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建軍
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貨幣政策需要保持穩定和可持續性,同時要保持匯率的穩定,做好內外部的平衡,徹底打掉經濟走回頭路的市場預期,使中國經濟真正進入到新的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最近有兩組數據都比較引人關注,一個是中國經濟貢獻率的分解。根據2月13日商務部在新聞發布會上的介紹, 2018年我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1萬億元,增長9%。消費連續5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最終消費就超過了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并且消費的地位愈發突出。根據上述的最新數據,2018年消費對經濟的貢獻已經超過了四分之三。
在最終消費貢獻的這76.2%里面,主要包括居民消費支出和政府消費支出。二者的比例一直維持在3:1左右,從中推測出,2018年居民消費支出對經濟的貢獻率已經達到57%,毫無懸念成為了經濟增長的最核心動力。
另外一個數據是19年1月份的金融數據, 2019年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6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6萬億元。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05.08萬億元,同比增長10.4%。人民幣貸款余額139.53萬億元,同比增長13.4%。兩種社會流動性指標同步兩位數增長。
第一組數據無疑在告訴我們,盡管消費的貢獻大幅提升和投資下降有一定的關系,但是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不再依賴負債式的投資拉動、轉向消費驅動,已經有了一定的成績,同時這個趨勢應該是不可逆的,我們不會回到過去十年那種把宏觀杠桿拉伸到270%左右的危險和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之中。
第二組數據引起了廣泛討論,焦點在于貨幣政策是否不再穩健而轉向了寬松。克強總理明確表態,這不是“大水漫灌”,來為市場定調。這其中所反映出的是,對于政策走勢和經濟轉型之間的關系是否穩定,至少還不能形成一致的市場預期。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作為經濟增長模式的指示器----究竟是向前走還是回頭,顯得特別的重要。這無疑對貨幣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政策的持續性和可信度綁在了一起。
在經濟轉型和貨幣政策之間還有一個要強調的,就是內外部的平衡,也就是說貨幣政策對內穩定的同時,對外也要穩定,即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和表現。作為一種有管理的浮動匯率,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能夠逐步改善我們的貿易賬戶、助力經濟的轉型,也有利于吸引外資的流入、更好的促進金融開放的戰略實施,推動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使用。
總之,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貨幣政策需要保持穩定和可持續性,同時要保持匯率的穩定,做好內外部的平衡,徹底打掉經濟走回頭路的市場預期,使中國經濟真正進入到新的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本文作者介紹:金融學博士后,在大型央企及金融機構從事戰略規劃、投資及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從事經濟金融領域的投資相關工作。)
責任編輯:趙子牛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