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靳夢嬌 編輯/麗雅 排版/忠瑞
三只松鼠常年都在搞滿減,堪稱堅果界的“華倫天奴”。但是,經過消費者的對比實驗,滿減似乎也并不是消費者想象的那么劃算,甚至可能更貴。
我被三只松鼠驚到了,網購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優惠券還能變成漲價券!
聲明一下,我不是想黑你,就是想不通,你們這套營銷套路的邏輯,想聽你們給我解釋解釋,客服讓我換位思考,我換位了,沒思考通。
常年腦力活動的小編我,為了減少腦細胞損失,雙十一準備去囤積一點堅果,結果發現,三只松鼠的優惠券用完之后,竟然比在聚劃算直接買還要貴,這是哪門子優惠券?
事情是這樣的,請允許我描述一下我的遭遇,看看我是不是冤枉它。
先看看我的購物車,這是我買的東西,以及它們的原價,我簡單對比體現一下。我當時覺得非常爽,滿300減200,這還了得!此時不買,更待何時?什么巴旦木、夏威夷果,平時不舍得買的,統統來。(后來才知道,三只松鼠常年這么促銷,也是個圈套。)
因為還想要參加11月1日平臺滿200減30的活動,所以我就暫時沒有著急付款。而當我下一次打開淘寶的時候,我傻眼了。
因為我發現我費盡心機去薅的羊毛,在聚劃算上賣的,要不標價差不多,但是在數量上相當于是我之前買的那些零食的三倍;要不數量差不多但是價格比參加滿減之后的還低。
比如,120g的牛肚在滿300減200之后是22.33,但是在聚劃算上只需要19.9;開心果在滿減之后是15.45元/100g,但是聚劃算上是44.9元/370g(折算之后是12.14元/100g)。
一波對比猛如虎之后,我發現滿300減200,減了個寂寞,白白浪費感情不說,還浪費了青春、浪費了生命。
后來我就發現這個套路了:定高價,后滿減。讓滿減后折算價格看起來便宜。即使消費者留了個心眼,去對比了一下同樣產品的價格,也可能覺得的確是便宜了。
其實非也!因為消費者容易忽視滿減的商品通常是小克數包裝。畢竟,加滿減的時候,只選擇了商品類別,誰還關注這個堅果是100g、160g、還是185g?
三只松鼠在聚劃算上搞活動的商品,其實是比滿減的包裝要大,或者兩袋便宜,較之于滿減,可以勉強理解為薄利多銷。
但這對于我這個消費者而言,我不在乎你們如何營銷,我只在乎我這個商品買的是否劃算。但明顯,就目前而言,滿減是比我單買某種產品貴的,我實在沒必要為了湊滿減而購買一箱。(當然,如果有消費者就是希望多買幾樣,也不在乎包裝小不劃算,那就不存在滿減是否真的如想象那般劃算的問題了)
我覺得事情不能就這么結束了,畢竟此事事關所有參加滿減活動的消費者的權益呀,這事必須要找個三只松鼠討個說法,我的時間難道不是時間嗎?以下是我們的聊天記錄。
一開始是復讀機式的回復,讓我一度以為跟我聊天的是人工智能,直到最后人工了一把,告訴我“主人,您換位思考下的呢?您在滿減區里面購買了很多東西,還領了券?!?/p>
核心,你給我的這張券,既耽誤了我的時間,還比直接買更貴,你讓我怎么換位思考?
而就在稿件發布之前,我又去三只松鼠的旗艦店看了一眼,這次的滿減活動變成了“滿400減290”,而且滿減可以選擇不同的克數了,但同時,各種活動也是看得我眼花繚亂。但是,我很好奇,加上雙十一的跨店滿減,三只松鼠如今的滿減活動是否要比聚劃算上單買更優惠?
結果也并沒有劃算。為了避免商家所謂的薄利多銷的說法,我們以相同SKU的炭燒腰果為例,同樣185g的腰果,都是兩包,滿400減290按滿減優惠最大化原則進行湊單之后,折算每包16.61元(藍色),聚劃算如單買折算則是每包16.45元(黃色),如若進一步參加跨店滿減的活動,則是每包13.19元(綠色)。
由此可見,三只松鼠店鋪的大額滿減最終也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優惠,在聚劃算購買甚至還要更實惠些。
最可氣的是,通過我深入研究了之后才發現,這么干的似乎不僅僅是三只松鼠,其他很多零食品牌都有嫌疑!
還有一個槽點就是,滿300減200簡直就是零食行業的慣用伎倆,堪稱當年各大城市吐血關門最后大促銷的華倫天奴。
其實不僅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也常年搞不同程度的滿減活動。不管是滿減還是消費滿多少元包郵,都在無形中讓我們繞過了復雜的心理決策過程。我們有時為了湊單優惠或者省下郵費,會把很多沒有購買意向的商品加入購物車,并且在湊單瞬間就完成了這些商品的購買決策。而究其根本,是因為我們都害怕吃虧,于是我們無形之中就被商家的滿減給“捆綁”了。
對于這種滿減之后價格比單買還要更高的現象,我特意去咨詢了一下律師,畢竟三只松鼠的客服“網紅鼠1156”應該是不打算跟我好好說話了。律師給到的回復是:“由于目前就此并沒有直接的法律規定,我們也只能從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價格欺詐的角度來主張?!?/p>
但又因為,消費者滿減成交時并沒有按照規定的高價成交,而是以折后價格成交。因此,三只松鼠們這種行為其實是屬于達到了價格欺詐的目的,但是規避了價格欺詐可能帶來的風險。
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我在此非常想給商家提個醒,單從這次滿減的體驗而言,我覺得滿減就是一把雙刃劍,由滿減帶來的流量熱潮,也會在消費者反應過來之后悉數褪去。有這個精力搞營銷,還不如加強一下供應鏈管理,真正做好品控,這才是真正的硬實力,也是最終贏得消費者的利器。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