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證券時報記者 梁謙剛
“人工智能”與“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熱議的關鍵詞,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開展“人工智能+”行動,這標志著人工智能已成為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引擎。
歷屆兩會均關注
人工智能技術
早在2017年,“人工智能”就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幾年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人工智能”。從歷年政府工作報告看,“人工智能”的表述各不相同,側面反映該技術正從實驗室走向產業落地,從科技概念蝶變為實實在在的新質生產力。
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到2018年“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和2019年“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人工智能正慢慢從“研發”走向“應用”。2022年人工智能從“應用”成長為“產業培育”,當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到2024年,人工智能更是開始賦能各行各業,政府報告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我國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正為各行各業賦能提效,為企業與個人的發展帶來新機遇。從應用端看,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毫無疑問能夠給生產力帶來巨大飛躍,這是以新型工業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需求。從供給側看,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活躍,產業體系完備,具備支撐全行業應用人工智能的良好基礎。
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魏凱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我們前一段時間推動各個行業數字化,下一個階段就是智能化。‘人工智能+’在當前階段恰到好處,這個時機非常好?!?/p>
各地積極布局
搶占人工智能新賽道
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被認為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成為各地競相搶占的產業新賽道。
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提升人工智能底層技術和基礎底座自主可控能力,推動人工智能模型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在政務、醫療、教育、工業、生活服務等領域應用,保持人工智能研發應用領先水平。
廣東省在2023年11月發布了《廣東省加快建設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廣東有望實現智能算力規模全國第一、全球領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企業數量超2000家,力爭打造成為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
河南省在今年3月印發了《河南省加快制造業“六新”突破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智算和超算算力規模超過2000P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高性能算力占比超過30%。該方案還提出,加快建設智算超算設施,加快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支持鄭州、洛陽市打造全棧國產化智能計算中心,鼓勵各地按需建設智算中心。
浙江省在今年1月發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明確目標,力爭到2027年,浙江成為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全省累計培育千億級融合產業集群10個、省級創新應用先導區15個、特色產業園區100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3000家,總營業收入突破1萬億元。
中國人工智能
處于世界第一梯隊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三大關鍵要素在于數據、算力和算法。我國擁有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和豐富的數據資源,為人工智能的應用和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我國超前布局算力等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提供硬支撐。
我國數據資源規??焖僭鲩L,《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我國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全球占比達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2年底,我國數據存儲量達724.5EB,同比增長21.1%,全球占比達14.4%。全國一體化政務數據共享樞紐發布各類數據資源1.5萬類,累計支撐共享調用超過5000億次。我國已有208個省級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線政府數據開放平臺。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
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質生產力,算力的賦能作用日漸凸顯。千行百業在人工智能技術突破中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帶來算力需求的急劇增長。在算力基礎設施方面,中國提早謀劃,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于2022年2月印發通知,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等八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建設10大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全面啟動“東數西算”工程。
兩年來,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全面鋪開,全國8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10大數據中心集群均從“藍圖設計”邁向了“施工落實”。相關數據顯示,在已經開工的8個國家算力樞紐中,2023年新開工的數據中心項目近70個。其中,西部新增數據中心的建設規模超過60萬機架。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服務商以及相關產業鏈企業積極跟進,多領域發力。
從目前算力規模來看,中國已處在世界第一梯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650萬標準機架,近5年年均增速超過30%;在用數據中心算力總規模超180EFLOPS,位居世界第二。存力總規模超過1000EB(1萬億GB),國家樞紐節點間的網絡單向時延降低到20毫秒以內,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
2023年7月,IDC、浪潮信息、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2022~2023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在15個樣本國家中,中國算力指數排名全球第二位,處于領跑者位置;2022年中國整體服務器市場規模仍然保持6.9%的正增長,達到27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25%,僅次于美國,穩居第二。
根據IDC發布的《2022~2023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未來我國算力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6年智能算力和通用算力規模將分別達到1271.4EFLOPS和111.3EFLOPS。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
潛力巨大
隨著數字經濟產業的高速發展,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據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發布的數據,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核心規模已達到5000億元,對我國經濟持續增長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為加快釋放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今年2月,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了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專題推進會,明確指出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向社會開放更多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普華永道預測,未來人工智能或將對全球GDP產生顯著拉動作用。其中,中國到2030年預計將因人工智能實現高達7萬億美元的額外GDP增量,相當于2023年全年GDP的40%,成為人工智能最受益的經濟體之一。北美地區預計實現3.7萬億美元的額外GDP增量,北歐和南歐分別為1.8萬億美元和0.7萬億美元的額外增量。
據浙商證券研報,結合專業人士的研究及主要國家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絡的滲透率發展規律來看,人工智能滲透率或將呈現非線性加速特征。我國當前人工智能滲透率約為7%,正在向10%大關邁進,此后將進入非線性加速階段,以此類推,至10年后(即2033年)滲透率或達到36%。
從企業發展看,全球人工智能企業在國別分布方面呈現“中美主導”格局。截至2023年三季度,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有29542家。中美人工智能企業數占全球總數的近一半,美國有9914家(占比為34%),中國有4469家(占比為15%)。
人工智能公司
成長后勁十足
人工智能的產業鏈大致分為上游的基礎支持層、中游的技術層和下游的應用層。上游基礎層主要為人工智能技術提供計算能力以及數據輸入,包括生產工具、數據資源和算力基礎。中間技術層是人工智能產業鏈的核心,通過開發算法模型、海量識別訓練、機器學習建模,用技術來模擬人的智能特征和行為。下游應用層是基于技術層的能力,去解決具體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目前在安防、醫療、教育、金融、傳媒、零售、交通等領域均有落地的應用。
A股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公司參與到人工智能產業鏈當中,其中有部分公司已走在行業前列。比如科大訊飛,公司研發的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在2023年6月就通過中國信通院組織的國內首個官方可信AIGC大模型基礎能力(功能)評測,并且獲得認證通過全部功能項。
昆侖萬維于2023年8月發布國內首個AI搜索引擎——天工AI搜索,現已形成AI大模型、AI搜索、AI游戲、AI音樂、AI動漫、AI社交六大AI業務矩陣。
中科曙光在高端計算領域開發了基于國產處理器的多款服務器、工作站,均通過了國家級實驗室的產品質量測試;在國產化部件方面,完成面向云計算領域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存儲IO模塊設計。
眾多人工智能上市公司中,哪些公司未來業績值得期待?證券時報·數據寶以中證人工智能產業指數(931071.CSI)(注:該指數在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資源、技術以及應用支持的公司中,根據人工智能業務占比和總市值的綜合指標,選取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為樣本)為基礎,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篩選出2024年、2025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30%的公司,合計有19家入圍。
上述19家公司中,按照區間成交均價計算,3月以來北上資金增持超億元的有4家,分別是韋爾股份、新易盛、金山辦公、瀾起科技。同一區間內,融資凈買入超億元的有10家,包括景嘉微、德賽西威、中科創達、深信服、瀾起科技等。
責任編輯:楊紅艷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