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王劍
近幾年,一些中小銀行陸續出現重大風險,如2019年爆發風險的包商銀行、錦州銀行等。目前,仍有中小銀行在人民銀行的風險評級中處于劣等,必須予以重視。
論及中小銀行的風險問題,我們過去經常拿美國銀行業作為對比。美國銀行業發源自自由銀行制度,也就是最早的時候銀行業準入門檻很低,全國開了好幾萬家大大小小的銀行。而后自由競爭,很多競爭力弱的銀行就被逐步淘汰出局。尤其是遇到“大災年”——金融危機,就會有成片的小銀行倒閉。因此,美國是靠市場競爭的力量大浪淘沙,慢慢減少了銀行的數量。這是很正常的市場現象。當論及我國的銀行業尤其是我國的中小銀行時,也有人照本宣科,認為這些中小銀行競爭力弱,無法應對大中型銀行競爭,將來必然會有行業整合。即使不能采取美國那種淘汰制,那么也應該兼并整合,有序退出。
這一觀點看上去沒有問題,合乎邏輯。但是,當我們仔細分析這些出問題的中小銀行時,馬上就能發現上述觀點難以立足。
首先,個別出問題的中小銀行所在區域是中西部地區,銀行業競爭遠不如東部激烈。眾所周知,我國的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比如長三角、珠三角等,城里大小銀行的網點密集,街上最不缺的就是銀行網點,很多業務的競爭白熱化。但這些地區沒有出現非常惡性的競爭,至少沒出現類似前述重大風險事件案例里那樣的中小銀行,反倒在激烈的競爭下涌現出一批優秀中小銀行。而我們實地考察中西部一些地區時,發現銀行業滲透率并不高,很多業務并未被當地銀行挖掘。我們暫時無法斷定這一現象是否普遍,畢竟調研樣本不夠。如果普遍,那么就說明中西部銀行業競爭并不充分。
其次,我們逐一去觀察發生重大風險的中小銀行,大部分是公司治理問題,很多是大股東不當干預,也有的是管理層不當控制,總之都是有人“做壞事”。而有的銀行沒有人“做壞事”,只是經營管理水平不夠,競爭力較差,那么其后果充其量是銀行經營業績不佳,也不至于出現關系銀行存亡的重大風險。可見,這些重大風險不是來自市場競爭,不是來自業務層面,而是來自公司治理層面。
可見,結論是較為清晰的。我國中西部地區銀行業競爭并不算激烈,甚至在小微、“三農”等領域有很多服務真空,很多初到西部的銀行還能感嘆這里業務真好做。出問題的中小銀行也不是因為競爭激烈,而是內部出現其他問題尤其是公司治理問題,并且外部防線也失效。由于全國各地中小銀行眾多,當地人才選拔等工作跟不上,導致個別銀行出現了經營不善甚至重大風險的問題。那么,應對之策無非是改善公司治理、專業業務賦能。但是落實起來不容易,人才隊伍和業務能力的建設都非一朝一夕之功,這條路較為漫長。
當初開辦這些中小銀行的初衷,是為了讓其作為本地法人銀行去支持當地經濟。這想法的背景是,一些大型銀行的當地分支機構存貸比過低,甚至有些網點只存不貸,資金反哺當地的比例太小。但中小銀行大量開辦后,帶來的問題就是由于經營跟不上導致風險出現。這似乎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顧此失彼。根治的方法是著力提升各地中小銀行的經營水平,同時還要加強各地監管力度,筑牢防線。
一個可行的方案是:很多成長于東部地區的中小銀行,在市場的錘煉中,開發出了一套服務“三農”、小微客戶的方法,它們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開辦分支機構或村鎮銀行,取得了可復制的成功經驗。比如浙江、江蘇的一些城商行、農商行,在中西部尤其是一些欠發達地區參控了村鎮銀行,取得了很好的經營效果和社會效果。這些成效說明這套模式雖然源自東部,但卻可以移植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當然前提是由母(總)行進行嚴格的風險管控和指導具體業務開展。因此,這看起來是一條短期內見效較快的、能夠將優質金融服務下沉到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路子。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CFA持牌人,曾供職于浙商證券、光大證券研究所,擔任金融行業分析師,2018年加盟國信證券,任金融業首席分析師。)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