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市場風起云涌 06年后石油需求仍然旺盛(6)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7日 08:46 新基業期貨 |
(資料來源:IEA, 月度石油市場報告,2005年第11期) 四、2005年原油牛市原因解析 1、美國政府政策主導國際原油市場 在當今國際石油市場上,決定原油價格的最主要因素已不再是原油所具有的商品屬性,而是政治屬性,美國政府才是原油市場的主導者。美國政府依賴美元的鑄幣權和美元在國際結算市場上的壟斷地位,以及具有超強軍事力量控制中東產油國,使其控制了全球近70%的石油資源及主要石油運輸通道,從而控制了全球石油供應,掌握了國際石油的定價權。 正是美國政府執行高油價的政策,才使國際原油在短短的四年間從20美元拉升至70美元以上,而美國政府執行高油價政策的主要原因是:(1)以布什為首的美國政府是石油集團的利益代表,高油價符合美國執政當局所代表的集團利益。(2)美國通過高油價能打擊歐元以破壞歐盟經濟,歐元的誕生動搖了美元的壟斷地位,使一些國家的外匯儲備轉為歐元,抽取了美國的資金來源,使靠借債度日的美國經濟前景不妙,導致其經濟大不如前。(3)寄希望高油價能打壓中國經濟,中國的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使中國經濟處在對高油價極其敏感的時期。中國沒有價格主導權,也缺乏市場影響力,只能作為最終消費者被動承受油價上漲的事實,并且還要繼續承擔油價上漲給本國經濟帶來的損害。因此,高油價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非常之大,高油價使中國已損失人民幣至少 1000億元,威脅著中國的經濟增長。 2、地區供應不平衡和煉制能力不足和突發事件促使原油上漲 從全球的情況來看,原油整體供應充足,而地區供應不平衡才使美國政府有了可趁之機。 在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中,歐佩克國家占有率達78%,非歐佩克國家僅占22%。其中,中東地區已探明儲量占全球60%以上。探明儲量最高的5個國家依次為: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全部位于中東地區。為了控制中東地區的原油資源,才是美國政府發起兩次對伊拉克戰爭的根本緣由,也正是通過強大的軍事能力保證了美國政府在國際原油市場的主導權。 全球原油煉制能力不足,導致成品油供應緊張,是近年來原油走高的領漲動力。2004年下半年"伊萬"颶風襲擊美國南部,原油價格上漲主要是擔憂取暖油供應不足所推動的,而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來臨,推升原油的題材是疑慮汽油的供應不足,而且颶風破壞了美國墨西哥的煉廠。此外,美國95%的煉廠是在30年前建造,加上近年來由于始終高負荷運作,煉廠設備存在老化的問題,美國煉廠在2005年接二連三發生爆炸事故,使得煉制能力極度不足引發了市場對成品油供應產生了疑慮。實際上,這也只是炒作的一個理由,美國取暖油庫存處于近三年來的高位,并不存在供應不足的問題。只是美國利益集團宣傳這些因素造成市場的恐慌,來獲得高額利潤。 3、國際資本的興風作浪推動了原油市場的投機 基金歷來是原油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其持倉方向對原油價格有重要影響,可以看出,原油價格隨基金凈持倉而漲跌。上半年基金持倉以凈多單為主,期價屢創新高,而下半年基金轉多為空,美國原油出現長達三個月的下跌,為近年來少見。當基金的凈空倉達到峰值近6萬手的時候,期價同步回落到55美元附近。 基金在能源市場的運作,引起原油價格的巨幅波動,加大原油市場的投機因素。尤其是今年以來,原油期貨的超級牛市吸引了全球的大量熱錢涌入。正是這種瘋狂的暴利效益吸引了無數基金前赴后繼,推動原油價格地上漲一浪高過一浪。 分析基金的統計數據也能從中發現:投資商品期貨的指數基金資金總額從2003年下半年的不足200億美元猛增至2005年的600-800億美元。這些指數基金中,80%資金來自退休基金。目前全球投資資金超過150萬億美元,其中銀行資產約占45%,股票和債券市場各占約27%和26%,各種基金的管理資金規模約占2%。近年來,全球股市低迷、債市回報低,美元持續貶值,而商品期貨市場如火如荼,投資回報豐厚,吸引了大量的基金投資商品市場,尤其是指數基金。如此多的國際游資抱著逐利,避險等等目的進入以石油為代表的商品市場更加巨了投機的熱情。 圖20 :CFTC 原油基金多空持倉 (千手)
上圖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基金2005年在原油上的持倉規模是空前的龐大美元的連續貶值也是另一個根本原因,國際游資基本上以美元為計量標準,大量以美國為首的資本長期以來是持有美元資產的,但隨著2002年以后美元持續貶值,原有的巨量游資就產生了一個最基本的避險要求,而包括原油在內的商品市場近3年來的牛市正好為國際游資提供了一個對沖風險,實現收益的市場。內外因素的合力使得資本在近2年來投資于油市的興趣盎然,導致了經濟學中的“彩車效應”,引發了更多的資金加入進來,成為推動油價的資本力量。歷史上每一個大牛市都有一個共同的鮮明特點,那就是大量資本跟風狂熱地推高市場,這也是大牛市的必要條件。 4、石油金融屬性的發現 盡管石油類制品屬于能源商品,在世界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商品屬性十分突出。然而,隨著近年來西方各國股市的低迷,匯市由于美元的貶值而動蕩不堪,房地產市場又存在較大泡沫,擁有眾多炒作題材的原油期貨成為投機資金追捧的熱點所在,并使其金融屬性日益突出,近年來更是遠遠超過其商品屬性而發揮作用。所以,盡管全球原油供需總數保持相對平衡,且隨著歐佩克以及非歐佩克國家的不斷增產,供應量日益增多,需求地穩步增加,油價卻會在相對高位徘徊。這是其石油制品的金融屬性在起著決定性作用。羅杰斯在《熱門商品投資》一書中提出商品市場超級牛市的概念,實際上已經在過去3年全球商品的大幅上揚中得以體現。原油作為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仍是資金追逐的熱點,其金融屬性依舊十分突出,甚至已經遠遠超過其商品屬性本身。只要其金融屬性的作用一日不改變,則資金對石油制品的追逐就一日不會停止。盡管這其中也會有大量的調整行情存在,但從長遠的角度而言,只要供需不發生根本改變,美元政策不走強,資本的熱情不回落那麼油價還可能大幅波動。 5、第4季度獲利回吐,政府壓力增大及對經濟和通脹的擔憂促使油價回落 在持續上漲3年后,NYMEX原油期貨最終創出了70.90美元/桶的合約上市以來的最高價,盡管按照美元匯率同比折算,當前的油價和七十年代石油危機時候的油價比起來仍然偏低,但高油價已不可避免的給各國經濟帶來眾多負面影響,尤其是對于一貫支持高油價的布什政府而言,在卡特里娜颶風過后,美國國內以汽油為代表的成品油價格短期內暴漲30%引起了美國人民極大的不滿,布什政府壓力驟然加大,最終不得不依靠出借部分原油儲備來平抑油價。基金也部分獲利回吐,油價一度回落。本次回落是受資本階段性調整投資策略的影響,更深層原因是西方國家開始擔心高油價會損害其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引發新的通貨膨脹。于是美國政府動用了其3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國際能源機構26個成員國也一致動用戰略石油儲備,油價開始回落。我們分析G7的政策看到:當油價高到對其經濟和社會產生負面影響時,其一致的動作就是平抑油價。 圖21 :美國原油戰略儲備(單位:千桶)
由于這一次主要需求國當局采取的戰略石油儲備釋放規模達到9000萬桶,主要供應當局方面也配合性采取投入全部剩余產能的措施,顯示出政策調控聯盟的默契配合,使得原油市場階段性供求預期逆轉,政策面動向吻合技術面的變化契機,引發以基金等為主的非商業頭寸的持倉大調整,自9月初開始基金等非商業頭寸的凈持倉狀態由凈多24094手開始轉空,連續五周維持翻空狀態后凈空持倉規模達到40570手,這是兩年來其最大規模的一次翻空動作。說到底資本市場就是一個在平衡中搏弈,在搏弈中尋求多方平衡的經濟行為。 五、2005年國內燃料油市場分析 隨著燃料油價格的日益走高,對國內消費市場的影響顯而易見,原先的消費大戶廣東地區,不僅眾多電廠長期虧損經營,很多的小煉廠、陶瓷廠、玻璃廠以及其他以燃料油為原料的企業紛紛倒閉,令2005年的國內燃料油消費十分疲弱。 2004年我國燃料油進口量達到十五年來新高,而2005年卻出現明顯下降,在三個季度過后,進口量僅比2004年一半略多。這實質上和2005年我國燃料油市場各品種利潤有著明顯關系。在過去若干年中,隨著我國能源的緊缺,用于發電的180#燃料油非常受歡迎,我國進口的也主要以這個品種為主。這種進口量逐年增大的趨勢在2004年達到頂峰。然而,受制于我國電價體制的問題,盡管作為原材料的燃料油價格日益上漲,電價卻變化甚微,即便加上政府各項補貼,發電廠也虧損累累。這使得雖然能源繼續緊缺,但很多電廠,尤其是廣東省以燃料油為主的電廠,卻不得不停機檢修,甚至電改煤,以降低成本。于是,主要依賴于進口的180#燃料油開始受到市場冷落。與此同時,由于我國非標柴油的利潤空間較大,大量的國內煉廠大量生產非標柴油,令原本已經屬于油渣的燃料油品質更低,國產250#燃料油的產量卻開始增加。另一方面,正如我們前面所述,進口燃料油價格高昂,迫使不少企業開始尋找替代品,品質雖低,但價格同樣偏低的250#燃料油在2005年受到市場的歡迎。由此造成了雖然2005年國內進口燃料油數量雖大幅下降,但燃料油的生產量卻與2004年大體相同。 圖22:中國燃料油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