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宗光
過去一年,越來越多的指標顯示,我國經濟周期性衰退正在走向結束,新周期動能正在孕育。
2017年GDP及主要經濟數據剛剛公布,又到了盤點過去、梳理思路的時刻。過去一年,宏觀經濟有哪些走勢值得回味?與年初市場預期相比,實際表現之間出現哪些“預期差”?這些“預期差”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對我們有何啟發?我們簡要做了梳理:
經濟增速不降反升,展現韌性。年初,市場對2017年經濟放緩預期驚人地一致,經濟增速預測中位數和均值均為6.5%,較2016年6.8%增速明顯放緩,樂觀預測為6.6%,悲觀預測僅為6.3%。很多專家對保6.5%的目標十分悲觀,建議將目標下調至6.0%,甚至放棄增長目標。
他們認為經濟下臺階是“人口拐點”下的宿命,任何穩增長抵抗都將招致增速更猛烈下滑的懲罰。2016年經濟企穩只是穩增長下的”茍且”,隨著房地產調控推進,中國經濟增速將再次回到下滑軌道。
然而,2017年實際經濟增速不降反升至6.9%,走出了與市場預期相反的趨勢。市場悲觀預期,部分源于近年來經濟增速不斷放緩過程中形成的思維慣性或“通縮心態”,部分源于對房地產調控擔憂夸大,更在于對經濟下滑過程中的周期出清認識不足。過去一年,越來越多的指標顯示,我國經濟周期性衰退正在走向結束,新周期動能正在孕育。
三四線“逆襲”,房地產市場并未如預期“冷卻”。年初,市場普遍對2017年房地產市場較為謹慎。有調查顯示,2017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開工面積預測中位數分別為-5%和-3.3%。市場之所以對房地產市場謹慎,是因為2016年政府出臺了“史上最嚴”的9.30房地產調控措施。根據歷史經驗,調控措施出臺之后,房地產市場會應聲回落。然而,2017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開工面積分別增長7.7%和7.0%,并未如預期“冷卻”。
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量價齊升”,對沖了一二線城市下滑影響。三四線房地產市場逆襲,應該是2017年最大的“意外”。近幾年來,市場幾乎一邊倒地看空三四線房地產市場前景。流行觀點是“未來十年三四線房價漲不動”、“三四線城市人口凈流出”、“三四線鬼城遍地、去庫存需要十年”等。2017年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幅度都在一倍以上。當年提出“三四線房價十年漲不動”的大佬華麗轉身,去了在三四線城市儲備大量土地的地產開發商。地產商若聽從了專家們預測,“清倉”三四線土地,走“輕資產”模式,不知道又要損失幾千個“小目標”?
去產能力度空前疊加需求韌性,推動PPI大幅反彈。2016年四季度,主要受供給側收縮影響,PPI同比增速由負轉正,結束了50幾個月的負值狀態。PPI未來如何走?市場主流認為,PPI會在一季度“脈沖”至年內高點,然后快速回落,全年平均增速在1.8%-1.9%左右。2017年PPI在2月份到達7.8%的高點,經過幾個月的短暫回落后,下半年再啟升勢,全年平均增速達到6.3%。無論是其脈沖高度,還是平均漲幅,都遠超市場預期。
市場之所以看淡PPI回升可持續性,一方面是低估了去產能的力度和決心,認為其對價格難以形成持久影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房地產調控下需求走弱的擔憂過度。2017年需求保持了較高韌性,六大電廠發電耗煤量全年增長12.6%,扭轉了過去幾年連續下滑態勢;電解鋁消費增速在9%-10%;粗鋼產量同比增長接近6%。與此同時, 去產能力度“超預期”:6月底前徹底消滅“地條鋼”,電解鋁和水泥行業去產能拉開大幕,取暖季京津冀等六省市實施超嚴厲環保限產等。
加強金融監管全面展開,監管思路由鼓勵創新為主轉向更加強調安全。過去一段時間,在金融創新戰略驅動下,部分銀行積極轉型,降低傳統存貸業務的“過度依賴”,增加中間業務利潤。中間業務發展增加了收入和盈利的穩定性,但部分業務也存在“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等行為;過度依賴批發融資、資產負債表過度擴張,影子銀行野蠻擴張,資金來源穩定性下降,威脅金融體系安全。2017年4月末,中央會議提出“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將金融穩定提升至攸關經濟安全的高度,加強金融監管工作隨后全面展開。監管部門針對“影子銀行”、“同業存單”、“通道業務”和“過度杠桿”等各種規避監管、套利等行為推出針對性監管措施。加強金融監管是從防范國家安全、金融安全大局出發而做出的戰略性部署,一定程度上也是對過去一段時間過度強調“金融創新”思路的一個調整,是一次“正本清源”、回歸初心的“體檢”。短期內,加強監管會帶來流動性沖擊,對2017年股票、債券等風格形成及市場走勢產生了重大影響。
人民幣匯率上演“完美風暴”,證偽各種“崩潰”論調。2016年底在美國加息等因素推動下,人民幣離岸匯率年底最高觸及6.988,離7.0的心理關口只有“一步之遙”,市場恐慌也達到了極點。市場幾乎一邊倒地看貶2017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歧只在于幅度大小,很多專家預測人民幣匯率2017年會突破8.0的大關,開始擔憂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不夠的問題。
然而2017年人民幣匯率幾乎走出了一邊倒的升值行情,即便是美聯儲“三次加息”也無法阻止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趨勢。截至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升破6.5,升值幅度達到7.5%。匯率是一個高度專業而復雜的問題,既涉及到經濟體之間的競爭力起伏,又涉及到經濟周期邊際變化,還涉及到一國金融體系穩定,充滿高度的復雜性和博弈性。
很多專家簡單依靠線性外推思維,在匯率觀點上“追漲殺跌”,加劇恐慌,并未發揮出專家應有的專業性和前瞻性。在人民幣升值、資本凈流入時,鼓噪美元霸權衰落,急著和美元霸權說拜拜,抱怨外匯儲備規模過高;人民幣貶值時,又開始擔憂外匯儲備規模不夠和散步人民幣匯率崩潰言論,加劇社會恐慌。未來看,中國經濟”L“性筑底跡象明顯,再通脹效果顯著,人民幣匯率周期性貶值壓力大幅緩解,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
完全預測現實是不可能的,“預期差”存在非常正常,也是對投資最有價值的地方。我們系統梳理預期差,目的是啟迪思考,更好地把握未來。
(本文作者介紹:華菁證券資產管理事業部宏觀策略總監。)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