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魏丹荑
來源:吳曉波頻道(ID:wuxiaobopd)
前兩天,我看到一位明星基金經理在季度報告中說:“市場已經漸漸地由基本面推動,演變為“口號式”投資。具體表現就是核心資產不斷地提升估值,將10年乃至20年以后的遠景貼現到現在。”
什么意思呢?說得簡單直白點,就是他認為現在很多股票雖然優質,但是股價確實已經太貴了,10年、20年以后的事情,誰能斷言呢?
1
2020年,特斯拉的銷量不過50萬輛,市值卻高達6600多億美元。而豐田汽車年銷量超過千萬輛,市值卻只有特斯拉的四分之一。
美國如此,中國也是如此,比亞迪、蔚來、小鵬,當前市值全都比年銷量第一的上汽集團要高……當下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追捧,可見一斑。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新能源汽車戳中了資本市場的幾個興奮點。
第一,新能源汽車是一個絕對的朝陽產業,目前處于從0到1階段,未來有從1到100的想象空間,是為數不多的有巨大增長空間又相對剛需的藍海。
當下燃油車的市場大概是每年9000萬輛,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車會被新能源汽車取代,那就是900萬輛,而2020年全年的新能源車銷量才300萬輛。即是說,保守估計也有300%的成長空間。
所以,在信仰新能源車的投資人眼里,新能源車對燃油車的替代,就像當年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手機,特斯拉就相當于當年的蘋果。
第二,新能源提供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方案,對人類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環保,現在已經是全球各大主要經濟體的共同意識,多國政府都提出了遠期的“碳中和”目標。在此背景下,用新能源替代石油、用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顯然是一個可行而必要的策略。
而且,各國政府都希望自己能實現能源安全。比如,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長期如此,當然是不可接受的。但如果用新能源,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比亞迪的創始人王傳福曾講過一個例子:“中國1%的沙漠面積,如果能夠鋪上太陽能電池板,那么中國十三億人民的用電就解決掉了。”
無獨有偶,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也曾舉過類似的例子,他還說:“石油這么寶貴的東西,你們居然用來燒?”
理解了上述兩點,你就能理解為什么像恒大這樣地產巨頭,也要拼命燒錢,殺入這個和自己主業毫不相干的領域。
2
新能源汽車行業有巨大的想象空間,又沒有形成固定的市場格局,當然有很多機會,但是價格也確實已經很貴了。接下來就是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新能源車概念股這么貴了,還能不能買。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了解一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風險。
首先,最大的風險是燒錢。
越是核心的科技,燒錢燒得越兇,特別是在產業發展初期。
別看馬斯克今年在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后,云淡風清地發推讓大家回去工作,當年他可是一度燒錢燒到瀕臨破產,被逼得賣車賣房,睡在工廠。
2020年股價暴漲30倍的蔚來,僅2019年一年,就燒掉了114個億,累計燒掉的錢一度超過了它市值,股價從14美元跌到只有1美元,要不是合肥市政府關鍵時刻輸血,很可能就死在2019年,根本看不到2020年的太陽。
這就是新能源汽車,每個人都抱著對未來的無限幻想,但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殘酷與骨感。如果你買了一只新能源概念股,那你必須得對它的財務狀況心中有數。
其次,技術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比如充電不方便,城市里想找個充電樁不太容易,找到了還有可能是被人占用著,或者干脆是壞的。
再比如充電速度太慢。燃油車沒油了,2分鐘就能加滿開走,新能源車充滿電則要花好幾個小時。
充電不好充,那么電池是不是能耐用一點呢?目前這一點也被很多人詬病,有些車號稱續航500公里,但實際根本不達標,如果是在北方,到冬天更是會被續航焦慮徹底籠罩,電量稍微低一點,連空調都不敢開。
3
充電不方便,可以建更多的充電樁;續航焦慮,則要依靠技術研發。目前看來,這兩方面的狀況都有所改善,也有望繼續改善。
最大的痛點是充電速度太慢。目前的解決方案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換電模式,直接給你換個新電池,這和加油時間差不多。但成本巨大,蔚來建一個換電站要300萬元,如果要建成密集有效的站點網絡,還不知道要燒多少錢。
另一種是改進充電技術,讓充電更快速。這既需要燒錢搞研發,還要硬碰硬地搞商業競爭,讓競爭對手也采用自己的充電標準,從而讓充電樁這些基礎設施盡快普及和共享。
目前看來,這兩種方案的實現難度都挺大。未來問題能否順利解決,何時能夠解決,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那么,這個階段的投資基本就是一場豪賭:一方面,企業的產品銷量和收入很有限;另一方面,企業為了提升產品收入又需要源源不斷的巨額資金投入,但最后很可能到一點水花都看不到。我們做投資,不能太理想化,一定要對不確定性有所敬畏。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