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蔚來豪賭ET5,戰略步伐開始提速

2021-12-22 08:23:57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財經琦觀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賈琦

  來源/財經琦觀(ID:cjqiguan)

  蔚來的戰略步伐開始提速了。

  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NIO Day在蘇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如期舉行,中型轎跑產品ET5的發布引發了車迷的熱烈反響。

  第二天,蔚來創始人李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有史以來訂單最多的一次。”

  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秦力洪也笑著補充道:“涌進來的訂單太多,一度把我們的App給搞趴下十幾分鐘。”

  價格是首要因素。

  ET5補貼前起售價為32.8萬元,BaaS(電池租賃)方案,補貼前起售價更是下探到了25.8萬元。

  作為對比參考,蔚來車型均價約44萬元。

  與此同時,另一個更具爭議的出圈話題我們可以放在一起討論。

  李斌在采訪中提到:“不理解為什么還有人買油車。除了能聞汽油味,實在想不到有什么好的。”

  關于這句話反映出李斌個人的道德水準如何我們不作評價。

  從商業角度來說,我們更關注這句話所反映出的掌舵人的心態認知。

  從何小鵬用“諾基亞的眼淚”來嘲諷豐田社長,到馬斯克直言“買燃油車的人是傻子”,這種為自己賽道站臺的表象背后,是一個新物種對即將被替代者的堅決蔑視。

  在大方向上,包括我在內的絕大多數行業觀察者,都認為新能源取代燃油車只是時間問題。

  一線的從業者們對這一遠景更是有著堅定的信仰。

  決定彼此策略差異的關鍵,在于對“替代完成時間長短”的判斷。

  印象中,蔚來方面如此大尺度地去表達對賽道的堅定,還是第一次。

  我們認為,蔚來對行業演化速度的有了進一步認識。

  一句“狂言”縱然說明不了什么。

  但ET5的推出,則在客觀上意味著蔚來開啟了“放棄圈地自萌”的第一步,加速了對“國民車”的下探嘗試。

  這是不容忽視的一大步,其附帶的雙重影響也值得投資市場重點注意。

  一方面,該產品的推出體現了蔚來對行業的敏銳覺察以及迅速反應。

  但另一方面,這與過去六年來蔚來堅持的高端、營銷、品牌、服務戰略發生了一定背離,對整個團隊的運營管理(微操)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加速度超預期

  今年四月,小米造車的新聞在業內刷了屏。

  盡管人們對小米“軟硬件融合經驗”有著充足的信任,但在靴子落地之前,其內部依然存有許多疑慮。

  其中,關于“會不會太晚了”的質疑更是被反復提及:畢竟特斯拉造車十多年,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也已經先跑了六年。

  如果小米電動車要等到2023年才能交付的話,那么中間又會有怎樣的變數?

  據報道,雷軍在內部分享中表示:“汽車是百年賽道,任何一場大的革命帶來的機會都是一個漫長的變革期,如今才是一個新周期剛剛開始時。當前純電動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只有4%,萬里長征所有人都才邁出幾步,這時候所謂時間差,在產業變革的時間尺度里,其實微不足道。”

  但事實上,這一周期的進展遠超雷軍的預想。

  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7.8萬輛,同比增長122.3%,環比增長19.8%。

  11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為20.8%,1-11月滲透率為13.9%。乘聯會判斷,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可突破20%。

  在產能不足,疫情影響,芯片缺貨的跌跌撞撞下,新能源汽車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動能。

  這也標志著整個賽道開始由政策驅動逐步向市場驅動轉向,國內市場已經進入了迅速成長期。

  一個新市場的發展一般都是呈指數型的。

  它不可能是勻速的,一旦機會窗口打開,過了那個臨界點后,很快就會達成全盤占領。

  以挪威為例,在2018年二季度滲透率達到20%之后,到今年這一數值就已經飆升到了90%。

  那么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可以說2023年基本上就是新能源賽道的決戰圈。

  從這一點來看,雷軍關于“首戰就是決戰”的判斷,還是非常正確的。

  輕奢路線求穩

  那么再來看蔚來。

  此前的稿件中我們曾談到,從新能源發軔至今,整個行業的主線任務只有一條,那就是“新舊替代”。

  誰能在這一主線任務中拿到更多的分數,誰就會擁有最大的市值。

  特斯拉走的路線最為霸道,在第一性原則的指導下,一往無前的堅決下壓起售價。

  從一開始60萬以上價位面對燃油車性能無敵手,一路把這條分界線下壓到二十萬左右,并且還在不斷蠶食。

  小鵬選擇了跟特斯拉類似的路。布局最為全面,但過程也最為艱辛,成效也拘于種種限制不斷打了折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道路也會越走越寬。

  理想最保守,走產品路線。盡量花最少的錢,做最好的產品,結硬寨打呆仗,很長時間內只打磨一款車型,在一個極為細分的領域打造出差異化競爭力。

  而蔚來選擇了一條與他們截然不同的路線。

  市面上的大多數新能源車企中,其背后的核心競爭力要么是科技研發,要么是供應鏈整合,要么就是渠道優勢。

  但蔚來最核心的優勢在于“品牌文化”,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大致看懂了這家企業。

  首先,品牌文化絕不是簡單的營銷,更不是某些人口中的“割韭菜”。

  商業世界中,賦予消費者以功能體驗固然是核心價值,但精神乃至心靈上的附加價值同樣不容忽視。

  事實上,這一維度的商業價值反而溢價更高,具體邏輯可參照奢侈品行業。

  相比于其他同行者,蔚來具有更為明顯的圈層屬性。

  這種文化認同與特斯拉車主有所不同,后者更多基于對科技狂熱的理念追求,而蔚來則更多側重于服務本身帶來的“被重視感”(尊貴感)。

  從定位來看,蔚來起家于新中產階級。

  其發展過程是從李斌個人的社交圈子入手,率先取得了馬化騰、雷軍、劉強東等人的購買認同。

  隨后在各位老板的示范效應下,其身后的代表的互聯網新貴們紛紛入手。

  對New Money而言,可以被直觀感受,乃至溢出感受到的“尊重”需求是十分迫切的,而蔚來在這一維度做到了極致。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蔚來在各個維度上的那種,“過度”燒錢的必要性。

  比如門店一定要在市中心的高級寫字樓,研發中心一定要全球化布局,慕尼黑造型設計中心,倫敦極限性能研發中心,海外市場第一步要設在北歐,以及在品牌宣傳中處處可見的“浪費”。

  文化認同是第一步,在具體運營過程中,蔚來還“偷師”了小米當年開創的“參與感”,進一步提升了與車主的親密聯結。

  以此次的NIO Day為例,數據顯示,有490名用戶參與了NIO Day的共創,450名用戶志愿者忙碌于全國各地。

  在蔚來日的外場搭建了大型的集市中,一個門面代表著一個城市,運營這些店鋪的并不是蔚來的工作人員,而是自發前來的蔚來車主。

  在發布會現場,蔚來用戶甚至還組成了一個樂隊,從鋼琴到大提琴,現場演唱了全新單曲《你好,世界》。

  這些都是蔚來區別于其他車廠的文化壁壘,同時也是其高溢價的信心來源。

  這種策略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穩定,起量快;

  迎合了新中產崛起的時代風口;

  當市場不夠大的時候,依然可以保持一個相當可觀的現金流規模,進而擁有更強的融資能力;

  基于上一點,可以在整個行業發展過程中,持續卡位,保持身位優勢。

  但眼下,由于整個新能源賽道發展過于迅猛,蔚來的“高溢價”優勢被下沉市場(30萬以下)的強勢崛起所淹沒抵消掉了。

  說得再直白些就是,卡位優勢已經喪失了。

  今年年初,蔚來的市值是600億美元,遠超小鵬(200億)理想(不到200億)的市值之和。

  但經過一年的迅猛發展,截至發稿,蔚來的市值為447億美元,小鵬和理想的市值分別是338億美元以及291億美元,差距顯著縮小。

  終局求快

  上一章節中,我們重點談了“圈層化”路線的優勢。

  但長期來看,這一戰略路線并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可能。

  在小米宣布造車之際,雷軍的“五張船票”理論也在行業內引起熱議。

  經過大量的溝通調研,小米方面確信,智能電動汽車,已經從“機械、電氣產業”轉為了“消費電子、信息產業”。

  根據此前PC、智能手機等行業的發展經驗來看,“消費電子化”的結果一定會走向贏家通吃的局面。

  終局來看,整個智能電動車市場將由全球TOP5廠商拿走80%市場,而剩下的小品牌則大多在虧損中苦苦掙扎,直到放棄離場。

  沒有小而美。

  這是由高度復雜的供應鏈體系決定的。

  銷量決定話語權,規模決定成本。

  汽車行業中賴特模型表示,當銷量提升100%后,生產成本就會隨之壓低10%,或者說10%的利潤空間,就會隨之產生。

  作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汽車行業供應鏈的復雜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這種體系下,一款具有國民度的爆款車型就顯得尤為重要。

  哪怕這款車的利潤率為零,但由于很多部件是可以通用的,渠道戰略可以協同,那么相應的,這家車廠的中高端車型就會有更低的成本結構以及更高的利潤空間。

  在這一維度上,蔚來顯然低估了行業了發展速度。

  由于種種原因,蔚來最終沒能選擇自建工廠,而是在安徽合肥由江淮汽車代工。

  但無論是特斯拉,還是小鵬、理想以及哪吒等車企,均已自建工廠,而蔚來仍采用代工。

  當行業需求不夠飽和的時候這種布局并不會有什么問題,甚至還會有成本負擔更輕、戰略空間更為靈活的好處。

  但隨著行業的迅速發展,上游供應鏈企業訂單拿到手軟,那么這時候自然是誰量大就先緊著誰去服務。

  比如在今年的汽車芯片荒中就有業內人士指出,芯片廠商在供應車廠時,優先考慮的也是規模,對銷量高的企業優先供應。

  在芯片荒下,蔚來并不會是廠商保交付的優先項。

  今年10月,蔚來的交付量環比暴跌超六成,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工廠節奏的失調。

(左:蔚來創始人李斌,右: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左:蔚來創始人李斌,右: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

  在這里我們并不是說蔚來一定要去自建工廠。

  以蘋果為例,它也是選擇了代工模式,且同樣是高利潤“低銷量”路線。

  但這里的“低”顯然是相對的。

  作為智能手機領域的絕對巨頭,蘋果對供應鏈可以說是絕對的控制。

  蘋果發布新品,都是可以預生產,基本不可能有滯留,保證一定銷量且有一定的預測空間,可以跟代工廠簽訂長期協議,甚至可以讓富士康專門為蘋果大規模擴建工廠來保證大量的供貨。

  更有甚者,當代工廠沒有能力生產蘋果需要的零部件時,蘋果甚至會直接買來數控機床送到代工廠里。

  其主導性可見一斑。

  因此,自建工廠不是必須,控制力和話語權才是重點。

  而在供應鏈體系中,銷量規模幾乎就等同于話語權本身。

  數據來看,蔚來的過去一年其實并不算差。

  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三季度,蔚來汽車營收9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6.6%,汽車銷售額為86.37億元,同比增長102.4%,依然是處于一個高速成長的狀態。

  但資本市場中關于“蔚來掉隊”的聲音一直沒有停下。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同行的襯托。不過這一次,是同行過于優秀了。

  從當下的市場階段來看,ET5的推出,已經是太遲了。

  但從蔚來自身的角度出發,又是充滿了冒進的未知。

  在剛剛過去的幾個月里,蔚來先后爆出了兩起高速致死事件,引發了車主群體的內斗。10月又爆出了“蔚來專員給客戶異地加電,同行酒友在車內嘔吐”的服務問題。

  車主社群內,關于“送積分平事”的爭論也越來越多,“巨嬰用戶”和“懶政積分管理”的爭議甚囂塵上。

  在這樣的基礎上,該團隊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來迎接新的用戶?價位階梯化帶來的用戶階層化又該如何應對?

  這無疑是一場豪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