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費潮才開始!

來源:資管云

還要不要卷?

降費的風又一次刮到了ETF。

管理費率統一從0.5%降至0.15%,托管費率從0.1%降至0.05%。直接三折的力度直接覆蓋了市場上大部分主流的指數ETF,包括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上證50、上證180、科創板50等核心寬基指數。

無論是千億級別的ETF,還是在成立線上下掙扎的ETF,這下都不得不面臨一個難題:還要不要卷了?

11月19日晚間,華夏、華泰柏瑞、易方達、嘉實、南方、華安等多家基金管理人集體公告,將從11月20日或22日起,調降旗下大型寬基ETF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其中,管理費率統一從0.5%調降至0.15%,托管費率統一從0.1%調降至0.05%。

據統計,此次涉及調降的相關ETF規模合計超過1.3萬億元,涉及多只核心寬基指數。其中華夏旗下有7只、南方旗下6只、易方達旗下4只,嘉實、華泰柏瑞、華安則各1只。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以當前規模測算,每年可為投資者降低持有成本約50億元,這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的節省。投資者在投資ETF時,成本大幅降低,收益有望得到提升,這將進一步激發投資者對ETF的投資熱情,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市場。

對監管來說,推動基金公司讓利投資者,好!

但對基金公司來說,是實打實地少賺錢了,也就是想要再賺到原先的利潤,對ETF產品的規模就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根據市場測算,原來0.5%的費率,100億規模每年能帶來5000萬元的收入,現在降到0.15%,需要300多億的規模才能覆蓋。原本頭部大公司有幾個甚至1個千億規模的大寬基就足夠躺平了,但現在可能不夠了。

費率的降低與規模的需求增加,這能不能畫等號?

當然對銷售機構和托管銀行來說,肯定也賺不到錢了。

更何況,這次降費不再是小打小鬧,都是圍繞著各家基金公司的頂流產品展開。

此次參與調降的相關ETF規模合計超過1.3萬億元。在市場7只規模超千億元的股票ETF中,有5只均在此次調整之列——包含全市場規模最大、最新規模超3700億元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以及華夏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嘉實滬深300ETF和南方中證500ETF。

基金中報顯示,上述5只千億元規模ETF的持有人戶數,截至6月末合計接近130萬戶。

要知道,根據2024年公募基金三季報顯示,2024年三季度,所有ETF規模為3.50萬億元。非貨幣ETF規模則是3.35萬億元。而這是由近1000只ETF產品貢獻的,上述20只產品占比規模就已經接近40%!

這又會帶來更大的影響——頭部都卷起來了,規模小的產品還有活路嗎?

頭部基金公司完全可以憑借自身的規模效應、客戶群積累,正大光明地用降費將一些中小基金公司洗出ETF這個戰場。

0.15%的管理費,100億的規模一年的管理費也才1500萬,還要刨除一定的指數授權費和做市費用,以及銷售時候的尾傭等費用,一年真正能拿到手的管理費也所剩不多了。即使不算人力成本,以目前推廣的運營成本來看,也肯定是虧錢的狀態,基本上也只有頭部公司才能熬得住,畢竟也不是所有的機構都能將ETF規模做大的。

市場有種說法是在目前降費的大背景下,一家基金公司的股票ETF規模要達到千億才能有穩定的盈利,到最后ETF這個市場就真的變成只有頭部玩的游戲了。

而很多中小基金公司的日子就會異常艱難了,跟進降費吧,就立馬虧利潤;不跟進吧,規模萎縮,最后還是要虧。

而且還有一個關鍵點,過往同一類型的ETF,無論是寬基指數還是行業指數,基本上基金公司都是抱團發行的,同一個指數的ETF產品往往都會有大幾十只。

但隨著降費之后,大家或許在挑選的時候都不需要再煩惱了,直接按照規模排序挑最大的幾只就好了,畢竟費率都降下來了。

而且這才只是開始,雖然目前只涉及20只左右的ETF公告了降費,但后續無疑參與降費的產品會越來越多,甚至可能變成行業的共識。

降費會促使基金公司之間的競爭發生了轉變。以前大家可能主要拼費率,現在則更多地要在產品創新、服務質量和投資業績等方面一較高下。

參考美國指數類產品的規模可以發現,頭部只能做到對寬基的贏者通吃,但在行業指數等方面,中小機構依然是有機會異軍突起的。

在國內這同樣是一條可參考的路徑,尤其是目前大多數行業主題ETF的費率還在0.6%,比寬基更有盈利能力。雖然說行業主題ETF更依賴市場行情,但一旦有行情,行業主題ETF的彈性往往比寬基更大,吸引的資金量也更大。

與其在寬基ETF的紅海里里搏殺,不如抽身看看更差異化的品種?

除了行業主題ETF外,指增產品同樣是中小機構能夠脫穎而出的機會,在超額上可就不再是規模為王、頭部通吃了。

所以ETF并不只有寬基指數。在未來的發展中,行業整合與洗牌仍將持續。頭部基金公司將繼續憑借自身優勢鞏固市場地位,通過規模擴張、產品創新、服務升級等手段,進一步提升競爭力。而中小基金公司則面臨更大的生存挑戰,行業格局將逐漸向頭部集中,強者恒強的局面可能進一步加劇。

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小公司沒有機會。未來ETF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注重差異化,中小公司若能明確自身定位和優勢,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在產品創新、投資策略、客戶服務還是營銷渠道等方面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仍有可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文:李滬生?| 智信研究公司基金研究主管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ETF 華夏 基金公司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2-02 先鋒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馳科技 688708 27.08
  • 11-22 英思特 301622 22.36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