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丨2022年中國經濟六大焦點透視
2022年,經濟發展仍面臨一定不確定性,諸多變革持續演化,趨勢和機遇應該如何把握?
12月10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同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會議要求,2022年我國明確要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要抓好重點群體就業,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要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要確保能源供應;房地產要探索新的發展模式;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針對這一系列明年我國經濟的政策著力點和市場關注點,21世紀經濟報道圍繞六大重點領域,采訪多位權威專家進行研判分析,力圖對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六大焦點進行掃描與透視。
2022年能源短缺或一定程度緩解
大宗商品價格會否繼續上漲,如何進一步保供穩價?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今年上游原材料價格過快上漲,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外部傳導和輸入。放眼國際,滯漲情況也比較典型。明年大宗商品價格演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能否得到有效遏制。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爆發前,我們預期明年大宗商品價格會明顯回落,但如果新病毒還會造成像德爾塔病毒一樣的影響,供應鏈中斷局面可能再次發生,促使大宗商品價格再度上漲,美國高通脹、中國類滯脹情況可能會延續。
國內政策調整至關重要。國家發改委從今年四季度開始保供穩價,如果明年電力價格改革能順利推進,產業政策調配足夠靈活,或能遏制結構性通脹向中期演化風險。
從供需判斷,目前大宗商品供應基本充足,但需求端較為疲弱。此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過高,產業鏈上下游利潤分配出現嚴重不平衡,利潤很難傳導下去,嚴重打壓下游制造業生產積極性。明年整體復蘇會比較溫和,因為政策基調還是以“穩”為主,三大需求不支持大宗商品價格的過快上漲,預計明年上半年特別是一季度需求恢復較困難,下半年基建、制造業等領域會企穩回升,但遠談不上高漲。
分類別來看,煤氣油等傳統化石能源之后還會起重要支撐性作用,尤其是目前原油庫存整體較低,OPEC釋放產能的積極性不高,明年原油價格還可能進一步上漲。另外,未來會有相當一部分大宗商品需求轉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基建,作為基礎用材的銅、鋁等有色金屬也會隨風光裝機、新能源汽車、5G應用的進一步發展而迎來新需求增量。
從全球能源供應看,疫情影響會越來越弱,碳達峰碳中和會是未來主導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長期主線。理論上,我認為對傳統化石能源的需求會減弱,但由于今年遭受能源供應沖擊,以風光電為主的新能源電力供應系統往往會因外生沖擊造成電力供應不穩定。短期看,無論中國還是全球,對傳統能源還會有所依賴,難以過快轉向新能源。不過,2022年能源短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國已通過提高煤炭產量和電價調整修復市場電力供需的緊張狀況,未來歐美也會通過相關政策進一步提高液化天然氣整體產出水平。
“雙碳”目標的實現是一個長期過程
碳達峰碳中和如何進一步推進,重點和趨勢是什么?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雙碳”戰略實施將在2022年正式進入“提速軌道”,從重點領域和行業、地區兩個維度進入實施期,“矩陣式”的政策體系效果將逐步顯現。根據各部門已經公布信息,工業(鋼鐵、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屬)、能源、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減污降碳、碳匯、科技、財政、金融、標準計量、市場監管等分領域分行業具體行動將陸續推出。
各地區也將陸續出臺碳達峰實施方案,實現梯次有序達峰,北京等碳排放已基本穩定地區將進一步降低排放,產業結構較輕、能源結構較優地區將率先達峰,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地區和資源型地區將與全國同步達峰。
“十四五”節能減污降碳的約束性指標將陸續分解到各地,2022年地方將交出“兩碳”工作第一年度“答卷”。“十四五”規劃綱中的約束性目標將分解落實,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將逐步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規劃環評、項目環評都將納入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等政策要求,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等重點工作將進入試點示范的核心階段,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將穩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碳達峰目標任務落實情況等也將納入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范疇。
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實現“雙碳”目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主要得依靠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控碳”。“雙碳”目標的實現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戰略耐心、戰略定力,要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不能“一刀切”限電限產或“運動式”減碳。
實現“雙碳”需要合理設置目標,給予政策實施必要的靈活度,加強風險識別和管控,樹立底線、安全意識,推動經濟社會公正轉型,注重實施中的能源保供、產業布局、區域協調發展、老百姓就業等現實問題。此外,要特別關注到部分地區、部分人群、部分企業可能在轉型中會遇到困難,要提前做好保障方案,避免出現重大風險。
房企開發貸是明年防風險的重中之重
房地產要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的要求下,風險要防什么、怎么防?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財務與金融系教授況偉大:房地產債務風險是房地產風險的主體和防范重點,涉及家庭、房企、地方政府和銀行等經濟主要部門,包括家庭住房抵押貸款、房企開發貸、地方債。一旦房地產債務大規模違約,產生信用風險,會對整個經濟部門造成沖擊甚至危機,因此被稱為“系統性風險”和“金融灰犀牛”。我國防范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主要是不發生房地產金融風險。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貸款中房貸占比約29%,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約14.5%。雖然概率低,但一旦房貸全部違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將無法對沖。房地產債務還包括信托、明股實債和小微貸款等影子銀行,監管較困難。
結構上,房企開發貸風險發生概率最高,也是之前的監管短板。2021年房地產業全面實施“三道紅線”政策,嚴格限制房企杠桿比率和流動性風險。目前在房住不炒和脫虛向實的經濟社會發展長效機制下,我國房價整體穩定,部分城市房價下跌,房企滾動開發模式失效,部分房企開發貸將出現違約;房價下跌帶來地價下跌,隨著城市化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土地出讓規模和速度呈下降趨勢,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收入銳減,地方債違約風險上升至第二位,但地方政府信譽較高,中央政府可提供隱性擔保和轉移支付,因此風險低于房企開發貸;家庭住房抵押貸款風險較小。
房企開發貸風險是今年房地產最主要風險,也是明年防風險的重中之重。房企暴雷現象多發,明年房地產防風險壓力大,對房企開發貸限制將更嚴格。新增房企開發貸將嚴格執行“三道紅線”政策,已有房企開發貸尤其是中小房企債務,要通過債務重組、資產盤活、并購等手段防風險。
地方債需重點管控土地出讓,不能低價、違法出讓土地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地方債發行前要重點評估、綜合考慮地方政府償債能力,土地財政依賴較高、承諾以土地收入償還債務或將土地作為抵押物的地方政府發債尤需謹慎。
防范家庭住房抵押貸款風險主要防多套房房貸風險,重點、熱點城市要繼續實施限購政策絕不放松。房地產稅試點對抑制市場投機風險有一定作用,但主要是短期影響市場預期,房地產稅從試點、立法到真正實施需一個長期過程。
此外,防范銀行風險則要嚴格執行房貸集中度管理,控制房貸杠桿比例,加強不良貸款風險化解。
反壟斷要在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之間更好平衡
反壟斷如何深化與平衡,哪些領域將成監管新焦點?
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王先林:平臺經濟是互聯網平臺發展到高級階段的新經濟形態,尤其一些超級平臺既是經營者又兼具市場屬性。這使得反壟斷更加重要和迫切,但也面臨著更復雜情況,從相關市場界定、市場支配地位認定到濫用行為構成和抗辯理由等都受到挑戰。
為此,需采取綜合治理措施:進一步加強反壟斷制度體系建設,特別是盡快修訂《反壟斷法》并完善配套制度規則;進一步持續性、常態化地強化平臺反壟斷監管執法,實現精準化和專業化;完善體制,充實力量,提升監管效能;進一步培育公平競爭文化和引導企業主動合規。
今年11月,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更有利于業務量大、專業性強的反壟斷執法有效開展。未來,隨著國家反壟斷局設立,人員編制和經費等資源投入將相應增加,這無疑利于更好適應強化反壟斷的實際需要,利于加快健全反壟斷監管體系。當然,這既提出了反壟斷執法機構加強能力建設的任務,也提出了如何公正和精準執法的要求。同時,反壟斷需正確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目前,反壟斷政策導向已非常明確,就是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并重,這對做好監管與發展之間的平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無論是從國際上普遍趨勢看,還是從我國當前政策背景看,反壟斷既是應然選擇也是必然結果,但反壟斷執法要把握好“度”的界限,適度監管、適時監管、精準執法,既不能對嚴重壟斷行為視而不見、過于寬松,也不能過嚴監管、過度執法;另一方面強化反壟斷的同時也要重視強化更具柔性的事前監管,監管執法可通過制定發布反壟斷(競爭)合規指引,引導企業構建有效反壟斷合規體系。
完善靈活就業群體權益保護相關法律制度
明年就業將面臨什么態勢,就業優先政策如何再發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勞動力市場與宏觀經濟密不可分。從近期政策來看,無論是中央政治局會議,還是央行降準對實體經濟的扶持,都對勞動力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但受疫情和外部環境影響,宏觀經濟仍存在較明顯下行壓力,可能會傳導至就業端。雖然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已超預期,但距離疫情前的1300萬人以上還是有一定距離。有觀點認為,明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會再次超過1300萬,這個預測可能實現,但鑒于穩增長政策實施效果、疫情及外部形勢演變等方面存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我個人持比較審慎的態度。
目前,我國經濟的潛在增速應仍在5.5%-6%的水平,依據今年經濟增長8%的預測,2019-2020年平均增速與潛在增速還有一定缺口,而實際增速貼近潛在增速,才更利于實現更充分就業。因此,相關必要性政策出臺實施要考慮對就業造成的可能沖擊及勞動力市場可承受性,兼顧和落實就業優先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靈活就業一方面增強了勞動力市場彈性,但也要注意靈活就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局部和微觀場合就業不充分問題,例如某地出現零星疫情,當地私營業主不得已臨時關閉經營的餐館,服務人員就業受到不利影響,其他客觀需與顧客密接的相關行業從業人員也會出現就業不飽和。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趙忠:由于經濟運行將保持相對穩健,明年就業形勢總體平穩,但風險仍在。從行業看,交通運輸、酒店住宿、餐飲、旅游等服務性行業受疫情直接沖擊較大;同時,我國很大一部分就業集中在制造業,受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產業鏈運行不暢,尤其是外向型制造業企業將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物流成本提高等風險。從重點人群看,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076萬人,受海外疫情影響,大學生留學意愿降低,更多將目光投在國內職場。農民工就業多集中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行業受沖擊也將影響到就業。此外,還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竭力避免低收入群體因失業返貧。
因此,保經濟增長、保市場主體是關鍵,尤其要精準施策,增加中小微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針對大學生,重點要將教育體系與市場需求進一步對接;針對農民工或低收入群體,應當拓寬就業渠道,增設公益性崗位;針對靈活就業群體,當務之急是完善與勞動者權益保護相關的法律制度。
消費白馬股和新能源龍頭股或成投資風口
穩增長基調下,明年市場風口和投資機遇在哪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明年經濟增速下行壓力較大,特別是在今年經濟開始恢復到正常增長的情況下,低基數效應逐步消失。明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房地產投資疲弱,房地產調控下很多房企拿地積極性大幅下降,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會明顯放緩;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催生的通脹壓力給制造業增長帶來很大限制,制造業增速可能放緩;疫情持續影響,服務業也出現增速放緩。嚴格的疫情防控可能影響很多經濟活動,對我國經濟增長帶來挑戰;居民消費方面,由于疫情的影響加上整體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收入水平受到影響,可能會影響到消費增速。
從資產配置角度看,A股市場上,周期股與消費股往往具有蹺蹺板效應,當周期股大漲時,往往消費股會下跌,反之亦然,這一規律在今年已有多次突出表現。展望明年,我認為這一趨勢會更加明顯,因為今年周期股業績基數普遍偏高,明年隨著美聯儲實施Taper, 逐步退出量化寬松,大宗商品價格將會受到影響,周期股盈利可能同比大幅下降,這對股價來說意味著“戴維斯雙殺”。
所以,明年周期股可能會出現大跌現象。反過來,當周期股進行調整時,投資周期股的資金將會出逃去追逐業績優良、估值合理的消費股。
另一方面,我國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是必由之路,因此明年還是要持續關注新能源。但是,投資者要注意個股的分化可能會比較嚴重,根據一般行業的發展規律,當一個行業產能過剩、野蠻擴張之后將會出現優勝劣汰,差的公司會被淘汰,行業龍頭企業進而占據更大市場份額,新能源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總結來看,消費白馬股和新能源龍頭股可能是明年A股投資風口,可考慮通過配置這兩大類的龍頭企業或優質基金來抓住機會。
責任編輯:王珊珊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