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網紅學做飯,我錢包半個月就空了”

“跟著網紅學做飯,我錢包半個月就空了”
2021年08月22日 09:05 Vista看天下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跟著網紅學做飯,我錢包半個月就空了”

  小胡每天下班點一份外賣對付晚飯,但別人的做飯vlog是她必備的額外下飯菜。

  看著視頻里的人親手處理食材、做出精致美食的過程,她一邊流口水一邊覺得被治愈了。

  后來越看越手癢癢,雖然和合租室友共用一個狹窄的廚房,也經常要忍受前一個人弄臟的灶臺,小胡還是懷揣著對做飯的美好幻想一頭扎進了廚房。

  跟著美食視頻下單的各種瓶瓶罐罐的調料已經把櫥柜塞得滿滿當當,新添置的鍋也花花綠綠擺成一溜。

  每天自己帶便當的美好生活已經在小胡眼前展開,連每天在微博曬飯要用什么文案,她都想好了。

  可真正開始嘗試vlog生活,才發現事情沒那么簡單。

“美食博主”紫薇介紹她烤糊的雞是“鳳凰臺上鳳凰游”“美食博主”紫薇介紹她烤糊的雞是“鳳凰臺上鳳凰游”

  做飯視頻,誰看了不心動

  在社交媒體上生長起來的年輕人,幾乎人人是短視頻深度用戶。

  就著美食視頻吃飯也成了他們的每日定番,許多人都有一個自己最愛看的美食UP主。

  有人把佳木斯碳水女王當做自己的野生媽咪,有人愛看頓頓大魚大肉的小姑娘。

  在某個平臺上,記錄做下午茶過程的視頻,能輕松獲得158萬的點贊。

  畢竟這種兩人三餐四季的生活,看上去的確很讓人向往。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食材在博主手里都那么的聽話,每一步都整潔有序。

  單是聽烹飪過程中瓶瓶罐罐的叮叮咣咣聲和食物加熱時“滋滋”的聲音,已經是一場令人享受的ASMR。

自行想象(出自博主@番茄不想說)自行想象(出自博主@番茄不想說)

  加上別人家的廚房永遠那么干凈整齊,視頻博主通常還會用好看的餐具和各種可愛的收納裝飾成充滿少女心的樣子。

  很難不對這種做飯視頻著迷。

  而美食視頻中一個細分的類目——甜品烘焙視頻,在精致的程度上更進一步。

出自博主@肥豬豬的日常出自博主@肥豬豬的日常

  簡單的食材卻需要最高級的烹飪方式。看黃油、雞蛋、巧克力在這些博主手中逐漸成型,每一步手法都行云流水。

  最后用奶油一層一層裝裱的時候,感覺自己看的不是簡單的短視頻,而是在什么法國的西點學校上課。

  配上一杯咖啡,已經要穿越到香榭麗舍的大道了。

  精致、優雅是這種視頻的主色調。

  還有一種頗受歡迎的“一人食”主題視頻,博主每天下班之后就開始兢兢業業地做飯。

  不像每天回去只知道癱在沙發上的我,他們每天的菜都精美用心,還會搭配自己鮮榨的果汁或食材完全健康的糖水。

  偶爾晚上炸個火腿腸或做個泡椒鳳爪當夜宵。

  小吃攤上和外面吃飯有的,一人食博主都能在家完美復刻。

  菜做好上桌之后,擺上播放著電視劇的iPad,感覺這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

  照顧到年輕人捉襟見肘的烹飪技術,許多博主會推出“萬能蘸料”類視頻。

  只要備齊視頻中的調料,按照食譜邯鄲學步,它就能成為拌飯拌面拌沙拉的秘密武器。

  用博主的話來說,“你就是用它拌鞋底都好吃”。

  為了降低廚藝基礎基本為0的年輕人的翻車概率,每一種調料放幾勺,都會標得明明白白。

出自博主@飯飯的美食記出自博主@飯飯的美食記

  另外一種把事無巨細貫徹到底的視頻是專門教人備菜的。

  一次把一周做飯要用的食材都準備齊全,菜全部洗凈切好,意大利面也事先煮好,整整齊齊地碼進專用的收納盒里,放進冰箱。強迫癥看了都說好。

  看上去自己一周做飯都可以拿現成的食材,想想必定十分從容不迫、井井有條。

  似乎這一周的生活都已經安排妥當,上班都更有動力了。

  美食視頻里的生活,看上去那么精致、高級、繁瑣、悠閑。

  而且與我們傳統印象中兵荒馬亂的做飯不同,每一個步驟看上去都簡單得要命,好像是為廚房菜鳥量身打造的。

  每天996、靠外賣打發自己的年輕人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對視頻里的狀態一點點心動:

  “我為什么不能過上這樣優雅的生活?”

  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后都進了炸廚房組

  于是年輕人躍躍欲試。

  跟著美食視頻里買菜、買餐具、買調料,畢恭畢敬地模仿每個步驟。

  這時候發現,視頻和現實的差距,不是靠一腔熱情能彌補的。

  本來因為自己買菜對分量也沒有概念,即使買回來的是最小份,一人食也很難吃得完。

  以為跟著備菜視頻學習,就能把蔬菜保存起來,再也不怕買多。

  結果被狠狠地騙了。

  看上去最簡單的備菜,跟著做了一次,把蔬菜凍起來沒過三天,迎接你的就是蔫了甚至發酸的樣子。

  一周備菜的結局是,把一周的菜都糟蹋了。

  不知道是怪自己家沒有0度保鮮的高級冰箱,還是怪自己心血來潮跟著網上的視頻凈學些有的沒的。

  最近很火的教人用開水和煮鍋教人做厚蛋燒的視頻,下面最多人點贊的評論是:

  “大家千萬不要學,我已經喝了兩鍋蛋花湯了。”

  而教人用水果做甜品的視頻,很多人從第一步就開始翻車。

  視頻里需要先在西瓜上切出一個小口,而我切可能一刀下去這瓜就沒了。

截圖出自博主@牙牙吃啥截圖出自博主@牙牙吃啥

  把榨汁機的頭伸進西瓜里面攪拌也是高難度動作,畢竟一旦機器啟動,它可不是人能控制的。

截圖出自博主@牙牙吃啥截圖出自博主@牙牙吃啥

  對于大多數想要跟著視頻一人食的年輕人來說,最違和的還不是自己的廚藝,而是一人食的量,真的很難把握。

  別人做一人食,打開電飯煲鍋蓋的那一刻,升起的騰騰熱氣是幸福感的象征。

  我做一人食,要么大米放得太多,最后“冒飯了”;要么米放得太少,最后糊鍋了。

  如果是一葷一素兩個菜,可能吃完半盤青菜,再吃兩口飯已經飽了。只炒一個菜看上去又不是很有精致生活那味兒。

  而且按照一個人的食量,一頓飯,辣椒切半個,洋蔥切四分之一,土豆切半個。

  剩下的又走向了“備菜”的命運。

這不巧了,我家冰箱就有現成的……這不巧了,我家冰箱就有現成的……

  此外,越看視頻越會發現:我到底需要購置多少廚具?

  煎鍋炒鍋蒸鍋自不用說,空氣炸鍋、燒烤鍋、涮羊肉的鍋……你永遠不知道美食博主下一頓飯用了什么你沒見過的炊具。

  為了學一道看上去很好吃的菜,可能買了一整套的廚具,用幾次就再也懶得打開。

  有了廚具還遠遠不夠,學備菜要跟著買備菜收納盒,學燒烤就要跟著買燒烤蘸料,學缽缽雞就得買缽缽雞調料。

  做飯成了一個到處添置材料的過程。而且美食博主會讓你發現,這個過程沒有止境。

  最致命的是,每次做完飯,廚房如戰場。

  灶臺上的油和滿桌被污染的盤子,都在告訴我這不是一個懶人玩得起的游戲。

  視頻里鋪著紅色黃色格子布,做飯過程中治愈、做完飯一塵不染的情況,實在是只應天上有。

美食博主@噗噗嘰嘰的廚房美食博主@噗噗嘰嘰的廚房

  已經被996折磨得身心俱疲的年輕人發現,學著vlog里認真生活,只會讓自己活得更累。

  就算六點能準時下班,經歷了自行車倒地鐵倒公交車的通勤,去超市買好菜,再回來手忙腳亂地跟著視頻折騰一頓,吃上飯至少也要八點。

  做飯兩小時,吃飯二十分鐘。吃完躺在沙發上,還要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去洗一堆鍋碗瓢盆。

  美食視頻再好看,年輕人的做飯熱情在現實條件下也維持不了多久。

  做了一個月,最后老老實實點外賣,才是多數人的歸宿。

  美食視頻,一種人造烏托邦

  美食視頻之所以能吸引這么多人前仆后繼,是因為它事實上打造了一個令人神往的烏托邦。

  高級的食材、精美的包裝、別致可愛的廚具,都讓做飯看起來成為一種優雅的活動,而不是油煙里的掙扎。

  即使是泡面,也能拍得像韓劇里的料理店食物;簡單的街頭小吃,也能通過環境和裝飾營造氛圍感。

  更主要的是,他們省略了做飯過程中手忙腳亂的部分:用掉的沾著雞蛋的碗、裝肉的盤子、濺出來的油和水,這些都不會出現在鏡頭里。

  主人公的動作經過剪輯也變得熟練和流暢,像做糊了或者油炸出來這種常見的車禍現場,只會在無人知道的自己家出現。

  因為多數美食視頻更像是一門生意、一種工業化產品,目的是為別人拍出美好生活。

  曾有網友爆料,精美布景的獨居vlog,背后“大概率是有公司在運營的”。

  場地是租的,做飯是找別人的手出鏡的。

  據《流量公園》報道,某短視頻行業從業人員透露,如果是一個人拍攝獨居vlog,要架好自拍桿,不停調整鏡頭。

  為了拍下班回家,可能要架好鏡頭再“表演”一次下班回家。

  做飯視頻同樣如此,效果不好的素材還要重新拍攝。

  而“簡單的畫面拼接、加字幕、濾鏡以及背景音樂,操作熟練的話,兩分鐘的視頻大概要剪輯半個小時左右”。

  所以一個兩分鐘的下班做飯vlog,可能需要四個小時來完成。

  而這些視頻,很多最后的目標都是流量變現。

  最基礎的操作是在視頻中插入帶貨商品鏈接,比如我們在美食視頻中隨處可見的空氣炸鍋、燒烤調料。

  某千萬級美食博主,一包缽缽雞調料能賣600多萬份。

  所以說它們更接近于人造的烏托邦,專門利用觀看者對生活的幻想。

  然而,就算知道這點,年輕人依然忍不住寄托幻想在它身上。

  獨居女孩的一人食vlog,有的會打上“北漂的第xxx天”的字幕,更加拉近了和他們的距離。

  視頻里從容的下班后生活,和自己隨時stand by等著加班的窘態截然不同。

  年輕人將這樣的生活作為理想范本,偶爾代入自己,去獲得一些小小的慰藉。

  看得多了,他們還躍躍欲試著嘗試改變。

  把一周的新鮮蔬菜一摞摞放進冰箱的時候,好像把自己一團糟的生活也整理了出來。

  不管視頻里的仙氣生活是真是假,看這些視頻的人,對這種有時間認真生活的向往是真的。

  開火做飯作為年輕人初初步入社會時,對成年生活的嘗試性模仿,代表著特殊的儀式感。

  好像能夠自己做一頓飯,生活的實感就多了一點,對生活的把握也更真切了一些。

  正如有位朋友每搬一次家,在房里做第一頓飯的時刻,才感覺真正安頓下來一樣。

  這是我們忙碌的奔波中,少有的能夠肆意浪費時間和發揮想象的活動。

  在異鄉打拼的年輕人,也需要一些實體的勞動,消除可能會突然出現的孤獨感。

  雖然生活的本質永遠不可能是儀式感,但總有人用這樣的方式,偶爾逃避現實世界,回到烏托邦里去。

  畢竟一地雞毛是常態,忙了今天還有明天。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尹悅

一人食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8-26 時代電氣 688187 --
  • 08-25 森赫股份 301056 --
  • 08-24 張小泉 301055 --
  • 08-23 遠信工業 301053 11.87
  • 08-23 宏微科技 688711 27.51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