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發起“長生生物疫苗造假,會退市嗎?”大調查,傳遞投資者聲音。截止周一,近8萬網友參與投票,其中近90%網友認為長生生物會退市。[詳情]
新浪財經訊 7月23日消息,長生生物官網首頁被黑客攻擊,并配圖“不搞你,對不起祖國的花朵”。[詳情]
長生生物7月23日午間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 《調查通知書》(蘇證調查通字 2018074 號),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詳情]
長生生物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午后復盤,股價持續跌停,連續第六個跌停板,截止發稿,長生生物報13.05元,超53萬手封單。[詳情]
因未及時披露被有關機關調查的信息、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涉嫌違反相關規定,深交所日前已啟動對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公開譴責的紀律處分程序。[詳情]
2016年以來可統計的23篇針對長生生物券商研報中,有9份為“買入”評級,2份為“推薦”評級,7份為“強烈推薦”評級,4份為“增持”評級。[詳情]
今年新財富醫藥行業出來后,記得再回來翻翻這張圖。每天累死累活也不知道這些研報有什么用。[詳情]
方正證券和中泰證券曾在風口對長生生物積極唱多,給予“強烈推薦”和“買入”評級。[詳情]
今年3月以來,針對長生生物,方正證券就連續發布了6份研報強烈推薦公司股票。其中,3月和4月分別發布了三篇和二篇。[詳情]
值得注意的是,長生生物在此期間卻受到多家公募機構的青睞。據2017年年報,共有17家公司旗下的25只基金持有長生生物。[詳情]
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在周末發酵之后,今日進一步蔓延到了資本市場。[詳情]
7月23日,深證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長生生物擬披露重大事項,7月23日開市起臨時停牌。[詳情]
二級市場上,這家公司的股價正在迅速下墜。截至7月20日收盤,長生生物連續五個交易日跌停,市值蒸發近百億元。[詳情]
近期的疫苗事件不斷發酵,導致二級市場上相關股票悉數跌停。今年上半年的偏股基金業績排名居前的產品,全都是醫藥相關基金,重倉了醫藥股。[詳情]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于2018年8月7日發布的公告,上海將對接種過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春長生”)生產的狂犬病疫苗的市民,提供續種、補種、跟蹤觀察等健康服務[詳情]
個股估值調整差距大基金定價分歧引發熱議 ST長生日K線圖 ⊙記者 王炯業 ○編輯 楊剛 昨日,中信保誠基金將ST長生估值調整為0元/股引起市場一片嘩然。這意味著,今年一季度末每股凈資產還有4.12元的ST長生在某家機構眼中已毫無價值。在基金公司普遍對ST長生預估值為4元/股上下的情況下,中信保誠基金給出的0元/股估值更顯突兀。 ST長生并非孤例。上證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家基金在同一時間,對同一家公司的估值都存在一定的分歧,且涉及的公司較多。 客觀來說,每家基金公司的分析方法、投資理念、估值模型及對公司認識都不同,估值分歧在所難免,但由于今年“黑天鵝”事件多發,涉事公司不確定性大幅增加,使得更多基金對這些公司的未來預期產生了不同看法,反映在估值上的差距不斷加大。這一現象使得市場對于調整后的估值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過度調整議論紛紛。 現象:不同基金估值判斷差距大 ST長生(原名長生生物)旗下子公司于7月15日被爆出在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行為。次日該公司股價開盤后一字跌停,此后該事件不斷發酵,公司走到了退市的懸崖邊。昨日,公司股價繼續跌停,報收于9.09元。 在此期間,據記者統計,至少有14家基金公司對ST長生的估值進行了調整,從幾元到十幾元皆有,最高的為16.11元/股,最低為3.96元/股。 隨著事態升級,ST長生估值不斷下調本無可厚非,但中信保誠基金昨日將ST長生估值調整為0元/股,這距離申萬菱信、長城等多家基金公司7月31日發布的“關于調整ST長生估值為3.96元/股”公告,僅僅相差一天時間。 進一步來看,7月24日,有3家基金公司發布了ST長生估值的調整公告,但各家調整的幅度差距也較大。天弘基金給予ST長生的估值是8.56元/股,安信基金給予7.7元/股,東方基金只給出了3.96元/股。 不同基金同一時間對某家上市公司的未來預期產生不同的看法并非只涉及ST長生一家公司。7月25日,華泰柏瑞基金對康泰生物給予的估值為42.25元/股,建信基金給予的估值為38.16元/股,兩者相差約一個跌停板。就在前一天,上投摩根基金給予的估值為50.47元/股。 同樣的案例還發生在中興通訊身上。6月21日前后,多家基金調整了中興通訊的估值,最多的調整為4個跌停,最少的調整只有2個跌停,兩者之間差距不小。 議論:是否存在估值過度調整 不同基金在同一時間對同一家公司未來預期持有不同的看法,反映在估值上的差距不斷加大,這一現象引發了市場對于調整后的估值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過度調整的議論。 上海證券創新發展總部、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總經理劉亦千表示,基金調整估值目的是為了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投資者,以確保投資者利益。每家基金公司的分析方法、投資理念、估值模型以及對公司的認識都不同,加上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基金公司的定價態度,所以估值有分歧很正常。 但他承認,事后來看,現實中存在一些基金公司調整過度的問題,引發了投資者的不理解或不滿。但基于套利成本的考量以及監管層的相關規定等,這些因素都會對估值形成一定的約束。因此,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基金可能存在過度調整的沖動,但實際操作方面又是另外一回事。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過低地調整估值來吸引資金,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實際情況可能事與愿違。 他解釋說,由于公募基金是普惠金融,服務的對象是大眾投資者,而他們對股市理解的能力、對風險識別的能力以及對上市公司定價的能力都較為欠缺,若調整過度,一方面會使其不理解,另一方面勢必導致凈值回落更多,在已存在恐慌情緒的情況下,大眾投資者眼中看到的未必是機會,反而可能是風險。再退一步而言,監管層也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對估值原則進行規定。 呼吁:提高估值調整的透明度 雖然每家基金公司的估值分歧在所難免,但正是由于基金調整估值的不透明,使得市場產生了一些誤解或不滿。 記者查閱多份估值調整公告發現,在多個“黑天鵝”事件中,大多數基金公司對“為何會將公司估值調整為這一價格”及“本次調整采用了什么樣的估值方法”都沒有進行詳細說明,只是簡單地一筆帶過,最多再帶一句“后續公司將密切跟蹤事態進展,如有必要將申請對公司價值進行重估”。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呼吁,能否提高估值調整的透明度。劉亦千表示,適當對外公開估值調整的說明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 一位曾是第三方的基金研究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基金公司會有一個專門的估值委員會對涉及重大事件公司進行估值,成員包括投研部、法律部、風控部等多個部門。也就是說,對公司估值的調整更多是每家基金公司的自主定價,一旦發生估值調整往往是比較重大的事件,適當公開估值調整的理由與方法,不僅能取得投資者理解,也能凸顯基金公司的專業度。 基金公司對ST長生的估值 8.56元/股 天弘基金(7月24日) 7.71元/股 中信保誠基金(7月23日) 7.7元/股 安信基金(7月24日) 4.12元 (ST長生每股凈資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4.1元/股 華泰柏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7月26日) 3.96元/股 東方基金(7月24日) 中信保誠基金、安信基金、東吳基金等 (7月26日) 申萬菱信基金、長城基金等(7月31日) 0元/股 中信保誠基金(8月1日)[詳情]
受損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維權平臺發起維權:http://wq.whmsebhyy.com/ 微博關注@新浪證券、微信關注新浪券商基金、訪問新浪財經客戶端、新浪財經首頁都能找到我們! 王興亮 繼周五證監會深夜公布退市新規后,深交所也在周末加班發文表態,堅決貫徹退市決定精神,嚴格落實退市主體責任。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的連續動作,讓人很容易聯系到長生生物,其被強制退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退市新規配套規則有望近期出臺 周五深夜,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明確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的,證券交易所應當嚴格依法作出暫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新規發布后,明顯具有很強針對性的“五個安全”提法,讓人不由自主聯想到長生生物。而作為退市制度實施責任主體,交易所何時出臺相應配套細則,也受到市場的強烈關注。 29日下午,深交所周末不休息地發文表態稱,將對相關配套規則進行修改完善,明確相關新老劃斷安排,報中國證監會批準后發布實施。 今年3月,深交所制定了《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辦法》明確了六種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情形,其中就包括:交易所根據上市公司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影響等因素認定的其他情形。 另外,《辦法》還切實加大對重大違法公司退市的執行力度,優化重大違法退市實施程序,提高退市效率: 一是縮短重大違法退市情形的暫停上市期間,由12個月縮短為6個月; 二是從嚴把握重大違法公司恢復上市。重大違法公司被暫停上市后,不再考慮公司的整改、補償等情況,六個月期滿后將直接予以終止上市; 三是收緊重大違法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條件,規定因欺詐發行退市的公司不得申請重新上市,“一退到底”;因其他重大違法退市的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時間間隔由一年延長為五年。 為確保新規則的順利施行,深交所對《辦法》發布前后的銜接事宜作出相應安排。 具體而言,《辦法》發布前,上市公司已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或者已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并被作出終止上市決定的,適用原規定;《辦法》發布后,上市公司被行政處罰或生效司法裁判認定存在違法事實的,無論其行為發生時點,其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退市情形均適用新規。 也就是說,即使上市公司違法行為發生在新規發布前,只要在新規發布后上市公司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或被人民法院作出有罪生效裁判,認定其存在違法事實,觸及《辦法》規定的重大違法標準,其股票就應當被予以退市。 業內人士認為,從深交所29日的表態來看,修改完善后的《辦法》有望近期出臺。而根據《辦法》作出的新老劃斷安排,長生生物恐怕已難逃退市命運。 “出現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 在周五發布的退市新規中,除了“五個安全”外,還有其他兩處主要修改。 一是強化證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實施主體責任,明確證券交易所應當制定上市公司因重大違法行為暫停上市、終止上市實施規則; 二是落實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主體的相關責任,強調其應當配合有關方面做好退市相關工作、履行相關職責的要求。 深交所29日表示,新規進一步完善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內容,不僅將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納入強制退市情形,還將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納入強制退市情形,拓展了退市制度的作用范疇,實現了對重大違法行為退市的全覆蓋、無死角,充分體現了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理念和決心,對于進一步健全市場基礎功能,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提高投資者信心,培育理性價值投資文化,形成優勝劣汰、有序進退的市場生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事實上,今年以來,A股退市常態化特征進一步凸顯,進退有序的市場環境也在逐步形成。深交所指出,一直以來,深交所嚴把重大違法退市執行關,對觸及退市條件的公司堅決予以退市。 深交所舉例稱,2017年,依法對欣泰電氣作出股票終止上市決定,并順利實施先行賠付工作,欣泰電氣成為首家因欺詐發行被強制退市的公司;2018年,先后對因涉嫌犯罪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的金亞科技、雅百特依法啟動強制退市機制,為推進退市工作市場化、法治化、常態化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鑒。 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將切實擔負起一線監管法定職責,堅定不移地履行退市主體責任,嚴把退市制度執行關,特別是對于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群眾利益,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重大違法公司,堅決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凈化市場環境,維護退市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參與維權、律師入駐詳戳二維碼 ↓ 新浪財經將持續為投資者發聲! [詳情]
受損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維權平臺發起維權:http://wq.whmsebhyy.com/ 微博關注@新浪證券、微信關注新浪券商基金、訪問新浪財經客戶端、新浪財經首頁都能找到我們! ST長生或存退市風險 興業證券踩雷股權質押 ◎ 見習記者 王心雨 隨著疫苗事件的持續發酵,長生生物(股票簡稱:ST長生)成為眾矢之的。截至7月27日,該股連續9個一字跌停,總市值蒸發逾135億元。而在股價持續下跌影響下,長生生物大股東的質押股份面臨平倉風險。 中登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長生生物股權質押比例達28%,其中大部分質押方為興業證券。7月25日,興業證券公告稱,長生生物股東虞臣潘、張洺豪質押在興業證券的股票共計1.78億股,待購回金額6.75億元。 已被刑拘董事長高俊芳的兒子、長生生物副董事長張洺豪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最壞的情況是退市,其質押給興業證券的股票或也無力贖回。 質權人成大股東 根據興業證券發布的公告,包含7月23日的補充質押,興業證券共持有長生生物1.78億股。其中,1.67億股來自長生生物副董事長張洺豪,占其所持股份的95.86%,另外0.11億股來自公司第三大股東虞臣潘,占其持股比例的13.48%。據測算,這兩部分股份共占公司總股本的18.29%,超過第一大股東高俊芳持股。 目前,這兩位出質人質押股票的履約保障比例分別為277.1%和306.62%(按照7月24日長生生物收盤價計算),較警戒線(通常為150%)和平倉線(通常為130%)尚有一定距離。 由于長生生物大股東和董監高所持股份均已變成限售股份,這意味著長生生物股價繼續下跌質押股也無法強平,興業證券將接盤長生生物1.78億股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不過,公司實控人仍為高俊芳、張友奎夫婦,他們合計持有長生生物1.83億股股份。 那么,第一大股東的身份會對興業證券造成什么影響?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不難推斷,信譽受損的長生生物會拖累興業證券,導致興業證券股票價格下跌。此外,興業證券和長生生物簽訂的股權質押合同也能反映一定問題。根據質押合同來決定如果股票跌至警戒線甚至于平倉線,是否有補充抵押物或資產,如果沒有追加抵押,那么興業證券必定要承擔連帶責任,只能接受大幅度虧損的結果。之后興業證券會用自身的利潤去填補虧空,導致利潤下滑。” 興業證券財報顯示,2017年凈利潤為22.58億元,同比增幅11.66%;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為3.65億元,同比下滑46.35%。若長生生物退市,那么該筆減值或將對其2018年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另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興業證券還有一個隱憂,就是在通常情況下,市場發展的方向會遠遠大于真實的情況。例如經歷此次事件,導致興業證券虧損一個億,但是日后在市場的反應下就不會僅僅只是一個億的概念了。市場會放大企業的缺陷,導致利潤蒸發得更多。” 事實上,自從7月23日興業證券被曝出擁有1.78億股長生生物的質押股份后,次日就反映在股價中。 7月24日,券商板塊全線飄紅,唯獨興業證券收跌,跌幅為0.94%。此后3個交易日,股票連續下跌,跌幅分別為2.84%、0.58%、0.78%。對此,某投行人士告訴記者:“興業證券不會持續跌下去,虧損是有合理空間的,在一定時間后會適可而止。”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在研報中表示,黑天鵝事件頻發,行業情緒受影響。預計進入8月份業績期后,情緒將有所修復,良好的業績與穩健的現金流是優質資產的必要條件之一,在大眾情緒恐慌期布局優質錯殺標的或將帶來良好的超額收益。每一次公眾事件爆發后,行業多少都將迎來制度的修復和監管的改善,長期這些事件將更利于行業發展,去蕪存菁。 除了興業證券,平安證券也持有部分長生生物質押股份。長生生物大股東蕪湖卓瑞創新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去年5月份向平安證券質押了4943萬股股份,質押期為兩年。 相關分析人士談到:“盡管出質人不同,但從本質來看,平安證券和興業證券沒什么區別,承擔的風險也一樣多。” 股權質押標準提高 近日,上市公司股東高比例質押頻頻受到關注。7月23日,*ST云網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ST云網解釋,為什么新任大股東入主不足一周就質押其98.21%的所持股份?此前,由于珈偉股份實控人股權質押率高達92.84%,深交所發布問詢函,要求珈偉股份就實控人股權質押相關情況及其他問題作出說明。 股權質押新規落地后,各家券商圍繞新規對已有制度與系統進行修改。此前,有些券商能夠將質押率做到70%,后來按照新規要求不能超過60%,不少機構的股權質押率基本控制在35%-50%。 某券商人士表示:“我們篩選項目的標準已經提高,要看公司基本面和市值,公司內部審材料也比較慢,整體來看,需要細挑標的,同時配合提高利率、降低折扣等方式進行風險識別與控制。” 不難發現,在新的市場環境中,機構質權人態度趨于強勢。同時,不少上市公司股東試圖通過股權質押融資的路徑在變窄。 談及興業證券此次質押“踩雷”對于行業內質押業務的影響,某業內人士表示:“這屬于黑天鵝事件,對于公司股權質押的業務不會有任何影響。” 同時,他也表示:“股權質押是上市公司常做的業務,且風險相對較低,因此在行情正當、市場發展態勢良好的情況下,這是券商較好的盈利手段。但現在行情不好且市場缺乏流動性,出于承擔更大風險的考慮,券商這方面業務自然會縮減。” 財務顧問是否受牽連? 此前,長生生物于7月23日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國務院也建立專門工作機制,并派出調查組進駐長生生物進行立案調查。 記者調查發現,興業證券與長生生物的淵源由來已久。2015年,長生生物借殼黃海機械重大資產重組上市,當時的獨立財務顧問和持續督導機構便是興業證券。 7月23日,中原證券發布公告稱,因在擔任天津豐利收購徐州杰能科技股權事項的財務顧問過程中,中原證券涉嫌未勤勉盡責,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并被罰款40萬元。 那么,作為長生生物借殼上市獨立財務顧問的興業證券,會像中原證券一樣受到證監會處罰嗎? 某投行人士向記者分析稱:“興業證券不一定承擔連帶責任。作為長生生物的財務顧問,如果涉嫌財務造假,例如做假賬等,那么興業證券理應承擔責任。但目前來看,長生生物所有的財務數據都是正規的,問題出在產品上,而產品質量是財務顧問無法核實的。” 參與維權、律師入駐詳戳二維碼 ↓ 新浪財經將持續為投資者發聲! [詳情]
定增募資80億關口“觸雷”ST長生興業證券6.75億待回購款臨險 鄒晨輝 7月27日,陷入“問題疫苗”風波的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0.SZ,下稱“ST長生”)走出第九個跌停,報收10.60元/股,市值蒸發約136億元。 除了ST長生的中小投資者外遭受損失外,還有正處在計劃定增關口的老牌券商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1377.SH,下稱“興業證券”)。 興業證券公告顯示,截至7月24日,在涉及ST長生股東股權質押業務中,興業證券已“手握”ST長生1.78億股權,待回購金額6.75億元。公告稱,鑒于ST長生已被國家藥監局、證監會立案調查,深交所對ST長生大股東、董監高所持股份實施限售,公司將實時跟蹤事態發展,及時評估對公司經營狀況的影響并作出應對。 7月23日,ST長生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若因此被最終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或移送公安機關,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截至發稿,已經有華夏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下調ST長生的估值,自7月25日起,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對ST長生按照3.96元進行估值。 ST長生股價“跌跌不休”,甚至面臨退市風險,將會給興業證券帶來什么影響? 7月27日,興業證券一位證券部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最糟糕的情況,對公司財務數據可能會有影響,但是影響有多大不清楚,因為ST長生股價到底會跌到多少,這是誰都不知道的事情。” 股價放量走低 興業證券手握“黑天鵝”ST長生1.78億股權要從近期一則公告說起。 7月23日,已經經歷了五個跌停板的ST長生公告稱,7月20日,公司控股股東張洺豪將其持有的7336.24萬股股份進行補充質押,質權人為興業證券。 這引起投資者的疑問和擔心。在上交所e互動平臺上,有投資者向興業證券提問,公司為什么在疫苗事件發酵后依然接受ST長生高管的質押?此操作有何依據?如果ST長生退市,此次操作責任人如何問責? 興業證券則回復稱,在關注到疫苗事件ST長生股價下跌后,公司為了降低風險、保護公司利益,按相關程序要求融資人補充擔保物,故ST長生公告張洺豪補充質押7336.24萬股。并不存在“長生生物出事我們還借錢給他”的說法。 上述興業證券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這是補充質押,也就是說質押人出現了這個事情,為了降低風險,肯定要補充擔保的金額,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沒有給他融資什么金額,只是提高了安全墊。” 在二級市場上,Wind數據顯示,7月24日,興業證券股價結束此前三個交易日的陽線,全天下跌0.94%,成交量由前一天的1.69億放量至8.34億。 對此,華南一位二級市場資深投資人士表示,從近期興業證券二級市場的成交量變化來看,由于擔心涉及ST長生股權質押出現“暴雷”,市場對于其投資價值開始產生分歧。 隨后在7月25日,7月26日兩個交易日,興業證券股價分別跌2.84%,0.58%。 是否會導致計提減值? 公開報道顯示,張洺豪為ST長生實控人高俊芳之子,與高俊芳、張友奎(高俊芳丈夫)為公司一致行動人,截至7月23日,三人合計持有公司近 3.57億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其中,張洺豪持有ST長生約1.74億股股份。 經濟觀察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除7月20日質押的7336.24萬股外,張洺豪其余質押股份(約9250萬股)的質權人也為興業證券,質押時間為今年4月和5月。 根據興業證券披露的公告,ST長生的兩位自然人股東與公司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合計質押股數1.78億股,待購回金額(融資規模)6.75億元。其中,張洺豪(為ST長生第二大股東,持有17406.24萬股,占總股本17.88%)質押1.67億股,待購回金額6.3億元;虞臣潘(為ST長生第三大股東,持有8024萬股,占總股本8.24%)質押0.11億股,待購回金額0.45億元。 如此看來,兩位自然人股東向興業證券質押的ST長生的待回購金額合計為6.75億元,共計1.78億股,相當于每股對應的待回購金額約3.79元,略低于目前基金對ST長生的最低3.96元估值。但如果ST長生被調查后走向退市境地,那么這6.75億元則面臨無法收回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ST長生即使繼續跌停觸及平倉線,興業證券也無法強平,因為ST長生大股東和董監高所持股份均已變成限售股份。7月23日晚,深交所發布公告稱,對ST長生相關股東所持股份實施限售處理。 興業證券是否將計提該項金融資產減值準備?這或將對其2018年業績產生何種影響? 據興業證券財報,2017年全年其凈利潤22.58億元,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3.66億元。 上述興業證券證券部人士表示,“對于財務數據的影響沒辦法測算,沒有人可以直接確認出來,最糟糕的情況,對公司財務數據可能會有影響,但是影響有多大不清楚,因為ST長生股價到底會跌到多少,這是誰都不知道的事情。” 該人士稱,“ST長生股價跌到最低的影響,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評估,沒辦法詳細回答,需要到時候根據該公司的股價以及事態發展的情況,還有外圍相關的情況來評估。” 定增時間窗口 資料顯示,興業證券是一家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是《證券法》頒布后全國首批獲準增資擴股的10家證券公司之一,也是首批第九家被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核準為綜合類的證券公司。 其前身可追溯至1991年設立的興業銀行證券業務部,1994年在證券業務部基礎上改組設立福建興業證券公司,1999年根據國家關于金融業“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的政策要求,改制增資并與興業銀行脫鉤,更名為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18年5月,公司注冊資本66.97億元,集團總資產1680億元,凈資產371億元,服務客戶2350萬戶,管理資產2.1萬億元。 經濟觀察報記者注意到,7月24日,興業證券公告透露了其擬非公開發行 A股股票數量不超過120,000萬股(含120,000萬股),發行對象為包括公司控股股東福建省財政廳在內的不超過十名的特定對象。 其中,福建省財政廳擬認購興業證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數量不少于本次發行總量的20%,且認購金額不超過人民幣16.3億元。 除福建省財政廳外的其它發行對象須為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信托投資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符合相關規定條件的法人、自然人或其它合格投資者。 7月24日中的公告還稱,本次非公開發行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80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增加信息系統建設、合規風控等基礎性投入,擴大公司業務規模,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那么,此次興業證券“踩雷”ST長生是否會對興業證券定增募資產生影響?前述興業證券證券部人士表示,“目前沒有接到監管方面的通知會受到影響。” 根據7月27日證監會最新公布的2018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興業證券被評為“A”級,高于2017年獲得的“BBB”評級。[詳情]
長生生物在2003:那場改制是如何發生的 十五年前的2003年12月,當時正由國資控股的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春高新)召開了一場具有特殊意味的董事會。在這次會議上,長春高新審議通過了擬轉讓該公司持有的控股子公司,也就是長生生物59.68%股權的議案。 該股權轉讓采用的是協議轉讓,并未采取競標方式,甚至當其他受讓方報出更高價時,長春高新也未采納。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春高新召開董事會的前幾個月,也就是2003年3月,國務院國資委成立,此后,各個地方的國資委也陸續成立,緊隨其后的是一輪轟轟烈烈的國企改革大潮。 為了更好地指導和推進這一輪國企改革,當時國務院國資委先后發布兩份文件進行規范。 其中,2003年12月31日出臺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注:該文件于2017年12月29日被廢止)第二十六條規定:“重要子企業的重大國有產權轉讓事項,應當報同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會簽財政部門后批準。其中,涉及政府社會公共管理審批事項的,需預先報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批”。 第三十二條規定:對于“按本辦法有關規定在產權交易機構中進行交易的”;“轉讓方與受讓方串通,低價轉讓國有產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受讓方采取欺詐、隱瞞等手段影響轉讓方的選擇以及產權轉讓合同簽訂的”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者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相關批準機構應當要求轉讓方終止產權轉讓活動,必要時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認轉讓行為無效。對這些行為中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2003年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這份文件對國企改制過程中的批準制度、清產核資、財務審計、資產評估、交易管理、定價管理、管理層收購等10項內容作出細致規定,其中明確:“經營管理者不得參與轉讓國有產權的決策、財務審計、離任審計、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底價確定等重大事項,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經營管理者對企業經營業績下降負有責任的,不得參與收購本企業國有產權。 但這份通知下發沒過多久,改制中的長春高新就收到了來自新成立不久的長春市國資委的消息:《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及《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不適用長春長生股權轉讓。 來自長春市國資委的這則消息意味著,長春高新的股權轉讓,不受2003年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中“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的規范限制。 就這樣,長春高新的改制得以被繼續推進,結果是國企控股的長春高新決定將旗下子公司長生生物轉讓給當時擔任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同時也擔任長生生物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的高俊芳。此后,長生生物又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股權變更、改制等過程,并最終借殼上市。 2018年7月,高俊芳及其長生生物,因先后被曝出“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造假”和“百白破疫苗不合格”重回公眾視線。 7月2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察委網站發布消息稱,吉林省紀委監委已經成立責任追究工作組,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腐敗問題進行調查追責。 2018年7月27日,長春市人民政府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調查長生改制的一些情況,長春市公安局、長春市檢察院,以及吉林省紀委監委均已介入調查。不過由于調查尚無定論,他并未透露進一步的情況:“現在有規定,想了解其他情況必須一律通過市委宣傳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黨委副書記陳清泰認為,這里面確實存在很復雜的問題,但是否可以將長生改制界定為國資流失,需要根據后續調查情況,再具體分析。對于長生改制,他說:“地方當時還是有很大的權力”,因為地方國資委,與國務院國資委之間,并不是垂直領導關系,而是指導關系,呈現出“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的特點。 轉折點 2003年,長生生物迎來國企改制的轉折點。同樣在這一年,中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邁入新階段。 當時,國企控股的長春高新正式決定將旗下子公司長生生物轉讓給當時擔任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同時擔任長生生物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的高俊芳。 長春高新公告中披露,當年股權轉讓的受讓方之一高俊芳雖然任本公司的副董事長,但其除了主抓長生生物生產經營外,并未在公司分管其他工作,也沒有持有本公司股份,在上述2003年12月股權轉讓的董事會表決中,已按照有關規定回避表決。 從數據上看,當年長春高新擬全部轉讓公司持有的長生生物59.68%股權,每股轉讓價為2.4元。高俊芳受讓長生生物1734萬股股權,占總股本34.68%,轉讓價為4161.6萬元;上市公司亞泰集團受讓長生生物1250萬股,占總股本的25%,轉讓價為3000萬元。 不過,這次股權轉讓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度浮現出價更高的外部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按照有關規定回避表決”的高俊芳,未能擺脫“自賣自買國有產權”的質疑。 最終,長春高新將長春長生的轉讓價提升到2.7元/股。2004年該企業在《關于轉讓控股公司股權相關事宜的公告》中特意點明:“關于轉讓價格的確定,由于是與受讓方協商定價,采用的是協議轉讓,未采取競標的方式,因此公司與現受讓方確定股權轉讓意向后,其他受讓方又報出高價時,未被公司采納。” 2006年8月,亞泰集團將股權賣給高俊芳,退出長生生物,長春長生生物成功私有化,高俊芳持有長春長生生物59.68%的股權,絕對控股長春長生生物。 2015年12月,長春長生生物以全部股權作價55億元借殼黃海機械上市,“黃海機械”的上市公司證券名稱變更為長生生物。高俊芳、其夫張友奎、其子張洺豪一共持股33.70%,成為長生生物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處在改制關鍵時點上的2003年的長春長生生物,不管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均突然大幅下跌。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政明說:“該公司是否存在配合收購行為有意壓低業績不得而知。” 在長春高新召開上述2003年那次至關重要的董事會之前,原國家經貿委下屬的9個局被撤銷,除鐵路、煙草、航空、電信等行業,其他行業的企業不再有專門的行業主管部門,國有企業從此告別由行業主管部門管理的時代。 2003年3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市場經濟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探索啟航,與長春長生生物的股權變更,不約而同地來到同一交匯點上。 對于當年的地方國企改制,監管層專門出臺過針對性的規范文件,其中包括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經營管理者不得參與轉讓國有產權的決策、財務審計、離任審計、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底價確定等重大事項,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 存疑點 為了順利推動上述2003年的股權轉讓,長春市國資委為其開了“綠燈”。 根據長春市國資委辦公室2004年4月14日出具的《關于轉讓“長生生物”股權有關事宜的函》,上市公司下屬子公司股權轉讓按慣例由上市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批準,出資人意見由出資人代表在董事會上體現;《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及《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不適用長春長生股權轉讓。 為何長春長生生物國企改制過程中的股權轉讓,可以不適用《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及《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 截至目前,長生生物、長春市國資委均未對經濟觀察報作出正面答復。但在當年長春市國資委出具的《關于轉讓“長生生物”股權有關事宜的函》中,特意強調相關事項是經過長春市國資委咨詢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司及吉林省財政廳的。 對于當時地方國資監管的情狀,企業改革專家、曾擔任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副局長的周放生回憶道:“當時的地方企業改制,一般都是地方政府自己處理,國務院國資委只負責政策方面等等,不負責具體審批。” 一名國資人士表示,現在正在研究當年的歷史資料,在歷史資料沒有補齊,而且國務院調查組的調查結果沒出來的情況下,沒法判斷當時的企業,以及監管部門的操作是否違規。 2003年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中,最關鍵的一條是:“經營管理者不得參與轉讓國有產權的決策、財務審計、離任審計、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底價確定等重大事項,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 對此,國資委研究中心王絳認為,長春長生生物的股權轉讓等事宜,未嚴格按照國務院有關國有企業改制政策進行,至于出資人是否缺位,改制是否規范,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陳清泰表示,雖然地方推進一些改制事宜時,需要向國資監管部門備案核準,但在具體操作上,地方還是有很大權力的。 陳清泰所言的“備案核準”,在《長春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長府發[2003]49號)中亦有所體現,該《意見》要求“大型國有獨資、國有控股企業集團實施國有資本退出(股權轉讓)或資產出售時,資產評估后,按《財政部關于印發(國有資產評估項目核準管理辦法)》(財企[2001]801號)規定,報國資部門核準,下達核準意見。” 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政明查閱長春高新公司公告發現,該公司于2004年10月16日發布的關于對中國證監會吉林監管局巡回檢查問題的整改報告顯示,長春高新轉讓長春長生生物期間公司治理存在巨大缺陷:一是公司從2003年1月到2004年10月總經理職務一直空缺;二是長春高新在轉讓長生生物期間僅僅設立了2名獨立董事,獨董監督職責難以體現,且在股權轉讓期間受讓人高俊芳為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 李政明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通過公開文件顯示的長春長生生物公司的歷史沿革狀況,發現其改制及股權轉讓的決策流程存在不合規的情況。” 據悉,2003年,曾有不止一家企業開出高于每股2.4元的價格受讓長春長生生物的全部股權,但并未曾獲得機會。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院許保利則表示,定價是高還是低,還需要根據當年的凈資產和具體的交易方法,來考慮不同的定價辦法。 爭議點 從1992年至今,高俊芳一步步成為實際控制長春長生生物股權的核心人物。 2018年7月27日,長春市人民政府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目前案件相關工作正在進行當中,現在不好下定論,改制過程中是不是真的存在國資流失,要看未來的調查結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黨委副書記陳清泰認為,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籠而統之認定為國資流失,否則的話,日后企業改制更做不動。他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這點要很慎重,不能隨意扣帽子,如果確實從財務上看到流失,還要分析究竟是由于水平不高、決策失誤造成的流失,還是屬于人為侵權行為導致的流失,這些需要做詳細分析。” 不過,在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政明看來,長春長生生物改制時,高俊芳作為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同時擔任長春長生生物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是長春長生生物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長春長生生物改制過程中,存在利用職務便利,有意隱瞞、壓低公司業績,并將長春長生生物的股權低價轉讓給自己的嫌疑。 王絳則認為,疫苗類企業是較為典型的公益、保障型企業,本可采取一定的市場準入門檻的前提下,實行政府采購,但在市場不規范、監管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則需要保持國有控股,以國企帶動市場、規范市場。 回看長生生物,日前,吉林省紀委監委已經成立責任追究工作組,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腐敗問題進行調查追責。[詳情]
來源:俠客島公眾號 周五晚,證監會出臺新的退市制度并即日施行。時機選擇,相信大家都能品出意味。 指向 事實上,證監會幾個月前就已經在醞釀退市完善制度了。 今年3月,證監會開始對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完善公開征求意見,強化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能。7月27日,正式稿出爐并要求“立刻施行”,可見統一意見已達成。 這次意見最有“亮點”的修改,就是增加了一條—— “明確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的,證券交易所應當嚴格依法作出暫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這句話比較長,但“五個安全”的提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7月26日,國務院安委會召開全體會議;27日召開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都對安全風險提示、預警預報和應急處置作了層層部署。但一些生產企業卻對“安全”麻不不仁。 最近,長春長生違法違規生產疫苗案件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可以說案件已經涉及新規中所說“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公眾健康安全”,甚至是國家安全。根據最新的新華社稿,長生生物在狂犬疫苗生產過程中,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違反批準的生產工藝組織生產”,并“有系統地編造生產、檢驗記錄、開具虛假日期發票”,以應付監管部門檢查。 顯然,長生生物已經觸犯了退市新規的“紅線”。幾天前,7月23日,長生生物已經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即便不討論上市公司的規章制度,僅從常識認知角度看,為了獲利不擇手段、尤其是在涉及公眾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的重大產品生產上弄虛作假,已經稱得上“挑戰道德底線”。這種企業還能留在上市行列,本就已是巨大的“道德風險”。 st長生近期股價走勢 《意見》另一大看點是兩個“主體責任”的明確:監管“守土有責”,同時“退”者負責。出了問題,得有人擔責。 首先是“強化證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實施主體責任”。過去,交易所更多發揮了交易平臺功能,但一線監管仍長期存在缺位。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就暴露了監管的不足。未來,交易所將被賦予強大的監管職責,目標是“出現一家,退市一家”。 正如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所說,“證券交易所處在資本市場監管體系的第一線,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線如果管不住,后面必然層層敗退。 過去,退市公司的股東也能“套現走人”,中小投資者權益難以維護的現象屢見不鮮。此次《意見》強調,“落實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主體的相關責任”,明確重大違法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的民事賠償責任,當通過一定方式賠償投資者損失。 目前,長生生物雖未退市,但深交所已對其大股東、董監高所持有的股份進行限售處理,股票簡稱也變更為標識風險的“ST長生”。 常態 過去,A股長期存在“進來難,退出去更難”的老問題。去年IPO提速,今年則為“獨角獸”定向“開綠燈”,上市公司數量顯著增加。2017年,滬深兩市共有438只新股上市,平均每個交易日2家,IPO總量占全球的近30%。 但在熊市環境下,大盤指數承受太多壓力。優勝劣汰,能進能退,才是健康的資本市場特征。上市公司早有退市先例,退市公司卻寥寥無幾,嚴格的退市制度如今方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退市艱難的背后,有深刻的歷史原因。 早期,我國資本市場定位于解決國有企業改制脫困的融資需求,上市公司又具有豐富的融資手段,例如股權質押、定向增發、公司債和可轉債等。更重要的是,一個地區公司上市的數量也是該地方的政績之一,是各地的“香餑餑”,太多利益牽扯其中。 鑒于政府對“保殼”的動力以及市場對“保殼”的預期,長期以來“炒殼”“借殼”成為資本市場一大頑疾,竟被一些分析師和股評家稱為“保殼概念”,忽悠中小投資者跟風炒作。 統計顯示,2001年至2017年,A股共有93家上市公司退市,年均退市率僅為0.33%。 我們可以對比下成熟的資本市場。以美國為例,自2001年以來,紐交所平均每年有128家上市公司退市;納斯達克市場年均303家退市,平均退市率分別達到6%和10%。 今年,證監會、滬深交易所從頂層設計和執行層面完善了退市制度體系,年內已有5家公司退市,拉開退市常態化序幕;截至目前,已確定5家公司退市,其中上交所2家(吉恩鎳業、昆明機床),深交所3家(銀基烯碳、金亞科技、雅百特)。 長遠來看,中國欲打造“資本市場強國”,沒有一番“猛藥去疴、刮骨療毒”的決心,健全資本市場功能難以打造,理性投資文化難以塑造。 過去,中國經濟以間接融資為主,對銀行貸款依賴過高,宏觀杠桿率和企業債務率居高不下。到了經濟下行周期,就會面臨債務違約危機,這也是我們時下所見到的情景。而直接融資,簡單看就是股權融資,這種資金具有長期性、穩定性、風險性的特征,有助于助力新興產業、科創企業和結構轉型,讓投資人分享紅利。 因此,未來退市“常態化、法制化、市場化”應該成為趨勢。 避雷 進入2018,中國的中小投資者如履薄冰。P2P平臺雷聲四起,債務違約潮一波又一波,加上未來的銀行理財將不保本、打破剛兌,現在又要面對上市公司退市的常態化。 據統計,到今年6月,出問題的P2P平臺數量增加到80家;7月的問題平臺已突破100家。同時,今年也有幾十家上市公司因資金緊張而深陷債務危機。 因此,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講,在當下如何避開“地雷”,比賺錢更首要。不久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談及非法集資時說,“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這個道理,也普遍適用于其他投資。 普通投資者往往在購物的時候“斤斤計較”,在投資的時候卻“一擲千金”,缺乏投資紀律,記住巴菲特的投資三原則:“第一條,不要虧錢;第二條,不要虧錢;第三條,牢記前兩條。” 其次,不妨做個有心人,掌握一些財務知識。財務操縱是上市公司常用的伎倆,而且造假是具有慣性的,如果公司在某一年發生財務造假,那么其他年份的財務數據也得造假來掩飾。以今年被退市的3家公司為例,都是嚴重的財務造假問題。 數據來源:證監會網站 應該說,中小投資者仍然是弱者,大多數缺乏專業的辨識能力。個別IPO保薦機構,分析師,審計、會計、律所等中介服務機構也是造假的“始作俑者”,希望監管部門對于幫助欺詐發行、違規披露的,也要一以貫之的嚴格執法。 上市公司退市改變了公司股票交易轉讓的方式,但公司本身仍然是股份有限公司。不幸踩雷的投資者要知道,對于強制退市公司,交易所有一個“退市整理期”,退市前給予30個交易日的股票交易時間;同時,退市后,也可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專門層次掛牌轉讓。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也是動他人奶酪、真正觸動利益的制度。它的出臺,應該成為高懸在資本市場蛀蟲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文 /庖丁騎牛 [詳情]
長生所老員工談高俊芳:她把所里的人和產品都弄到她那去,就把我們甩了 作者: 周甜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本刊記者/周甜 7月25日下午,《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來到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舊址。大門上的幾個大字已經部分脫落,工人們正在修補。門衛和多位老員工告訴記者,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解放前就有了,最早是在佳木斯,1949年搬到了這里。屬于建國后的六大研究所之一(這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別在長春、北京、蘭州、成都、武漢和上海)。如今,這里已經人去樓空,只剩下一個舊車間。研究所新址距離此地兩公里,目前還有800余名工人。此次出事的長春長生公司就脫胎于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但兩家單位目前已無關系。 一位曾在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十多年、負責生產的一線員工對《中國新聞周刊》講述了他所了解的長春長生和董事長高俊芳。 “這里(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流感疫苗是給老百姓免費打的,她(高俊芳)那個是賣錢的,以掙錢為目的的。她那屬于家族性企業,跟她家沾親帶故的員工工資都高,能拿到七八千到一萬,跟她家沒關系的,正兒八經干活的員工也就能拿三四千。那個舉報她的人,原來也是我們這的,后來分到她那邊,變私企了,人家本來心里就有落差,后來就是因為調崗,一個月原本是拿三四千,看你不爽,就給你調走了,工資也下調了,替代他的人掙雙倍的工資,而且還不干活。他就去找領導理論,領導也沒理會,給他整得最后沒招兒了。它(長生生物)的疫苗不存在造假,就是流程出了問題。” 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對面,是員工家屬院。如今住在這里的,大都是在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當年的老員工。 一位86歲的已經退休的老員工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描述她印象中的高俊芳:“我是1985年來這里工作的,我在技術科室,她(高俊芳)在財務處,當時她是個小科級。我在工作上跟她打過交道,她工作很認真,我工作遇到問題,她支持我,給我感覺她人很正派。我是1993年退休的,那會兒她剛出去,當時是張嘉銘張所長把她(高俊芳)給提拔起來的,所里當時情況本來挺好的。她出去后,把所里的人和產品都弄到她那去了,把我們所搞垮了。我是看電視知道她最近出事了,太不應該了,太不應該了,她怎么能那么做呢。” 50多歲的李林(化名)走過來,打斷了這位老員工的講述。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自己從小在研究所家屬院長大,他父親是研究所的老員工。高俊芳在研究所的時候,他跟高俊芳家住前后院。“她把生物研究所的固定資產都弄到她那去了,變成她的私人財產了。她哪有什么背景啊,她是怎么上去的,這個家屬院你去問問看,誰不知道啊!大家都非常氣憤。此事和當時的所長張嘉銘有關,張現在已經去世了。” 隨后,《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見到了一位80多歲的老人,她也是研究所的工人,已經退休多年,當年和高俊芳是同事。在自家院子前,她回憶起了三十多年前的研究所和當時的普通出納高俊芳。“現在高俊芳公司所在的地方,最開始是我們所在那里蓋的樓,當年那里是農村,莊稼地,當時我們所長是張嘉銘,他說研究所都要往那兒搬,后來那里廠區建成之后,高俊芳就不在我們這了,她用大汽車來把所里的機器都拉過去了,也走了一部分員工。那時候的說法是,我們還是一家子,不分你我的。到了2001年吧,高俊芳就跟我們脫離關系了,她把我們甩了。” 她又說,“李長太那會兒是副所長,我記不清具體是哪一年了,他在全體職工大會上動員我們買股票。那會全場一千名職工都參加了,那時候我兒子要結婚,我沒有錢,他說等股票增值了,就有錢了,等你兒子結婚的時候你就不用愁錢了,那誰不參加啊,腦袋削尖參加啊,買股票啊,原始股,一塊錢一股,每個職工買4000股,說是過兩年就能翻好幾倍。那會我每月工資90塊,4000塊錢是我們全家所有的積蓄,全拿出來了。我原以為能掙錢,結果一兩年后,在職工代表大會上,又給我們退回來了,說是上不了市了,按銀行利息把錢返給我們了。是強迫退給我們的。” 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1992年,由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長春生物高技術應用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高研所)、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術服務中心經銷部(以下簡稱長生所經銷部)作為發起人共同發起,并向內部職工定向募集股份而成立長春實業,也就是現在的長生生物。 2003年之后通過多次股權轉讓,長生生物姓高,而據長生生物最新公告,目前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的高俊芳、兒子張洺豪和丈夫張友奎合計持有長生生物近3.57億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詳情]
長生所老員工談高俊芳:她把所里的人和產品都弄到她那去,就把我們甩了 作者: 周甜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本刊記者/周甜 7月25日下午,《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來到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舊址。大門上的幾個大字已經部分脫落,工人們正在修補。門衛和多位老員工告訴記者,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解放前就有了,最早是在佳木斯,1949年搬到了這里。屬于建國后的六大研究所之一(這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別在長春、北京、蘭州、成都、武漢和上海)。如今,這里已經人去樓空,只剩下一個舊車間。研究所新址距離此地兩公里,目前還有800余名工人。此次出事的長春長生公司就脫胎于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但兩家單位目前已無關系。 一位曾在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十多年、負責生產的一線員工對《中國新聞周刊》講述了他所了解的長春長生和董事長高俊芳。 “這里(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流感疫苗是給老百姓免費打的,她(高俊芳)那個是賣錢的,以掙錢為目的的。她那屬于家族性企業,跟她家沾親帶故的員工工資都高,能拿到七八千到一萬,跟她家沒關系的,正兒八經干活的員工也就能拿三四千。那個舉報她的人,原來也是我們這的,后來分到她那邊,變私企了,人家本來心里就有落差,后來就是因為調崗,一個月原本是拿三四千,看你不爽,就給你調走了,工資也下調了,替代他的人掙雙倍的工資,而且還不干活。他就去找領導理論,領導也沒理會,給他整得最后沒招兒了。它(長生生物)的疫苗不存在造假,就是流程出了問題。” 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對面,是員工家屬院。如今住在這里的,大都是在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當年的老員工。 一位86歲的已經退休的老員工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描述她印象中的高俊芳:“我是1985年來這里工作的,我在技術科室,她(高俊芳)在財務處,當時她是個小科級。我在工作上跟她打過交道,她工作很認真,我工作遇到問題,她支持我,給我感覺她人很正派。我是1993年退休的,那會兒她剛出去,當時是張嘉銘張所長把她(高俊芳)給提拔起來的,所里當時情況本來挺好的。她出去后,把所里的人和產品都弄到她那去了,把我們所搞垮了。我是看電視知道她最近出事了,太不應該了,太不應該了,她怎么能那么做呢。” 50多歲的李林(化名)走過來,打斷了這位老員工的講述。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自己從小在研究所家屬院長大,他父親是研究所的老員工。高俊芳在研究所的時候,他跟高俊芳家住前后院。“她把生物研究所的固定資產都弄到她那去了,變成她的私人財產了。她哪有什么背景啊,她是怎么上去的,這個家屬院你去問問看,誰不知道啊!大家都非常氣憤。此事和當時的所長張嘉銘有關,張現在已經去世了。” 隨后,《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見到了一位80多歲的老人,她也是研究所的工人,已經退休多年,當年和高俊芳是同事。在自家院子前,她回憶起了三十多年前的研究所和當時的普通出納高俊芳。“現在高俊芳公司所在的地方,最開始是我們所在那里蓋的樓,當年那里是農村,莊稼地,當時我們所長是張嘉銘,他說研究所都要往那兒搬,后來那里廠區建成之后,高俊芳就不在我們這了,她用大汽車來把所里的機器都拉過去了,也走了一部分員工。那時候的說法是,我們還是一家子,不分你我的。到了2001年吧,高俊芳就跟我們脫離關系了,她把我們甩了。” 她又說,“李長太那會兒是副所長,我記不清具體是哪一年了,他在全體職工大會上動員我們買股票。那會全場一千名職工都參加了,那時候我兒子要結婚,我沒有錢,他說等股票增值了,就有錢了,等你兒子結婚的時候你就不用愁錢了,那誰不參加啊,腦袋削尖參加啊,買股票啊,原始股,一塊錢一股,每個職工買4000股,說是過兩年就能翻好幾倍。那會我每月工資90塊,4000塊錢是我們全家所有的積蓄,全拿出來了。我原以為能掙錢,結果一兩年后,在職工代表大會上,又給我們退回來了,說是上不了市了,按銀行利息把錢返給我們了。是強迫退給我們的。” 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1992年,由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長春生物高技術應用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高研所)、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術服務中心經銷部(以下簡稱長生所經銷部)作為發起人共同發起,并向內部職工定向募集股份而成立長春實業,也就是現在的長生生物。 2003年之后通過多次股權轉讓,長生生物姓高,而據長生生物最新公告,目前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的高俊芳、兒子張洺豪和丈夫張友奎合計持有長生生物近3.57億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詳情]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于2018年8月7日發布的公告,上海將對接種過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春長生”)生產的狂犬病疫苗的市民,提供續種、補種、跟蹤觀察等健康服務[詳情]
個股估值調整差距大基金定價分歧引發熱議 ST長生日K線圖 ⊙記者 王炯業 ○編輯 楊剛 昨日,中信保誠基金將ST長生估值調整為0元/股引起市場一片嘩然。這意味著,今年一季度末每股凈資產還有4.12元的ST長生在某家機構眼中已毫無價值。在基金公司普遍對ST長生預估值為4元/股上下的情況下,中信保誠基金給出的0元/股估值更顯突兀。 ST長生并非孤例。上證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家基金在同一時間,對同一家公司的估值都存在一定的分歧,且涉及的公司較多。 客觀來說,每家基金公司的分析方法、投資理念、估值模型及對公司認識都不同,估值分歧在所難免,但由于今年“黑天鵝”事件多發,涉事公司不確定性大幅增加,使得更多基金對這些公司的未來預期產生了不同看法,反映在估值上的差距不斷加大。這一現象使得市場對于調整后的估值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過度調整議論紛紛。 現象:不同基金估值判斷差距大 ST長生(原名長生生物)旗下子公司于7月15日被爆出在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行為。次日該公司股價開盤后一字跌停,此后該事件不斷發酵,公司走到了退市的懸崖邊。昨日,公司股價繼續跌停,報收于9.09元。 在此期間,據記者統計,至少有14家基金公司對ST長生的估值進行了調整,從幾元到十幾元皆有,最高的為16.11元/股,最低為3.96元/股。 隨著事態升級,ST長生估值不斷下調本無可厚非,但中信保誠基金昨日將ST長生估值調整為0元/股,這距離申萬菱信、長城等多家基金公司7月31日發布的“關于調整ST長生估值為3.96元/股”公告,僅僅相差一天時間。 進一步來看,7月24日,有3家基金公司發布了ST長生估值的調整公告,但各家調整的幅度差距也較大。天弘基金給予ST長生的估值是8.56元/股,安信基金給予7.7元/股,東方基金只給出了3.96元/股。 不同基金同一時間對某家上市公司的未來預期產生不同的看法并非只涉及ST長生一家公司。7月25日,華泰柏瑞基金對康泰生物給予的估值為42.25元/股,建信基金給予的估值為38.16元/股,兩者相差約一個跌停板。就在前一天,上投摩根基金給予的估值為50.47元/股。 同樣的案例還發生在中興通訊身上。6月21日前后,多家基金調整了中興通訊的估值,最多的調整為4個跌停,最少的調整只有2個跌停,兩者之間差距不小。 議論:是否存在估值過度調整 不同基金在同一時間對同一家公司未來預期持有不同的看法,反映在估值上的差距不斷加大,這一現象引發了市場對于調整后的估值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過度調整的議論。 上海證券創新發展總部、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總經理劉亦千表示,基金調整估值目的是為了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投資者,以確保投資者利益。每家基金公司的分析方法、投資理念、估值模型以及對公司的認識都不同,加上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基金公司的定價態度,所以估值有分歧很正常。 但他承認,事后來看,現實中存在一些基金公司調整過度的問題,引發了投資者的不理解或不滿。但基于套利成本的考量以及監管層的相關規定等,這些因素都會對估值形成一定的約束。因此,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基金可能存在過度調整的沖動,但實際操作方面又是另外一回事。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過低地調整估值來吸引資金,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實際情況可能事與愿違。 他解釋說,由于公募基金是普惠金融,服務的對象是大眾投資者,而他們對股市理解的能力、對風險識別的能力以及對上市公司定價的能力都較為欠缺,若調整過度,一方面會使其不理解,另一方面勢必導致凈值回落更多,在已存在恐慌情緒的情況下,大眾投資者眼中看到的未必是機會,反而可能是風險。再退一步而言,監管層也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對估值原則進行規定。 呼吁:提高估值調整的透明度 雖然每家基金公司的估值分歧在所難免,但正是由于基金調整估值的不透明,使得市場產生了一些誤解或不滿。 記者查閱多份估值調整公告發現,在多個“黑天鵝”事件中,大多數基金公司對“為何會將公司估值調整為這一價格”及“本次調整采用了什么樣的估值方法”都沒有進行詳細說明,只是簡單地一筆帶過,最多再帶一句“后續公司將密切跟蹤事態進展,如有必要將申請對公司價值進行重估”。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呼吁,能否提高估值調整的透明度。劉亦千表示,適當對外公開估值調整的說明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 一位曾是第三方的基金研究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基金公司會有一個專門的估值委員會對涉及重大事件公司進行估值,成員包括投研部、法律部、風控部等多個部門。也就是說,對公司估值的調整更多是每家基金公司的自主定價,一旦發生估值調整往往是比較重大的事件,適當公開估值調整的理由與方法,不僅能取得投資者理解,也能凸顯基金公司的專業度。 基金公司對ST長生的估值 8.56元/股 天弘基金(7月24日) 7.71元/股 中信保誠基金(7月23日) 7.7元/股 安信基金(7月24日) 4.12元 (ST長生每股凈資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4.1元/股 華泰柏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7月26日) 3.96元/股 東方基金(7月24日) 中信保誠基金、安信基金、東吳基金等 (7月26日) 申萬菱信基金、長城基金等(7月31日) 0元/股 中信保誠基金(8月1日)[詳情]
受損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維權平臺發起維權:http://wq.whmsebhyy.com/ 微博關注@新浪證券、微信關注新浪券商基金、訪問新浪財經客戶端、新浪財經首頁都能找到我們! 王興亮 繼周五證監會深夜公布退市新規后,深交所也在周末加班發文表態,堅決貫徹退市決定精神,嚴格落實退市主體責任。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的連續動作,讓人很容易聯系到長生生物,其被強制退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退市新規配套規則有望近期出臺 周五深夜,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明確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的,證券交易所應當嚴格依法作出暫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新規發布后,明顯具有很強針對性的“五個安全”提法,讓人不由自主聯想到長生生物。而作為退市制度實施責任主體,交易所何時出臺相應配套細則,也受到市場的強烈關注。 29日下午,深交所周末不休息地發文表態稱,將對相關配套規則進行修改完善,明確相關新老劃斷安排,報中國證監會批準后發布實施。 今年3月,深交所制定了《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辦法》明確了六種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情形,其中就包括:交易所根據上市公司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影響等因素認定的其他情形。 另外,《辦法》還切實加大對重大違法公司退市的執行力度,優化重大違法退市實施程序,提高退市效率: 一是縮短重大違法退市情形的暫停上市期間,由12個月縮短為6個月; 二是從嚴把握重大違法公司恢復上市。重大違法公司被暫停上市后,不再考慮公司的整改、補償等情況,六個月期滿后將直接予以終止上市; 三是收緊重大違法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條件,規定因欺詐發行退市的公司不得申請重新上市,“一退到底”;因其他重大違法退市的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時間間隔由一年延長為五年。 為確保新規則的順利施行,深交所對《辦法》發布前后的銜接事宜作出相應安排。 具體而言,《辦法》發布前,上市公司已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或者已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并被作出終止上市決定的,適用原規定;《辦法》發布后,上市公司被行政處罰或生效司法裁判認定存在違法事實的,無論其行為發生時點,其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退市情形均適用新規。 也就是說,即使上市公司違法行為發生在新規發布前,只要在新規發布后上市公司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或被人民法院作出有罪生效裁判,認定其存在違法事實,觸及《辦法》規定的重大違法標準,其股票就應當被予以退市。 業內人士認為,從深交所29日的表態來看,修改完善后的《辦法》有望近期出臺。而根據《辦法》作出的新老劃斷安排,長生生物恐怕已難逃退市命運。 “出現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 在周五發布的退市新規中,除了“五個安全”外,還有其他兩處主要修改。 一是強化證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實施主體責任,明確證券交易所應當制定上市公司因重大違法行為暫停上市、終止上市實施規則; 二是落實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主體的相關責任,強調其應當配合有關方面做好退市相關工作、履行相關職責的要求。 深交所29日表示,新規進一步完善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內容,不僅將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納入強制退市情形,還將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納入強制退市情形,拓展了退市制度的作用范疇,實現了對重大違法行為退市的全覆蓋、無死角,充分體現了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理念和決心,對于進一步健全市場基礎功能,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提高投資者信心,培育理性價值投資文化,形成優勝劣汰、有序進退的市場生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事實上,今年以來,A股退市常態化特征進一步凸顯,進退有序的市場環境也在逐步形成。深交所指出,一直以來,深交所嚴把重大違法退市執行關,對觸及退市條件的公司堅決予以退市。 深交所舉例稱,2017年,依法對欣泰電氣作出股票終止上市決定,并順利實施先行賠付工作,欣泰電氣成為首家因欺詐發行被強制退市的公司;2018年,先后對因涉嫌犯罪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的金亞科技、雅百特依法啟動強制退市機制,為推進退市工作市場化、法治化、常態化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鑒。 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將切實擔負起一線監管法定職責,堅定不移地履行退市主體責任,嚴把退市制度執行關,特別是對于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群眾利益,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重大違法公司,堅決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凈化市場環境,維護退市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參與維權、律師入駐詳戳二維碼 ↓ 新浪財經將持續為投資者發聲! [詳情]
受損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維權平臺發起維權:http://wq.whmsebhyy.com/ 微博關注@新浪證券、微信關注新浪券商基金、訪問新浪財經客戶端、新浪財經首頁都能找到我們! ST長生或存退市風險 興業證券踩雷股權質押 ◎ 見習記者 王心雨 隨著疫苗事件的持續發酵,長生生物(股票簡稱:ST長生)成為眾矢之的。截至7月27日,該股連續9個一字跌停,總市值蒸發逾135億元。而在股價持續下跌影響下,長生生物大股東的質押股份面臨平倉風險。 中登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長生生物股權質押比例達28%,其中大部分質押方為興業證券。7月25日,興業證券公告稱,長生生物股東虞臣潘、張洺豪質押在興業證券的股票共計1.78億股,待購回金額6.75億元。 已被刑拘董事長高俊芳的兒子、長生生物副董事長張洺豪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最壞的情況是退市,其質押給興業證券的股票或也無力贖回。 質權人成大股東 根據興業證券發布的公告,包含7月23日的補充質押,興業證券共持有長生生物1.78億股。其中,1.67億股來自長生生物副董事長張洺豪,占其所持股份的95.86%,另外0.11億股來自公司第三大股東虞臣潘,占其持股比例的13.48%。據測算,這兩部分股份共占公司總股本的18.29%,超過第一大股東高俊芳持股。 目前,這兩位出質人質押股票的履約保障比例分別為277.1%和306.62%(按照7月24日長生生物收盤價計算),較警戒線(通常為150%)和平倉線(通常為130%)尚有一定距離。 由于長生生物大股東和董監高所持股份均已變成限售股份,這意味著長生生物股價繼續下跌質押股也無法強平,興業證券將接盤長生生物1.78億股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不過,公司實控人仍為高俊芳、張友奎夫婦,他們合計持有長生生物1.83億股股份。 那么,第一大股東的身份會對興業證券造成什么影響?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不難推斷,信譽受損的長生生物會拖累興業證券,導致興業證券股票價格下跌。此外,興業證券和長生生物簽訂的股權質押合同也能反映一定問題。根據質押合同來決定如果股票跌至警戒線甚至于平倉線,是否有補充抵押物或資產,如果沒有追加抵押,那么興業證券必定要承擔連帶責任,只能接受大幅度虧損的結果。之后興業證券會用自身的利潤去填補虧空,導致利潤下滑。” 興業證券財報顯示,2017年凈利潤為22.58億元,同比增幅11.66%;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為3.65億元,同比下滑46.35%。若長生生物退市,那么該筆減值或將對其2018年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另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興業證券還有一個隱憂,就是在通常情況下,市場發展的方向會遠遠大于真實的情況。例如經歷此次事件,導致興業證券虧損一個億,但是日后在市場的反應下就不會僅僅只是一個億的概念了。市場會放大企業的缺陷,導致利潤蒸發得更多。” 事實上,自從7月23日興業證券被曝出擁有1.78億股長生生物的質押股份后,次日就反映在股價中。 7月24日,券商板塊全線飄紅,唯獨興業證券收跌,跌幅為0.94%。此后3個交易日,股票連續下跌,跌幅分別為2.84%、0.58%、0.78%。對此,某投行人士告訴記者:“興業證券不會持續跌下去,虧損是有合理空間的,在一定時間后會適可而止。”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在研報中表示,黑天鵝事件頻發,行業情緒受影響。預計進入8月份業績期后,情緒將有所修復,良好的業績與穩健的現金流是優質資產的必要條件之一,在大眾情緒恐慌期布局優質錯殺標的或將帶來良好的超額收益。每一次公眾事件爆發后,行業多少都將迎來制度的修復和監管的改善,長期這些事件將更利于行業發展,去蕪存菁。 除了興業證券,平安證券也持有部分長生生物質押股份。長生生物大股東蕪湖卓瑞創新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去年5月份向平安證券質押了4943萬股股份,質押期為兩年。 相關分析人士談到:“盡管出質人不同,但從本質來看,平安證券和興業證券沒什么區別,承擔的風險也一樣多。” 股權質押標準提高 近日,上市公司股東高比例質押頻頻受到關注。7月23日,*ST云網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ST云網解釋,為什么新任大股東入主不足一周就質押其98.21%的所持股份?此前,由于珈偉股份實控人股權質押率高達92.84%,深交所發布問詢函,要求珈偉股份就實控人股權質押相關情況及其他問題作出說明。 股權質押新規落地后,各家券商圍繞新規對已有制度與系統進行修改。此前,有些券商能夠將質押率做到70%,后來按照新規要求不能超過60%,不少機構的股權質押率基本控制在35%-50%。 某券商人士表示:“我們篩選項目的標準已經提高,要看公司基本面和市值,公司內部審材料也比較慢,整體來看,需要細挑標的,同時配合提高利率、降低折扣等方式進行風險識別與控制。” 不難發現,在新的市場環境中,機構質權人態度趨于強勢。同時,不少上市公司股東試圖通過股權質押融資的路徑在變窄。 談及興業證券此次質押“踩雷”對于行業內質押業務的影響,某業內人士表示:“這屬于黑天鵝事件,對于公司股權質押的業務不會有任何影響。” 同時,他也表示:“股權質押是上市公司常做的業務,且風險相對較低,因此在行情正當、市場發展態勢良好的情況下,這是券商較好的盈利手段。但現在行情不好且市場缺乏流動性,出于承擔更大風險的考慮,券商這方面業務自然會縮減。” 財務顧問是否受牽連? 此前,長生生物于7月23日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國務院也建立專門工作機制,并派出調查組進駐長生生物進行立案調查。 記者調查發現,興業證券與長生生物的淵源由來已久。2015年,長生生物借殼黃海機械重大資產重組上市,當時的獨立財務顧問和持續督導機構便是興業證券。 7月23日,中原證券發布公告稱,因在擔任天津豐利收購徐州杰能科技股權事項的財務顧問過程中,中原證券涉嫌未勤勉盡責,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并被罰款40萬元。 那么,作為長生生物借殼上市獨立財務顧問的興業證券,會像中原證券一樣受到證監會處罰嗎? 某投行人士向記者分析稱:“興業證券不一定承擔連帶責任。作為長生生物的財務顧問,如果涉嫌財務造假,例如做假賬等,那么興業證券理應承擔責任。但目前來看,長生生物所有的財務數據都是正規的,問題出在產品上,而產品質量是財務顧問無法核實的。” 參與維權、律師入駐詳戳二維碼 ↓ 新浪財經將持續為投資者發聲! [詳情]
定增募資80億關口“觸雷”ST長生興業證券6.75億待回購款臨險 鄒晨輝 7月27日,陷入“問題疫苗”風波的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0.SZ,下稱“ST長生”)走出第九個跌停,報收10.60元/股,市值蒸發約136億元。 除了ST長生的中小投資者外遭受損失外,還有正處在計劃定增關口的老牌券商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1377.SH,下稱“興業證券”)。 興業證券公告顯示,截至7月24日,在涉及ST長生股東股權質押業務中,興業證券已“手握”ST長生1.78億股權,待回購金額6.75億元。公告稱,鑒于ST長生已被國家藥監局、證監會立案調查,深交所對ST長生大股東、董監高所持股份實施限售,公司將實時跟蹤事態發展,及時評估對公司經營狀況的影響并作出應對。 7月23日,ST長生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若因此被最終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或移送公安機關,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截至發稿,已經有華夏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下調ST長生的估值,自7月25日起,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對ST長生按照3.96元進行估值。 ST長生股價“跌跌不休”,甚至面臨退市風險,將會給興業證券帶來什么影響? 7月27日,興業證券一位證券部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最糟糕的情況,對公司財務數據可能會有影響,但是影響有多大不清楚,因為ST長生股價到底會跌到多少,這是誰都不知道的事情。” 股價放量走低 興業證券手握“黑天鵝”ST長生1.78億股權要從近期一則公告說起。 7月23日,已經經歷了五個跌停板的ST長生公告稱,7月20日,公司控股股東張洺豪將其持有的7336.24萬股股份進行補充質押,質權人為興業證券。 這引起投資者的疑問和擔心。在上交所e互動平臺上,有投資者向興業證券提問,公司為什么在疫苗事件發酵后依然接受ST長生高管的質押?此操作有何依據?如果ST長生退市,此次操作責任人如何問責? 興業證券則回復稱,在關注到疫苗事件ST長生股價下跌后,公司為了降低風險、保護公司利益,按相關程序要求融資人補充擔保物,故ST長生公告張洺豪補充質押7336.24萬股。并不存在“長生生物出事我們還借錢給他”的說法。 上述興業證券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這是補充質押,也就是說質押人出現了這個事情,為了降低風險,肯定要補充擔保的金額,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沒有給他融資什么金額,只是提高了安全墊。” 在二級市場上,Wind數據顯示,7月24日,興業證券股價結束此前三個交易日的陽線,全天下跌0.94%,成交量由前一天的1.69億放量至8.34億。 對此,華南一位二級市場資深投資人士表示,從近期興業證券二級市場的成交量變化來看,由于擔心涉及ST長生股權質押出現“暴雷”,市場對于其投資價值開始產生分歧。 隨后在7月25日,7月26日兩個交易日,興業證券股價分別跌2.84%,0.58%。 是否會導致計提減值? 公開報道顯示,張洺豪為ST長生實控人高俊芳之子,與高俊芳、張友奎(高俊芳丈夫)為公司一致行動人,截至7月23日,三人合計持有公司近 3.57億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其中,張洺豪持有ST長生約1.74億股股份。 經濟觀察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除7月20日質押的7336.24萬股外,張洺豪其余質押股份(約9250萬股)的質權人也為興業證券,質押時間為今年4月和5月。 根據興業證券披露的公告,ST長生的兩位自然人股東與公司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合計質押股數1.78億股,待購回金額(融資規模)6.75億元。其中,張洺豪(為ST長生第二大股東,持有17406.24萬股,占總股本17.88%)質押1.67億股,待購回金額6.3億元;虞臣潘(為ST長生第三大股東,持有8024萬股,占總股本8.24%)質押0.11億股,待購回金額0.45億元。 如此看來,兩位自然人股東向興業證券質押的ST長生的待回購金額合計為6.75億元,共計1.78億股,相當于每股對應的待回購金額約3.79元,略低于目前基金對ST長生的最低3.96元估值。但如果ST長生被調查后走向退市境地,那么這6.75億元則面臨無法收回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ST長生即使繼續跌停觸及平倉線,興業證券也無法強平,因為ST長生大股東和董監高所持股份均已變成限售股份。7月23日晚,深交所發布公告稱,對ST長生相關股東所持股份實施限售處理。 興業證券是否將計提該項金融資產減值準備?這或將對其2018年業績產生何種影響? 據興業證券財報,2017年全年其凈利潤22.58億元,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3.66億元。 上述興業證券證券部人士表示,“對于財務數據的影響沒辦法測算,沒有人可以直接確認出來,最糟糕的情況,對公司財務數據可能會有影響,但是影響有多大不清楚,因為ST長生股價到底會跌到多少,這是誰都不知道的事情。” 該人士稱,“ST長生股價跌到最低的影響,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評估,沒辦法詳細回答,需要到時候根據該公司的股價以及事態發展的情況,還有外圍相關的情況來評估。” 定增時間窗口 資料顯示,興業證券是一家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是《證券法》頒布后全國首批獲準增資擴股的10家證券公司之一,也是首批第九家被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核準為綜合類的證券公司。 其前身可追溯至1991年設立的興業銀行證券業務部,1994年在證券業務部基礎上改組設立福建興業證券公司,1999年根據國家關于金融業“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的政策要求,改制增資并與興業銀行脫鉤,更名為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18年5月,公司注冊資本66.97億元,集團總資產1680億元,凈資產371億元,服務客戶2350萬戶,管理資產2.1萬億元。 經濟觀察報記者注意到,7月24日,興業證券公告透露了其擬非公開發行 A股股票數量不超過120,000萬股(含120,000萬股),發行對象為包括公司控股股東福建省財政廳在內的不超過十名的特定對象。 其中,福建省財政廳擬認購興業證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數量不少于本次發行總量的20%,且認購金額不超過人民幣16.3億元。 除福建省財政廳外的其它發行對象須為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信托投資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符合相關規定條件的法人、自然人或其它合格投資者。 7月24日中的公告還稱,本次非公開發行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80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增加信息系統建設、合規風控等基礎性投入,擴大公司業務規模,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那么,此次興業證券“踩雷”ST長生是否會對興業證券定增募資產生影響?前述興業證券證券部人士表示,“目前沒有接到監管方面的通知會受到影響。” 根據7月27日證監會最新公布的2018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興業證券被評為“A”級,高于2017年獲得的“BBB”評級。[詳情]
長生生物在2003:那場改制是如何發生的 十五年前的2003年12月,當時正由國資控股的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春高新)召開了一場具有特殊意味的董事會。在這次會議上,長春高新審議通過了擬轉讓該公司持有的控股子公司,也就是長生生物59.68%股權的議案。 該股權轉讓采用的是協議轉讓,并未采取競標方式,甚至當其他受讓方報出更高價時,長春高新也未采納。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春高新召開董事會的前幾個月,也就是2003年3月,國務院國資委成立,此后,各個地方的國資委也陸續成立,緊隨其后的是一輪轟轟烈烈的國企改革大潮。 為了更好地指導和推進這一輪國企改革,當時國務院國資委先后發布兩份文件進行規范。 其中,2003年12月31日出臺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注:該文件于2017年12月29日被廢止)第二十六條規定:“重要子企業的重大國有產權轉讓事項,應當報同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會簽財政部門后批準。其中,涉及政府社會公共管理審批事項的,需預先報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批”。 第三十二條規定:對于“按本辦法有關規定在產權交易機構中進行交易的”;“轉讓方與受讓方串通,低價轉讓國有產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受讓方采取欺詐、隱瞞等手段影響轉讓方的選擇以及產權轉讓合同簽訂的”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者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相關批準機構應當要求轉讓方終止產權轉讓活動,必要時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認轉讓行為無效。對這些行為中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2003年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這份文件對國企改制過程中的批準制度、清產核資、財務審計、資產評估、交易管理、定價管理、管理層收購等10項內容作出細致規定,其中明確:“經營管理者不得參與轉讓國有產權的決策、財務審計、離任審計、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底價確定等重大事項,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經營管理者對企業經營業績下降負有責任的,不得參與收購本企業國有產權。 但這份通知下發沒過多久,改制中的長春高新就收到了來自新成立不久的長春市國資委的消息:《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及《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不適用長春長生股權轉讓。 來自長春市國資委的這則消息意味著,長春高新的股權轉讓,不受2003年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中“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的規范限制。 就這樣,長春高新的改制得以被繼續推進,結果是國企控股的長春高新決定將旗下子公司長生生物轉讓給當時擔任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同時也擔任長生生物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的高俊芳。此后,長生生物又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股權變更、改制等過程,并最終借殼上市。 2018年7月,高俊芳及其長生生物,因先后被曝出“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造假”和“百白破疫苗不合格”重回公眾視線。 7月2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察委網站發布消息稱,吉林省紀委監委已經成立責任追究工作組,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腐敗問題進行調查追責。 2018年7月27日,長春市人民政府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調查長生改制的一些情況,長春市公安局、長春市檢察院,以及吉林省紀委監委均已介入調查。不過由于調查尚無定論,他并未透露進一步的情況:“現在有規定,想了解其他情況必須一律通過市委宣傳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黨委副書記陳清泰認為,這里面確實存在很復雜的問題,但是否可以將長生改制界定為國資流失,需要根據后續調查情況,再具體分析。對于長生改制,他說:“地方當時還是有很大的權力”,因為地方國資委,與國務院國資委之間,并不是垂直領導關系,而是指導關系,呈現出“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的特點。 轉折點 2003年,長生生物迎來國企改制的轉折點。同樣在這一年,中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邁入新階段。 當時,國企控股的長春高新正式決定將旗下子公司長生生物轉讓給當時擔任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同時擔任長生生物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的高俊芳。 長春高新公告中披露,當年股權轉讓的受讓方之一高俊芳雖然任本公司的副董事長,但其除了主抓長生生物生產經營外,并未在公司分管其他工作,也沒有持有本公司股份,在上述2003年12月股權轉讓的董事會表決中,已按照有關規定回避表決。 從數據上看,當年長春高新擬全部轉讓公司持有的長生生物59.68%股權,每股轉讓價為2.4元。高俊芳受讓長生生物1734萬股股權,占總股本34.68%,轉讓價為4161.6萬元;上市公司亞泰集團受讓長生生物1250萬股,占總股本的25%,轉讓價為3000萬元。 不過,這次股權轉讓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度浮現出價更高的外部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按照有關規定回避表決”的高俊芳,未能擺脫“自賣自買國有產權”的質疑。 最終,長春高新將長春長生的轉讓價提升到2.7元/股。2004年該企業在《關于轉讓控股公司股權相關事宜的公告》中特意點明:“關于轉讓價格的確定,由于是與受讓方協商定價,采用的是協議轉讓,未采取競標的方式,因此公司與現受讓方確定股權轉讓意向后,其他受讓方又報出高價時,未被公司采納。” 2006年8月,亞泰集團將股權賣給高俊芳,退出長生生物,長春長生生物成功私有化,高俊芳持有長春長生生物59.68%的股權,絕對控股長春長生生物。 2015年12月,長春長生生物以全部股權作價55億元借殼黃海機械上市,“黃海機械”的上市公司證券名稱變更為長生生物。高俊芳、其夫張友奎、其子張洺豪一共持股33.70%,成為長生生物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處在改制關鍵時點上的2003年的長春長生生物,不管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均突然大幅下跌。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政明說:“該公司是否存在配合收購行為有意壓低業績不得而知。” 在長春高新召開上述2003年那次至關重要的董事會之前,原國家經貿委下屬的9個局被撤銷,除鐵路、煙草、航空、電信等行業,其他行業的企業不再有專門的行業主管部門,國有企業從此告別由行業主管部門管理的時代。 2003年3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市場經濟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探索啟航,與長春長生生物的股權變更,不約而同地來到同一交匯點上。 對于當年的地方國企改制,監管層專門出臺過針對性的規范文件,其中包括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經營管理者不得參與轉讓國有產權的決策、財務審計、離任審計、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底價確定等重大事項,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 存疑點 為了順利推動上述2003年的股權轉讓,長春市國資委為其開了“綠燈”。 根據長春市國資委辦公室2004年4月14日出具的《關于轉讓“長生生物”股權有關事宜的函》,上市公司下屬子公司股權轉讓按慣例由上市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批準,出資人意見由出資人代表在董事會上體現;《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及《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不適用長春長生股權轉讓。 為何長春長生生物國企改制過程中的股權轉讓,可以不適用《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及《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 截至目前,長生生物、長春市國資委均未對經濟觀察報作出正面答復。但在當年長春市國資委出具的《關于轉讓“長生生物”股權有關事宜的函》中,特意強調相關事項是經過長春市國資委咨詢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司及吉林省財政廳的。 對于當時地方國資監管的情狀,企業改革專家、曾擔任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副局長的周放生回憶道:“當時的地方企業改制,一般都是地方政府自己處理,國務院國資委只負責政策方面等等,不負責具體審批。” 一名國資人士表示,現在正在研究當年的歷史資料,在歷史資料沒有補齊,而且國務院調查組的調查結果沒出來的情況下,沒法判斷當時的企業,以及監管部門的操作是否違規。 2003年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中,最關鍵的一條是:“經營管理者不得參與轉讓國有產權的決策、財務審計、離任審計、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底價確定等重大事項,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 對此,國資委研究中心王絳認為,長春長生生物的股權轉讓等事宜,未嚴格按照國務院有關國有企業改制政策進行,至于出資人是否缺位,改制是否規范,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陳清泰表示,雖然地方推進一些改制事宜時,需要向國資監管部門備案核準,但在具體操作上,地方還是有很大權力的。 陳清泰所言的“備案核準”,在《長春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長府發[2003]49號)中亦有所體現,該《意見》要求“大型國有獨資、國有控股企業集團實施國有資本退出(股權轉讓)或資產出售時,資產評估后,按《財政部關于印發(國有資產評估項目核準管理辦法)》(財企[2001]801號)規定,報國資部門核準,下達核準意見。” 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政明查閱長春高新公司公告發現,該公司于2004年10月16日發布的關于對中國證監會吉林監管局巡回檢查問題的整改報告顯示,長春高新轉讓長春長生生物期間公司治理存在巨大缺陷:一是公司從2003年1月到2004年10月總經理職務一直空缺;二是長春高新在轉讓長生生物期間僅僅設立了2名獨立董事,獨董監督職責難以體現,且在股權轉讓期間受讓人高俊芳為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 李政明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通過公開文件顯示的長春長生生物公司的歷史沿革狀況,發現其改制及股權轉讓的決策流程存在不合規的情況。” 據悉,2003年,曾有不止一家企業開出高于每股2.4元的價格受讓長春長生生物的全部股權,但并未曾獲得機會。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院許保利則表示,定價是高還是低,還需要根據當年的凈資產和具體的交易方法,來考慮不同的定價辦法。 爭議點 從1992年至今,高俊芳一步步成為實際控制長春長生生物股權的核心人物。 2018年7月27日,長春市人民政府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目前案件相關工作正在進行當中,現在不好下定論,改制過程中是不是真的存在國資流失,要看未來的調查結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黨委副書記陳清泰認為,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籠而統之認定為國資流失,否則的話,日后企業改制更做不動。他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這點要很慎重,不能隨意扣帽子,如果確實從財務上看到流失,還要分析究竟是由于水平不高、決策失誤造成的流失,還是屬于人為侵權行為導致的流失,這些需要做詳細分析。” 不過,在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政明看來,長春長生生物改制時,高俊芳作為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同時擔任長春長生生物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是長春長生生物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長春長生生物改制過程中,存在利用職務便利,有意隱瞞、壓低公司業績,并將長春長生生物的股權低價轉讓給自己的嫌疑。 王絳則認為,疫苗類企業是較為典型的公益、保障型企業,本可采取一定的市場準入門檻的前提下,實行政府采購,但在市場不規范、監管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則需要保持國有控股,以國企帶動市場、規范市場。 回看長生生物,日前,吉林省紀委監委已經成立責任追究工作組,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腐敗問題進行調查追責。[詳情]
來源:俠客島公眾號 周五晚,證監會出臺新的退市制度并即日施行。時機選擇,相信大家都能品出意味。 指向 事實上,證監會幾個月前就已經在醞釀退市完善制度了。 今年3月,證監會開始對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完善公開征求意見,強化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能。7月27日,正式稿出爐并要求“立刻施行”,可見統一意見已達成。 這次意見最有“亮點”的修改,就是增加了一條—— “明確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的,證券交易所應當嚴格依法作出暫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這句話比較長,但“五個安全”的提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7月26日,國務院安委會召開全體會議;27日召開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都對安全風險提示、預警預報和應急處置作了層層部署。但一些生產企業卻對“安全”麻不不仁。 最近,長春長生違法違規生產疫苗案件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可以說案件已經涉及新規中所說“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公眾健康安全”,甚至是國家安全。根據最新的新華社稿,長生生物在狂犬疫苗生產過程中,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違反批準的生產工藝組織生產”,并“有系統地編造生產、檢驗記錄、開具虛假日期發票”,以應付監管部門檢查。 顯然,長生生物已經觸犯了退市新規的“紅線”。幾天前,7月23日,長生生物已經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即便不討論上市公司的規章制度,僅從常識認知角度看,為了獲利不擇手段、尤其是在涉及公眾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的重大產品生產上弄虛作假,已經稱得上“挑戰道德底線”。這種企業還能留在上市行列,本就已是巨大的“道德風險”。 st長生近期股價走勢 《意見》另一大看點是兩個“主體責任”的明確:監管“守土有責”,同時“退”者負責。出了問題,得有人擔責。 首先是“強化證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實施主體責任”。過去,交易所更多發揮了交易平臺功能,但一線監管仍長期存在缺位。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就暴露了監管的不足。未來,交易所將被賦予強大的監管職責,目標是“出現一家,退市一家”。 正如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所說,“證券交易所處在資本市場監管體系的第一線,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線如果管不住,后面必然層層敗退。 過去,退市公司的股東也能“套現走人”,中小投資者權益難以維護的現象屢見不鮮。此次《意見》強調,“落實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主體的相關責任”,明確重大違法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的民事賠償責任,當通過一定方式賠償投資者損失。 目前,長生生物雖未退市,但深交所已對其大股東、董監高所持有的股份進行限售處理,股票簡稱也變更為標識風險的“ST長生”。 常態 過去,A股長期存在“進來難,退出去更難”的老問題。去年IPO提速,今年則為“獨角獸”定向“開綠燈”,上市公司數量顯著增加。2017年,滬深兩市共有438只新股上市,平均每個交易日2家,IPO總量占全球的近30%。 但在熊市環境下,大盤指數承受太多壓力。優勝劣汰,能進能退,才是健康的資本市場特征。上市公司早有退市先例,退市公司卻寥寥無幾,嚴格的退市制度如今方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退市艱難的背后,有深刻的歷史原因。 早期,我國資本市場定位于解決國有企業改制脫困的融資需求,上市公司又具有豐富的融資手段,例如股權質押、定向增發、公司債和可轉債等。更重要的是,一個地區公司上市的數量也是該地方的政績之一,是各地的“香餑餑”,太多利益牽扯其中。 鑒于政府對“保殼”的動力以及市場對“保殼”的預期,長期以來“炒殼”“借殼”成為資本市場一大頑疾,竟被一些分析師和股評家稱為“保殼概念”,忽悠中小投資者跟風炒作。 統計顯示,2001年至2017年,A股共有93家上市公司退市,年均退市率僅為0.33%。 我們可以對比下成熟的資本市場。以美國為例,自2001年以來,紐交所平均每年有128家上市公司退市;納斯達克市場年均303家退市,平均退市率分別達到6%和10%。 今年,證監會、滬深交易所從頂層設計和執行層面完善了退市制度體系,年內已有5家公司退市,拉開退市常態化序幕;截至目前,已確定5家公司退市,其中上交所2家(吉恩鎳業、昆明機床),深交所3家(銀基烯碳、金亞科技、雅百特)。 長遠來看,中國欲打造“資本市場強國”,沒有一番“猛藥去疴、刮骨療毒”的決心,健全資本市場功能難以打造,理性投資文化難以塑造。 過去,中國經濟以間接融資為主,對銀行貸款依賴過高,宏觀杠桿率和企業債務率居高不下。到了經濟下行周期,就會面臨債務違約危機,這也是我們時下所見到的情景。而直接融資,簡單看就是股權融資,這種資金具有長期性、穩定性、風險性的特征,有助于助力新興產業、科創企業和結構轉型,讓投資人分享紅利。 因此,未來退市“常態化、法制化、市場化”應該成為趨勢。 避雷 進入2018,中國的中小投資者如履薄冰。P2P平臺雷聲四起,債務違約潮一波又一波,加上未來的銀行理財將不保本、打破剛兌,現在又要面對上市公司退市的常態化。 據統計,到今年6月,出問題的P2P平臺數量增加到80家;7月的問題平臺已突破100家。同時,今年也有幾十家上市公司因資金緊張而深陷債務危機。 因此,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講,在當下如何避開“地雷”,比賺錢更首要。不久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談及非法集資時說,“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這個道理,也普遍適用于其他投資。 普通投資者往往在購物的時候“斤斤計較”,在投資的時候卻“一擲千金”,缺乏投資紀律,記住巴菲特的投資三原則:“第一條,不要虧錢;第二條,不要虧錢;第三條,牢記前兩條。” 其次,不妨做個有心人,掌握一些財務知識。財務操縱是上市公司常用的伎倆,而且造假是具有慣性的,如果公司在某一年發生財務造假,那么其他年份的財務數據也得造假來掩飾。以今年被退市的3家公司為例,都是嚴重的財務造假問題。 數據來源:證監會網站 應該說,中小投資者仍然是弱者,大多數缺乏專業的辨識能力。個別IPO保薦機構,分析師,審計、會計、律所等中介服務機構也是造假的“始作俑者”,希望監管部門對于幫助欺詐發行、違規披露的,也要一以貫之的嚴格執法。 上市公司退市改變了公司股票交易轉讓的方式,但公司本身仍然是股份有限公司。不幸踩雷的投資者要知道,對于強制退市公司,交易所有一個“退市整理期”,退市前給予30個交易日的股票交易時間;同時,退市后,也可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專門層次掛牌轉讓。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也是動他人奶酪、真正觸動利益的制度。它的出臺,應該成為高懸在資本市場蛀蟲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文 /庖丁騎牛 [詳情]
長生所老員工談高俊芳:她把所里的人和產品都弄到她那去,就把我們甩了 作者: 周甜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本刊記者/周甜 7月25日下午,《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來到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舊址。大門上的幾個大字已經部分脫落,工人們正在修補。門衛和多位老員工告訴記者,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解放前就有了,最早是在佳木斯,1949年搬到了這里。屬于建國后的六大研究所之一(這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別在長春、北京、蘭州、成都、武漢和上海)。如今,這里已經人去樓空,只剩下一個舊車間。研究所新址距離此地兩公里,目前還有800余名工人。此次出事的長春長生公司就脫胎于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但兩家單位目前已無關系。 一位曾在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十多年、負責生產的一線員工對《中國新聞周刊》講述了他所了解的長春長生和董事長高俊芳。 “這里(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流感疫苗是給老百姓免費打的,她(高俊芳)那個是賣錢的,以掙錢為目的的。她那屬于家族性企業,跟她家沾親帶故的員工工資都高,能拿到七八千到一萬,跟她家沒關系的,正兒八經干活的員工也就能拿三四千。那個舉報她的人,原來也是我們這的,后來分到她那邊,變私企了,人家本來心里就有落差,后來就是因為調崗,一個月原本是拿三四千,看你不爽,就給你調走了,工資也下調了,替代他的人掙雙倍的工資,而且還不干活。他就去找領導理論,領導也沒理會,給他整得最后沒招兒了。它(長生生物)的疫苗不存在造假,就是流程出了問題。” 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對面,是員工家屬院。如今住在這里的,大都是在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當年的老員工。 一位86歲的已經退休的老員工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描述她印象中的高俊芳:“我是1985年來這里工作的,我在技術科室,她(高俊芳)在財務處,當時她是個小科級。我在工作上跟她打過交道,她工作很認真,我工作遇到問題,她支持我,給我感覺她人很正派。我是1993年退休的,那會兒她剛出去,當時是張嘉銘張所長把她(高俊芳)給提拔起來的,所里當時情況本來挺好的。她出去后,把所里的人和產品都弄到她那去了,把我們所搞垮了。我是看電視知道她最近出事了,太不應該了,太不應該了,她怎么能那么做呢。” 50多歲的李林(化名)走過來,打斷了這位老員工的講述。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自己從小在研究所家屬院長大,他父親是研究所的老員工。高俊芳在研究所的時候,他跟高俊芳家住前后院。“她把生物研究所的固定資產都弄到她那去了,變成她的私人財產了。她哪有什么背景啊,她是怎么上去的,這個家屬院你去問問看,誰不知道啊!大家都非常氣憤。此事和當時的所長張嘉銘有關,張現在已經去世了。” 隨后,《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見到了一位80多歲的老人,她也是研究所的工人,已經退休多年,當年和高俊芳是同事。在自家院子前,她回憶起了三十多年前的研究所和當時的普通出納高俊芳。“現在高俊芳公司所在的地方,最開始是我們所在那里蓋的樓,當年那里是農村,莊稼地,當時我們所長是張嘉銘,他說研究所都要往那兒搬,后來那里廠區建成之后,高俊芳就不在我們這了,她用大汽車來把所里的機器都拉過去了,也走了一部分員工。那時候的說法是,我們還是一家子,不分你我的。到了2001年吧,高俊芳就跟我們脫離關系了,她把我們甩了。” 她又說,“李長太那會兒是副所長,我記不清具體是哪一年了,他在全體職工大會上動員我們買股票。那會全場一千名職工都參加了,那時候我兒子要結婚,我沒有錢,他說等股票增值了,就有錢了,等你兒子結婚的時候你就不用愁錢了,那誰不參加啊,腦袋削尖參加啊,買股票啊,原始股,一塊錢一股,每個職工買4000股,說是過兩年就能翻好幾倍。那會我每月工資90塊,4000塊錢是我們全家所有的積蓄,全拿出來了。我原以為能掙錢,結果一兩年后,在職工代表大會上,又給我們退回來了,說是上不了市了,按銀行利息把錢返給我們了。是強迫退給我們的。” 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1992年,由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長春生物高技術應用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高研所)、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術服務中心經銷部(以下簡稱長生所經銷部)作為發起人共同發起,并向內部職工定向募集股份而成立長春實業,也就是現在的長生生物。 2003年之后通過多次股權轉讓,長生生物姓高,而據長生生物最新公告,目前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的高俊芳、兒子張洺豪和丈夫張友奎合計持有長生生物近3.57億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詳情]
【 東富龍:長生生物是公司客戶 此次事件不涉及公司設備 】東富龍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服務于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家知名制藥企業,武漢生物在2017年度未屬于公司前十大客戶,長生生物亦是公司客戶。長生生物此次事件不涉及公司設備。[詳情]
長生所老員工談高俊芳:她把所里的人和產品都弄到她那去,就把我們甩了 作者: 周甜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本刊記者/周甜 7月25日下午,《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來到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舊址。大門上的幾個大字已經部分脫落,工人們正在修補。門衛和多位老員工告訴記者,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解放前就有了,最早是在佳木斯,1949年搬到了這里。屬于建國后的六大研究所之一(這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別在長春、北京、蘭州、成都、武漢和上海)。如今,這里已經人去樓空,只剩下一個舊車間。研究所新址距離此地兩公里,目前還有800余名工人。此次出事的長春長生公司就脫胎于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但兩家單位目前已無關系。 一位曾在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十多年、負責生產的一線員工對《中國新聞周刊》講述了他所了解的長春長生和董事長高俊芳。 “這里(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流感疫苗是給老百姓免費打的,她(高俊芳)那個是賣錢的,以掙錢為目的的。她那屬于家族性企業,跟她家沾親帶故的員工工資都高,能拿到七八千到一萬,跟她家沒關系的,正兒八經干活的員工也就能拿三四千。那個舉報她的人,原來也是我們這的,后來分到她那邊,變私企了,人家本來心里就有落差,后來就是因為調崗,一個月原本是拿三四千,看你不爽,就給你調走了,工資也下調了,替代他的人掙雙倍的工資,而且還不干活。他就去找領導理論,領導也沒理會,給他整得最后沒招兒了。它(長生生物)的疫苗不存在造假,就是流程出了問題。” 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對面,是員工家屬院。如今住在這里的,大都是在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當年的老員工。 一位86歲的已經退休的老員工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描述她印象中的高俊芳:“我是1985年來這里工作的,我在技術科室,她(高俊芳)在財務處,當時她是個小科級。我在工作上跟她打過交道,她工作很認真,我工作遇到問題,她支持我,給我感覺她人很正派。我是1993年退休的,那會兒她剛出去,當時是張嘉銘張所長把她(高俊芳)給提拔起來的,所里當時情況本來挺好的。她出去后,把所里的人和產品都弄到她那去了,把我們所搞垮了。我是看電視知道她最近出事了,太不應該了,太不應該了,她怎么能那么做呢。” 50多歲的李林(化名)走過來,打斷了這位老員工的講述。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自己從小在研究所家屬院長大,他父親是研究所的老員工。高俊芳在研究所的時候,他跟高俊芳家住前后院。“她把生物研究所的固定資產都弄到她那去了,變成她的私人財產了。她哪有什么背景啊,她是怎么上去的,這個家屬院你去問問看,誰不知道啊!大家都非常氣憤。此事和當時的所長張嘉銘有關,張現在已經去世了。” 隨后,《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見到了一位80多歲的老人,她也是研究所的工人,已經退休多年,當年和高俊芳是同事。在自家院子前,她回憶起了三十多年前的研究所和當時的普通出納高俊芳。“現在高俊芳公司所在的地方,最開始是我們所在那里蓋的樓,當年那里是農村,莊稼地,當時我們所長是張嘉銘,他說研究所都要往那兒搬,后來那里廠區建成之后,高俊芳就不在我們這了,她用大汽車來把所里的機器都拉過去了,也走了一部分員工。那時候的說法是,我們還是一家子,不分你我的。到了2001年吧,高俊芳就跟我們脫離關系了,她把我們甩了。” 她又說,“李長太那會兒是副所長,我記不清具體是哪一年了,他在全體職工大會上動員我們買股票。那會全場一千名職工都參加了,那時候我兒子要結婚,我沒有錢,他說等股票增值了,就有錢了,等你兒子結婚的時候你就不用愁錢了,那誰不參加啊,腦袋削尖參加啊,買股票啊,原始股,一塊錢一股,每個職工買4000股,說是過兩年就能翻好幾倍。那會我每月工資90塊,4000塊錢是我們全家所有的積蓄,全拿出來了。我原以為能掙錢,結果一兩年后,在職工代表大會上,又給我們退回來了,說是上不了市了,按銀行利息把錢返給我們了。是強迫退給我們的。” 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1992年,由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長春生物高技術應用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高研所)、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術服務中心經銷部(以下簡稱長生所經銷部)作為發起人共同發起,并向內部職工定向募集股份而成立長春實業,也就是現在的長生生物。 2003年之后通過多次股權轉讓,長生生物姓高,而據長生生物最新公告,目前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的高俊芳、兒子張洺豪和丈夫張友奎合計持有長生生物近3.57億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詳情]
世界上其他國家如何進行疫苗安全管理?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文揚 實習記者 蔣松辰 近日,“假疫苗”事件仍在發酵。引起公眾熱議之余,一些反思也逐漸浮上水面:什么是好的疫苗安全管理方式,什么是好的疫苗檢驗環節?國內現在的檢驗方式是最有利于保護健康的嗎?是國際慣例嗎? “事實上,中國并不是唯一存在假冒食品和藥品問題的國家。” 英國東亞委員會秘書長麥啟安麥啟安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說,對中國來說,利用G7等高收入國家作為基準是合理的。這些國家對錯誤批次藥品的法律懲罰是如此之高,導致沒有一家合法的藥品生產商敢犯錯誤。因為老板和員工都知道,如果犯了錯誤,公司將被負面宣傳毀掉。 麥啟安從中國以外的外國專家那里得知,中國正在面臨挑戰:不合格疫苗在法律上被認為是“劣質藥品,”而非“假藥”。在他的理解里,根據目前中國法律,生產劣質藥物尚未被證明嚴重損害人類健康,本身是不夠監禁理由的。他認為,如果這一分析是準確的,那么中國應該改變法律,使“不合格疫苗”完全非法。 事實上,許多國家在疫苗問題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爭議,而一些國家在吸取教訓之后,建立了較之以往更完善的制度。經濟觀察網整理美國、英國、德國、新西蘭、加拿大等國家的疫苗安全管理歷史及相關制度,以供讀者參考。 美國:獨立組織推薦藥品,嚴格監管 一支兒童疫苗是如何從誕生到給人注射的?美國疾控中心(CDC)官網上介紹,在給人注射新疫苗之前,要做大量的實驗室測試,這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一旦在人身上進行測試,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臨床研究并獲得疫苗的許可。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為臨床試驗的三個階段制定規則,以確保志愿者的安全。研究人員首先對成年人進行疫苗試驗,在此期間,需要考慮的問題包括:這種疫苗安全嗎? 這種疫苗有效嗎? 有什么嚴重的副作用嗎? 劑量的大小與副作用有什么關系? 最常見的短期副作用是什么? 志愿者的免疫系統對疫苗的反應如何? 那些接種了疫苗的人和沒有接種的人如何比較? 生產后,制造商必須對所有批次進行檢測,以確保其安全、純凈、有效。只有在FDA審查它們的安全性和質量后,這些產品才能被發布。 目前,在疫苗的立法、審批和監管上,美國是世界最嚴格的國家之一。而這也是從一次次事故中得到的經驗。 1955年,美國發生了一起迄今為止最嚴重的疫苗安全事故——“脊灰疫苗事故”。這次事故導致12萬名接種該疫苗的兒童中,4萬人受染,其中56人患上了麻痹型脊髓灰質炎,113人終生癱瘓,5人死亡。 事發后,美國民眾對疫苗以及政府監管的信心,幾乎下降到負數。美國醫療界也因此發生人事地震,美國衛生部秘書長Hobby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主任Sebrell引咎辭職。 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還曾出現大量接種百白破(白喉、百日咳和破傷風)疫苗而產生的法律訴訟案件,這使疫苗安全問題徹底成為公眾的焦點。 198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兒童疫苗傷害法案(National Childhood Vaccine Injury Act, NCVIA)。根據NCVIA法案,國家疫苗傷害賠償項目(NVICP)應運而生,用于賠償由于接種疫苗而引起的傷害,這種賠償是基于“無過錯”原則的。所謂無過錯,即提出索賠的人無需證明自己的傷害是由于醫療機構或疫苗生產商的過失所引起的。 上述疫苗事件后,美國對疫苗行業制定了更苛刻的法規和標準。從生產、運輸、保存到使用的各個環節,國家都開始實施了更為嚴格的把控。 目前,美國的疫苗供應處于歷史上最安全、最有效的時期,設有疫苗總協調機構——全國疫苗計劃辦公室(NVPO)。該辦公室提供戰略領導和管理,并鼓勵聯邦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協作和協調,其職責是幫助減輕可預防傳染病的負擔。向其他機構提供全面的報告、公正的建議和專門知識,以查明和應對疫苗系統的缺陷,使疫苗對所有人更安全、更有效。 國家疫苗計劃(NVP)于2010年建立,是21世紀疫苗和免疫企業的主要路線圖。NVP制定了一項綜合戰略,通過以下五個總體目標來加強疫苗接種的各個方面: 開發新的和改進的疫苗;加強疫苗安全體系建設;支持溝通以加強知情的疫苗決策;確保美國推薦疫苗的穩定供應、獲取和更好的使用;通過安全有效的疫苗接種,增加全球對死亡和疾病的預防。 疫苗從研發到被接種主要由三個部門負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 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此外還設有衛生資源和服務管理(HRSA)。此外,美國獨立組織ACIP在其中也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 誕生——嚴格的實驗室和臨床試驗。在獲FDA批準前,疫苗要經過嚴格的實驗室和臨床試驗以確保其安全。疫苗獲批上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長達10年甚至更長時間。 美國獨立組織ACIP為聯邦政府提供疫苗的選擇推薦以及注射周期計劃包括劑量及禁忌癥,它的目標即是減少免疫疾病的發生率以及保證疫苗和相關生物產品的使用安全。 ACIP通常有共15名成員,分別為以下領域的專家:疫苗接種,公共衛生;免疫生物學,及其他免疫醫學臨床實踐;疫苗臨床及實驗研究;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評估;疫苗接種項目客戶/社區/社會角度方面(消費者代表)(至少在此領域有一個專家)。 藥品篩選流程:ACIP一年開三次會議,會議開啟通知以及會議日程討論事項,按照聯邦咨詢委員會法(FACA),將會在《聯邦公報》公開發布。疫苗藥品推薦選擇通過投票形式選出,會議投票將會在“當會議滿足八位合規ACIP成員在場”時發生。合規成員即是在票選中沒有利益沖突的成員。如果當場不足八名合規成員,ACIP執行秘書按照規章有權指派一名職權外成員頂替。會議公示公開,并通過網絡直播。 2010年10月,ACIP開始使用GRADE流程評估藥品:審查藥品的標簽及包裝,關于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學說明,藥品成本效益;審查對藥后疾病的發病率及致死率;與其它藥品公司集團產品進行對比;以及藥品對于目前情況的可行性。指標評價標準分為非常差,差,一般和高。每個指標標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一旦各項指標證明了該藥品對于美國絕大部分地區利大于支(弊),該藥品被評價為A類,或“強烈推薦”。保險公司將會被強迫為評價為A的藥品支付,并對相應人群設為官方推薦品。B類藥品為那些部分符合標準而部分不符合標準的藥品,如果B級藥品進入了VFC(兒童免疫疫苗項目:由聯邦政府出錢為沒有醫保或負擔不起疫苗費用的兒童提供免疫疫苗)項目,同樣會被列入保險,但由主治醫師謹慎管理供應。 為確保謹慎徹查藥品,ACIP會指派工作小組并聯同疾控中心人員以及其他免疫注射專家和ACIP成員一同起草藥品推薦名單,但工作小組并不參與最終投票。他們將會把藥品以及其安全信息分門別類,并審查所有將會參與投票的藥品的有效科學信息,以便在下一次會議上展示。決議通過將在藥品與疾控中心建立一定數量的購買合同之后生效。 決議還需要通過疾控中心同意,一旦經過同意,藥品將會公布并成為美國官方免疫注射藥品。任何與藥品公司有雇傭關系,或與任何藥品有專利關系的人不得加入ACIP,另外,一旦發生疫苗問題,ACIP擁有來自聯邦政府的外職人員來介入,以及來自醫學及專業組織的聯絡代表。 上市——雙重監管。疫苗上市后,會受到來自疾控中心(CDC)和食品藥品安全局(FDA)的雙重監管。在疫苗獲批用于公眾使用后,其安全性會繼續被監測。FDA要求所有的生產商在每個批次的疫苗在上市之前要提交樣品。 不良事件報告。VAERS收集和分析疫苗接種后發生的不良事件的報告。任何人都可以提交一份報告,包括父母、病人和醫護人員。美國兩家醫療機構的網絡——疫苗安全數據鏈(VSD)和快速免疫安全監測(PRISM)將對此進行分析,科學家利用這些系統積極監測疫苗的安全性。VSD可以分析超過2400萬人的醫療信息;PRISM可以分析超過1.9億人的醫療信息。 臨床研究。CISA是CDC和7個醫學研究中心的合作項目。CISA開展臨床研究,以更好地了解疫苗安全性,并確定免疫接種后不良事件的預防策略。如果安全監測揭示了有關疫苗風險的新信息(比如科學家發現了新的嚴重副作用),疫苗建議可能會改變。 在免除接種方面,美國并沒有強制接種疫苗,不同州有不同立法。州政府一般在孩子上公立學校前,進行授權或免除接種。免除接種一般面向于有損壞免疫系統,對疫苗成分過敏或有強烈抗性的人。一些州提供基于宗教原因的疫苗豁免權,一些州則提供基于哲學思想原因的疫苗豁免權。現如今很多家長因為宗教以及哲神學原因去獲取接種赦免,研究者視這個情況為這些人所在地區的人類免疫下降,并產生疾病爆發增長的原因之一。 英國:國家補償受損者,儲存運輸要求嚴格 如何讓敏感的公眾不對疫苗產生恐慌,是政府需要搞清楚的問題。 “免疫接種計劃的可信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苗效力和質量的保證。不合格的疫苗處理可能導致這些疫苗的效力喪失或反應性增加。接種了這些疫苗的個人可能面臨更大的疾病或死亡風險,因為疫苗的目的是預防疾病。因此,公眾對免疫接種計劃的信心可能會被削弱,從而使更多的生命受到威脅。” 在英國衛生部官網上,一份名為《疫苗事件的指南:應對疫苗錯誤的行動》的指南文件里,強調了疫苗質量的重要性。該指南基于英國科學和公共衛生疫苗專家的意見一致意見,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指導方針。 英國衛生部是歐洲最大的疫苗采購方。英國政府于1948年實施 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 醫療體系,全民免費醫療,全國所有疫苗由衛生部和藥監局實施非常嚴格的監管,由NHS來執行。民眾所需的全部疫苗都由衛生部統一采購,每年所需資金超過2億英鎊。 針對疫苗中可能出現損害的情況,英國政府于1979年出臺了《疫苗損害補償法》,由國家補償受損害的家庭,并且賠償逐年提高,金額從最開始的1萬英鎊,一步步提高到12萬英鎊。此外,英國政府還在各個方面提高標準: 嚴格考核企業。在英國藥品行業協會登記的成員的64家,僅7家具備英國衛生部的疫苗生廠商資質。英國衛生部設有專門的疫苗資質審查、管理機構。要取得生產資質,必須通過嚴格考核,如研制能力、生產設備、資金等,標準非常嚴格。英國還盡量避免某種疫苗只能由一家企業生產的局面,防止出現短供的狀況。 每一批次進行檢測。英國的“藥品及保健品監管署”和“保健署”負責監管疫苗的安全性。英國要求包括疫苗在內的生物產品,每一批次在上市前都要進行質量和有效性檢測,只有通過該檢測才能獲批入市。檢測分兩個層次,首先由生產商自測,然后由歐盟認可的幾家官方藥品檢測實驗室其中的一家再次檢測。 嚴控存儲運輸。英國對疫苗儲存及運輸冰箱的質量性能有很高要求,并且還要對溫度等情況做記錄,嚴格杜絕變質的疫苗流入市場。每年英國公立醫療體系在疫苗上花費2000萬英鎊。一臺特定儲存疫苗的冰箱就需600~1200英鎊,一個有效的運輸儲存箱成本要300英鎊。英國衛生部制定了17頁的儲存運輸手冊,就細節做出規定。比如,疫苗必須儲存在2~8攝氏度之間;每個冰箱都有序列號,能查到儲存的每款疫苗,并有細致的記錄和追溯系統;每一家疫苗倉庫儲存的疫苗不能超過4周;儲存時要對溫度等情況做記錄,并至少一周檢查一次,過期的一律視為不合格疫苗。 德國:全鏈條監管 德國在疫苗監管上也是相當嚴謹。從疫苗生產、運送、儲存到使用,德國采取全鏈條監管。 在德國,法律不要求接種疫苗。但有“感染保護法”等法律,規定公民有免受傳染病侵害的權利。人人有接種疫苗的權利,且醫療機構必須報銷所有費用。聯邦衛生部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專家小組,即疫苗接種常設委員會(STIKO),以起草和更新疫苗接種建議。STIKO的建議規定,通過預防傳染病,哪些免疫措施與公共和個人健康保護有關。法定健康保險的成員有資格免費獲得這些推薦免疫。 在保障疫苗安全方面,德國有下列幾項措施: 專門監管機構網絡。德國以衛生部為主導,下設疫苗常務委員會。這是一個專家小組,負責制定和發布疫苗接種和疫苗接種預約的建議。德國對疫苗生產廠商的資質審核十分嚴格,能獲得資質的廠家僅個位數。審核標準包括研制能力、生產設備、資金等,還要看過去的制藥歷史等。 中央采購制。德國采購疫苗的流程是:由衛生部全權負責從廠家購買,之后再配送到各州市疫苗接種點。疫苗的配送也是由專門負責疫苗物流的公司運輸,禁止任何其他物流公司從事疫苗運輸。衛生部指定的專業物流公司目前有2~3家。 所有疫苗接種都由資深醫生進行。醫生負責向病人作出全面解釋,諸如接種須知、疾病信息及接種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等。 中央疫苗危機處理小組。一旦疫苗出現問題,處理小組會立即通過電視臺、報紙和其他平臺公開消息,并負責召回。德國還會定期對疫苗并發癥進行分析,過去研發的80%的疫苗都已不再推薦使用,包括預防天花、結核病的疫苗。 嚴厲懲罰。德國民眾可通過24小時疫苗熱線向值班專家反映疫苗接種后的各種問題。如果情況屬實,接種者可以狀告生產廠家。德國有一原則,如果一名病人告廠家勝訴,那么廠家還可能面臨集體訴訟罪責,除了罰款,還將被退出市場。 為保證疫苗的安全,德國使用類似于運輸“生化武器”的裝備——“疫苗冷鏈”。疫苗冷鏈是指,為保證疫苗從生產企業到接種單位運轉過程中的質量而裝備的儲存、運輸冷藏設施、設備。德國的疫苗專用運輸車除駕駛室外,全部采用避光、密封性能好的特殊材料制成,每輛車都有防熱、防靜電、防輻射等功能。 新西蘭:藥物不良事件獨立監測 接種后發生不良事件,新西蘭是怎么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的? 澳洲歷史上最嚴重的疫苗事故發生于90年前,港口城市Bundaberg的一家醫院里,21個接種了白喉(Diphtheria )疫苗的孩子中的18個出現了嚴重的反應。其中12個孩子在注射后的48個小時內死亡。最后被調查發現是因為冷藏條件不夠,疫苗被金黃葡萄球菌污染污染,救命的藥最后成了毒藥。 1965 年,新西蘭成立了全國性的藥物不良事件監測中心。2003 年,新西蘭又成立了藥物安全監視中心(Pharmacovigilance Centre),而在藥物監控方面作用最大的還是新西蘭藥品及醫療器材安全管理局(New Zealand Medicines and Medical Devices Safety Authority,簡稱Medsafe)。 Medsafe 主要職責是管理紐西蘭全國藥物(包含疫苗)與醫材安全,該部門屬于新西蘭衛生部,但同時又獨立執行全國藥物與預防接種不良事件的監測。任何于使用藥物或預防接種后發生不良事件的情況,都能直接通報。 據新西蘭衛生部官網信息,疫苗生產時遵循嚴格的程序。在一種疫苗獲得許可使用之前,它需要經過國際科學家的長期測試,以確定它是否安全,是否有效。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幾年的時間,包括對自愿使用它的人進行試驗。在批準在新西蘭供應疫苗之前,制造商必須證明質量,證明其工作良好,其安全性要讓Medsafe。 Medsafe 下設有藥物不良事件/反應咨詢委員會(Medicines Adverse Reaction committee, MARC),由專科醫師、臨床藥師、生物統計學者、基層醫師、護理人員、公衛專家與政府機構人員組成,針對藥物與疫苗的安全制度,提出政策與管理建議。此外,針對疫苗安全,另設有疫苗安全專家咨詢小組(Vaccine Safety Expert Advisory Group),由感染科醫師、免疫學專家、疫苗研究者、預防接種政策人員及 Medsafe 人員組成,進行疫苗安全事項溝通、不良事件個案討論、以及疫苗安全相關研究等。 當民眾使用藥物或預防接種后發生不良事件,可通過網絡平臺,向Medsafe下屬的藥物不良事件監測中心-自主通報系統(Centre for Adverse Reactions Monitoring, CARM)進行通報。輕微的反應,如輕微的發燒,疼痛或發紅,注射時沒有報告給CARM的情況等都可上報。任何嚴重的反應也可以記錄在國家免疫接種登記冊上。此外,民眾可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傳真等渠道進行通報。 在不良事件監測中心收到通報案件后,隨即會按照不良事件的嚴重程度進行分類。此外,Medsafe 對通報的每一筆不良事件都會進行與藥物或預防接種之間之因果關聯性的評估。Medsafe 會對每一位通報者進行回復,內容包括事件的因果關聯性評估、藥物或疫苗相關安全性資訊、后續追蹤資訊等。 2012年7月1日,衛生部向制藥公司轉移疫苗的管理和采購工作。所有公共資助的疫苗現在都列在PHARMAC的藥物時間表上(見www.pharmac.govt.nz),一旦PHARMAC列出這些疫苗,地區衛生委員會(DHBs)將負責資助這些疫苗。 新西蘭衛生部還發布了《2017年免疫接種手冊》,為衛生專業人員提供了在實踐中最安全、最有效地使用疫苗的臨床指南。 目前,每位新西蘭的居民都可以在任意一個私立診所或醫院接種政府補助的疫苗,這套疫苗的全稱是The National Immunisation Schedule。 加拿大:數據庫全國聯網 問題疫苗發生之后,近期給孩子接種過疫苗的家長往往有這樣的擔憂:接種的疫苗是否屬于問題疫苗這一批次的? 在加拿大,這些問題批次每個人都可以查到。加拿大有全國聯網的醫療數據庫,這種數據庫有三大部分,分別記錄住院病人、診所病人和購買處方藥病人的信息。 每個加拿大人都有獨一無二的醫療卡號,任何一項醫療記錄都能清晰找到時間、地點和負責人。所以你不論在何時、何地接種何種疫苗,都可以查得一清二楚。如果疫苗出現了質量問題,政府馬上會召回。 由于加國疫苗發放是由聯邦衛生部、聯邦衛生安全局和各省衛生廳共同管理,統一訂購、發放至各省衛生廳,再由各省衛生廳發放到該省專門接種機構。全程都是由政府操辦并計入數據庫,所以只需從該數據庫找到相應批號疫苗所發放的地點和數量,以及已接種者的姓名,就可以把所有問題疫苗和涉及的人找出來。 此外,加拿大衛生部官網還發布了《2015年全國疫苗儲存和處理指南》,以規范疫苗儲存和處理流程。 (資料來源:美國全國疫苗計劃辦公室NVPO官網、美國疾控中心官網、英國衛生部官網、德國衛生部官網、新西蘭衛生部官網、加拿大衛生部官網、《生命時報》等)[詳情]
近來,長生生物疫苗事件牽動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7月23日晚,《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稱,“個人直覺,長春長生這家公司完了,它能最終活下來的幾率已經很小。這真是報應。不把人命關天的事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如履薄冰,誠惶誠恐,社會早晚會拿你企業的命運來祭旗。中國人的食藥安全或許必須踩著一些無良企業的尸體,才能走出來。 ” 以下為微博截圖: [詳情]
拆解疫苗產品 “高毛利”邏輯 本報記者 陳紅霞 實習生 姚煜嵐 武漢報道 “剛剛搶救完病人,心頭念念不忘的是自家接種過問題疫苗的孩子,輾轉難寐。”7月23日,一位在ICU工作的醫生在上完夜班后寫下上面這段讓人心痛和無奈的文字。 7月22日晚間,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藥監局負責人通報了長春長生疫苗案件:責令停產、立案調查,組織對所有疫苗生產企業飛行檢查。 我國疫苗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密集檢查。 從財務數據上看,我國疫苗產品的毛利率區間為60%左右到90%左右,高毛利特性十分突出。“一個疫苗產品從研發到上市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7月23日,一位疫苗企業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至少需要10億元到15億元的投入,時間周期也需要7-15年,研發成本沉淀蘊含在高毛利的背后。 7月23日,博沃生物董事長吳克也表示,跨國藥企的工業能力、保障能力滿足不了國內人口數量上的需求,目前國產疫苗實際上比進口疫苗價格便宜,為中國的計劃免疫節約了很多費用。 疫苗企業毛利率高 從行業格局上來看,此前,我國疫苗產品的研制和生產企業主要是原衛生部下屬的北京、上海、武漢、成都、長春、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針對疫苗逐步放寬管制,部分民營企業紛紛涉足疫苗領域,外企默沙東、葛蘭素史克、賽諾菲·巴斯德等也進入中國,國內疫苗市場形成國企、民企和外資三足鼎立的局面。 這種行業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安信證券一份研報中指出,目前國內疫苗市場仍由一類疫苗為主導,但占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15年,國有企業在一類疫苗市場的占比約79%,一類疫苗占整體疫苗市場數量的 59%。二類疫苗市場主要由民營企業主導,2015 年整體市場占比約 41%,呈逐年增長態勢。 “疫苗行業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7月23日,一位行業研究員表示,其銷售渠道封閉、降價壓力沒有那么大,其準入門檻也相對較高,因此,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國內疫苗生產企業不過 40 家出頭,其中大部分企業只生產單一品種。 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長等宏觀和微觀因素,我國疫苗市場需求量增加,讓我國疫苗企業呈現毛利率高的特點。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長生生物、智飛生物、華蘭生物等在內的企業數據顯示,我國疫苗企業的自主疫苗產品的毛利率區間約為60%到90%左右,而代理疫苗毛利率則一般保持在20%-30%。成為我國一個相對高毛利的細分行業。 “不過,一般新型生物藥企的毛利率都不低。”上述研究員指出,在業績貢獻能力方面,疫苗跟新型生物藥企的差別不大。 成本構成 疫苗產品具有知識密集、技術含量高、風險高、工藝復雜等特點,新產品的研發需經過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和生產許可申請三個階段,整個疫苗研發周期通常需要 7-15 年時間,并需先后向國家監管部門申請臨床研究、申請藥品注冊批件。 在這個流程中,構成企業開發成本,疫苗產品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上海另一醫藥行業研究員指出,其中制造費用占主營業務成本比例較高,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折舊、 燃料動力和輔助人工,固定資產折舊則主要包括基本生產車間及輔助生產車間。在費用方面,疫苗企業的期間費用中,銷售費用主要包括銷售服務費、職工薪酬和包裝、運輸費。管理費用則主要涵蓋研發投入,財務費用則主要跟公司的融資成本相關。 “疫苗產品的研發到上市的過程是遵循藥品的流程,甚至比藥品更嚴格。”吳克表示,疫苗針對的是健康人群,尤其是兒童,對安全性的苛求程度更高,對不良反應的容忍性更小。且疫苗新品的臨床試驗規模更大、時間更久。往往根據疾病的流行情況和疫苗預期保護率設定(如70%或80%)科學計算得出的臨床試驗規模在幾千人甚至上萬人,遠高于一般藥品(可能只需要幾百人的規模)。 技術審評部門會對疫苗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兩方面綜合考慮。吳克解釋,審批環節取決于品種特性,包括疾病流行情況、目標人群覆蓋范圍、檢測手段等,通常在審批過程中對創新品種的態度更加審慎,遇到的問題也可能更多,往往需要的時間更久。 這是一場人力、物力、財力的“賽跑”,“一般一個單品的投入,需要10億元到15億元,而其研發上市周期一般也需要7-15年。”上述研究員則表示,高技術門檻、高壁壘、高投入等要求,讓企業的整體開發成本并不低于藥品。 在財務處理上,這些研發成本最大的財務處理的方式是,早期在產品未形成之前,均只能計為開發支出。一位財務專家也表示,待產品具備上市資格之后,才能將這部分開發支出進行研發費用資本化處理,轉為無形資產,此后逐年攤銷,而攤銷的方式一般根據產品專利周期保持一致。 這種高“成本”的投入,推高了行業的準入門檻。事實上,此前,中國疫苗行業的產品并不豐富。對新疫苗的研發投入不足,基礎研究相對落后,我國疫苗生產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國內疫苗生產企業普遍以經營仿制疫苗為主。 “過去十多年都是些老產品。”上述研究員指出,但如今這些老產品也進入瓶頸期,部分企業才開始側重于研發或者是海外授權銷售的方式拿到新產品,不過這一模式也會考驗企業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產業化能力,技術壁壘也不低。因此,疫苗行業的資金密集型特點突出,企業在疫苗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均有巨大的資金需求。 另一行業研究員也指出,在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申請藥品注冊批件、GMP 認證等環節均需要長期持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國家目前施行的是2010 版 GMP標準,疫苗生產企業還需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生產線建設。這些成本都推高了企業的運行成本。 與藥品不同的是,疫苗產品的生命周期相對較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新型疫苗隨時出現,且新品研發過程中,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失敗的概率。”上述研究員指出,這些銷售之外的成本,也在企業的開發過程中不容忽視。 小調查: [詳情]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對長生生物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強烈譴責 來源:中國上市公司協會 近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關注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以及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春長生”)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長春長生是上市公司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生生物”,000268.SZ)的子公司,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對此次疫苗事件予以高度關注。長春長生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違反國家藥品生產規定,將不合格疫苗產品流向市場,突破人的道德底線,造成惡劣影響,對此我們予以強烈譴責。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再次倡議,上市公司應當嚴格恪守《中國上市公司誠信守則》,牢固樹立社會責任意識,誠信合規經營;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杜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持續提高信息披露質量;進一步加強公司內部控制,健全風險管理體系,不斷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尤其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嚴控道德風險,狠抓產品安全,為維護一個安全、放心、可信任的生活環境做出應有的社會貢獻。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 2018年7月23日[詳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