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3日電(李童)那些服務于新生兒的乳品企業,本應是最有責任感和愛心的企業。然而,多美滋卻為了一己私利,將骯臟的賄賂之手伸向白衣天使,以至于那些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們,還沒有感受到母親的溫暖,就被強制喂食了不懷好意的“第一口奶”。
央視近期曝光,為搶占市場,多美滋等不少奶粉企業通過賄賂醫生和護士,讓他們向初生嬰兒家長推薦自家品牌的奶粉,或者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嬰兒喂自家品牌的奶粉,以壟斷初生嬰兒“第一口奶”,讓他們對自己的品牌奶粉產生依賴,從而長期牟利。
媒體曝光的一份支出名單顯示,天津多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過去一年中,每個月都會從多美滋那里領到共計30萬元左右的“回報”。然而多美滋行賄的黑金最終還是會被消費者埋單,不吃母乳吃奶粉所帶來的潛在危害,消費者也要默默承擔。
9月21日,一位知情人再次向媒體提供了多美滋公司賄賂醫院的詳細資料。粗略統計,表格涉及北京、遼寧、吉林、河北、天津、內蒙古、黑龍江等七個省市區。數據顯示,僅僅今年4月份這一個月,多美滋公司就給這七個省市區的醫務人員打了將近50萬款。
不少網民認為,“第一口奶”被壟斷的背后是利益驅使,醫院沒有權力決定嬰兒的“第一口奶”喝什么,不能剝奪父母自由選擇的權利。因此,應加強奶粉醫務渠道銷售監管,加大對商業賄賂的打擊力度,斬斷利益鏈條。
多美滋靠賄賂壟斷“第一口奶”
據央視報道,為了壟斷新生兒出生后“第一口奶”,多美滋通過多種方式賄賂婦產科的醫生護士:或是每個月都會向一些婦產科醫生及向產婦成功推薦自己奶粉的護士打款,或是以邀請專家講課,醫生、護士聽課為名,通過“贊助費”、“車馬費”等形式變相向醫生護士送錢。
報道還公布了多美滋相關人士給醫護人員的打款明細,其中僅天津北辰區中醫院醫護人員李瑞霞一個月就收到了7200元的奶粉推銷提成款。這份明細顯示,天津多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過去一年每個月都會從多美滋那里領取到3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金額回報,每個月總額都在30萬元左右,而多美滋銷售人員每年用于醫院的費用達到330萬元。
一時之間,多美滋成為眾矢之的,備受質疑和批判。而根據《母乳代替品銷售管理辦法》規定,在0到6個月嬰兒期內,任何奶粉品牌都不得做銷售宣傳,也禁止在醫院向產婦推銷、宣傳奶粉產品。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易勝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天津涉事醫院的部分醫護人員以及奶粉企業的行為已經構成商業賄賂犯罪。他指出,2008年頒布的《關于辦理商業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明確醫療機構中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財物、回扣,將以《刑法》中“受賄罪”定罪。
事實上,醫務渠道已經成為很多奶粉企業除商超、母嬰店等傳統渠道以外的另一重要渠道。據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機構總經理雷永軍介紹,對于進入這個渠道的品牌來講,有超過50%的銷量是由醫院渠道帶動的,這個渠道本身賣不了多少奶粉,而企業本身也并沒有打算在這個渠道賣多少奶粉,甚至可以不賣,但是它可以影響到市場上的銷售,因為這“第一口奶”影響的嬰兒可能不吃其他品牌的奶粉。
聯合醫院“搗鬼” 靠奶粉控制新生兒
對于有媒體報道稱,某企業進入一家醫院的入門證就花費300萬元雷永軍并不感到驚訝。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市場中價位的奶粉為例,一罐230元,每個嬰兒每月吃4罐,一年下來就是1萬多元,一般要吃3年,也就是3萬多元,按每家醫院每天只有一個新生兒計算,365個孩子3年就能為這家企業帶來1200多萬元的收益,“這樣看來,與幾千萬元的收益來比,這幾百萬元的投入就一點也不多了”。
此外,雷永軍向記者介紹稱,新生兒出生后,基本沒有味覺感,如果吃的第一口奶是某品牌奶粉,多數寶寶會因為接受了這個奶粉的口感而構建了基礎味覺。這樣,他就有可能排斥母乳,也有可能排斥其他口感的品牌奶粉。
不僅如此,雷永軍還指出,有些奶粉的配方中也存在貓膩。他透露,市場上有三類奶粉配方:一種是均衡營養,一種是為了增強賣點,還有一種是為了控制新生兒。如果寶寶在換奶后一直拉肚子,沒有必要怪罪正在食用的奶粉,因為這一般是上一個奶粉品牌搗的鬼。如果上一個奶粉有大量的幫助消化的營養元素存在,弱化了寶寶自身的消化功能。
那么,奶粉企業是如何布局這部分渠道的呢?記者獲悉,一般奶粉企業都會通過招標的方式進入醫院,免費派發樣品。而這種方式一般會在嬰兒出生率較高的醫院,比如每月出生300名以上嬰兒的三甲醫院、嬰兒保健醫院等。這時,企業會給相關科室每年20萬~30萬元的進場費,隨后從醫院獲得嬰兒信息。有消息稱,企業往往會以5~10元每條的價格從醫生或是護士處獲取嬰兒及家庭個人信息,直接進行“定向銷售”。
網民呼吁清查醫療領域隱性賄賂
為規范市場,確保孩子健康成長,國家曾出臺了《母乳代替品銷售管理辦法》,在嬰兒出生6個月內,明令禁止在醫院向產婦推銷、宣傳奶粉產品。洋奶粉爭奪“第一口奶”明顯與政府部門的相關規定相左。
有網民表示,必須明確奶粉在醫務渠道銷售中的監管主體,加強監管,對違規行為進行重罰,斬斷相關利益鏈條,加大對商業賄賂的打擊力度,徹底清查醫療領域存在的種種隱性賄賂,給公眾一個交代。
網民王丁棉稱,“現在在乳品方面,衛生局只是有規定但是并不管,而工商部門不會去查醫院,質監部門也只是管產品質量。”因此雖有規定,但并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基本上沒有具體部門介入監管。
網民劉晶瑤稱,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法律,切實加大對商業賄賂的打擊力度。有關方面不妨以“第一口奶”涉嫌賄賂問題為契機,全面清查醫療領域存在的種種隱性賄賂。
錄入編輯:薛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