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史上首個“特大地震預警”,為何日本社會沒有大范圍恐慌?

面對史上首個“特大地震預警”,為何日本社會沒有大范圍恐慌?
2024年08月17日 08:03 新民周刊

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對于日本氣象廳一周前發布的有史以來第一個“特大地震預警”,日本防災擔當大臣松村祥史15日表示,目前預警已解除。不過分析指出,解除預警只是考慮到社會的承受限度,并不意味發生大地震的風險已消除。未來30年,日本更應警惕在南海海槽發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

  撰稿 | 劉 迪

  8月8日下午,日本宮崎縣附近海域發生7.1級地震,日本氣象廳召集專家討論,認為此后一周內日本太平洋沿岸可能發生大地震及海嘯,呼吁民眾保持警惕。本來岸田首相準備在9日下午出發訪問哈薩克、烏茲別克及蒙古,但9日下午1點20分,日本首相岸田舉行記者會,突然宣布中止外訪。此時距其出發僅1小時40分。

  為何岸田突然取消行程?其中“巨大地震”預報是直接原因。據氣象廳說這次南海海溝可能發生最大震級為9.1的巨大地震。一般來說,政治家因國內發生災害而提前回國可以理解,但因強震預報而取消外訪則少有先例。那么岸田是否可以無視地震預報強行外訪呢?

  據日本媒體分析,岸田其實擔心如果無視警告強行出訪,其引發的輿論批評將影響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不過盡管岸田突然取消訪問,輿論并無強烈批評,這說明日本輿論還是認可“安全第一”的政治行為,而國民也不會放過一個“外國優先”的政治家。

  日本各種媒體災害報道頻率或時間高于其他國家。災害的預防救援常居于民眾關注中心。與其他國家比,日本媒體更加頻繁中止娛樂節目報道臺風、火山、洪水、大雪、暴雨、泥石流、地震以及海嘯等災害信息。日本的自然災害發生概率遠高于世界其他國家。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數字,2022年日本國土面積僅占全球0.29%,但全球M6以上的地震18.5%發生在日本,全球活火山的7.1%在日本。全球災難死亡人數的1.5%在日本,全球災害損失金額的17.5%在日本。

  日本社會對防災減災具有高度共識。作為政治家及行政部門,必須時時刻刻將防災減災這種“安全問題”置于政治重心。每當日本某地發生某種災害,日本政府立即會掛出一塊“某某災害緊急對策本部”牌子,政府要員乃至首相充當本部長,親自掛帥。

  另一方面,這次日本氣象廳發布“巨大地震注意”,意味著宮崎地震可能誘發其他地方反復發生地震。宮崎地震后,我在國內的親朋紛紛來信詢問,十分擔心。有報道說日本超市便利店飲用水方便食品被搶購一空,部分地區商店限購,但并未出現大規模恐慌。畢竟日本社會對這類災害警報已經脫敏。周圍日本居民則一臉淡定。我跟他們談地震,他們則不慌不忙跟你確認某些問題,如提醒你所在地區避難場所。

  為何日本社會沒有大范圍恐慌?這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們已把能想到的都做到了;另一是他們對生命有一種佛教說的“諦觀”,該來的也躲不掉,那就無需擔心。

  觀察日本人,他們其實是在人生中的所有時刻都在準備某種災害到來。居民從幼至老不斷接受防災訓練,公司及各類機構每年演習災害救援。日本政府不斷提升建筑物抗震標準。建筑公司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建筑物的防震、免震建設技術。

  收到“巨大地震注意”警報,日本人重新確認家中防災物資儲備,檢查家中飲用水、防災食物以及防災包。其中,防災專家建議包內要裝入現金、存折、印章、手電、手電充電器、急救箱、水、如廁袋、防寒雨衣等20余種物品。

  每年各地方政府給每家發“救災手冊”。手冊內容豐富,經常更新內容,推出新版。翻開第一章,空白處要填寫家庭成員血型、過敏物質清單。這種手冊日益精致,比起早期版本更便于攜帶。

  當所有想到的都做到了以后,那他們就靜靜等待災害到來。這也算是一種“盡人事,聽天命”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日本 地震 日本社會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
  • 08-23 益諾思 688710 --
  • 08-20 成電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08-15 小方制藥 603207 12.47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