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古月
來源: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什么都變貴了,還真不是幻覺
點了一堆菜放進外賣App里,臨結賬,看了眼價錢,又暗搓搓地刪掉了一道菜。
在硅谷生活工作的張珊珊最近總是有這種行為。她告訴硅星人,自己和很多朋友都有這種感覺:一年過去,什么都變貴了。雖然工資并沒有減少,其他七七八八的收入還增加了一些,但就是覺得自己莫名地在變“窮”——原來隨心所欲的消費,現在反而還得算著點了。
她一直覺得這是個自己的幻覺,直到看到了一則被大家傳來傳去的朋友圈:灣區10米家底,仍然外賣不自由。米在這兒不是長度單位,而是硅谷華人戲稱的Million百萬的縮寫叫法。這則朋友圈的起因是一位新近上市公司的早期員工,一邊曬出了自己的10米家底,一邊抱怨外賣太貴點不起。
突然間,張珊珊就和有10米資產的富豪有了同款“煩惱”:疫情這一年,財富上升的速度好像永遠趕不上菜價、房價,甚至是奶茶外賣價格往上跑的速度。
消失的外賣自由
10米家底外賣不自由的那條朋友圈雖然有調侃的成分在,但在硅谷,年收入幾十萬美金,甚至上百萬美金的家庭也絕不在少數,更不要說在過去一年的上市熱潮中,不少人身價暴漲,或者在股市里賺的盆滿缽滿。一小部分人甚至還實現了財富自由。
但過去一年,各種原因下飛升的物價,也很難讓人不覺得自己“躺窮”——躺著躺著就變窮了,再沒有過去拿起App下單奶茶的隨心所欲,或者下館子進超市不看價格的灑脫。
張珊珊給硅星人算了一筆“漸漸失去奶茶外賣自由”的賬。印象里的加州的奶茶從多年前的2、3刀,到疫情前的4、5刀,再到現在隨便硅谷隨便一個華人外賣網站上的稅后7刀,再加上運費、平臺服務費、小費等等“疫情后時代的苛捐雜稅”和點三杯才能滿足15刀起送的條件,想在家不去排隊傳染湊熱鬧,喝上口奶茶就要27、28美金。
而且這種絕不僅僅是發生在奶茶身上的事兒。
當硅星人隨便聊起一家在硅谷有名的海鮮店里的龍蝦卷,都會有朋友評論這個套餐三年前19.9,現在25美金。
還有朋友告訴硅星人,“從某華人外賣平臺買了一份某抹茶甜點店的蛋糕。疫情前還只要幾美金,現在連帶運費送算來,接近20美金。”
如果回頭仔細看外賣奶茶或者蛋糕的訂單,會發現里面有運費之外還有平臺費。如果再仔細一點,還能發現菜價比店內價格要高上30%。
實際上,除了中餐館,美國主流外賣平臺Doordash、Ubereats也都有類似的“隱性漲價”做法,在Reddit等論壇上被大量網友吐槽。
“我在Doordash上看到Subway,卻發現它們的價格比餐廳里貴很多。”
“疫情以后,選擇點外賣,一些餐廳單菜價比過去去餐廳貴上30%。要是點個一人份,算上一切費用,大概是翻倍。”張珊珊表示雖然如此,她還是希望能夠給送餐員一些小費,至少只有這部分費用寫明是給送貨員的。
張珊珊周圍不少同事和朋友看到總價近乎翻倍的賬單,都會索性關掉外賣App,選擇開車自取。一些商家甚至好心叮囑客人在多個平臺比價后再找個加價少的下單。
但是誰剝奪了硅谷人民的外賣自由呢?這些在硅谷年收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金的家庭卻又說不清楚。
就連網購的菜都會比超市貴很多。王博每周選擇在網上下單購買自己做飯的原材料,但他發現無論華人網站還是主流網站,哪怕是Costco,都能發現比店內價格貴。
也并不是堅持去線下店,就體會不到這種“通脹”。哪怕去店里買,也會發現一趟超市走出來,總花銷比疫情前多了不少。從雞蛋到牛奶,統統都在漲價。
王博有朋友去超市,因為分不清楚各種有機、散養的區別,就總是買最貴的雞蛋,但是眼看著最貴的雞蛋從5美金漲到了7美金,他也開始默默地降了等級,“AAA就行,太貴的還是算了。”
漲價,不是幻覺
美國食品行業機構FMI和Cal Poly大學在去年10月發布了一篇研究論文來支持很多像王博一樣的普通人的猜想。
在新冠疫情期間,生活用品的價格上漲速度不斷加快,這讓美國大多數人的日常花銷增加。根據FMI的研究,食品開銷漲幅超過了其他領域支出的漲幅。
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整體食物CPI (Consumer Price Index)在2020年9月相較一年前上漲了3.9%,其中在家做飯成本上漲了4.1%, 外食成本上漲3.8%。
研究分析指出導致日常食物價格飆升的原因主要是上升的食物加工成本和超市運營成本。
由于疫情原因,工廠必須加大各種安全投入,甚至減少同一空間工作的工人,導致食物生產和加工成本大幅上漲,最終也會體現在菜價上。
此外,超市的成本也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幅上漲——例如他們需要雇傭更多的員工去消毒產品以及幫顧客提供洗手液,以及幫這些工作人員支付更加高昂的加班工資。當這些成本轉嫁到客戶身上,就能體會到價格大幅上漲。
實際上,還有更多的普通人都感受到了這種“通脹”。
美國消費研究機構Lending Tree針對1052位美國居民做了一份調查。調查顯示平均每人在生活用品上的消費從每周163美金上升到190美金,上漲近17%。
同時,大多數受訪者都提到孩子們不去上學后,家庭生活開銷大幅度上漲。
所有受訪者中,有63%的人表示疫情后開始每周至少使用一次超市代買服務,而這也使得他們購買生活用品的成本上漲。
一位在波士頓的居民曾在Reddit上曬出賬單,顯示Instacart的價格哪怕刨除明碼收費的運費和小費、平臺費,單是產品價格也要比店內貴上30-40%。
漲價,是全面鋪開的
實際上,吃再多恐怕也很難把一個人變窮。很多大頭開銷——例如房產的價格更能取決于人們的生活質量高低。
2020年,美國經濟出現各種疲軟態勢,但房價卻波動了一陣后,仍然堅挺。
由于疫情原因,很多人搬離硅谷等美國大城市,導致租金一路下跌,但房市里的房價卻意外處于高位。
以地處南邊的Santa Clara County來看,根據Compass 給出的數據,2019年,疫情到來前,房價中位數才近126萬美金,而2020年房屋價格中位數漲到了138萬美金,同時,房屋在市場上的天數從2019年的32天縮短到平均25天。
這個數據甚至和2018年美國房價大漲時期持平。2018年,房價中位數為133萬美金。從房屋出售數據上來看,并看不到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而對于這里工作的普通家庭來說,房價卻讓人們的生活感覺更加緊縮——同樣的錢,不能買同樣的房子。
一些人嘗試用疫情期間木材價格上漲來合理化房價的上漲。由于疫情的原因,民用住宅使用的圓木料價格飆升,導致建造成本價在2020年上漲了6.2%,平均到每一套獨棟房產上,成本上漲17000美金。
但同時,多份研究指出,成本上漲不足以解釋房價的攀升,更不能解釋通脹。在他們看來,市場上過多容易的錢才是通脹的元兇。
容易的錢才是元兇
為什么疫情可以在家遠程辦公后,人們都從大城市回流到小城市,但大城市房價卻依然上漲呢?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Ruchir Sharma,同時也是摩根大通銀行的全球投資戰略分析師在《紐約時報》刊發專欄文章,尖銳地拋出上面這個問題,并直指美國正在經歷通貨膨脹。
他表示,這種高價房市是基于容易的錢來的,而不是人們的需求。簡單來說,人們買房不是為了住,而是為了投資——就像是投資在股市、基金里一樣的投資行為。所以就像股市一樣,房市價格也相應提高。
其實不只是房市,這其實是一個全球金融市場的問題。在他看來,什么都在漲,股市、基金甚至是物價。這些上漲和疫情關系不大,反而和美國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和不斷增發的美金相關。
簡單來說,就是市場上“容易的錢”太多了。
首先,是美聯儲不斷下調利率刺激市場,同時大量發行美金,使其流入金融市場。美聯儲在今天1月再次強調保持當前利率水平不變,保持過去一年的寬松貨幣政策,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到0.25%,超額準備金率維持在0.1%。
而這早已不是央行第一次放水。從去年三月開始,美國央行已經連續多次調低利率,使得借貸變成了“免費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由于疫情等原因美國GDP萎縮3.5%,為2009年第一次出現下降。一些經濟學報道評論這種現象為金融市場正在和經濟逐漸脫節——經濟萎縮、失業率史高,但金融市場卻呈現一片繁榮。
除了不斷印錢外,2020年的疫情雖然使得不少美國人失業,但美國政府為人民提供的高額失業金和紓困金卻使得更多資金流入市場,進了普通人的口袋,從而轉進了股市等流動市場。2020年,美國政府通過the Cares Act一共支出7830億美金在紓困金上。
當人們手里的錢越來越寬松,他們紛紛把錢投入到市場中,導致全球股市在2020年11月出現了上個世界80年代后的單月最大漲幅。
Ruchir管這種現象稱為Boom in the Gloom (悲觀繁榮)。當央行把錢大量注入資本市場,將30年貸款利率下調到3以下,刺激人們進入房市,進行借貸,給人以經濟繁榮假象。他同時表示,疫情后的股票、債券和房屋估值都已經上升到只有2000年和2008年左右出現過的水平。
這將帶來一種風險——泡沫破裂。當這種假性繁榮破裂,會對中產階級產生壞賬,甚至導致經濟衰退。
他同時反對了央行的”沒有通脹”的論調。他和大量的經濟學家指出,央行所謂的沒有通脹是基于有偏頗的計算得出的結論。在一些經濟學家看來,央行官方指數使用了包含租金和房價的“租金當量”,并不能充分反應資產價格。在這些經濟學家看來,雖然房價飆升,但租金在過去幾年上漲速度微乎其微,用這個數據來算作住房支出從而證明沒有通脹是非常不合理的。
截至目前,經濟學家仍然在針對是否通貨膨脹爭吵不休。你怎么看呢?過去一年對于你來說,是躺贏還是躺窮呢?歡迎你在留言區和硅星人分享。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