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韓瀅
來源/連線Insight(ID:lxinsight)
一年前,應屆生孟凡和劉柯同時進入了兩家互聯網大廠,抱著對高薪資、好前途的向往,她們開啟了大廠“追夢之旅”。
一年后,她們卻做出了同樣的選擇——裸辭。對她們來說,比起在大廠工作的風險,裸辭這個看似風險很高的選擇,已經不值一提。
“我剛畢業一年,算上各種福利,大廠能給我近兩萬元的工資,但我實在高攀不起了。”劉柯告訴連線Insight。
劉柯很幸運,從大廠裸辭之后很快找到了新工作。但這份工作,薪資只有上家公司的一半,并且沒有房補,更談不上領導組織的下午茶,可相比于之前的大廠“黑暗”經歷,她欣然接受。
還在找工作的孟凡也清楚地知道,離開大廠,意味著降薪。以前她的一日三餐、上下班的打車費、加班費一分不少,而一旦離開大廠,這些隱形福利可能會消失不見。
但孟凡的選擇與劉柯相同,即使去小公司降薪,也要離開大廠。事實上,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一味追求大廠的高薪和高福利,畢竟在大廠的工作難言幸福。
近期,脈脈數據研究院發布的《告別氪金時代:人才吸引力報告 2021 》顯示,互聯網人的工作生活平衡、整體工作幸福感、職業成就感都低于平均值。
連線Insight找到了四位離職大廠的員工,有人寧愿降薪,有人失去房補,也有人回到老家……盡管他們的選擇各不相同,但卻共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職場環境。
以下是他們的真實經歷,由連線Insight編輯整理。
寧愿降薪去小公司,我也要離開大廠
劉柯 | 某內容平臺,工作六個月
去年年底,我從大廠裸辭了。按照市場規律年底其實很難找工作,所以我也沒報期望,想著給自己放個假期。這期間,我隨意投了兩三家,沒想到很快第三家就給我發來面試邀請。
經過在大廠半年的磨練,我發現大廠所謂工資的“溢價”,普遍高于人的能力。
尤其是絕大多數的應屆生,都是典型的“工資和能力不符”。大廠用高薪來吸引人,但卻不給畢業生學習的機會。
就像是小孩,還沒學會走,就要讓我跑起來了。有的人扛住壓力,但最終被裁;有的人扛不住壓力,主動離職,像我一樣。
所以我從大廠裸辭之后,就做好了降薪跳槽的準備。我之前在大廠能拿到13k的薪資,現在即便只有五千塊,但只要不是高壓的環境,我都可以接受。
也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我不到一周就入職新的公司了,算是無縫銜接。新的公司沒有以前可以免費吃一日三餐,也談不上每月2500元的房補,更沒有一周很多次的下午茶時間,但氛圍輕松,所以我很滿意。
回過頭看,此前大廠的工作經歷對我來說,實在是一場很失敗的“旅行”。
研究生畢業后我進入大廠實習并順利轉正,我以為我會在臥虎藏龍的大廠高效率地工作。在我的預想中,大廠的環境應該是大家奔著一個目標努力,拼命地工作,沒有其他冗雜的事情和壓力纏身。
但事實證明我想錯了,我的直屬領導是個非常強勢且頑固的人。我是負責內容運營工作,我自己有一些創意想法,但在他的管理下,卻變成了機械的工作。
最讓我不理解的是,每次我負責的工作,他作為領導都要在沒看到結果之前來插一手,作為下屬我必須要按著他的意愿去做所有事,即使這是一項被全組同事都驗證過的無法完成的工作。
舉例來說,當沒有內容可以運營的時候,他還要逼著我去寫,并提出deadline,那一刻我真的受不了。還有一次,我負責的一個項目,需要對外協調,他逼著我要求其他部門同級的同事做事,我一個公司的新人,論資排輩,人家憑什么聽我指揮。最后的結果是兩個部門的人爭論得面紅耳赤,也沒有達到領導要的效果。
這些都是工作上不開心的縮影。那一段時間,我每天坐到電腦前都如坐針氈,但礙于剛畢業轉正,如果提出離職需要付違約金的原因,我就一忍再忍。
最開始我是積極的,想要改變自己的狀態。我不僅主動和部門領導談話,還會找公司HR協調我們組內的關系。在我的努力之下,情況確實有過好轉,我和部門領導的關系也緩和不少。
抱著慢慢相處的心理,過了一段時間,我和部門領導的關系又陷入僵局。我最后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這是人的性格天生使然,想要改變性格真的太難了。
每當面對他交給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我也懷疑過自己,我是真的“笨”嗎?
作為獨立的個體,當我完全不認同他的想法,并且無法改變現狀時,我就意識到我該辭職了。
我離開大廠的原因就是壓力太大、和領導相處不來,或許是我不配。
從去年五月份畢業入職以來,到現在也就半年,但我的離職掙扎期可以說是貫穿整個工作始終。我提過兩次離職,都沒成功,一面是領導勸我再想想,一面是朋友建議我第一份工作更看重穩定。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份工作不僅沒給我帶來什么成長,反而給我留下了陰影。
我現在仍然是做著內容運營的工作,但很大的不同是,新公司的老師們會指導我這個新人,起碼是個平等交流的狀態。更重要的是,不到兩個月的工作中,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以及每做完一件事都能收獲成就感。
失去加班費、免費的一日三餐,但并不后悔離開大廠
孟凡 | 某內容平臺,工作一年
去年三月,我離開了一家氛圍很好的創業公司,滿懷一腔熱血奔赴大廠。
起初我很開心,畢竟當時我剛畢業半年,薪資就翻倍了,比同齡人都要高,起點也不錯。我覺得這是個提升自我的跳板,試圖努力抓住。
不過,這種想法只短暫地停留了三個月。組內的溝通壓力、每天的早班值班、領導的打壓抨擊……互聯網大廠的美好面具很快就被撕開,并且越來越糟糕。
那時候,我強制給自己定了一個干滿一年的目標,畢竟頻繁換工作對以后的職業生涯是很不利的。我逼著自己調整狀態,適應大廠的工作節奏和行業的“潛規則”。
但我的隱忍換來的是領導的“溫水煮青蛙”和同事的“甩鍋”,大廠的職場復雜性早已超越了我的認知范圍。
最讓我接受不了的就是公司的罰款機制。領導會時不時地給我們罰款,無論是你自己負責的內容,還是你手下實習生負責的內容。這個罰款沒有任何的白紙黑字的標準,完全看領導的心情。
這一年,我經常是“人在家中坐,罰款天上來”。即便是休息日,罰款也是逃不掉的。我經常早上醒來打開手機的那一刻,就看到領導的罰款消息。沒有任何解釋的機會,這非常影響工作的動力和心情。
雖然,我在大廠的工資幾乎是同齡人的二倍,節假日三倍工資、雙休日兩倍工資經常讓我忘記了加班的痛苦。除了工資外,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公司免費解決,上班不想擠地鐵,打車費公司也可以報銷。再加上沒有時間消費,所以工作一年我攢了不少錢。
但這些看似誘人的福利,一旦享受了,便需要承受異于常人的壓力。
循環往復之下,我的身體真的扛不住了。這一年,我去醫院跑了無數次。中耳炎、爆痘……各種病都找到了我身上。作為一個女生,我這一年就化了兩三次完整的妝容,平時都是灰頭土臉地“搬磚”。
我一度覺得自己患上了嚴重抑郁,所以在經歷了漫長的掙扎期后,我選擇了離職。離職后的那一刻,如釋重負,微信終于不會再彈出工作消息了。
離職當天,我趕緊退出各種微信工作群,沒想到竟然刪了快兩個小時。到最后,我的大拇指都是疼的。這聽起來像個玩笑,但卻是真的。
這幾百個群聊,就是我在大廠工作一年的印記,現在我對大廠沒有任何的向往。我也意識到,錢永遠是賺不完的,但身體的傷害確實不可逆的。
在度過了完整的假期之后,我開始瀏覽招聘網站的信息。正如我預期的一樣,離開大廠意味著降薪。原本我在大廠工作,算上加班費,一個月能拿到一萬五六的薪資,有時值班多甚至可以拿到兩萬元的薪資。
現在我和幾家同類型創業公司聊了下,不提供一日三餐,薪資也只有七八千左右。相比大廠來說降低很多。
還有家公司向我承諾不加班,我還挺滿意的,準備線下聊聊看,畢竟我受夠了加班的苦,能擁有一個完整的雙休日是我的第一目標。
選擇下一家公司時,我一定會提前了解明白公司的工作氛圍、工作量、職責這些方面,不會因為薪資一股腦地跳進“火坑”了。最重要的就是,我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
擺脫大廠后,即使難找工作也不想“二進宮”
肖然 | 某電商大廠,工作一年半
去年,作為本科應屆生畢業的我,薪資應該屬于上位圈。但這些,卻是在長達一年半的焦慮中換來的。
眾所周知,大廠的福利都很好,我們也不例外。食堂、健身房、下午茶、節日福利……樣樣落不下。算上各種補貼,我每個月的薪資能達到10k,對于我這個不是名校畢業的學生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說來慚愧,大廠的工作讓我從試用期便開始擔驚受怕。當時除了我之外,整個團隊的人都是社招進來的。社招的人不僅工作經驗比我豐富,在人際交往的處理上更是信手拈來。
所以很多東西我都不是很懂,那些職場前輩對我也不是很認可,更可氣的是我的大領導把我招進來之后又不是很想要我,好在我一直安心工作,沒出什么差錯。
后來,我覺得在新業務線轉正是我職業道路上的第一個錯誤。
沒想到的是,剛入行的我卻見證了大廠公司所謂的“內斗”。因為是中臺部門,前面要對接銷售,后面要對接優化師,作為中間溝通的人,我們經常就是接鍋俠的角色。
最慘烈的一次,也是在去年年底,由于前后端互相推責任,導致我們部門大leader被擠走了。更重要的是,我們當時的大領導,小領導包括HRBP基本上都是從之前同一個公司出來的,或者是非常熟的熟人,所以我們的派系非常的堅固,也意味著我們的團隊很不健康。
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整個團隊被架空了,又趕上了我所在的小區有疫情,我開始了14天的居家辦公。這期間,我的同事們陸續離職或者轉崗,我被弄得一頭霧水。
解封后,臨近過年,人心惶惶,我也就索性離職了。畢竟這樣既不健康又復雜的團隊,我也沒必要留下來。回家之后,我開始放空自己并且調整心態。
說實話,在大廠的這段工作讓我挺疲憊的,從試用期到離職,每天都在惶恐中度過,生怕工作上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被領導怪罪。在這種心態之下,免費的一日三餐,吃起來都不香了。
最近我的狀態還不錯,準備了一些小公司的面試。因為長期勞累、熬夜的電商工作讓我對這個行業提不起興趣,但其他行業又沒什么經驗,所以有點陷入兩難的糾結之中。
雖然不確定未來能做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絕對不會“二進宮”再進大廠了。
我最近瀏覽了很多職能性工作,薪資普遍不高,和大廠誘人的薪資差距很大,但也算在我的意料之中。從我現在接觸的新工作來看,不加班、雙休日是我的首選,薪資、福利這些都可以排在第二位。
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出來找工作難免會有落差,我想抓住“金三銀四”的機會再試試。
我不會為了所謂的高薪資、高福利再重新進入大廠工作,我現在瀏覽的職位都是創業公司,或者小廠。薪資、待遇雖然不高,但至少不用每天在焦慮中度過了。
放棄年終獎離開大廠,如今選擇裸辭回老家
墨如 | 某短視頻大廠,工作三年
我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在一線城市工作。但隨著年齡增長,漂泊感和無力感也越大。
工作三年,我見證了很多從大廠離職的同事、朋友。起初我為他們的選擇感到惋惜,畢竟大廠的工作是很多人都向往的。
不過從去年開始,互聯網行業整體不景氣。裁員的裁員、倒閉的倒閉,我也意識到競爭越來越大的大廠,似乎不是長久之計,說不定哪天我就被公司毫無征兆地裁掉了。
回想畢業之后的三年,我好像除了有份可觀的收入,并沒有其他的收獲。不得不承認,在一線城市大廠工作,我每個月的月薪加上年終獎,是個不少的數目,差不多老家的同齡人兩三年才能賺來的錢。
除了工資,還有雷打不動的免費三餐、節日福利這些額外補貼。但和一線城市高昂的房價相比,這也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就像所有大廠人一樣,我們的時薪很低,加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一想到這,我整個人的挫敗感就會更大,漂泊了這么久,很難有幸福快樂的時刻,這也是我這三年來最難接受的。
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我想要離職的沖動便一發不可收拾。和大多數人離職的套路一樣,我選擇在年前離職,回家過了個完全躺平的春節。
在年前離職,就意味著我放棄了年終獎,公司的規定是進入離職期的員工都不發放年終獎。但我并不后悔。選擇在27歲離開大廠,回到老家,是一時沖動,也是蓄謀已久。
回到老家,生活和收入的差距都有很大的變化,我現在等于是“吃老本”,靠著之前三年的積蓄過日子。
但換來的是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微信沒有消息,是從頭到腳的放松。
從一線城市,到三四線小城,如果說沒有落差是不可能的。這里的人均工資還不如大廠薪資的三分之一, 并且工作機會少之又少。留在老家的朋友,都選擇了國企或者公務員這類的“鐵飯碗”。
過完年后,我投了一周的簡歷,確實沒有看到很滿意的職位。但我并沒有因此焦慮,畢竟我有三年大廠的工作經驗,找個工作是不愁的。更何況,我已經不在乎薪資的問題了,只要可以滿足日常生活就足夠了,小城市的花銷也不多。
即便是沒有合適的工作,考公務員,憑借我的學習能力,應該也不是很費力。而且在互聯網不景氣的情況下,長期穩定的公務員是一個保障的兜底選項。
最差,我也可以把三年的積蓄當作創業基金,在老家開個小店,自己當老板,實現打工自由。
(應受訪者要求,劉柯、孟凡、肖然、墨如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