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糧價屢創新高、美國等地的農民把荒著的地重又拿回來種的時候,中國很多農民卻選擇了拋荒。
從南到北,到處都有成片或者零星的耕地拋荒,但卻沒有任何一個民間或者國家的機構能對全國拋荒面積提供一個相對準確的統計數字。
“種地不掙錢,這是拋荒長期的、最基本的原因。”地方統計局的李昌金說,“15年了,稻谷收購價基本不變,其他農資價格卻普遍漲了3倍左右。種田真是劃不來。”
今年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了30%,勞動力價格上漲了25%,幾乎所有農產品價格都比上年貴20%以上,而且國際米價還上漲了一倍多,但是今年國家出臺的糧食保護價只比去年提高了9%。
>>詳細 |
總理溫家寶在4月初曾公開表示,我國糧食庫存充裕,約有1.5億-2億噸,按照5億噸的消費總量,這樣的庫存比例高達30%-40%,是國際糧農組織建議比例17%-18%的2倍。 我相信這個數字是可靠的。一些媒體看到的糧庫空庫,可能主要是地方儲備,在整體庫存中比例有限。
如果僅計算大米、小麥和玉米這三種谷物,中國已經十幾年是凈出口了,如果算上大豆,中國的糧食自給率是95%。
我們已遠離糧食的絕對匱乏威脅,但仍需要克服中短期的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需要提供更高品質、更環保的食品,這些是現代意義上的糧食安全問題…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