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穎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5月1日凌晨宣布,查封第一共和銀行并出售給摩根大通,這成為自3月份以來第三家倒閉的銀行,也是自2008年華盛頓互惠銀行倒閉后,美國歷史上第二大銀行倒閉案。FDIC表示,摩根大通將控制第一共和銀行的所有存款和資產,第一共和銀行的84家分行將成為摩根大通的分行。這一事件表明,美國銀行業危機遠未結束,美國銀行業存在的問題還等待曝光和化解。
硅谷銀行倒閉重創第一共和銀行
第一共和銀行是一家商業銀行和財富管理服務提供商,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它為高凈值人士提供服務,在11個州設93個辦事處,主要位于紐約、加利福尼亞、馬薩諸塞和佛羅里達。該行創立于1985年,1986年8月在納斯達克首次公開募股,成為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12月再次公開募股。其后通過一系列的收購,規模越做越大,2022年該行的總收益為68億美元,凈收入為1.7億美元。
3月10日硅谷銀行倒閉事件直接沖擊第一共和銀行。投資者面對危機的第一時間里,急需理清還有哪些銀行可能面臨硅谷銀行類似的風險。投資者的反應直接導致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在3月10日下跌52%,然后大幅回升到接近前一天的收盤價,但隨后又下跌了15%。投資者對該銀行未實現的資產損失以及其對存款的嚴重依賴表示擔憂,因為這些存款可能會被證明不可靠。第一共和銀行在中午發表了一份聲明,試圖安撫投資者,指出其“持續的安全和穩定以及強大的資本和流動性狀況”。接著該行股票在一周的時間里累計下跌34%。
投資者對第一共和銀行日益警惕的原因與對硅谷銀行的擔憂相似。與硅谷銀行一樣,第一共和銀行的資產公允市場價值和資產負債表價值之間存在巨大差距。與硅谷銀行不同的是,第一共和銀行的問題主要在其貸款資產中。
面對硅谷銀行引發的銀行業危機,惠譽評級和標準普爾下調了第一共和銀行的信用評級,理由是富裕客戶的“未保險存款比例很高”,他們更有可能將資金轉移到其他地方,貸款與存款的比率為111%,這意味著該行借出的資金比客戶的存款多。
為了緩解對可能出現的銀行擠兌的擔憂,并支持任何存款提取,在美國財政部的勸說下,3月16日,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11家美國銀行向第一共和銀行存儲了300億美元。3月19日標準普爾將該行的信用評級進一步下調至垃圾級,下調幅度為三級。
投資者質疑第一共和銀行的真實價值
長期以來,第一共和銀行的業務和股市估值在銀行業中一直是令人羨艷的對象。該銀行的估值高于其他大多數銀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服務于優質客戶的特點,它吸收的存款有三分之二超過了25萬美元的保險限額。它的客戶包括富裕的個人和企業,市場主要在沿海地區。該公司的貸款業務重心是向扎克伯格這樣的客戶提供巨額房貸。這些貸款中幾乎沒有出現過壞賬。截至2022年底,該行的資產規模約為2130億美元,存款規模1760億美元。
但是,當危機出現的時候,投資者開始質疑第一共和銀行的真實價值到底幾何。盡管11家大銀行向第一共和銀行注入了300億美元的存款,但其股價依然在3月17日大幅下跌。根據慧甚(FactSet)的數據,該股目前的價格僅較有形賬面價值高出30%多一點,而標普500指數銀行股整體上要高出50%。這是一個很大的折讓幅度,因為投資者很難找到一個錨定估值。在面臨壓力的時候,投資者往往不再根據銀行的預期收益進行估值,而是關注賬面價值。
截至2022年年底,第一共和銀行投資組合的賬面虧損約為48億美元,股東權益超過170億美元。硅谷銀行投資組合的賬面虧損約為150億美元,股東權益約為160億美元。截至3月17日,第一共和銀行的交易價格較其有形普通股權益減去稅前賬面虧損后折讓50%以上。
不過對投資者來說,這個價格是否有吸引力,仍取決于對該銀行未來前景的其他判斷。未實現的證券虧損并非是利率上升帶來的唯一挑戰。截至2022年年底,第一共和銀行有330億美元的固定利率住宅房地產貸款。它還有620億美元的混合利率住宅房地產貸款,這些貸款可以從固定利率轉換為可調整利率。第一共和銀行的住宅房地產貸款在2022年的全年收益率為2.89%。
這給第一共和銀行的未來凈利息收入提出了挑戰,凈利息收入等于從資產上賺取的利息減去它為資金支付的利息費用。2022年第一共和銀行為所有存款(其中平均超過40%是沒有任何利息的支票賬戶)支付的平均利息率為0.4%。而當下第一共和銀行從美聯儲借款的隔夜利率為4.75%,從美國聯邦住房貸款銀行增加的短期借款的利率為5.09%。這就是說,美聯儲上調利率直接威脅到第一共和銀行的盈利。
對銀行凈利息收入的最終影響部分取決于有多少存款被新的借款取代,以及銀行不得不按這些利率借款多長時間。如果它能夠很快償還這些貸款,或以低于新貸款的利率獲得更多新的存款,將有助于其收益的穩定和正常化。但在銀行業危機的背景下,第一共和銀行存在著不確定性。也就是說,第一共和銀行的真實價值是一個變化的目標,從而導致投資者即使在11家大銀行采取拯救行動之后仍然心有余悸。3月17日第一共和銀行的股價跌幅超過30%。投資者顯然不相信第一共和銀行已經脫離危險。
財報揭示美國銀行業危機的深度
4月24日第一共和銀行公布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投資者可以深入了解這家陷入困境的銀行在存款急劇外流后的受損程度。該行第一財季利潤從上年同期的4.01億美元降到2.69億美元,降幅33%。收入下降13%,至12億美元。該財報的時間跨度大部分是在存款擠兌迫使該行從美聯儲和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獲得昂貴的貸款之前,這必然會擠壓未來的收益。該行表示將裁員20%~25%,并削減高管薪酬。至此,第一共和銀的股價已下跌近90%。第一季度損失了1020億美元的客戶存款。
發表財報后的第二天,第一共和銀行的股價又下跌了49.3%。第一共和銀行的情況表明,美國銀行業危機遠未結束。第一共和銀行與已經倒閉的硅谷銀行、簽名銀行有三個共同的特征:首先,銀行面臨利率上升的風險。隨著美聯儲在過去一年中提高利率,第一共和銀行的許多資產失去了價值,因為它們固定在較低的利率下,因此銀行的收入也較低。與此同時,第一共和銀行不得不為其客戶的存款支付更高的利率。收入下降和成本上升的組合會使該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崩潰。其次,這三家銀行有很大一部分客戶的存款超過了聯邦保險限額。這些儲戶更可能謹慎,并準備轉移資金,因為他們知道,如果銀行倒閉,他們可能會損失大部分資金。最后,這三家銀行的命運是相連的。硅谷銀行的倒閉讓美國人更加擔心他們存款的安全,第一共和銀行看起來很像硅谷銀行。
銀行業危機的背后依舊是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惹的禍。查爾斯·金德爾伯格的經典作品《瘋狂、恐慌和崩潰》描述了古往今來過于寬松的信貸誘惑。如果這位歷史學家今天還活著,他可能會以第一共和銀行為主角,該銀行陷入困境的商業模式是寬松貨幣不良激勵的典型事件。在超低利率環境下,這種老模式大賺特賺。在截至2021年的10年間,第一共和銀行的利潤翻了兩番。該銀行成為美國20家最大銀行之一,第一共和銀行的股票估值遠遠高于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等公司的股票。
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寵壞了貪婪的銀行高管。在美聯儲2022年收緊貨幣政策的過程中,幾乎沒有幾家美國銀行采取了保護措施,以免受到利率上升的影響。美國有近200家銀行都存在著美聯儲上調利率面臨的風險而不采取風險對沖的手段,這種風險助推了硅谷銀行的倒閉,也威脅到第一共和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就是這些不重視風險的銀行沒有采用利率掉期等對沖工具規避風險。一些大型銀行做了利率互換去對沖風險。但美國銀行體系中,只有6%的總資產通過利率互換進行套期保值。這次銀行業危機倒下的都是敢于賭博的銀行。
第一共和銀行走到盡頭,但摩根大通越做越大
今年以來,第一共和銀行股價累計下跌約95%。美國監管機構出于遏制危機蔓延的目的,又再次主動采取行動關閉第一共和銀行。第一共和銀行走完了獨立生命的最后一程。美國聯邦監管機構為第一共和銀行找到了買家,促成摩根大通變得更加龐大。摩根大通擁有3.7萬億美元的資產和14%的美國存款。摩根大通預計今年的利潤將增加5億美元,并將為其提供穩定的富裕客戶。
按照收購協議,摩根大通將悉數接收總計1039億美元的存款,并收購其2291億美元資產中的大部分。作為協議的一部分,FDIC將與摩根大通分擔損失。該機構估計,這筆交易將給其保險基金帶來130億美元的損失。美國政府此前試圖對銀行合并施加新的限制,以防大型銀行變得更大。但在第一共和銀行出售這一事上,他們承認大型銀行擁有的實力,可在出現金融壓力時出手干預。摩根大通重演了當年老摩根承擔中央銀行的責任,迫使其他商業銀行放款,提振市場信心的一幕。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表明,美國大銀行迅速增長,會導致它們被認為對于金融系統太過重要而不能倒閉。大銀行的利潤會變得極其豐厚,不僅能安然度過過去兩個月區域性銀行倒閉的考驗,甚至還能蓬勃發展。摩根大通帶領11家銀行在3月份暫時救助了第一共和銀行。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摩根大通收購了境況不佳的貝爾斯登,并收購了破產的華盛頓互惠銀行。歷史似乎在證明大銀行對挽救危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盡管摩根大通吃掉第一共和銀行起著阻隔危機蔓延的作用,但不等于消除了銀行業危機。因為目前不能確定第一共和銀行就是這次銀行業危機中倒下的最后一塊多米諾骨牌。美國這次銀行業危機的終結可能取決于儲戶是否會從其存款的機構中提取資金。如果存款人對其銀行失去信心而擠兌自己的存款銀行,任何一家銀行在危機面前的結局,與硅谷銀行、簽名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的命運是一樣的。第一共和銀行的倒閉再次表明,外表富麗堂皇的銀行是非常脆弱的,銀行的毀滅來自于信心的喪失。硅谷銀行、簽名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的審計者都是畢馬威,畢馬威將面臨美國監管機構的調查。
(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責任編輯:周唯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