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洞商業
撰文:趙衛衛
雷軍和何小鵬一對師徒故事,戲劇性的不只是他們都在40歲的年紀重新出發,找到各自創業的新路;而是人生兜兜轉轉,大佬們都在往生命的縱深處走去,相知、相遇,難免在同一個戰場再相逢。
商業嗅覺、人脈資源、冒險精神等這些創業因素里,哪個最重要?何小鵬和雷軍的故事,首先驗證的是人脈這一點。
當年在廣州創業做UC,沒有辦公室,借給何小鵬辦公室的是網易的丁磊。而當時負責網易新聞的李學凌,辦公室就在丁磊隔壁,何小鵬經常去找李學凌聊天。
一來二去,李學凌就把當時在聯想做投資的副總裁俞永福介紹過來了。2006年,俞永福打算投資UC,但投資決策委員會否定了入股的決議,俞永福很沮喪,就去找雷軍喝了一頓酒。
雷軍對聯想系是有感情的。作為當時的金山CEO,沒有1998年聯想以450萬美元外加折算450萬美元的商譽注資,金山很難從死亡線上爬回來,他當然明白風險投資的重要性,而且“聯想給金山寬松的軟件文化注入了嚴謹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雷軍從2005年開始就思考一個問題,未來五年中國市場的決定性力量是什么?他當時就已經開始打算投資移動互聯網的細分項目,包括凡客、多玩YY、拉卡拉等。
后來,雷軍總結說,“五年后的大山在哪里?山上的石頭在哪里?我覺得做事不要苦干,要善于冥想,想五年后是什么。”
所以,酒桌上的雷軍爽快的答應俞永福,可以投資UC,但唯一的要求是俞永福加入UC,畢竟UC當時只是個十幾個人的團隊。
后來的故事順理成章,俞永福來了,雷軍作為天使投資人拿出了200萬,還有朋友的200萬,換來UC10%的股份。第二年九月,UC用戶增長25倍,這個數據讓雷軍興奮。
B輪融資,在雷軍的引薦下,拉來了晨興和聯創策源的1000萬美元,UC進入了業務發展期。
雷軍很重要,但何小鵬心里很清楚,丁磊實際上是他的第一個天使,他借了80萬和辦公室,但沒要UC的股份罷了。
有了丁磊,才有了何小鵬和李學凌、俞永福和雷軍的一連串故事,多年后回首UC,何小鵬依然覺得這一切貴人相遇,是運氣,也是人脈的價值。
當年,雷軍抽的煙是5mg中南海,喜歡喝的是健怡可樂。雷軍在UC的辦公室是按照雷軍在金山時候辦公室布置的,這樣布置是UC的CEO俞永福特意安排的。
在此之前,雷軍終于了卻心結,從金山CEO的位置退了下來。這位當時被譽為“IT業界最年輕的老革命”,已經在金山奮斗了16年,為金山上市籌備了8年,最終一路坎坷帶著金山在香港上市。
上市時,雷軍掩飾不住紅潤的眼眶,誰都知道,當年出道比他晚很多的馬化騰、丁磊、陳天橋早已聲名在外。“為什么沒有抓到(機會)?你要反思,第一個問題就是得承認別人比你做得好。”
從金山CEO退下來的第二年10月,雷軍做起了UC董事長,俞永福是CEO,何小鵬是產品總裁。
其實,從投資開始,雷軍一開始只是參謀的角色。畢竟除了他之外,UC的人沒有誰管理過上千人的公司。但雷軍畢竟是有夢想的,這個夢想可以理解為美國谷歌等科技公司對他的震撼啟發,也可以理解為從金山急流勇退后的反思。
雷軍作為導師,給何小鵬上的第一課,就是放棄企業市場,專注個人市場。
UC依賴于何小鵬和梁捷企業市場的經驗,當時接了中國移動的一個1500萬的手機辦公軟件項目,利潤有幾百萬,這是耗費幾個月時間談下的,但雷軍來了之后說,不要做了,賣給別人,專注把UC做好并免費推廣給用戶。
那時,UC只有15個人,12個人在忙中國移動的項目,開發UC的只有3個人。何小鵬和梁捷都不理解,企業市場正紅火,收入不錯,只是投入維護的時間需要三年,砍掉這塊業務將很痛苦。
按照雷軍的說法, 何小鵬想了一個月才接受了他的觀點——“不能以戰養戰”。
雷軍的理由很明確,畢竟他給UC定的對標是谷歌,UC把企業市場做得再大,市值也到不了百度的十分之一,如果干UC,直接說兩年、五年內需要多少錢,“我投資,只要聚焦在關鍵事情上去突破。”
這也是后來雷軍給很多投資項目的建議,也就是當時所謂的“雷家秘訣”:第一條,看五年、想三年、認認真真做好一兩年;第二條,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第三條,順勢而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
其核心邏輯,也是后來早期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所效仿的,先不考慮盈利模式,而是先完善產品發展用戶,讓用戶享受服務。
多年以后,何小鵬回顧UC砍掉企業市場專注個人市場時,依然說那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幸虧砍掉才有了今天,他也清楚的認識到了不同業務的模型:“企業市場是今天干活,半年后拿到薪酬,而個人市場是,你在睡覺,服務品牌還是在賺錢,起點難,但一旦形成規模就一發不可收拾。”
如今回頭看,是雷軍決策明智嗎?當然是,但更是因為“苦怕了”。
“以戰養戰”是雷軍在金山十六年的主要戰術總結,當年金山的WPS被微軟擊敗,雷軍迫不得已做了金山詞霸、金山毒霸,后來又做了網游,一直到IPO,就是因為沒錢,需要“以戰養戰”。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以戰養戰。”雷軍覺得,以戰養戰付出的時間和痛苦都比別人多,結果,卻不見得比別人好。金山的經歷讓他思考,現代企業創業一定要借助資本的力量,就像UC與其從市場賺辛苦錢,不如把精力花在說服投資者身上。
這樣,才能專注做一件事。
作為中國互聯網的第一代產品經理,雷軍教會何小鵬的還有很多。
比如,移動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雷軍一直把專注和極致掛在嘴邊,這是諸如蘋果、谷歌等美國互聯網公司給他的啟發,它們能夠做出世界頂尖,無一例外都是在某方面做到了極致。
二十多年前,雷軍去硅谷參觀,讓他大為震撼的就是谷歌,谷歌辦公室墻上寫著公司理念,第一條就是以用戶為中心,其他一切紛至沓來。
所以在UC早期崛起,貫穿著“極致”的文化,何小鵬后來在2017年加入小鵬汽車,就把這個文化改了,在內部產品體系里改成了“平衡”,在文化體系上改成了“尊重”。
這也是雷軍跟他探討時得來的“金句”——造車是一個平衡的藝術。小鵬已經發布了第三款量產車型,何小鵬越來越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畢竟互聯網出身的做汽車,長板是互聯網,而造車不能有短板,要做軟硬件合體的平衡藝術。
在造車這件事上,何小鵬也曾跟雷軍有頗多交流。
從正式離開阿里到加入小鵬汽車前,何小鵬跟雷軍聊,雷軍告訴他,一家新造車企業要干出來,起碼要60個月時間,這時間之長,一度讓何小鵬驚訝。
如今算下來,何小鵬下場后60個月過去,恰好是2021年。小鵬汽車已經造出了三款量產車型,更戲劇性的是,雷軍也在2021年宣布親自下場造車。
小米官宣造車后,何小鵬對媒體公開的表達體現了高情商:這也代表著智能汽車的未來會有更多的人會認同,并且變革的可能性會更大。
如今節奏在加快,2021年9月,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工商注冊,100億注冊資金,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雷軍,這是小米自宣布造車以來的關鍵性里程碑。
這個9月,小鵬汽車發布了旗下第三款量產車型P5,依然主打性價比的優勢。在目前“蔚小理”三家新造車勢力的角逐中,小鵬依然在內部強調要在快速運動中保持平衡,期待著自己的產品成為爆款。
眾所周知的是,爆款才能衡量新造車勢力們的真正產品力,各家都在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不管是蔚來主打中高端,理想汽車主打增程式動力,還是小鵬主打的智能化駕駛。何小鵬也明白這個道理,他覺得等到2025年,在不同品類部下的棋子才能有跑出爆款的可能。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早已經成為小米旗下產品的代名詞,令人遐想的是,當小米汽車量產的那一天,依賴性價比的小鵬會和成為友商的小米,擦出怎樣的火花?
2020年小鵬汽車上市的時候,何小鵬曾感慨,以前雷總像我的導師,現在雷總更像我的大哥。如今,如果要給這個關系上再補上一句,那就是雷總非常熟悉的一個詞:友商。
對雷軍來說,人不如舊,有兩層意思,一層說的是雷軍投資時,喜歡給老朋友便宜的價格,貴的價格就是新人入場券;還有一層意思,說的是小米在用戶口碑上的維護,只有照顧好了老用戶,才能有持久的產品和品牌生命力。
雖然順為資本不是小鵬汽車的主要機構股東,但雷軍投了好幾次小鵬汽車,順為資本投資了A1輪和C輪,小米也投資了5000萬美元。
當初,何小鵬加入小鵬汽車,除了總經理的職責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責是對外營銷的形象代言人。
如果對比“蔚小理”三家造車新勢力的微信指數,小鵬汽車的指數數據遠高于其它兩家。為什么七月份和八月份蔚來和理想汽車的指數突然暴增?那是因為當時出現了負面危機,一個水銀事件,一個企業家車禍身亡。
相比于理想汽車的李想和蔚來汽車的李斌,何小鵬是最頻繁下場參與小鵬汽車的營銷活動的,諸如和李雪琴劇情短片等等,在這一點上,何小鵬想必也是得到過雷軍的言傳身教。關于對外營銷這件事,雷軍依然是何小鵬的大哥。
回到2008年,那是社交媒體遠沒有如今發達的年代,在加入UC的發布會當天,雷軍在自己新開的博客上發布了第一篇文章,他不避諱對記者承認,不怕別人說自己用博客為UC做廣告。
靠有價值的信息吸引百萬點擊率,這是雷軍親自下場營銷的思路,他當然清楚太直白的廣告不會有傳播,所以寫了十幾篇關于UC的文章,標題都自帶流量:《我被俞永福“忽悠”了》、《圖解UCWEB痛并快樂的創業故事》、《借了丁磊80萬UCWEB才度過創業困境》。
至于成為被奉為互聯網營銷圣經的《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那都是后話了。
雷軍40歲創辦小米,2017年雷軍帶領小米走出銷量下滑的危機;也是那一年,何小鵬走出自己在阿里的中年危機,以近40歲的年紀加入小鵬汽車。
雷軍和何小鵬一對師徒故事,戲劇性的不只是他們都在40歲的年紀重新出發,找到各自創業的新路;而是人生兜兜轉轉,大佬們都在往生命的縱深處走去,相知、相遇,難免在同一個戰場再相逢。
部分參考資料:
《雷軍:我和金山的五次上市》中國企業家雜志
《游擊戰士雷軍》IT經理世界
《何小鵬:團隊越小就越快》創業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