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專欄作家 曹中銘
注冊制改革被稱為我國資本市場的“牛鼻子工程”。此次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啟動,亦是資本市場不斷推進市場化的重要步驟。改革旨在把選擇權交給市場,以強化市場的約束作用,個中的積極意義亦是不言而喻的。
隨著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也意味著我國資本市場全面注冊制時代的開啟。事實上,目前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等板塊均正在注冊制試點,只有滬深主板仍然實行核準制,但這一格局即將改變。從此次注冊制全面改革的相關內容看,個人以為,對滬深主板的定位值得肯定。
注冊制改革被稱為我國資本市場的“牛鼻子工程”。當初設立科創板時,也啟動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新股發行試點注冊制,更加包容的上市條件,差異化交易制度等。科創板的設立與一系列改革措施,也為今后在創業板開啟注冊制試點,以及北交所實行注冊制創造了條件,并進一步為資本市場全面實行注冊制打下了基礎。
此次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啟動,亦是資本市場不斷推進市場化的重要步驟。改革旨在把選擇權交給市場,以強化市場的約束作用,個中的積極意義亦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科創板與創業板注冊制試點早已啟動,此次全面改革,對于科創板與創業板而言,主要是在某些方面進行完善。改革的重點,毫無疑問是滬深主板市場。
滬深主板市場的改革,主要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包括板塊定位、上市條件、交易制度、融資融券,以及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其中,對于滬深板塊的定位,個人以為是亮點,也非常值得肯定。
在設立科創板與北交所后,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架構基本明朗。從板塊定位看,科創板主要突出“硬科技”特色,主要吸納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上市;創業板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重點支持“三創(創新、創造、創意)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上市融資;北交所則主要定位于創新型中小企業,重點支持“專(專業化)精(精細化)特(特色化)新(新穎化)”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此次改革,將滬深主板定位為主要為成熟期大型企業服務,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
從時間脈絡看,對于滬深市場的定位,經歷了不同的階段。資本市場剛誕生時,兩大交易所對于企業上市并沒有區別。此后,為了推出創業板,先行設立了中小板。此時,滬深交易所對于企業上市其實是有分工的。比如滬市主要吸納大型企業上市,這也是“中”字頭企業多在滬市掛牌的原因,而深市則主要吸納中小企業上市。隨著大型央企等企業上市資源的減少,滬深股市又開啟了另一輪吸引企業上市的競爭,也導致兩大交易所在吸納企業上市上呈現出“混亂”的一面。比如,滬市也開始有中小型企業掛牌,而深市也有總股本超過4億股的企業上市。
此次注冊制改革將滬深主板定位為成熟期大型企業服務,積極意義不容置疑。一方面,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根據板塊定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需求的企業,只要符合條件,都有相對應的上市場所,有利于相關板塊“專業化”市場的打造。
另一方面,滬深主板主要為成熟期大型企業服務,能夠將那些傳統型中小民營企業擋在門外。此前,創業板由于掛牌的民營企業居多,股份解禁后,發起人股東紛紛大肆減持股份,導致創業板蛻變為“套現板”,也遭遇廣泛的質疑與詬病,這一現象顯然不應在滬深主板重演。
此外,目前滬深市場掛牌企業已超過5000家,像滬深主板存在眾多的業績平平,或成長性不足的企業。這類企業傳統型企業居多,由于行業周期、市場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既無法給予股東較好的回報,也無法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市場投資價值上作出貢獻。而處于成熟期且經營業績穩定的大型企業則明顯不一樣。像滬深市場中的銀行股,既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