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特斯拉正處于黃金時代

2021-10-25 22:29:21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財經琦觀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賈琦

  來源/財經琦觀(ID:cjqiguan)

  10月20日,馬斯克首次缺席特斯拉Q3季度財報電話會議,成為美國少有的幾位不參加這一例行儀式的頂級高管之一。

  這是一場早有預告的缺席。

  早在七月份的第二季度電話會議上,馬斯克就曾公開表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說,否則他將不再出席電話會議。

  彼時,關于這樣的“回避溝通”外界還有著諸多猜想,但Q3的一份亮眼成績單,讓所有人都瞬間明白了馬斯克為什么不再需要出來講話了。

  特斯拉,穩了。

  01 產能穩 

  第三季度,特斯拉營收137.6億美元,同比增57%。

  目前,特斯拉的營收內容主要有四部分構成,分別是電動汽車銷售、電動汽車租賃、能源生產與存儲、服務和其他。

  其中電動汽車銷售是主要的來源,近幾個季度貢獻了特斯拉超過80%的營收,這也是我們要重點觀察的業務。

  數據披露,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季度期間,該公司生產了237,823輛汽車,其中228,882輛是Model 3和Y低價車型,8,941輛為Model S和X高端車型。

  產銷方面,Q3生產23.78萬輛,交付24.13萬輛,這大約是投資者最喜歡看到的數據情況。

  一方面,交付大于生產的特征讓人心中有底,認為“好車不愁賣”。

  另一方面,高達二十余萬的交付量,不到四千的待提車差額,更讓人心中最大的石頭落了下來——供給產能充足。

  過去一年多時間來,疫情和“缺芯”是整個汽車產業的最大痛點,幾乎每一家傳統車企都深受其害。

  據媒體報道,由于全球半導體芯片短缺,雷諾今年的汽車產量預計將減少至少30萬輛,減產量遠超此前預估。

  另一邊,大眾在其位于沃爾夫斯堡(Wolfsburg)的主要工廠內只生產了30萬輛汽車,創下了自1958年以來的最低數字,遠遠低于疫情大流行之前的平均產量。

  根據 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簡稱為 AFS)統計數據,截至9月26日,今年全球汽車已減產893.4萬輛,同時推測今年汽車總減產量預計超過1000萬輛。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特斯拉產能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以同比增長約73%的交付量,再次刷新了季度記錄。

  那么,為什么特斯拉沒有受到缺芯的影響?

  Q2季度時,特斯拉在電話會議上已經對此作出解答:

我們的團隊已經展示了無與倫比的快速反應能力,并緩解了芯片短缺造成的生產中斷。我們的電氣和固件工程團隊仍在努力設計、開發和驗證19種新型控制器,以應對目前的短缺。

  大白話解讀,就是“沒有槍,沒有炮,俺們自己造”。

  這其實就是特斯拉一貫秉持的“垂直整合”的特性體現。

  在汽車行業,特斯拉控制和維護自己的許多部件,同時擁有零售渠道的所有權,這是該公司應對全球零部件短缺的巨大優勢之一。

  關于此次缺芯潮,你說這是華為被制裁后引起的蝴蝶效應也罷,疫情引發的需求量暴增也好,或者說是芯片企業在研發上高度內卷的結果。

  總而言之,種種原因疊加下,此次缺芯體現出來的一個最大特征就是:先進制程的不缺,落后制程的極缺。

  而傳統汽車與電子產品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芯片數量需求極大,芯片制程又非常“落后”。

  一般來說,一輛采用分布式 E/E 架構傳統汽車上會有40-150種芯片。而其中占主要數量的MCU芯片(用于發動機/底盤/車身控制),則采取的是90nm-130nm的“上古”制程。

  這種芯片利潤低,對良品率要求極高,生產商家少。

  在疫情沖擊以及高利潤的消費電子類芯片出貨量陡升的背景下,傳統車企很難掉頭。

  反觀特斯拉,由于采用中心化的處理架構(Model 3和Model Y),整個EEA(電子電氣架構)架構只有三大部分:CCM(中央計算模塊)、BCM LH(左車身控制模塊)、BCM RH(右車身控制模塊)。

  與“行駛”,“轉彎”和“停止”相關的控制僅僅由HW3.0(整車控制器FSD Computer,采用ARM A72架構,16nm制程)和三個車身控制器執行。

  與傳統車企需要40至150塊芯片,特斯拉四塊芯片就夠了。

  因此,除了芯片需求量少,制程上也遠遠領先傳統車型的MCU芯片,可以采用供應鏈更充足的12英寸晶圓,進而沒有遇到傳統車企們遇到的問題。

  某種程度上,這也反應了傳統車企的惰怠。

  作為有著百年歷史的汽車行業,大量的食利集團和行業人才都已經躺在這片產業溫床上棲息太久。

  一直以來,基于成本和“偷懶”心理,傳統汽車廠商幾乎都選擇了過度使用總線技術,用“打補丁的”方式去降低硬件總布置復雜程度,進而導致控制端和執行端對芯片的需求暴增。

  在具體工作中,這種選擇當然是非常方便的。

  但在時代的拷問下,方便的代價最終變成了“系統低可靠,產業高耦合”的脆弱。

  類似于此的細節問題密密麻麻,看似宏偉的大廈基座猶如齏粉,改革何其難。

  02 營收穩 

  事實上,此次財報發出后,外界最為關注的還是利潤情況。

  財報顯示,當季主營的汽車業務毛利率提升至30.5%,較去年同期上行280個基點。整體GAAP毛利率提升至26.6%,同比上行超300個基點。

  當季調整后的每股收益EPS為1.86美元,顯著高于市場預期的1.59美元,較去年同期的0.76美元翻倍、增近145%。

  GAAP項下凈利潤16.2億美元,接近去年同期的五倍,也是公司史上第二次超過10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為13億美元。

  營業利潤20億美元,也同比翻倍,增幅達到148%。

  先來看一個雜音:“營收低于預期,‘賣碳翁’的生意不好做了”。

  這里主要是指特斯拉的碳積分收入大幅下滑。

  所謂碳積分,其實就是在環保政策下的碳排放額度。

  此前,作為新能源車企,特斯拉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非常依靠這一營收,通過向其他制造商出售零排放車輛(ZEV)信用額和溫室氣體排放(GHG)信用額來獲得收入。

  財報顯示,特斯拉三季度碳積分相關的收入為2.79億美元,相較于高點的5.18億美元幾乎腰斬,更是連續兩個季度下滑。

  由于汽車交付數據會提前放出,相關營收很容易計算得出,因此營收是不是“超預期”,也主要看這一塊收入。

  我不知道給出定義的媒體老師是真不懂還是別的什么原因,一直以來,“賣炭翁”的稱號都是一個調侃,一個黑料,僅就資本邏輯而言,這甚至是一個污點。

  這一業務的本質其實就是吃政策紅利,一家健康的商業機構如果收入和利潤都靠碳積分來充數,那么恐怕也不會有太大的投資價值。

  因此,碳積分收入的下降完全是一個接受甚至令人喜聞樂見的現象,要我說,趁早歸零才是最好。

  這意味著整體大勢已經不再搖擺,傳統車企也加速了向新能源行列的市場轉型,這對先行者來說是一個絕對利好。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過去的一年中,特斯拉的“碳積分老客戶”大眾就憑借著20%-25%的市場份額,成為了歐洲銷量最高的電動車品牌。

  聊完這個,再來看30%的毛利率。

  這其實是一個很恐怖的信號,要知道特斯拉目前在銷的絕對主力是低價車型(Model 3和Y),利潤車型modelS和X還沒有開始大量交付。

  近些年,頭部車企的5年平均毛利率最高約為22%,多數企業的毛利率低于20%,特斯拉30.5%的毛利率背后,是怎樣的供應鏈把控能力和生產效率?

  有人說特斯拉要做新時代的蘋果,但其市場風格可遠比蘋果固守“高端/高利潤市場”要霸道得多。

  在“大范圍普及電動車”的總綱領下,手握30%的毛利后,特斯拉大概率會繼續降價傾銷,而這帶來的沖擊無疑是巨大的。

  對正在不斷發展壯大的新興市場而言,企業的市場規模重要性一定是遠大于到手利潤的。

  關于這一點,特斯拉一直很清醒。

  03 前景穩 

  就資本市場而言,特斯拉的“漂亮”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爭議了。

  所有人糾結的點,其實就在于定價情況。

  單純從傳統的財務分析來看,特斯拉一定是被“高估”了的。

  目前,特斯拉的內在價值是231美元,而股價在909美元,市盈率更是高達465,很容易就讓人望而卻步。

  此次電話會議中,幾位高管透露出來的信號也相對保守。

  在談及年銷量2000萬輛如何達到時,特斯拉表示作為一家公司,其目標是平均每年增長50%。

  緊接著就警告稱,增長率將取決于設備能力、運營效率以及供應鏈的能力和穩定性。

  截至Q3,特斯拉累計交付量為62.54萬,我們預計整個2021年特斯拉銷量為90萬,以50%的增長率來算,可得實現這一目標大約需要7.6年。

  也就是說,倘若在未來八年里,特斯拉真的可以保持50%的年復合增長率,那么大約在2029年的Q3季度,該企業將實現2000萬輛的交付。

  保守估計,單就汽車業務來看,我們推斷彼時特斯拉的利潤將提升20倍,不考慮回購且股價依舊保持不變,那么其市盈率將維持在23左右。

  經過這一系列計算,特斯拉909美元的股價到底是不是高估,大家就可以見仁見智了。

  以上思路,其實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保底式的主干分析,它最大的價值并不在于直接給你答案,而是給了我們一個進一步思考的抓手。

  在這一基礎上,我們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以下兩點。

  1、如何評估看待50%的年復合增長率?

  2、除了汽車銷售這條主線以外,特斯拉的其他業務前景如何?

  先來看第二條,如果說你認為特斯拉完全可以做到穩定的50%年復合增長率的話,那么當下的股價對你來說就應該是“合理的”,而其他業務的想象空間,對你來說更是“白賺”。

  簡單羅列特斯拉汽車之外的業務布局:機器人,儲能業務,保險業務,腦機接口。

  由于都在醞釀階段,太星辰大海的話我們就不多說了。

  就簡單來看一個保險業務。

  前不久,馬斯克在Twitter上說,特斯拉計劃10月份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推出自己的汽車保險產品,正式進軍保險行業。

  在去年的三季度財報說明會上,馬斯克就曾說:“保險將成為特斯拉的主要產品,保險業務價值將占整車業務價值的30%至40%。”

  與傳統保險業務不同,特斯拉的保險業務將完全基于大數據的收集,進而推出個性化服務。

  舉個例子,張三駕車習慣非常放浪,每日飆車,急剎次數遠高于平均水平,且常常在凌晨四點開車,疲勞駕駛,那么,特斯拉將通過大數據的收集掌握這一情況,進而對張三收取遠高于平均水平保費。

  而相應的,駕車習慣良好的李四們則只需要收取一點點保費。

  有人說,那張三不用你這個保險業務不就得了?

  但隨著李四們不斷加入特斯拉的保險版圖,傳統保險企業就會發現自己的事故賠償率將越來越高,進而不得不提高日常的保費價格。

  這種基于場景數據的商業模式,對傳統保險行業來說必定是降維打擊。

  *此處@中國平安

  附 

  說了這么多,最后再聊一些我的個人看法。

  眼下,特斯拉正處于自己的黃金年代,滿是希望,滿是沖勁兒,滿是年輕的荷爾蒙。

  但這并不意味著永恒的坦途。

  第一,數據安全問題,中國企業的跟隨戰略,后發優勢。

  基于這兩點,在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下,我并不看好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前景。

  第二,碾壓式,通吃式的戰略打法其實非常依賴于先發優勢,頭部聚集效應,以及當下的技術儲備能力。

  這種霸道過于剛猛,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是友商的追趕(砸錢),還是上下游的安全感(聯盟圍剿),都不利于這種戰略的長期持續。

  對每年銷售量在8000萬以上的整個汽車市場來說,特斯拉現在只是一條小小的鯰魚。

  躍過龍門之后,這種策略很可能會適時調整。

  但投資市場上,不乏有投資者抱有著特斯拉會“一統江湖”的幻想,可以說是市場情緒過熱的一種表現。

  最后,作為消費者,我恐怕短期內不會選擇特斯拉這一產品,其中對于FSD(完全自動駕駛軟件套裝)的態度,我更是碰都不會碰。

  理性的我非常清楚什么是進步方向,必要代價,事故概率,容錯空間,也對特斯拉的這種探索精神保持著最大敬意。

  但對個體來說,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是實實在在的早點,茶點,以及瑣碎的廉價快樂。

  我承認有些人確實可以活得很酷,我也很欣賞這些人。

  就像那些喜歡玩極限運動的朋友,我們沒有有資格對他們的選擇指手畫腳。

  說真的,買特斯拉,用FSD,為自動駕駛技術積累寶貴的前期數據,這可比極限運動酷多了——后者只是自我愉悅,而前者那是實實在在的為全人類做貢獻。

  你們特別酷,真的。

  但我不要成為代價。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