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自救”應成為金融機構應對風險主要方式,易綱重磅發聲釋放什么信號
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 北京報道
近日,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中發表題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署名文章。
在文中,易綱指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要圍繞黨的二十大確立的金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做好四項工作,即:完善貨幣政策體系,維護幣值穩定和經濟增長;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落實金融機構及股東的主體責任,提升金融機構的穩健性;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實施正常貨幣政策
在完善貨幣政策體系,維護幣值穩定和經濟增長上,易綱指出,高杠桿是宏觀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中央銀行要管好貨幣總閘門。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保持住了政策定力,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易綱肯定的說到。
“我國之所以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是因為我國及時控制住疫情,并聯合多部門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支持生產生活穩步恢復正常。”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
據易綱介紹,正常的貨幣政策是指主要通過利率的調整可以有效調節貨幣政策的情況。與其相對應的是在零利率或負利率情況下的非常規貨幣政策。
易綱表示,正常的貨幣政策,不僅有利于促進居民儲蓄和收入合理增長,也有利于提高人民幣資產的全球競爭力,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未來,我國經濟潛在增速有望維持在合理區間,有條件盡量長時間保持正常的貨幣政策,保持正的利率,保持正常的、斜率向上的收益率曲線形態。“易綱強調。
在周茂華看來,我國有效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不存在通縮或滯脹基礎,經濟逐步向潛在增長回歸。同時,我國珍惜正常貨幣政策空間,加強部門政策配合、應對復雜問題與挑戰,提升政策精準質效”。
“自救”應成為應對金融風險的主要方式
在談及金融風險時,易綱在文中指出,做金融是要有本錢的,金融機構股東要保證做實資本,資本擴張必須要受資本金的約束,如果經營失敗出現風險,也要首先進行“自救”,即通過資本盈余吸收損失,如果不夠,則由股東根據自身出資依法承擔損失,直至股本清零。
“如果‘自救’失敗,則股東承擔機構破產重組或清算的法律后果,此時為保護中小存款人利益、防范系統性風險,‘他救’機制和金融穩定保障體系開始發揮作用。”易綱稱。
周茂華認為,防范金融風險就是保護儲戶、股東和投資者利益,維護金融市場正常競爭秩序,保護市場公平,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以便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易綱還強調,“自救”應成為當前和今后應對金融風險的主要方式。
“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全面確立,金融機構及股東作為市場主體,應當承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救’風險的主體責任。金融機構要建立市場化資本補充機制,按照監管規則計提撥備,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塑造金融機構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尊重金融機構自主經營權,減少對金融機構經營活動的行政干預。推動資不抵債的機構有序市場化退出,通過股權清零、大額債權打折承擔損失。”易綱表示。
他還指出,“自救”能力來源于市場經濟下機構的股東出資和可持續經營產生的收益,“自救”的動力和自覺性來源于有效的監管。金融機構的穩建性是建立在預算硬約束基礎上的,市場主體以自己的資本充足率為約束,股東負有主體責任,在出現壞賬時,用撥備、核銷、補資本的方式滿足監管要求,保持自身的穩健性。
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不能只依靠金融管理部門。
他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金融業需要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機制,提升防范風險的內生機制和能力。同時要改進和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監管體系,推動地方政府在屬地風險處置中發揮主要作用。
“只有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健全企業、金融、政府各方責任共擔和損失分擔機制;加快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依法依規增進信用信息共享;加大懲戒力度,打擊逃廢債行為,大幅度提高金融領域違法違規成本,才能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董希淼坦言。
據易綱介紹,2017年至2021年5年期間,銀行業機構共計提貸款撥備超過8萬億元、核銷不良資產超過6萬億元、補充資本金超過10萬億元。
易綱表示,可見,商業銀行的“自救”能力是在產權和監管的約束下,主要由自身的稅后資源來實現的。
責任編輯:王蒙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