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轉自:三聯生活周刊
文 | 謝九
最近,養豬龍頭正邦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被法院啟動預重整程序,如果重整失敗,公司將存在破產風險。養豬龍頭的困境,也折射了我國豬肉市場始終難以走出暴漲暴跌的怪圈。
正邦科技是國內的豬業龍頭企業,以生豬出欄量這個指標來看,國內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和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的排名高居第二。作為國內生豬養殖的龍頭企業,在當前豬肉價格大漲的背景下,為何反而走到了破產邊緣呢?
正邦科技的破產導火索,源于債權人的起訴。作為正邦科技的飼料供應商,錦州天利有一筆900多萬元的賬款未能收到,所以向南昌中院申請對正邦科技破產重整。南昌中院認為,本著挽救企業、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的原則,決定對正邦科技公司啟動預重整。如果從預重整進入正式重整程序,并且將來重整失敗,正邦科技將面臨破產風險,股票也將終止上市。
因為一筆900多萬元的欠款被啟動破產程序,正邦科技的困境也是可想而知。從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來看,今年三季度,公司的總資產為306億元,但是凈資產為-29億元,公司已經處于資不抵債的境地。
在正邦科技深陷破產泥潭之際,國內的豬肉價格卻是一路上漲。在經歷了前幾年的大跌之后,從今年二季度以來,國內豬肉價格開始快速上漲。但即使在豬肉價格大漲的火爆市場行情之下,正邦科技的業績也沒有得到拯救,公司剛剛發布的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收入同比下降了75%,凈利潤虧損了33億元,前三季度累計虧損了76億元。
作為國內的養豬龍頭,正邦科技之所以在市場的繁榮時期走到了破產邊緣,主要還是因為過去幾年對大起大落的豬周期判斷失誤,最終導致了今日的困境。
正邦科技這幾年一直在大幅擴張產能,2018年,國內豬肉迎來一輪超級大漲的周期,這一輪上漲周期從2018年二季度一直持續到2020年三季度,正邦科技的產能擴張在這一輪周期中得到了極高的回報。2020年,公司收入增長了100%,凈利潤更是大漲248%。當年實現57億元的凈利潤,超過公司上市以來的年度總和。
在嘗到了擴張的甜頭之后,公司繼續高歌猛進,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暴發之后,公司更是逆勢擴張,按照公司在當年年報中的描述——2020年在應對非洲豬瘟疫情沖擊及疫情常態化的挑戰下,公司及時反應,也意識到危機中的“機遇”,內部迅速定下“四搶”戰略:搶母豬、搶仔豬、搶養殖指標、搶人才。
圖|視覺中國
“四搶”戰略讓公司的產能高速擴張,2018年,公司的生豬出欄量為500多萬頭,到了2021年,已經高達近1500萬頭,超越溫氏股份排名國內第二。不過,在正邦科技以“四搶”戰略快速擴張之時,曾經繁榮的豬周期已經結束。
從2020年10月開始,豬肉價格開啟了快速下跌模式,這一輪下跌周期,一直持續到今年一季度,時間長達一年半。從擴張中嘗到甜頭的正邦科技,不得不吞下戰略失誤的苦果,2021年的凈利潤同比下降427%,當年虧損188億元,抹去了上市以來全部累積的利潤。
由于公司資金鏈斷裂,加上飼料價格上漲,公司無法及時向養殖戶配送飼料,為正邦科技代養生豬的農戶當中大量生豬餓死,甚至被曝出“豬吃豬”的慘劇。
我國的豬肉價格一直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周期性,豬肉價格總是大漲大跌,讓養豬行業成為一個高風險行業,事實上,正邦科技并非養豬行業走到破產邊緣的第一家,三年前,另外一家養豬龍頭雛鷹農牧,也因為業績虧損被退市。
正邦科技走到破產邊緣,一方面印證了養豬行業殘酷的周期性,而反過來看,作為國內養豬行業的龍頭,正邦科技、雛鷹龍牧這些大企業紛紛走向破產邊緣,也加劇了豬肉市場的波動,讓豬肉價格的大漲大跌變得更加猛烈。
經濟學上有一個“蛛網理論”認為,一些生產周期很長的行業,當期的市場價格變動對產業的資源配置具有嚴重的滯后性,行業的產量和價格快速變動,在圖形上就像一張蜘蛛網,因此被稱為“蛛網理論”。
養豬行業就是“蛛網理論”的典型案例,由于養殖戶對于豬肉價格變動缺乏前瞻性,往往根據當前價格來決定將來的產量,如果當前豬肉價格較高,養殖戶就會擴張產能,由此帶來未來豬肉供應過度,導致價格下跌。價格下跌之后,養殖戶會減少生產量,又會造成豬肉供應不足。而且,由于豬肉生產間周期較長,從養殖戶補欄到最終形成豬肉的終端市場供應,大概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即使養殖戶大量補欄,短期之內也難以彌補市場供需缺口,所以,豬肉價格就會持續上漲,直到下一輪周期到來。
顧客在商超購買生鮮豬肉(圖|視覺中國)
過去我國養豬行業以散戶養殖為主,農民對豬肉市場的周期性認識不夠,所以總是被動跟隨在市場后面,對農民而言,養豬是一個風險頗高的行業。隨著這幾年散戶養豬逐漸退出,養豬市場開始被大企業主導,但是,即使是專業化養殖的大企業,也同樣難以駕馭養豬行業的周期性。而且和散戶相比,很多養豬大企業更具賭性,一方面讓自身陷入困境,同時也造成了更大的市場波動。
和散戶養豬時代不同的是,養豬龍頭一旦對周期判斷失誤,產能的大幅擴張或者大幅收縮,對市場會帶來更大的影響,導致豬肉價格的變動比以往更加劇烈。最近幾年,國內豬肉市場就經歷了好幾輪暴漲暴跌,2018年到2020年那一輪大漲,讓很多普通民眾失去了豬肉自由,2021年的豬肉大跌,又讓很多養殖戶虧損累累。而到了今年,豬價再度起飛,從2月到10月,生豬價格從每公斤12元上漲到28元,漲幅已經超過了一倍多。
我國對于豬肉價格的上漲設置了預警機制,從低到高分別為三級預警到一級預警。豬價大漲之后,國家發改委近日宣布,豬肉價格進入過度上漲一級預警區間,將向市場投放豬肉儲備。豬肉價格暴漲暴跌的輪回,似乎已經成為一個永恒的難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