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
2023年亞布力論壇夏季高峰會于8月24日-27日在深圳召開。南豐集團董事長、原香港特區政府財務司司長梁錦松出席并演講。
當前,“港人北上消費”諸見報端,梁錦松說,以前長周末或者假期時,很多內地居民到香港消費,現在反過來了,很多人就問香港以后的競爭力在哪里?香港對大灣區可以做出貢獻?
他說,香港是大灣區非常重要的一員,在高等教育方面很值向大灣區做貢獻。
他以親身經歷說,自己曾任職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其功能等同于內地的高教委。“香港當時有三所大學,那時香港科技大學剛成立,而且沒有哪一所是在國際排名比較領先的,所以我們用蘿卜加大棒的政策,把資源分配與學校的科研成果和教學效果掛鉤,30年之后,大家都看見了,香港有5所高等院校,是全球100名之內的,這在全球的一個城市中是非常少見的,可能我們是唯一的一個”。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成就?梁錦松解釋說,除了資源之外,香港堅決讓大學有高度的院校自主跟學術自由,包括收生自由、招聘自由,教學內容、研發領域也是學校自己決定,政府不會干預。“有了這些自由之后,香港的高等院校在基礎研發方面反而更加有成果”。
“香港的高等教育可以為大灣區,也可以為整個國家做出應有貢獻”,梁錦松說,特別是現在美國和中國競爭,很多華裔科學家愿意回來。香港高校相對于內地來說,薪酬比較高,環境也比較國際化,可以吸引更多華裔科學家回國服務。
梁錦松指出,生命科技和醫療服務這兩個領域,香港跟內地可以合作發展。
在生命科技領域,香港的大專院校有很好的人才,也有支持生命科技發展的政策,有比較完善的科研基礎設施和配套,有生物科技的產業友好融資環境,也有很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稅收也比較低,比較簡單。但是香港縱使有很好的科研能力,有很好的其他政策,但香港沒有病人,梁錦松說,很多病的研究要做臨床,這可以與內地互補,內地在生物科技上面的研發也可以跟香港合作。
在醫療服務方面,梁錦松說,香港在藥品、設備、診斷工具等等方面均與世界接軌,很多內地通報都認為香港的服務水平很好,所以香港可以做一個平臺,幫助內地患者采用國際比較先進的臨床技術,而且香港臨床的數據可以同時獲得美國、歐盟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等的認可和注冊。
此外,由于種種原因,香港的醫生數量不夠,“絕大部分市民是到醫管局的醫院去治療,而醫局局的醫生人口比例非常低——香港平均每1000人才有2個醫生,如果把私人醫生刨出去,絕大部分的民眾都是公立醫療體系,那么1000人只有1個醫生,相對內地來說,低好多”,梁錦松說。他舉例,如果在香港做CT,如果不是急診的話,平均要等56個星期,超過一年,有些慢性病可能要等九十幾個星期,快兩年。
“大灣區現在慢慢多了一些民營醫療機構,如果跟香港政府,跟香港醫管局達成合作,現在交通好了,從香港坐高鐵14分鐘就可以到福田,就可以到醫院來就醫,而且內地有集體采購,有些醫療藥是境外藥,內地價格還比香港低”,梁錦松細數各項好處。
另外一個方面,梁錦松認為,很多內地市民還可以到香港尋求創新技術治療疾病。“現在人口在減少,香港在輔助生殖方面的政策比內地寬松,有助于推動生產”。
“我們都鼓勵人才的流動,香港醫生現在可以到內地執業,我們集團在香港的醫生現在也在大灣區執業”,他說。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