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15日到8月26日,A股經歷了一輪過山車式的行情。短短72天,A股從5178點跌至2850點,跌幅高達44%,下跌之迅猛,幅度之大,創下A股歷史之最。牛市戛然而止,一手好牌打成了殘局,其中暴露出股市存在嚴重的制度缺陷。為了防止股災重演,必須完善股市制度建設,重塑股民的信心,恢復股市的公平正義。
股災根源是制度建設滯后 股市結構不合理
對于此次股災的發生原因,眾說紛紜。杠桿融資的推波助瀾,股指期貨的大量做空,前期救市的失策,這些因素都在股災發生過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最深層次的原因是股市制度建設滯后。中國股市這么多年來長期萎靡,瘋牛瘋熊輪替出現,股災屢屢發生。其中的根源是股市長期存在制度性的缺陷,具體表現如下:
一是大恐龍與小跳蚤兩極分化,股市結構不合理。中國股市存在著嚴重的結構失衡,即“大恐龍”與“小跳蚤”的兩極分化:一面是以大盤藍籌股為代表的“大恐龍,其價值被嚴重低估,股價不起;另一面是以近500家創業板企業為代表的“小跳蚤”,其股價卻被爆炒暴漲。顯然化解中國股市結構不合理的高風險問題,核心就是要抓住創業板這個主要矛盾。創業板之所以成為神創板,原因是其股本結構小,容易被炒作,廣受投資者的追捧和青睞。以四大行為代表的大盤藍籌之所以價格低迷,其原因在于股本太大,投資者對之棄若敝屣。
創業板投機之風盛行 大股東肆意減持
二是一股獨大造就創業板投機之風盛行。創業板過度投機的背后是家族企業一股獨大導致的治理結構失衡問題。這種情況下獨立董事由大股東聘任和擺布,成為大股東利益的代言人,淪落為董事會里面的“花瓶”。在創業板企業中,大股東持股比例在30%以上的就有233家,占比達49%,而父子關系、夫妻關系、兄弟關系形成的家族控股的平均持股比例竟高達39%。同時由于創業板企業的盤子過小,在平均股本只有9500萬的情況下,極易被大股東和莊家聯手,在二級市場以市值管理的名義控盤,爆炒股價。無論是連拉35個漲停板上市后首季度報表卻爆出虧損的暴風科技,還是從藍思科技一上市,持有81%股權的周群飛便成為中國女首富的事例來看,創業板創造了無數家族一夜暴富的奇跡,也從所謂的“創新企業造血器”淪為了“富豪家族制造機”。
三是大股東肆意減持,資本體制失血。在股價暴漲的創業板上,家族企業的大股東和高管在面對著漲到天上去的公司股價,已全然不在乎企業的發展及技術的革新,只一門心思的想著套現造富。故此,一旦股票解禁,大股東便利用自己一股獨大的地位與莊家共舞,在二級市場上進行多頻次的高拋低吸,肆意減持套現,借以在短時間內牟取暴利,實現“致富”。2015年上半年,主板公司共減持2280億元,平均減持價格為12元;相比之下,中小板和創業板共減持2448億元,減持總額超過了主板,且減持價格為21元,是主板平均減持價格的兩倍之巨。小盤股的減持情況堪稱觸目驚心,也可以看出,股市目前的公平效率問題在中小板與創業板等小盤股上體現的更為明顯,結構性失衡問題一目了然。
而且監管層對創業板大股東的減持并未進行有效的規制:上交所2014年7月份曾發布征求意見稿,試圖要求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以及持股5%以上股東在套現減持時,應進行提前披露,但后來卻不了了之;而深交所對創業板的監管力度明顯更是要小于中小板抑或主板。在主板或者中小板上,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減持在以下兩種情況時需要提前2天進行披露。而創業板僅要求在第一種情況下提前兩天披露,一度引發輿論嘩然的樂視網大股東賈躍亭姐弟的減持事件,僅通過兩天共減持樂視2%的股權,就一次性獲得了25億元的現金,也成功的規避了監管,只是在事后進行了相應的披露。更何況,目前大股東的減持更是慌不擇路,大量企業違規操作,即便達到了披露標準也“牙關緊閉、拒不坦白”。
建議發起創業板上市公司股權革命
中國股市已經走出危機,但股災的陰霾仍未遠去,股民的信心仍待恢復,股市的發展道阻且長。重新振興股市既是反哺實體經濟的需要,也是促進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助力中國崛起的需要。為此,股市應當刮骨療毒,建立起健康長效的機制。為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其一,建立創業板泡沫50指數,提高信息披露程度。信息是資本市場的生命線,信息的披露也是以市場化手段解決創業板泡沫問題的關鍵。監管層應借助信息披露這一工具,要求市盈率最高的前50家企業,就其特定數據、爆炒的營業部、機構及投資人進行每日披露。通過上述負面清單的方式,將大股東和莊家的暗箱操作在陽光下暴曬,防止其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在二級市場進行資本運作,損害中小股民的利益。
其二,雙管齊下,發起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股權革命。一方面,要將大股東持股比例壓縮到30%以內,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并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避免由大股東直接聘任獨立董事,而應從上市公司協會建立獨立董事人才庫中選舉獨立董事;另一方面,對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高管等減持套現給予更嚴格的限制,應提前一個月發布公告,向投資者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揭示風險,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密切跟蹤減持資金的去向,尤其要避免這些資金成為移民海外的“地下錢莊”。從樂視事件中,賈躍亭姐弟減持消息一經發布即引發股價下跌來看,如果有預披露這一制約機制在,大股東必然不敢肆意減持,損害中小股民的利益。
其三,對上市公司凡是持股超過30%的一股獨大的大股東與高管高價變現,出臺嚴格的限制政策,并追蹤、分析創業板、中小板等家族企業高價減持變現資金的去向。監管部門要秋后算賬,追蹤動輒減持幾十億、上百億的大股東資金到底去哪兒了,股市有沒有真正地反哺實體經濟?兩大交易所必須明確規定,無論國有還是民營企業的一股獨大的大股東,即便是減持一股也要向市場提前披露。同時停止大股東幕后的大宗交易和轉讓,嚴格控制大股東違規減持。
建議分拆四大銀行股 提高藍籌股活力
最后,分拆四大銀行股,提高大盤藍籌股活力。交易學是資本市場發展的理論基礎,人們投資股票的第一動機是獲得買賣價差。從海外資本市場的經驗看,金融領域的花旗、摩根,高科技領域的微軟、蘋果和實體領域的埃克森美孚、沃爾瑪,以上六家企業平均股本僅為47億股;而中國四大行的平均股本為3064億股(其中工商銀行股本為3564億股,農業銀行3248億股,中國銀行2944億股,建設銀行2500億股),二者相差竟高達65倍,這是中國大盤藍籌股不活躍關鍵所在。因此,應從根本上調整我國股市結構,對四大銀行實行集團公司和下屬子公司一對二、一對三,甚至一對四的分拆,從業務上進行母子公司重組,從地域上對傳統信貸業務進行劃分。通過拆分銀行股的改革方式,“藍籌不香、藍籌不起”的被動局面就會被改變,進而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股市“大票慢、小票牛,結構不合理”的嚴峻問題。
股市承擔著發展直接融資、減少銀行風險、讓居民投資致富的歷史使命。準確地為股市號脈并尋求治本之策,才能讓股市長期健康地發展,資本市場才能振衰起弊,進而成為中國崛起的主戰場,為中國夢奠定堅固的基石。
(作者:劉紀鵬教授系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劉志強系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
關于欄目《股災反思錄:責任 理性 建設性》
新浪財經推出系列策劃《股災反思錄:責任 理性 建設性》,我們邀請業內優秀的官員、學者、上市公司、市場參與者、媒體、投資者一起探討:A股為何總跳不出暴漲暴跌的怪圈?我們需要怎樣的制度建設,才能 避免重蹈覆轍?每一個市場參與者是否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承擔了相應責任?中國資本市場繼續前行,需要我們達成新的共識。
如果您對資本市場有獨到見解,歡迎來稿,我們將擇優發表。來稿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及聯系方式。
投稿郵箱:wenwei3@staff.sina.com.cn
聯系電話:010 62675594
網友精彩投稿匯總
新浪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標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或個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