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對手更多也更強,小鵬能保持優勢嗎
文/羅寧
一年前,小鵬汽車在美國成功上市,不到兩個月時間融資24億美元,成為繼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之后第三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創始人何小鵬成功敲鐘之后說:
“多拿彈藥非常重要,才能贏得長跑。”
一年之后,新造車領域的玩家早已不止“蔚小理”,伴隨華為、百度、小米等科技公司進入造車領域,這條賽道不僅變得擁擠,而且充滿了強有力的競爭者。面對新玩家們的快速擴張,小鵬汽車選擇這個時刻在香港上市,其目的或許并不難猜到。
但尋求赴港上市之際,如今的小鵬汽車和一年前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之處?為實現自己的“長跑”計劃,小鵬究竟做了哪些事?能否繼續跑贏新對手?本文將從以上三個問題圍繞小鵬汽車香港上市做出解讀。
業務向好 止血在望
和去年相比,小鵬在第一季度的表現有其亮眼之處。一方面,小鵬汽車總收入為人民幣29.51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人民幣4.12億元增長616.1%,同時,第一季度凈虧損7.86億元,說明虧損依然是小鵬作為新造車企業的常態。
另一方面,盡管受到疫情和芯片短缺影響,小鵬依然實現了交付量和毛利率的增長。從圖表中我們也能看出,小鵬毛利率從2020年第四季度的7.4%提升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11.2%,毛利率增加3.8%,若對比蔚來以及理想的毛利率變化情況,會發現小鵬提升幅度較大,且有望追上理想甚至蔚來。
新車交付方面,“蔚小理”三家目前依然是蔚來在交付量上更具優勢。但根據官方數據,今年1-5月,小鵬累計交付24173臺電動汽車,同比增加427%,同時小鵬2020年全年交付量是27041臺,今年的前5個月交付就接近去年一年,說明產能爬坡速度很快。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軟件服務。小鵬在第一季度首次將其自動輔助駕駛服務XPILOT計入收入當中,據官方介紹,XPILOT軟件收入占第一季度營收的2.5%,并且有超過20%的P7車主購買并激活了該功能,預計還會繼續增加。
之前的財報中我們曾提到過,新造車勢力如今都在強調軟件服務的價值,若小鵬能不斷提升營收中軟件服務的占比,那無異于找到了一條和其他國內企業不同的汽車發展方向,而不再僅僅只是口號。
不過,盡管財報中能夠出現了一些亮眼的數據,但如今的小鵬面對的市場環境和去年相比有了很大差別,要想更全面分析小鵬目前的處境,我們要對于當下的格局有進一步的了解。
“長跑”對手 紛紛入局
在變化的新能源市場中,如今出現了幾個巨頭對手:華為、百度、小米,他們都是小鵬的潛在競爭者,甚至在品牌、技術、市場營銷層面上,早起步幾年的小鵬還沒有這些對手來的有優勢。
玩家之一是“不造車”的華為,盡管一直對外宣稱不造車,但華為還是下場參與到了造車的方方面面。
先說一個夸張的數據——華為與小康旗下子品牌賽力斯合作的華為智選SF5定價區間20-25萬元,幾乎和小鵬汽車P7系列價格看齊,在今年4月發布之后,2天時間預定量突破3000臺,作為對比,小鵬汽車在今年一月份新車交付量為6015臺,這無疑是華為在品牌與營銷上的競爭優勢,而市場對華為入局的興趣點還不止如此。
夸張的不僅是預定量,還有華為龐大的汽車研發團隊,根據此前媒體的消息,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規模在千人左右,此外加上HiCar、自動駕駛芯片等不歸屬于BU的部門人員,華為最終團隊規模會在5000人,其中自動駕駛團隊就有2000人。
而造車新勢力中,小鵬汽車內部員工3600多人,理想2600多人,蔚來則有7000多人,不造車的華為比造車的小鵬和理想人數還要更多,從側面也能看出其“長跑”準備之充足。
此外,華為在技術方面也開始對“蔚小理”產生影響。以小鵬引以為豪的XPILOT自動駕駛技術來說,華為在2019年便拿下了導航電子地圖制造甲級測繪資質,這是制造高精地圖的必由之路,華為也由此為其自動駕駛技術打開道路。
實際上,根據勢乘資本Scale Partners《自動駕駛—重塑未來出行行業的明珠》研報中的內容,影響自動駕駛發展的關鍵因素“高精地圖”、“激光雷達”、“AI芯片”、“網絡安全”領域,華為幾乎都有涉及。
2020年12月,華為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峰會上發布了96線車規級高性能激光雷達,外界第一次知道華為在造車領域之深入,就在今年4月,北汽與華為攜手打造的全球首款搭載3顆激光雷達量產車極狐阿爾法S 華為HI版發布,其在鬧市街區進行自動駕駛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又引發了一輪討論熱潮,而在AI芯片與5G車輛網領域,華為也與比亞迪等車廠展開了合作,去年4月發布的比亞迪漢系列電動汽車也成為首款搭載華為5G技術的量產車。
盡管并沒有自己造車,但華為參與制造的新車們已經成為“蔚小理”不容忽視的對手。不妨再來簡單做一些運算,根據官方財報的一些數據,蔚來、小鵬、理想在2018-2020年的三年的研發投入金額為108.88億元、48.47億元、30.6億元,而據此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總裁王軍的說法,華為今年在汽車產業的研發投入為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超過了小鵬、理想兩家公司三年的研發投入。
如果說小鵬目前依然能夠在15-30萬元價位依靠產品取得話語權,那么深入到自動駕駛、5G車聯網、AI芯片、激光雷達的華為極有可能成為在不同價位為用戶提供不同產品,甚至還可以在華為上千家門店進行銷售,品牌以及渠道的加持,讓華為參與制造的新車出場便擁有人氣光環,這對于辛苦多年才積累起一定優勢,但依然在為品牌建設努力的小鵬來說無疑是一種壓力,而在一年以前,這樣的壓力并不存在。
如果說華為這樣的對手對小鵬還只是旁敲側擊,那么已經和吉利成立造車公司的百度,親自下場造車的小米或許會成為小鵬強有力的競爭者。一個是國內最早開始自動駕駛技術研究的公司,一個是被人們賦予“年輕人第一輛車”期望的親民品牌,這兩個對手也許會直接和小鵬展開正面競爭。
定價在20萬以上的集度汽車從技術層面將會對小鵬發起攻勢。從技術投入來看,在與吉利合資成立集度汽車之前,百度就已經在自動駕駛、車聯網、高精地圖、AI芯片領域布局并產出成果,此前商業數據派也對百度芯片進行了專題報道(感興趣的可以跳轉閱讀)。
相較于華為,百度阿波羅項目與車廠的合作已經持續多年,這種合作關系也為百度造車提供了寶貴經驗,而通過與吉利聯手,百度也得以在汽車設計與生產制造方面補齊短板。
按照官方說法,集度會在5年內投入500億元造車,并在三年內實現量產,毫無疑問,這臺車無疑會搭載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以及其人工智能交互方式,這兩點也是小鵬汽車如今的重要賣點,因此很可能成為小鵬的競爭者。
另一邊則是“壓上全部身家和名譽”的小米創始人雷軍,作為小鵬汽車的投資人之一,外界普遍認為由他參與的造車項目會對小鵬產生更大影響,不僅是因為100億美金啟動造車計劃,還因為何小鵬和雷軍的關系,何小鵬曾表示,自己在沒接收雷軍投資時就建議過雷軍造車,并且按照小米的品牌定位,其對于汽車產品的規劃也會與小鵬汽車類似,主打強科技屬性的中高端市場,無疑會對小鵬產生影響。
無論是華為、百度或是小米,對于小鵬的影響都并非單一層面。定位中端的小鵬憑借其科技感成功占住15-30萬元價位段,但如今同樣殺入這一領域的華為、百度、小米也在瞄準這一價格區間,小鵬先發優勢中的價格、自動駕駛技術似乎不再牢靠,而對手的品牌影響力以及營銷渠道能力又要強于小鵬,對其,小鵬究竟應該如何迎戰?
多拿“彈藥” 贏得長跑
如果說小鵬在美國上市融資24億美金成為如今站在國內電動車品牌第12位的重要原因,那么為了繼續向前,小鵬還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這恐怕是小鵬選擇香港上市的核心原因。
早在今年3月,路透社就曾報道中國電動三大汽車新勢力將在年內回港上市消息。由于小鵬在2020年8月在美國上市,按照要求二次上市公司必須在另一家符合條件的交易所有兩年的良好合規表現,小鵬不能通過二次上市在香港上市,因此可能會申請香港的雙重一級上市,IPO后將擁有美國和香港兩個主要上市地,而據報道,此次香港上市小鵬也將獲得最多20億美金融資。
無論是技術、銷售渠道還是品牌建設,小鵬的投入依然不夠充分。根據官方數據,2019、2020年以及截止2021年3月31日的三個月,小鵬研發開支分別為10.51億元、20.7億元、17.25億元以及5.35億元,占總收入的89.2%、29.5%和18.1%,從長遠角度來看,小鵬如今還將目光放在了飛行汽車領域,又將是一筆很大的研發支出。
所以即便如今的股價相較于去年高點已經回落近一半,但小鵬依然需要盡快找到更多資金支持,此前何小鵬曾提到,新能源車做到80%大家的差異不會很大,但是再往深度去做就會差很遠,而剩下的20%深度部分,拼的是技術和時間,此外,疫情影響之下的芯片短缺,汽車廠商能否熬過“寒冬”堅持到芯片恢復正常供應,背后同樣需要資金支持。
根據IHS Markit數據統計,2020年,小鵬在中國新能源客車市場的份額為2.0%,排在電動車品牌第12位,盡管如此,如今小鵬在國內的渠道以及品牌建設依然需要加強,按照官方說法,其實體銷售和服務網絡包括178間門店和61個服務中心,覆蓋中國70個城市,相較于特斯拉以及蔚來,這樣的數字依然不夠漂亮。
何小鵬曾說“創業團隊一定要有‘樂觀的悲觀主義’心態,他認為創業的過程中慢就是快,但當家底雄厚的對手們紛紛站在跑道上打算“長跑”,小鵬要想繼續向前,就不得不加速向前。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