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昨日 (4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鐵路內部人士處獲悉,在昨日鐵路系統內部學習中央鐵路改革精神的相關會議中,再次重申鐵路改革的方向是 “市場化”。包括:“公益性運輸不能由企業承擔”、“正確引導票價,制定合理符合市場原則的票價”等內容。
據透露,會議特別提到“新建鐵路集資的多元化”,并輔以“蒙西鐵路”股權多元化案例加以強調。這意味著,隨著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成立和改革的逐步推進,今后鐵路資本向社會開閘的意圖和方式將進一步明確和加強。
“股權多元化”范本
在昨日鐵路內部會議被強調的“蒙西鐵路”,作為國內煤運專線股權多元化的首次嘗試,自立項以來就備受關注。
按照此前的消息,蒙西至華中鐵路將由原鐵道部 (現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與沿線各地方政府共同推進,依照《公司法》組建項目股份公司,吸引煤炭開發企業、電力企業及其他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
而作為10%參股方的民營企業伊泰B股(900948,SH)在去年公告中也曾透露,公司已經與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等其他15家企業作為發起人共同簽署了《蒙西華中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約定以發起方式共同設立“蒙西華中鐵路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總股本后續擬增至人民幣540億元。)這種方式在當時就被視作鐵路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典型性案例。
業內人士昨日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蒙西鐵路的投融資方式被作為鐵路市場化改革案例再次強調,意味著“股份制”、“多元化投資”方式將繼續得以推行,將更多地試水。
“鐵路公益性”存爭議
日前,一則“建議鐵總(中國鐵路總公司)資產出售”的消息,亦將處于改革十字路口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如何“股權多元化”,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不乏改革的支持者,也有不少反對聲音,擔心股權化改革將導致鐵路“私有化”,擔心將帶來國有資產流失等種種負面影響。
作為“資產出售”的建議者,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管理室主任劉斌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建議出售資產的主要目的并非還債,也并非簡單的“私有化”,而是打破國鐵壟斷。
不過,目前爭議的焦點在于,無論以何種形式實現現有鐵路或將來鐵路股權結構的多元化,是否會影響到現在鐵路客運運輸的公益性。
對此,劉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稱,鐵路公益性和產權歸屬沒有必然關系。“
不管是上市、私人還是國有,公益性都不是由企業決定,而是由政府監管來決定。”
而業內人士也指出,昨日鐵路內部會議再次強調 “公益性運輸不
票價變化:
資產謎題:
巨額負債:
專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