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本周,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的央行都有新動作,“超級央行周”或預示著全球貨幣政策迎來新拐點。從日本時隔17年來首次加息,到瑞士打響發達經濟體降息“首槍”,看似矛盾的背后實則是全球經濟新趨勢下貨幣政策轉向寬松的序幕。對中國來說,外部貨幣政策周期正朝著更有利于我國貨幣政策釋放更多騰挪空間的方向演進,有利于營造更好的金融環境支持實體經濟穩增長。
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多國央行集體在本周公布利率決議,盡管日本央行自2007年2月以來首次加息,似乎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央行準備降息看起來背道而馳,但日本央行只是終結了維持多年的負利率政策,這也是為何加息“靴子”落地后,市場反應平淡、日元匯率甚至轉跌的主要原因。瑞士央行的意外“搶跑”讓金融市場為之一驚,美元指數走強,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一些非美貨幣兌美元匯率昨日下跌明顯。這是在市場上有著“G10貨幣”之稱的國家中自疫情暴發以來首個降息的央行,率先降息的漣漪正在擴散,這更像是全球貨幣寬松周期即將開啟的號角。市場預期英國央行降息的時間點將提前至6月,加之美聯儲最新“點陣圖”顯示預計今年有3次降息,可以預期,主要經濟體有望在今年年中陸續開啟降息的寬松周期。
全球流動性即將再度“潮起”的影響是廣泛的,尤其是金融市場通常會提前反應。這意味著,盡管今年下半年多個主要經濟體有望陸續實施降息,但市場可能會提前至二季度對資產價格作出調整。
對中國來說,外部貨幣政策環境的逐漸寬松,有利于緩和境內外利差約束,為今年經濟穩增長騰挪出更多政策操作空間。央行本周在國新辦發布會上明確提出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降空間”“有利于拓寬利率政策操作的自主性”等表述,也預示著年內降準降息仍有可能。特別是考慮到進入二季度后,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有望開始發行,加上1萬億元增發國債所對應的具體投資項目在上半年將全部開工,無論是政府發債還是項目落地需要配套資金,貨幣信貸的支持都不會缺席,而外部貨幣政策寬松周期的到來也將營造相對有利的流動性環境,為人民幣匯率和人民幣資產提供支撐。
責任編輯:郝欣煜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