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財經:潘岳談中國環保的長效宣言(3)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9日 12:08 《環球財經》雜志 | |||||||||
環保機制促動經濟轉型 《環》:我們注意到環保評價等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宏觀調控手段。環境保護與評估手段的強化,一方面可以替代行政式的調控手段,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作為宏觀調控的手段之一,請談一下環保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
潘:環境保護特別是環評制度等已經成為促進國民經濟良性運行的重要保障措施,是環保納入綜合決策的利器。實踐證明,環評和“三同時”等環保準入制度已經成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 通過嚴格執行環評和“三同時”法律制度。今后,各級環保部門還將繼續嚴格執行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依法行政,切實把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關。與此同時,加強對區域、流域環評和規劃、戰略環評方面的工作,使環評制度順應時代要求,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在宏觀決策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從而引入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促進工業的合理布局,推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根據區域的經濟、人口、環境和資源總量來合理設定和調整區域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目標。 從1月18日,環保總局依法停建30個違法開工建設項目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現在30個項目已經全部整改完畢,并且全國環保系統也嚴格依法行政,截止到2月25日,共清查電站項目388個,其中違法開工電站項目139個。可以說,這次執法行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我對社會各界的支持深表感謝。 這次執法行動最大的意義在于啟動了人們對國家未來發展思路與增長模式的冷峻而嚴肅的思考,將帶來我國生產與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也將對構建未來文化倫理體系有著積極的作用。 中國正處于選擇發展方向的關鍵時刻,不管是贊揚還是反對,公開的討論將把各種得失利弊展現在公眾眼前,將幫助公眾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含義,將求得最大限度的社會共識,將使各種利益群體在環保領域內求得最大限度的共贏。 對于未來,我們希望重點行業都意識到環評制度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門檻,現在就應有所警醒,引起高度重視,從而能為更全面地貫徹科學發展觀而認真履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此同時,我們也將改革環評機制,加強機構自律,全面提高環評效率與質量。希望社會各界對環評工作進行監督。 《環》:環保長效機制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吧! 潘:胡錦濤總書記近日指出,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社會理想。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其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中國目前遭遇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帶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高度緊張。我們所面臨的環境資源危機已不是未來的危機,而是現實的危機。為此,必須下更大的決心予以應對。 從制度安排上講我認為有五個方面: 一是加快研究實施綠色GDP。扣除現有GDP中的環境損失成本后,才能得出我國綜合國力水平與國民福利水平的真實數據。這將帶來決策觀念的深刻轉變,將帶來全新的發展觀與政績觀。此課題現在已經進入十個省市的試點階段。 二是將環保指標納入官員的政績考核。這項工作,這將促進政府的職能由過去主抓企業經濟向主抓公共事務管理轉變。這將促進人事制度與紀檢監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標準的建立,將有利于新考核監督機制的建立。 三是鼓勵環保領域的公眾參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民主。環保事業需要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沒有公眾參與,環保事業就變成少數人的事而最終一事無成。我們的措施是推進環境信息公開化,決策民主化,公益訴訟,加強與非政治性民間環保組織的聯系。這是落實依法行政,建立法制國家的具體行動。 四是研究實施生態補償來促進社會公平。針對目前存在的城鄉、區域、人群間的環境不公平,也為響應中央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神,我們應用計劃、立法、市場等手段來解決下游對上游、受益地區對受損地區、高消費人群對低消費人群的利益補償。 五是不惜代價地走循環經濟與發展新能源之路。這在剛才我已經有所論述。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專題: 《環球財經》封面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