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在醫院喝"第一口奶",背后暗藏金錢交易。企業賄賂醫生護士。"白衣天使"在利誘下,強行給孩子喂多美滋奶粉,讓新生兒產生依賴,這可能影響孩子的免疫系統發育。
針對21日再度被曝行賄7省區醫務人員細節,深陷“賄賂門”的知名奶粉企業多美滋公司昨晚發表聲明,稱多美滋非常重視央視的報道,已于數日前啟動了事件調查。現在調查尚在進行中,結果或將于10月1日前公布。
針對媒體曝光天津市某些醫療機構“變味的第一口奶”的情況,國家衛生計生委17日發出通知,要求嚴格執行《母嬰保健法》及其實施辦法、《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等規定,嚴禁醫療機構及其人員推銷宣傳母乳替代品,對違法規定的機構和人員將依據有關規定從嚴查處。
盡管母乳營養和珍貴眾所周知,但一些醫院的“白衣天使”卻在乳企的利誘下,將初生嬰兒的“第一口奶”留給行賄的奶粉品牌,從而達到長期牟利的目的。而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免疫系統發育。“第一口奶”背后暗藏金錢交易的曝光,讓網友感嘆:醫生節操碎一地。
盡管,嬰兒并不知道第一口奶背后的“骯臟”,但是,面對那些稚嫩、純潔的生命,我們又如何能夠心安理得?
記者調查發現,奶粉企業憑借強大營銷力量,“強硬”打通醫院渠道、搶奪“第一口奶”絕非個案,甚至已成為行業的明規則。這不僅違反國家關于母乳代用品銷售的相關規定,影響母乳喂養的氛圍。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鐘凱認為,重新樹立“母乳喂養好”的科學育兒方式,不是要盲目地打擊和排斥嬰幼兒奶粉,而是應該遵醫囑使用。
“以奶養醫”絕非一個孤立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暴露出醫療體制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期待,“以X養醫”不要再弄出新版本。
一個人,一個單位或企業,有了錯誤不可怕,改了就好。尤為可怕的是為了一己私利,知錯不改,而且還采取應對之策,這赤裸裸的暴露出該企業在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乳企通過大肆行賄操控嬰兒“第一口奶”,只是當下泛濫存在的商業賄賂的一個縮影。如果連“曝光一起查處一起”都做不到,那么商業賄賂根本無從治理。
很多醫院新生嬰兒的“第一口奶”被奶粉企業操控。多美滋成為眾矢之的,備受質疑和批判,同時美贊臣、雀巢、雅培等外資品牌也紛紛“中槍”。
9月16日,央視報道《變了味的“第一口奶”》,曝光天津多家醫院新生嬰兒的“第一口奶”被奶粉企業操控。報道稱,奶企以向醫院人員賄賂的方式,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讓醫院給初生嬰兒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讓孩子產生對某個奶粉的依賴,達到長期牟利的目的。
而央視出具的一份CMDA婦幼項目計劃的支出名單顯示,天津多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過去一年每個月都會從多美滋那里領取到3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金額回報,每個月總額都在30萬元左右。
媒體曝光的一份支出名單顯示,天津多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過去一年中,每個月都會從多美滋那里領到共計30萬元左右的“回報”。
讓奶粉商僅僅作為“母乳代用品”安守本分,只在母親需要外援時才出現,這不符合商業的本性。他們在廣告里暗示無知用戶“奶粉優于母乳”,他們在醫院里借助白衣天使橫行跋扈,問遍每一個母親:“你喂奶粉了嗎?”他們讓中國人消耗了全球奶粉產量的1/3!
9月21日,一位知情人再次向媒體提供了多美滋公司賄賂醫院的詳細資料。粗略統計,表格涉及北京、遼寧、吉林、河北、天津、內蒙古、黑龍江等七個省市區。數據顯示,僅僅今年4月份這一個月,多美滋公司就給這七個省市區的醫務人員打了將近50萬款。
不少網民認為,“第一口奶”被壟斷的背后是利益驅使,醫院沒有權力決定嬰兒的“第一口奶”喝什么,不能剝奪父母自由選擇的權利。因此,應加強奶粉醫務渠道銷售監管,加大對商業賄賂的打擊力度,斬斷利益鏈條。
“洋奶粉可以有7種方式來搞定醫院,很多手段是外界想都想象不到的。”曾在境外奶粉品牌中國區任職高管徐健對本報記者說。
中國市場的奶粉營銷主要有兩大流派,一個是多美滋、惠氏、雅培等外來品牌為代表的醫院流派,因為雅培、惠氏、美贊臣本身除了出品嬰兒奶粉外還是制藥巨頭,他們在醫院方極具資源實力,所以是以醫務為核心的操作方式。
另一派則是以雅士利、伊利、貝因美(37.75, 0.61, 1.64%)等為代表的本土流派,國產奶粉不是不想深耕醫院渠道,但他們在醫藥沒資源,加上口碑不佳,醫院不太愿意為其推廣,所以國產奶粉逐漸形成了以廣告、導購和終端促銷的營銷方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