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于軾:讓普通人都能看懂經濟學(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14:15 《數字商業(yè)時代》
這種人我覺得沒有必要跟他討論,還要花費我的時間。有一類愿意看我的文章、思考我文章的人,那我想他會慢慢明白起來,包括我那篇文章《替富人說話為窮人辦事》也引起了很多爭論。我看完所有的爭論,發(fā)現其實他們都沒有看懂我的文章。 DT:一個合格的經濟學家,他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條件?現在很多人習慣把道德水平和學術水平畫等號,這是一種正確的判斷方法嗎? 茅于軾:我覺得要分清楚人的道德水平跟人的學術水平是兩碼事,大家知道牛頓是偉大的科學家,但牛頓的道德是很壞的,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件事。但是他在物理上的成就,確實改變了人類的歷史。同樣的道理,一個經濟學家,他是好人壞人,這不是我們要想的事,要想他是不是真正懂得經濟學,我覺得這就是符合經濟學家的條件,說明你真正懂經濟學。 經濟學比較難的還是微觀部分。當然我說的也不準確,我認為宏觀部分也是很難的。有一個區(qū)別就是,微觀是宏觀的基礎,資源配置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宏觀實際上也是個資源配置問題。所以要成為經濟學家必須懂得資源配置理論。 DT:我們知道你一直熱衷于公益事業(yè)并且向民政部門申請私人基金會,但聽說一直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批準,這是為什么? 茅于軾:在國外,慈善、公益事業(yè)都是民間力量在推動,比如美國政府不做慈善,美國也沒有什么全國慈善總會,而中國有中國慈善總會,雖然政府歡迎做慈善事業(yè),但中國政府要包攬一些本來不是政府該干的事。 我申請基金會,根據民政部有關部門的要求,我把材料送上去,百分之百的都符合他們的要求,但他們連簽收日期都沒有。為什么呢?因為如果簽署了日期,他們必須在60天之內給我回復,這是有規(guī)定的,現在連個日期都沒有,這是無限期往后延伸。現在都三年了,結果還是不批。 慈善事業(yè)就應該百分之百地交給民間運作,沒有商量的余地。政府要做的是監(jiān)督民間慈善機構,監(jiān)督做得好不好,有沒有貪污,這是政府要做的事情。現在有些政府搞扶貧搞出好多毛病來,比如賬目不清、貪污、漏損是很多的。 收入分配是真問題,社保是偽問題而不是真問題,中國跟發(fā)達國家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主張在現階段社保可以取消,就是通過稅收幫助窮人。 DT:你曾經說過,社保是個偽問題,為什么有這樣的結論? 茅于軾:我在幾年以前就寫過文章,說社保是個偽問題,真問題是收入分配問題,尤其在我們這樣的社會,我們這樣的狀態(tài)下。為什么這樣講呢?社保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商業(yè)性的,商業(yè)性的就是拿自己存的錢給自己養(yǎng)老;一種是公益性的,就是我的錢可能會被別人花,我也可能會花到別人的錢,它有一種均付的意義。 那么如果講商業(yè)性的話,我們完全用商業(yè)擔保就完了,做人壽保險就可以了;如果講公益性的話,那我們可以通過稅收來累積所得稅,然后把這個稅收用來幫助收入低的人。這樣看來,社保是完全不必要的,尤其在我們這個國家。 如果是自己的錢為自己存,用商業(yè)保險,那就不會出現社保貪污案件。還有就是公益性的社保問題,你應該用政府的或者是慈善機構的方式來解決。為什么發(fā)達國家要用社保呢?他們跟我們的情況有一個最大區(qū)別,他們的儲蓄率非常低,比如美國的儲蓄率很低,如果政府強制他們做社保,你要存錢,不存錢的話,你將來就要危險。中國的情況是儲蓄率已經全世界第一了。這么高的儲蓄率還要叫他搞社保,那不是開玩笑嘛。 DT:按照你的觀點,中國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社保是否有必要呢? 茅于軾:我覺得社保是多余的,沒有必要的,尤其是在現階段的中國。可以通過稅收來按收入分配,幫助窮人。所以說收入分配是真問題,社保就是偽問題而不是真問題,中國跟發(fā)達國家是不一樣的,我主張在現階段可以取消社保,通過稅收幫助窮人。 我說的社保不是指推行的最低生活保障,而是指大家出錢,出社保的錢,這個是不必要的。最低生活保障是國家負擔的,是國家從稅收里面拿錢,那個當然是需要的。醫(yī)保、社保、教育都需要。但不是說個人拿錢去辦這個事,現在我們理解的那幾千億幾萬億,是個人拿的錢,不是稅收,是兩碼事。 我贊成對貧困大學生實施經濟補助,因為社會非常需要人才。考取大學的孩子更有可能成為人才,不能因為他們家庭貧困,上不起學而被埋沒。提高學費,使原來不能享受補貼的學生也有可能得到補貼。 DT:應該說2007年對你爭議比較大的是關于高校收費問題。盡管這個問題并不是你最早提出來的,但你的觀點還是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反對,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茅于軾:其實提高高校收費不是我首先提出來的,我也沒有對此問題做過研究,但是從一般經濟學的道理出發(fā),我是同意這個意見的。拿高校收費來看,現在公辦大學的收費標準,大約只占全部成本的1/3,其余的2/3靠政府補助。政府本身不創(chuàng)造財富,反而還要消費掉社會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政府補貼的錢是從全體百姓所繳的稅收來的。所以高校低收費不是政府在拿錢,而是靠全體人民的納稅。于是就發(fā)生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大學生要享受全體人民的稅收?這部分稅收由大學生享受是不是最合理的安排?為什么不讓高中生或別的某一指定人群享受而讓大學生享受?我相信高中生里的貧困生的比例要比大學生中的比例高,讓高中生享受可能更合理一些。從比較高中生的貧困問題和大學生中的貧困問題可以看到,大學生有較強的話語權。盡管大學生的貧困問題沒有高中生大,但是吸引了全社會的注意。真正的弱勢群體很難發(fā)出他們的聲音。如果我們的反貧困政策沒有仔細地進行第一手調查研究,很可能被聽得見的聲音所誤導。 義務教育應該免費,是全民都可以享受的。這是大家都同意了的。所以九年制的義務教育經費應該由納稅人所納的稅來出,不論貧富都可以享受,這個大家都沒有意見。但是高中以上的教育該不該免費或享受補貼,就是一個問題,其答案絕不是顯而易見的。如果講享受一部分補貼的話,首先應該輪到的恐怕是高中生,因為高中教育更接近義務教育,而且高中生中貧困生的比例比大學生中貧困生的比例高,他們更需要幫助。 我贊成對貧困大學生實施經濟補助,因為社會非常需要人才。考取大學的孩子更有可能成為人才,不能因為他們家庭貧困上不起學而被埋沒。提高學費,使原來不能享受補貼的學生也有可能得到補貼。 DT:你覺得當年擴招政策是不是符合當時的環(huán)境?或者現在來看是不是存在很多的問題? 茅于軾:我自己的看法是這樣,擴招是對的,但是一下子擴充的比例太快,其結果就是招生的質量降低。高中教育質量沒有跟上來,擴招只能降低分數線,沒有別的辦法。如果高中的質量提高了,你不降分數線,也能多招人。但擴招速度這么快,而高中教育質量沒那么快的提高,結果就是把分數線降低,進來的是質量差的學生,這是一個結果。更多的一個結果是學校的老師負擔較重,如果原來負擔合適的話,你現在一擴招,學生數增加,老師能不能增加?老師可能難以增加。 現在想了很多辦法,到國外去招留學生,到其他機構去挖人,但是都趕不上擴招的速度,屬于全面的質量下降。進來的學生質量下降,教課的老師質量也下降,這兩個下降,畢業(yè)生就非常糟了。擴招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速度太快,就造成現在這個問題,而且還造成了就業(yè)的壓力。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