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失蹤”幕后套路:資金方圖的是高息 損失的有可能是本金

“存款失蹤”幕后套路:資金方圖的是高息 損失的有可能是本金
2021年11月10日 23:58 證券日報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存款失蹤”幕后套路:資金方圖的是高息 損失的有可能是本金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張歆

  見習記者 楊潔

  “‘非陽光口子’堅決不能碰,這是底線。”多年做資金掮客的王鼎(化名)在談起近期登上熱搜的“上市公司存款失蹤案”時,十分肯定地說。

  王鼎所說的“非陽光口子”是攬儲圈的行話,是指借款方和資金方通過銀行員工等中介撮合,將民間資金流轉包裝成存款,再通過偽造證件等手段,將“存款”脫離銀行正常貸款通道,轉出給相關借款方的一種非法行為。

  而所謂“陽光口子”則是銀行基于沖量、存貸比等考量,對外“發布”的攬儲需求。

  事實上,無論是“陽光口子”還是“非陽光口子”,都被監管部門明令禁止。其中“非陽光口子”影響更為惡劣,“其資金量級動輒數千萬元乃至數億元,且資金成本通常畸高,能夠按時歸還的難度很大。”在王鼎看來,部分上市公司存款失蹤大概率與“非陽光口子”有關。

  “掮客群”活躍

  資金動輒數千萬元

  “陽光口子”資金供需匹配非常迅速。11月8日,掮客小蔣剛把“口子信息”發給暗訪的《證券日報》記者僅僅幾分鐘,就告知,該交易已經“出了”(成交)。

  在記者潛伏的“掮客群”,諸如上述攬儲信息滾動發布、日夜不停。而這些信息涉及的資金體量從百萬元至70億元不等,常見的多為數千萬元,且均配合“貼息”以招攬客戶。

  “福建一家國有大行掛工號1億,11.8-12.1,有資金來”——將記者收到的這則“口子信息”進行翻譯,即“福建一家國有大行支行近期需要引入一筆儲蓄資金,額度為1億元,11月8日存進銀行,12月1日可以取出或轉走”。

  掮客們通常不會將“貼息”價格公開發布,需要有意向者私聊獲取。例如針對“11月9日至11月16日,某銀行需要600萬元”的“口子”,小蔣就告訴記者,該需求的額外日貼息為萬分之0.88(折合年化利率為3.2%)。

  “我手中另一家銀行1000萬元的口子開價達到了萬分之1.4,資金需從11月10日停留至11月11日,貼息折合年化利率為5.11%,一天通知存款本身利率還有0.55%。”小蔣介紹,“現在的貼息率不如三季度末,而年末說不定比三季度末更高”。仿佛看出記者對資金安全的擔憂,小蔣強調“資金肯定安全,大銀行沒啥不放心的。”

  記者注意到,這些“口子”供需匹配不僅迅速、高效,單筆金額也普遍頗高。與記者交流的一位掮客,11月9日、11月10日在朋友圈中相繼曬出了兩筆分別達5000萬元、3000萬元的“業務憑證”。

  “非陽光口子”高危

  多數掮客不敢碰

  上述攬儲均屬“陽光口子”,而“非陽光口子”在不少掮客眼中,則是披著攬儲、存款等真實需求“外衣”的“風險行徑”。

  “現在的中介一般都不敢操作‘非陽光口子’。因為其本金面臨損失風險,一旦出了問題,所有人都會被牽連其中。”王鼎介紹。

  掮客們擔心的“被牽連”是牢獄之災。2020年,一家上市公司歷經6年追回了“失蹤”的存款,涉案的銀行支行行長被判有期徒刑15年。

  值得警惕的是,雖然多數掮客都向記者表示不碰“非陽光口子”,卻也有個別人透露其手中掌握非陽光渠道,只是行事都十分謹慎。

  據記者了解,在“非陽光口子”中,資金方往往需要簽署“四不承諾”,即不提前支取、不開通網銀、不可掛失、不轉讓,這不僅為“存款”不知不覺中“被轉移”提供了空間與時間,且實操中,“存款轉移”往往須借款方、銀行內部人士、掮客等各方串謀,甚至資金方也要參與其中。這一非法“暗箱鏈條”顯著風險在于:借款方通常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得銀行貸款,才甘愿許諾高利息獲取“被轉移”的存款,其還款能力堪憂。

  監管明令禁止

  專家:貼息存款不能沾

  事實上,“陽光口子、非陽光口子”都是被監管嚴厲打擊的,都不在“陽光”之下。

  2020年3月份,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預防銀行業保險業從業人員金融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明確,“嚴禁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從業人員參與各類票據中介和資金掮客活動”;同年6月份,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提到,“員工參與民間借貸或非法集資、充當資金掮客、與客戶不當資金往來等”要進行整改問責。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陽光貼息違法違規,擾亂金融秩序,不過儲戶的存款大概率是安全的。相比之下,“非陽光貼息”就更為野蠻,資金掮客通過銀行內部人員,將存款從儲戶也就是資金方手里轉給一些亟需資金的企業。能接受那么高貼息的企業,大多數資金鏈瀕臨破裂,存款如能按時歸還都是僥幸,部分演變成近乎詐騙的行為。

  董希淼認為,部分銀行為攬儲不惜代價,這是導致高息攬存的重要原因。還有一些銀行基層機構管理不嚴,內控基礎薄弱,少數員工為了利益有章不循、違規操作,與資金掮客內外勾結,為詐騙犯罪行為提供便利,侵犯了儲戶權益。對普通民眾而言,千萬別去沾貼息存款。高收益必定伴隨著高風險,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只可能掉冰雹。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存款 高息 本金 銀行 攬儲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17 晶科能源 688223 --
  • 01-17 采納股份 301122 --
  • 01-14 百合股份 603102 42.14
  • 01-13 萬朗磁塑 603150 34.19
  • 01-12 奕東電子 301123 37.23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