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對生活的激情永無止境”這句話,放在沃茲這里是不違和的。
作者 | Amelie 編輯 | Juni
來源:硅兔賽跑
喬布斯離開我們10年了。公然緬懷又不顯矯情的人中,昔日蘋果聯合創辦人、喬布斯的舊友、同樣叫做Steve的史蒂夫·沃茲(Steve Wozniak)能算一個。
你正在使用的電腦,可以追溯到沃茲和喬布斯在20世紀80年代的共同努力。他們創造的電腦雛形誕生之后,PC這個偉大的發明便漸漸變得不再稀罕,從"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如今20年過去,其產品美學理念仍在影響著數億人的生活。
10月5日是喬布斯的忌日,沃茲發推文推薦一本關于喬布斯的新書《My Life at Apple》,介紹語是“非常了解史蒂夫·喬布斯并直接與他合作的人寫的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
說到沃茲和喬布斯之間的羈絆,某乎上有個很現實的提問:
“喬布斯的光環似乎完全掩蓋了沃茲,沃茲真的沒有嫉妒或者厭惡喬布斯嗎?”
高贊的回答中有條一語中的:Woz是個老好人,不知道什么叫恨。他就是一個美國的“活雷鋒”。
盡管沃茲在蘋果成立不到10年時就離開了蘋果,但沃茲作為一個極客,是他用技術發明了Apple I和Apple II。近日iPhone 13 發布,沃茲喊出了大多數果粉的心聲:“我真的分不出區別!”,網友紛紛支持,直呼真實。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沃茲第一次吐槽蘋果發布的新品,確實,這樣的答卷在沃茲這里應該是不及格的,畢竟那時候蘋果每一次發布的產品都在顛覆全世界。
他和喬布斯,一個技術控,一個營銷狂,少了誰都不會有今天的蘋果。
也因為此,擁有相同名字“史蒂夫”的倆人,一起收拾電腦,一起惡作劇,一起白手起家創造傳奇,沃茲興許是唯一一個、無論做了什么都會永遠被喬布斯原諒的人;同樣,在沃茲看來,喬布斯也是他一生的摯友。
這不就是人人向往的“神仙友誼”么?
喬布斯走了的第10年,沃茲已然古稀。71歲的他最近有了一個新身份:太空“清道夫”。
極客眼里的太空 :天空不再是極限
上個月,9月12日,沃茲發推文公開了他繼蘋果之后創業的新公司:
“A Private space company is starting up, unlike the others.”(一家與其他公司不同的私人太空公司正在建立。)
視頻中以月球為背景,一句“天空不再是極限”的Slogan,讓人不禁猜想沃茲是否有意在太空規劃些什么。雖然視頻中幾乎沒有提到關于新公司“Privateer Space”的任何信息,但在YouTube的描述中,Privateer Space的介紹是“正在努力確保空間安全并可供全人類使用”。
和馬斯克、貝佐斯、布蘭森所向往的太空征途不同的是,沃茲的焦點放在了如何清除太空垃圾上。
當然,盡管極客,但也并非是“獨行俠”。沃茲這次同樣拉上了自己熟絡的合伙人——前蘋果工程師、同為Ripcord創辦人的Alex Fielding一同出資合作,成立了這家新太空公司,主營業務將專注于監控和清理太空垃圾。在此之前,沃茲早在2012年就與Alex一同創辦過專攻無限追蹤技術的Wheels of Zeus。
目前對新公司的業務披露甚少,沃茲對外還沒有清楚描述公司會如何開展業務。
視頻中一位敘述者總結了公司的愿景:“這不是比賽。也不是游戲。我們不是一個人,一個公司,一個國家。我們是一個星球”。
但是隨著太空旅游逐漸興起,一些仍在停留在太空的退役衛星等會對載人航天器形成威脅,這促成了一些初創公司開始專注于為那些想飛出大氣層的先行者們掃清路途的決心。
太空垃圾泛濫成災,清理責任重大
阿方索·卡隆的太空電影《地心引力》(Gravity)開頭所描繪的太空碰撞事故情景,曾經全面展示了太空垃圾的強大危害,而這種事故,在太空近地軌道上也曾經真實的上演過:
2009年2月,美國商業衛星“銥星33號”與俄羅斯軍用衛星“宇宙2251號”以近4.2萬公里的時速相撞。兩個航天器“粉身碎骨”,產生了600多塊金屬碎片,這些碎片以步槍子彈20倍的速度散落。到次年10月,這次碰撞產生了1800塊可追蹤碎片。
而這,只是眾多太空垃圾中的極小一部分。
絕非危言聳聽,早在10年前就已有科學家疾呼,太空垃圾接近極限,安全隱患無處不在。據NASA分析指出,到2035年,太空碎片監控和追蹤市場將達到一億英鎊規模。
人類在20世紀50年代發射人造物體進入太空以來,太空中各類廢棄的人造物體越來越多,以至于開始影響人類后續對太空的利用。
也許有人會說,太空垃圾看不見摸不著,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呢?
實際上,太空垃圾與溫室氣體、核廢料存儲等問題一樣,短期內對人類的影響不大,但如果長期得不到處理,會對整個社會產生巨大影響:
它們有撞擊其他航天器的風險。太空垃圾以軌道速度運行,動能巨大,10厘米以上的大碎片,一旦撞擊到航天器會直接造成航天器解體,威脅到宇航員的生命安全;
每年約400個空間碎片會再入大氣層,部分經大氣層時未完全被燒毀的太空垃圾,隕落到地面會對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數量日益增加的殘留太空垃圾會布滿近地軌道(LEO)空間,會使衛星碰撞的風險增加;
清理太空垃圾的努力,在全人類共同體的世界范圍內幾十年一直沒有間斷過,而在實際執行上仍面臨重大的技術和經濟挑戰。
5年前,NASA就著手研發太空飛船,專注于包裹住太空垃圾并使其離開軌道,用于清除太空垃圾;
同樣是5年前,中國也發射了自主研制的“遨龍一號”空間碎片主動清除飛行器;
3年前,歐洲空間局(ESA)委托瑞士初創公司“清潔太空”(Clear Space)進行碎片清除研究,“清潔太空1號”(Clear Space-1)計劃于2025年搭乘歐洲織女星號(Vega)火箭飛往太空。它的任務是捕獲太空碎片,然后與太空垃圾一起進入再入軌道;
去年5月,英國太空署(UKSA)宣布撥款100萬英鎊,用于資助太空垃圾追蹤科技創新,稱這一領域(SST)已經發展到需要創新思維的階段,鼓勵私營部門和科技新創企業參與研發;
今年3月,日本私人公司Astroscale利用俄羅斯“聯盟號-2.1a”火箭,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使用磁鐵收集太空垃圾的衛星,并希望借此加快世界各地政府解決太空碎片問題的政策討論;
歐洲航天局計劃在2025年發起首次清除地球軌道碎片垃圾的太空任務;
英國太空署希望英國企業積極參與太空垃圾追蹤市場,目的是吸引更多衛星運營商到英國落戶。
太空“清道夫”,價值幾何?
沃茲1985年離開蘋果后,一直沒停止過各種領域里的創業和投資,先后成立過CL9、Wheels of Zeus、Woz U等科技公司,還投資了去年上市的加密貨幣公司Efforce。
這次在71歲高齡正式進去太空領域,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太空垃圾清除所存在的商業價值。
從商業經濟角度來看,一旦專業技術拔尖,能夠清理各種需求方所指定的垃圾碎片,通過收取清理費用實現公司商業化運營,完全可行;
從軍事角度來看,過硬的太空垃圾清掃技術,完全可以運用到軍事上的清除敵對衛星,投入到空間對抗活動中,這也是目前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積極發展主動清除技術的重要原因。
太空部隊的領隊David Thompson將軍在3月16日接受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國家安全分析師John Nagl采訪時中說:
“軌道碎片對航天器和太空安全運營構成嚴重地威脅。我們應該對商業活動如運輸和碎片清除等日常活動關注,并且對于這樣的服務,政府應該向公司支付清理太空垃圾的費用。如果能清除碎片,政府將按噸收費。”
他同時還說,目前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做到這一點。無論最終在太空工業中的哪個公司成功提供太空垃圾清潔服務,太空部隊都將成為其客戶。
SpaceX 和藍色起源公司最近的計劃都在準備發射數千顆衛星。雖然這是為了提高偏遠地區的互聯網可用性,但缺點是增加了衛星碰撞的風險,更不用說連續發射衛星可能造成的太空污染,制造更多的太空垃圾。
7月Elon Musk對外表示,SpaceX正在研發的星際飛船可以在太空中來回飛行,“粉碎掉太空垃圾”。
顯然,沃茲看到了這里廣闊的市場,成立一家將清理地球軌道太空碎片視為一項有價值的活動的商業冒險公司,正逢其時。
逝者如斯。我們無從得知假若喬布斯還在世,他是否會讓蘋果冠名太空中間站、是否會支持比特幣在Apple商店使用、是否對太空度假、Z世代的元宇宙充滿興趣;我們知道的是,在他的有生之年,愛憎分明,熱愛硬件軟件、禪宗、建筑、動畫和音樂,討厭網絡廣告,厭惡快餐式的網絡社交。
沃茲和喬布斯完全不同,但也有共同之處,比如,對音樂類別的偏好(喬布斯最愛的歌手鮑勃·迪倫,就是沃茲介紹他認識的)、對改變世界所懷抱著的激情。
或許,“對生活的激情永無止境”這句話,放在沃茲這里是不違和的。
也如同Tim Cook在緬懷喬布斯逝世十周年時引用的喬布斯的那句話:
“People with passion can change the world for the better.— Steve Jobs”(有激情的人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參考:
1.Apple co-founder Steve Wozniak wants to clean up space junk with new company. (Space)
2.Steve Wozniak's latest moonshot is a private space company. (Engadget)
3.Space junk: We don’t know where over 75 per cent of orbital debris actually came from. (BBC)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