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界財政派激辯貨幣派:要GDP還是要CPI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03:35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葉楓 王露 宏調“平衡點”上的交鋒:財政派激辯貨幣派 8%還是4.8%?自從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宏觀經濟平衡點命題,經濟界對此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作為宏觀經濟研究的重鎮之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自然身在其中,“物價”、“國外環境研究”等課題排滿了整個研究日程。 “我們去山東一家電廠調研時發現,由于煤炭價格市場化,而電價仍實行嚴格管制,這家電廠老總拉著我們的手說,僅2月份,他們廠就虧了幾千萬元。”國研中心宏觀部部長余斌對記者說。 在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看來,宏調更多地采用貨幣政策,容易遭受“誤傷”。 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言,多種貨幣手段進行調控,怎樣做到“權衡利弊,綜合研究,綜合考慮”?學界討論漸多。 要GDP還是要CPI? 這輪CPI上漲以來,宏調從“雙穩健”到“一穩一緊”(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貨幣手段似乎被更多地運用——作為貨幣政策的先行者,存款準備金率已經提高到15.5%,創出歷史新高。 記者獲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就CPI調控目標的實現問題連續做了三份研究報告,根據模型測試出來的結果是:如果將今年CPI控制在4.8%,則勢必影響GDP的增長。 “如果國家采取強力措施,將CPI控制在4.8%也是可以實現的,但結果可能是犧牲連續5年的快速穩定的經濟增長形勢。”余斌說。目前宏觀調控政策將焦點對準了物價,這雖然符合當前的調控熱點,但是過于關注一個調控目標,可能會對其他經濟發展目標造成影響。 眾所周知,宏觀調控有三個目標: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余斌說,按照統計經驗,GDP每增長1%,可以帶動100萬就業崗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GDP和國內就業之間的關系做了關聯性分析,發現每年GDP增長對就業的影響有波動:GDP每增長1%所帶動的就業在70-130萬之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過模型測試后推出,如果今年經濟增長保持在10%的話,則CPI預期會達到5.5%;經濟增長放在9%,則CPI預期在5%。 余斌說,考慮到國內外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今年宏觀調控應留有充分的余地。貨幣政策在連續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的同時,也應考慮經濟的承受力和經濟增長出現波動現象時,保證調控手段有充分的回旋余地。 以外貿出口為例,由于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連年走高(2005年為2.56%;2006年為3.35%;2007年為6.9%;2008年年初至今升值幅度已達到3%),對外貿企業出口造成了很大壓力——3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的2月份出口增長幅度為6.5%,而去年同期增長幅度在30%以上。 外貿出口在我國GDP中占比為7%,外貿出口增幅大幅度下降將會對經濟增長帶來一定影響。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