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十一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 > 正文
第二,我想這個機會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大家用制造業來看,中國過去30年,我們只是談中美問題,給美國提供工業消費品,包括鞋子、輕工業制品、家電等等。但是隨著新能源機會,它有一點沒有改變,就是以制造業為基礎的大批量的產品的制造,比如太陽能,現在全世界從產能上來講中國是最大的國家,美國裝的這些太陽能板子,太陽能的追熱器大部分都是中國,但是風能的設備中國又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從更高端一點,比如綠色建筑,在美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更高端一點,比如電能儲備,智能電網的大規模的儲存技術都變成了世界級的技術,他們剛剛去了法國巴黎,在這種高端領域中國已經慢慢顯現,還是中國制造業為基礎的機會。
問:現在電動汽車有兩種,一個是鎳經技術為主,還有一個是以鋁電池為主,嘉賓怎么看的?從產業分工來看,過去全球前幾大汽車廠,像豐田、三洋都變成合資企業來發展自己,前幾年巴非特投資的比亞迪,它從材料到電擊、管理控制系統都是自己研發生產的,其他行業都是一種專業化分工的模式,有研發和制造,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產業鏈生產汽車。請嘉賓分析一下各有什么利弊?你們看好哪個模式?
葉東:我個人感覺,鎳經是一個過渡,它本身電壓比較地,有成本問題,在汽車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部件上有一席之地,往前作我們還是看中離電子的方向,現在各家都在做,希望細分的領域出來。從大的趨勢來看,我們比較看好率電池。
做電池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大家看筆記本電池18650,現在國內做的一些電池公司特別多。我們投資的公司選擇的是最成熟的18650的產品,因為他的生產規模最大,對于大規模的電池運用是一個指標,我們本身在電池的管理系統方面,通過這種分工做。這跟傳統的汽車技術也是一個方式,今年奔馳公司也投入了幾千萬美元,他會出一個很小的電動車的板塊,我們更好地還是分工協作模式,不同領域,技術要求不一樣。
宋安瀾:您剛才說鎳經電池盒率電池,但是鎳經電池比較重,另外鎳也比較貴,現在業內比較看好率電池,有不同的率電池,可能率電池很容易爆炸。實際上造電池在中國,我記得當時美國金霸也在做,希望在中國造出來,而且在電池里面,并不是說要高利潤里,高門檻,而是一個低成本的規模生產,這個很重要。
我不覺得車場什么東西都造,肯定要有分工,電池說簡單就簡單,說復雜就復雜,這個電池稍微不對,就有可能爆炸,肯定是專業的做電池,但是要進到車里,必須要經過3—5年的認證,要有專業的團隊做。謝謝!
問:請每個嘉賓對生物能源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聊一聊看法?
王一軍:剛才我們臺上的幾位嘉賓已經就生物質能能源闡述了自己的意見,現在再補充一下吧。你指的是哪些方面?
問:剛才我來晚了,沒有聽到,也沒有什么具體方面,主要是生物乙醇方面。
宋安瀾:說老實話,我個人不看好,生物柴油、生物乙醇都好我都不看好,產生一單位的原料要花很多的成本。第二,植物吸收陽光,人家告訴我1—2%的轉化率,這兩個看下來不太劃算。
趙勇:我非常同意宋博士的看法,在地里種油、乙醇不會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行業,但是生物智能未來還是有機會的,我們在美國看到很多公司,使用生物方法,涉及到金鷹公司的改造,涉及到非常高端方面,把微生物做油、乙醇,量可以幾百倍的提高,生物智能也不能一概否定。
宋安瀾:人家告訴我,即便轉化率從2個點變成4個點,要滿足美國燒油需求要一個半地球的產量,總的來說效率還是一個問題。
問:我想知道一下,中國清潔能源市場的現狀和未來的走向?
林欣禾:這個在VC上投比較困難,因為剛開始京都獲得這樣一個東西,我們也看了一下,基本上清潔能源有一兩個問題,一個是跟政治上面的關系比較深一點,需要透過聯合國的驗證,這種形成還是比較困難。中國這邊有很多能源,中國是一個大的能源生產國,所以他的減排,在清潔能源上面可以做很多很多。我們看了幾家公司,那幾家公司也有很多,沒有在VA上面過關,我們看了以后,覺得這不是一個VC投的,要么是一個個人做的生意,比如像投資銀行做的,他們可能會跟這些公司簽合同,要么把公司買了,對我們來說,從VC角度來講,這樣的公司不適合我們投資也不太適合上市。有一些公司在歐洲、南北州上市,但是最后情況不太好。
問:CCG是做的最成功的,我想問你一下情況怎么樣?
林欣禾:坦白說,我不太了解。剛開始上市的時候市值很高,我們退出也比較困難,后來就沒有再跟蹤了。
葉東:清潔能源在中國是一個最大的市場,如果從全世界來看,中國和印度拿到了最多的CER,但是這個對于中國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京都意向書規定以1990年排放的基準,所以在初級階段發達國家承擔義務,發展中國家從中獲利,你的炭不斷增加,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個問題沒有過多的引起公眾的注意,引起了政府高層的注意,中國政府去年出臺了國家應對氣侯變化方案。今年談到的一些話題都是慢慢轉移到以炭減排為核心,中國以前是以循環經濟為核心,歐洲特別是英國以碳為核心,現在中國也在慢慢的轉化到以碳為核心。從各個企業收取費用,把它再投入到減排的技術中,這就做了一個很好的嘗試。作為風險投資來講很難介入,你剛才提到了CCG,我們跟他們有很好的合作關系。我們不以碳減排為目標,但是碳減排會變成我們的副產品。我們20多家企業作了一個統計,我們投資的企業去年做了700萬噸的碳減排,有些東西被浪費掉了,里面牽涉到技術的環節,如何服務CER,這一塊的技術標準也在制定當中,在中國的企業當中,像鋼鐵冶金、水泥、制磚行業碳的減排怎么合并,都是很重要的問題。不光是CCG,現在所有做碳減排的基金來源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基金的來源需要更高的回報率,他們的基金來源一般的回報率就可以了。現在很多公司把他們的精力放在中國,他們主要的團隊都在中國,這個市場可能還有兩三年的路要走,兩三年以后誰都不知道。作為中國經濟還在增長的國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而且非常艱巨。
問:剛才趙勇先生提到在未來5—10年在關于新能源方面形成突破,依據你們掌握的信息,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是哪幾個方面,中國在進程當中可以做什么樣的貢獻。
第二,對于金融投資機構來講,你們都看好新能源,但是新能源領域很廣泛,能不能請各位提得更加具體一點,各家都看好新能源的那幾個方面,或者哪幾個亮點?
趙勇:我個人說未來最有希望突破的應該在太陽能和電池方面這兩個方面會出現非常大的機會。從純技術來講,美國那邊是最有機會先突破的,有很多新技術不斷涌現,很多人才從半導體行業涌向太陽能行業,使得太陽能行業出現了摩爾定律的發展速度。我們相信會有很多的機會使成本下降,中國在這來里面有很大的機會,目前占到了三分之一或者接近40%的產能,等到量產成熟,中國一定有很大機會,我們相信會有機會尋找這些企業。
葉東:最新的發展情況這兩天也看到了,我們要討論什么是新能源,大家想當然就是太陽能、風能、生物智能這些領域,最近國家開始提出來新的想法,用新的技術對傳統的能源作出改造所產生的產品也被列入到新能源范圍,將來補貼也會進入到這個領域,比如清潔煤技術、核能等等,這些東西在中國未來會跟歐洲和美國有一些不同形態,歐洲和美國更多還是傾向于新能源地新能源。中國還有大半壁江山在所謂老能源的新應用,這些也是有很多機會的。
宋安瀾:我們覺得新能源有四個輪子,風能、太陽能、生物智能、節能,最清潔的能源就是節省下來的能源,這在中國的意義很大,中國一般的能源效率比發達國家差20%,這里面任何一種節省一點下來都很重要。另外我也非常同意剛才趙總說的,太陽能將來從技術上會有所突破,太陽能電子轉換率高的30—40%已經有了,達到65%的轉換效率可能達到。太陽能不管從量還是質來說都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現在全世界太陽能專機也就是970萬個兆瓦。空間還是很大的,我想在這里面做投資肯定會有相當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