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山東省企業文化百家企業測評啟動 > 正文
剛才談到了七方機制,我們省里也非常重視,以七方機制來推動這項工作。我們在省委、市委的領導下,也在做這項工作,到底下一步怎么搞,往哪個方向、哪個目標走,再一個是評價等問題確實不是很清楚。這一次請到了各位國內的知名專家到山東省啟動測評儀式,我想對今后企業文化建設肯定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使我們也知道我們做得怎么樣,差距在哪里,奮斗目標、努力方向在哪里,所以我感覺這是一件好事,我們一定全力配合好,支持協辦,搞好這項工作,為中國的企業、山東省的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出一把力。
再次感謝各位專家,歡迎到重汽參觀,多給予我們指導。謝謝。
【鈕文新】企業文化問題對于中國來講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我個人有很多的想法,我當年給別人做策劃的時候,總是在考慮:一個企業、一個產品它到底包含著什么樣的文化內涵?這個文化底蘊跟它的用戶、消費者如何產生一個心和心的對比?這個問題對于品牌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可口可樂憑什么就成了奧運會的唯一飲料贊助企業?運動員能喝可口可樂嗎?運動員喝了以后尿檢肯定不合格,憑什么它坐在那個位置上?實際上,我們慢慢體會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內涵,可口可樂代表了一種活力,代表了一種永不言敗,永遠搶第一的精神(他們叫美國精神),他們代表了這樣一種精神,所以他們成了奧運會唯一的飲料贊助商。實際上運動員是不能喝這個的,但在全世界所有的賽場上都可以看到可口可樂,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滿街都是可口可樂的廣告,讓人看起來都煩,可它實際上是在張揚一種文化。
所以,我們覺得我們的產品包含這個產品包裝的過程中文化的內涵很重要,我們現在對于品牌的認知可能還是知名度最多有些美譽度的感覺,還沒有上升到一種忠誠度的范疇,我認為只有上升到忠誠度這個范疇的時候,人們才不惜多花兩元錢去買。這個時候你的附加值就高了。所以,我就在考慮企業文化量化過程是不是應該有這樣的一種考量,就是把企業的內部文化外泄,外化成一種企業的象征,外化成企業真真實實的真金白銀,這樣就是一種很成功的做法。
在我旁邊來了一個“假洋鬼子”(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副總裁張國維先生),他在這方面有很多的想法,今天是座談會,大家可以隨便地聊,大家可以和專家們隨便地聊,然后也請這位“外國人”也聊一聊。
【記者】我想問一下王教授,企業文化量化的問題怎么把虛的東西做成實的東西?比如說對企業的感受度以及內部環境如何做成量化的東西?
【王海峰】這個東西劉教授回答可能更合適一些。
【劉孝全】你講的這個問題我從兩方面來回答。
第一,你提到了一個具體的問題就是員工的滿意度或者叫敬業度如何來量化。員工的感受解釋起來應該是員工的一種態度,是一種情感,情感的測量已經是一門比較成熟的技術,我就不再展開討論它了。在心理學上來講,情感測量已經有了一種成熟的技術,我們談這個話題是很現實的,如果再早一百年的話就不太現實。
第二,你提到了企業文化比態度更廣泛的問題,怎么樣測量無形的文化的問題,因為除了態度還有另外一個東西,比如說企業到底有沒有靈魂、有沒有信仰、有沒有精神?這些東西是看不見的,我們如何測量它?我們的基本觀點是所有無形的東西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能直接感知得到,但是所有無形的東西也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一定能夠通過一些有形的東西體現出來,這就是我們所講的企業文化無所不在。對于無形東西的測量只有一個辦法——借助,借助第三方來轉化它,這就是人文科學里提到的一點就是所謂的數據轉化的概念,換成通俗的語言來講如果要測量一些無形的東西的話,一定要借助無形的東西在有形東西的體現,對它的把握、把握、觀察和分析,以此來推測無形的東西的變化,這是我們講的統計學上的基本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