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國內市場捧得紅馬斯克 但可能捧不紅PayPal

2021-01-24 13:58:36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鋅刻度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楊皓然

  來源:鋅刻度(ID:znkedu)

  PayPal想要在國內移動支付市場分一杯羹。

  科技圈的老網紅、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今年“熱度”著實有點高。

  2021年1月8日,特斯拉股價大漲7.94%,馬斯克的個人凈資產也跟著水漲船高地突破了1950億美元。而對此,這位身價超越亞馬遜CEO貝索斯的新全球首富,只是在推特上云淡風輕地說了句“Well, back to work...”(好吧,回去繼續工作了……),身體力行地給全世界企業家普及了一下什么叫“凡爾賽”文學。

  而接著,沒消停幾天的馬斯克又上了推特“熱搜”。這一次他暴露了自己的“老二次元”身份,發了張萬代南夢宮的《偶像大師》里角色“輿水幸子”的表情包,結果當天在日本上市的萬代南夢宮股價收漲4.35%——真是人在家中坐,餡餅天上來。

  眼下,“蹭馬斯克熱度”儼然成為了新的“財富密碼”,國內外網紅、明星和企業品牌趕緊排著隊想法兒“碰瓷”馬斯克,而也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國內媒體才發現了一件大事:當年馬斯克曾出任CEO的PayPal最近全資收購了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移動支付這個概念曾經和馬斯克一樣,也是科技前沿的代名詞之一。不過隨著移動支付市場近年來迅速發展成熟,與馬斯克“想在火星上退休”的構想相比,移動支付倒是率先走進了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甚至成為了國內消費者的主要支付手段之一。

  然而,移動支付在國內歷經多年發展,用戶對于產品的傾向和使用習慣都已經相對穩定,PayPal想要在國內移動支付市場分一杯羹,真的有可能嗎?

  移動支付業務:互聯網企業新陣地

  國人對移動支付的概念都已經十分熟悉了。簡單來說,移動支付就是借助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通過運營商提供的移動支付系統進行轉賬、繳費和購物等商業交易活動。

  而放眼全國,移動支付現在已經完全滲透進了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日常的購物、公共出行的支出,還是商務旅行、投資理財以及各種公共事務費用的繳納,都可以通過移動支付進行,給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機。

  根據公開消息,在過去的一年里,拼多多、攜程、快手、字節跳動等互聯網企業紛紛購入支付牌照,意欲布局支付業務,而銀聯商務、連連支付、收錢吧三家支付機構也已經公布計劃了在A股上市的信息,準備沖刺資本市場。

  至于資本市場對于移動支付的態度,那無疑是歡迎的。而這其中,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的未來更是格外誘人。有著央行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競爭移動支付市場的開放態度、靈活多樣的O2O生態模式以及成熟的技術與企業等種種因素的支持,國內移動支付的發力還遠沒有結束。

  去年,知名支付服務提供商Worldpay發布了《2020年全球支付報告》。報告指出,中國2019年移動商務市場規模達到了9594億美金,是市場規模排名第二的美國(2506億美金)的近四倍、市場規模排名第三的英國(722億美金)的約13倍。

  驚人的數據也揭示了這樣的現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移動商務市場在全球移動商務市場中仍將繼續“一騎絕塵”。

  “國內移動支付的普及程度和其他國家差距有多大,只有真正出去之后才知道。”驢友阿童經常感慨稱中國已經率先進入了“無現金社會”。每當他跟外國友人聊起國內連乞丐也懂得使用收款碼時,總能讓對方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而對國人來說,用移動支付施舍乞丐這事雖然有些啼笑皆非,但也確實是身邊的現實。

  仔細想想,移動支付這個海外舶來的概念,在國內從無到有、再到立于頂點,也就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看到國內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各種移動支付的場景,讓人真切地有種觸摸到了時間變化般的奇異感覺。

  根據艾媒咨詢的統計,2020年國內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預計突破7.90億人,市場規模增長趨勢預測將保持長期穩定。而支付清算協會在2021年1月13日發布的《2020年移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中表示,移動支付已經被絕大多數的用戶所接受,有近四分之三的用戶每天使用移動支付,移動支付已經成為消費者日常使用的主要支付方式。

數據來源:《2020年移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數據來源:《2020年移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

  隨著行業技術不斷革新,傳統行業紛紛轉型、“搬遷”至線上尋求“第二春”,未來移動支付的應用場景還將更加多元,對于掌握手機的消費者們而言,他們手中掌握著的將是一個迫近的、充滿可能性的未來。

  曾經走出過馬斯克的PayPal,究竟有多大能量?

  2018年,央行正式發布外商投資支付有關事宜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8)第7號,解除了對外資支付機構限制。

  此后,不少被國內規模龐大的移動支付市場吸引的外資機構紛紛尋味而來,而PayPal就是其中之一。

  PayPal是美國支付的巨頭,也是移動支付這個概念的“鼻祖”。作為一家傳奇企業,它跟“宇宙網紅”馬斯克和美國電商巨頭eBay間有著復雜糾葛的“羅曼史”。

PayPal創始人之一的彼得·蒂爾與馬斯克PayPal創始人之一的彼得·蒂爾與馬斯克

  關于PayPal的瑣碎往事便這里不再贅述。不過,需要澄清的一點是,一些媒體喜歡稱PayPal為“馬斯克的PayPal”,但事實上,馬斯克很久以前便離開了PayPal,而他也并非PayPal的創始人,PayPal實際由硅谷傳奇馬克斯·萊文和彼得·蒂爾創立,而馬斯克創辦的則是后來選擇與PayPal合并的另一家支付公司X.com。

  好了,現在拋開那些逸聞秘辛,讓我們看看PayPal究竟有多少實力。

  在被支付寶超越之前,PayPal一度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在歐美市場的滲透率常年穩居前列。而截至2020年,PayPal的業務已經覆蓋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4億人的活躍用戶,同時可支持全球25種貨幣的交易,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支付公司。

  并且,盡管移動支付已經成熟,但市場依舊有潛在的增長空間,PayPal業績表現也一直令市場看好。尤其是在過去的一年,疫情對傳統零售行業造成嚴重沖擊,各國的消費者們紛紛將線下購物轉至線上,造成全球線上交易量大幅增加。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Adobe的統計,2020年“黑色星期五”美國線上交易額達到了90億美元,創下最高紀錄,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2%。

  而線上交易量的激增也使各大移動支付公司的股價順勢“起飛”。其中,PayPal的表現尤為出色,從年初的約100美元,飆升至年末的約240美元,上漲了一倍以上,被認為是2020年的首先股票。

  金融行業從業者牛哥是八年的PayPal用戶,他將PayPal的優勢總結為以下三點:

  一、業務遍布全球,國際化程度高,是許多跨境貿易中首選的支付方式。

  二、有著完善的風險控制和安全保障機制,欺詐損失率長期處于業界最低水平,在世界范圍內有著良好的品牌信譽和龐大的用戶群。

  三、其支付方針傾向于保障買方的利益,買方關于交易內容的所有反饋、提議與申訴都會迅速獲得平臺的關注和處理。

  在牛哥看來,PayPal作為一家支付公司,擁有國際頂尖的影響力和良好的品牌信譽,當下又恰逢疫情背景下線上交易需求擴大的紅利,前景相當樂觀。

  目前,順風順水的PayPal正有條不紊地推著自家全球業務,而規模龐大的中國移動支付市場正是它的下一個目標。

  事實上,隨著國內近年來推出對內資和外資支付企業提供同等國民待遇、放開外資支付機構準入的系列政策,國內移動支付市場“雙向開放”程度逐步提高,支付行業監管框架不斷完善。

  不少海外支付機構都表達了想要進入國內市場的意愿,而PayPal算是這批有意愿進入國內市場的海外企業中先行者。

  據報道,早在2019年9月30日,PayPal就已收購國付寶70%的股權,成為國付寶實際控制人并順勢成為了第一批進入中國的外資支付機構。

  兩年時間過去,國內金融市場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而PayPal此番全資收購國付寶,其想要正式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分一杯羹的雄心亦可見一斑。

  不過,國內消費者的移動支付習慣已經趨于穩定,而支付寶、微信支付和云閃付等移動支付工具也已經占據了市場的大半江山。作為“外來和尚”,即便是強如PayPal,想要順利從國內市場中切下一份蛋糕,恐怕也并非易事。

  敲打支付寶和微信支付?PayPal還不夠格

  根據艾瑞咨詢統計,支付寶和財付通(含微信支付)在2020第一季度分別占據了市場交易規模的55.4%和38.8%,已然吞下了中國移動支付市場94.2%的份額。

  而PayPal用以“借道”入華的國付寶,在國內移動支付市場依舊是泛泛無名之輩。

  在被PayPal外資全資控股之前,國付寶是商務部直屬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發起的、具有國有背景的支付工具,具備多項支付許可,主要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在線支付服務,后來也開展了C端的移動支付服務。

  然而,國付寶作為支付工具的口碑并不算好,由于對商戶的監管審查力度不足,它曾屢次被卷入金融詐騙事件中。在2018年8月6日,更是因為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以及多項反洗錢條例,被央行開出了4646萬元的巨額罰單。

  頻繁涉及違規操作的國付寶過去一直不被媒體看好,好在PayPal并不在意這個。全資控股國付寶,最大的意義在于讓PayPal擁有了在中國市場合法運營的權利,這為它的全球業務補上了一塊重要的拼圖。

  不過,雖然PayPal雄心勃勃,但考慮到中國市場的特殊性,PayPal能否真正適應這片新天地,還有待斟酌。

  目前以用戶的角度來看,PayPal想要入華,還面臨很多障礙。

  首先,移動支付事關個人財產安全,作為外資的PayPal想要取信于國內用戶,本身就有一定的門檻。

  根據支付清算協會1月13日發布《2020年移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中顯示,安全隱患依舊是移動支付用戶擔心的首要問題,79%用戶最擔心的是個人信息被泄露,69.7%的用戶擔心手機掃描到假的條碼,66.8%的用戶擔心賬戶資金被盜用,44.6%的用戶擔心付款碼被發送給他人。

  在這方面,雖然PayPal有著多項安全措施來消除用戶面臨的安全隱患,然而,PayPal以爭議或侵權名義凍結用戶賬戶、令用戶蒙受經濟損失的情況卻也一直存在,并飽受國內外用戶詬病。

  “PayPal的審核制度嚴格,但也經常‘誤傷’用戶,而PayPal過去沒有境內牌照,國內用戶遭遇像是無故被凍結賬戶或者扣款的情況,處理的流程相當復雜,費時費力。”牛哥表示,自己就曾經有從事境外電商的朋友被PayPal無故凍結賬號,事后經歷了需要收集證據澄清不存在侵權情況、下架侵權商品、聯系律師等一系列環節,最終解決了賬號凍結問題卻也承受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如何辦法幫助用戶簡化維權流程,切實保障他們的利益,是想要爭取國內用戶的PayPal首要面臨的問題。

  其次,缺乏生態基礎也是PayPal入華之路上的一大挑戰。

  自2019年來,國內移動支付產業經營生態化越發明顯,用戶需求由單一的支付服務到基于數據的各類增值服務。

  以支付寶和微信為首的國內支付工具大多背靠集團企業生態,將移動支付的交易場景擴展到了零售、教育、物流等多個成熟的行業,而新申請支付牌照的機構,也不乏是抖音、快手、拼多多、華為這樣本身擁有產品生態支持的,這些國內支付企業在通過構建支付生態在C端市場形成競爭壁壘,令純粹的支付機構難以與之競爭。

  而對于剛剛踏進國內市場PayPal而言,應該怎樣構建自身生態,去吸引消費習慣已經相對穩定的國內用戶,恐怕一時半會兒還難以有所進展。

  而另一方面,牛哥認為PayPal入華也有明顯的“突破點”,那就是跨境支付。

  “國內用戶使用PayPal最多的情況就是海外購物,在這個方向上,PayPal有全球業務作為支撐,支持多種幣種,背靠龐大的海外賣家群,能為國內消費者海外購物提供很多便利。

  在這一點上,支付寶和微信是很難與其競爭的。”牛哥認為,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繼續推進“雙向開放”,跨境貿易和人員往來的支付需求還將不斷增長,跨界支付仍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

  不過,如果PayPal真的選擇“曲線救國”,從支付寶、微信等國內支付工具較為薄弱的跨境支付領域“登陸”,那么它想要真的依媒體所言“撼動國內兩大移動支付巨頭的地位”,那恐怕它在正面挑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之前,還要和同樣對中國市場很感興趣的Amazon Pay、Google Wallet、Apple Pay一類的國際移動支付公司先打一架才行。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