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議中國城鎮化前景,各方獻策,有展望,有憂慮。是城市化還是城鎮化?城鎮化戰略是否被誤讀?究竟又應如何解讀?農民進城無法享受公共福利,戶籍制度改革該從何處破局?未來的城鎮開發中又該如何保護農民利益?新浪財經獨家對話發改委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詳解被誤讀的中國城鎮化。 [完整實錄] [評論]
李鐵,發改委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城市化問題專家、北京十二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1955年生于北京,1987年獲碩士學位,曾在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工作。
我們叫城鎮化,不能在城市發展基礎上忽視鎮的發展。鎮代表著一部分農村人口就地就近的轉移,這是很重要的過程。
推進城鎮化的過程,其實不是把農村向城里攆,是在打破原有的城鄉二元結構關系,允許農民在向城鎮遷徙過程中,有一個自由選擇的過程。
要考慮到承受能力,更重要也符合長遠發展方向。我們認為戶籍改革不是一次性簡單的,一次兩億全轉到城市的過程。
當你進行城鎮開發的時候,必須把農村集體土地征有國有才能開發,恰恰征用過程中,是不平等的交換。
從粗放型成長向集約型轉變,意味著城市發展模式,要從原來的攤大餅形象化政績化的工作,來解決老百姓生活的問題。
我們決策有很大的問題在哪里,他所聽到的呼聲很大,這種呼聲是不是真的代表了市場的力量,代表了真正的需求。
1982年,中國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了“允許農民進城開店、設坊、興辦服務業、提供各種勞務”的經濟政策,農民工從此出現,“民工潮”也由此而來。
自深圳從一個小漁村開始蛻變,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已經進行了30余年,但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城市化率僅達到了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水平。大量進城務工人員仍然受到戶籍制度的制約和歧視。
2011年,全國城鎮化率達到51.27%,此前十年間年均增長1.35個百分點。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超過60%。“城鎮化”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機遇。
在許多人眼中,“占海特”們是“入侵的蝗蟲”,因為這個女孩的戶籍遠在外地,盡管一家人進城十年,但未取得當地戶籍,故而不應要求參加本地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