的格局來看,房地產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它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收入分配的工具。地產來看,它的一個耐用消費品,但是如果理解成一個收入分配的工具,地產的收入理念大概有50%是分配給廣大政府部門,有一部分是給上游的企業,建材,有20%-25%是給房地產企業。這是從收入分配來說。

  我們看現在市場上、學界所有分析房地產的分析框架都是在房地產的框架里來分析房地產,如果房地產很多行業跟它有連接作用那應該跳出房地產行業來分析,地產為什么能繁榮20年到30年?是因為中國有很強大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及非房地產的第三產業,這些產業在不斷的創造增加值,那些增加值通過一些組織方式分配給企業和居民,結合居民的儲蓄來不斷的進行房地產的購買,然后再重新分配給政府或者其他的房地產相關的行業。這是一個經濟循環。這個循環來看,為什么現在居民的需求不足呢?可能跟它的增加值的創造能力是有一定的關系。

  往后推導這些創造能力會不會進一步提高?目前看似乎還沒有這個跡象。所以,目前我們對地產還是謹慎的。包括一些政策制定的層面上往往把地產看成一個周期性問題,當然也很正常,因為過去20年都是周期性問題,稍微放松一下或者改變政策它就變化了,但是這個體量太大了,從它本身或者跳出這個行業來看它已經不是一個周期問題。所以,我們謹慎的推導來看,未來幾年我們房地產的需求包括整個房地產行業還必須摸索一段時間,這是一個判斷。

  第二,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以往特別是2009年以后,中國經濟增長的很大一塊是因為地方政府的債務推動型的增長,這種增長在對抗全球金融危機,對抗各種危機,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首先做的第一步研究是債務的存量,現在隱性和顯性的地方政府的債務存量我們算了一下可能有110萬億左右,這是粗略的數據,不一定準確,但是體量是足夠大的。控制住了風險,但是以往的經濟增長也發生了系統性的變化,不能再靠地方政府舉債來進行增長了,這個日子不管從主觀上還是客觀上結束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也非常清醒的認識到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采取一些新質生產力方面的發展,已經到了迫不及待的時代。

  第二部分,新質生產力的測度和機會。現在市場上討論新質生產力的文章,包括一些思想很多,今天的很多嘉賓也做出了非常精彩的一些論述。我們從量化的角度來看,我們就有個疑問,新質生產力并不是說從去年開始發展的,現在到達什么樣的程度了?它包含主要的方向是哪些方面?各個方向方面而且現在比較熱的詞是產能過剩,各個行業發展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所有的都可以一哄而上呢?總書記也說不能盲目的重復建設,哪些行業是比較薄弱的還沒開始,哪些行業已經偏向產能過剩,必須要有測度。所以,我們就進行一些測度。

  我們把新質生產力人為的并不是很科學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分成幾項,一個是科技創新方面,第二是綠色發展方面,第三是數字應用方面,三個科技基礎指數,同時形成一個總的新質生產力的指數。從這些指數來看,從2012年開始中國新質生產力就已經在悄無聲息的發展。在這十年當中,其實很多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總體的新質生產力指數來看,我們在全球范圍內做的不錯的,確實像中國在一些科技應用,包括我們以前的平臺經濟,包括現在的一些支付等等一些應用方面做的不錯的,包括一些原創性方面也是做的不錯的,包括我們現在比較火熱的新能源,包括新能源車方面也在全球范圍內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分項來看,增長最快的是綠色的指數這跟我們在投資上的觀察也是一致的,中國的風電、光伏,包括新能源車從它的產能利用率來看在產能方面是發展比較快的,從全球的市場來看它也是比較適合的,看你面對的是什么市場,這是比較快的一個領域。另外一個領域是數字,中國這么大的市場模式的創新能力很強,美國的新質生產力也好,包括人工智能的發展,它只要有新的應用場景在中國很快,我估計半年之內,幾個月之內很快就會蔓延開來,這是中國的模式的創新。最薄弱的或者亟待發展的是科學技術領域的一些基礎科學的研究和發展,需要有一個過程,包括需要各種各樣的制度引導和耐心,是一個系統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這三個方向來看,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結構性特點非常明顯,有的是發展的非常迅猛,有的是比較合理,有的是有一些略顯滯后需要進一步加強,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做投資也非常清晰,這是中國新質生產力的一些測度,我們把它量化了,而且每一年可以進行更新。

  這是分省的數據,目前來看,沿海部門確實是發展得稍微好一些,快一些,稍微內陸一些的省份慢一點,跟GDP的增長高度相關,我相信隨著整個國家體系的科學布局在排兵布陣上也會有他的考量,比如數據中心的不具合科技創新零部件的布局以及等等高科技領域的布局會層出不窮,也會有些變化。具體的一些行業就略過,請大家多多批評。謝謝。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開戶!智能定投、條件單、個股雷達……送給你>>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4-25 歐萊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燦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無錫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