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無銹缽
來源:財經無忌(ID:caijwj)
12月28日,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作業幫宣布完成逾16億美元的E+輪融資。
臨近年底,這一消息隨即讓本就戰火未停的在線教育K12賽道再掀波瀾。
畢竟,僅僅在今年6月份,這一頭部公司就已經拿到了高達7.5億美元的投資,時隔短短半年,資本就再次向它押下重注。
一年兩輪融資背后,不變的則是投資者的青睞。
這之中,曾因投資阿里巴巴而被中國市場所熟知的軟銀,更是不吝贊賞,連續重投。
此情此景,不由得令人好奇,作業幫這一成立僅僅5年的在線教育公司,究竟靠什么讓軟銀“念念不忘”?
軟銀也瘋狂
這不得不提及軟銀的投資理念。
一直以來,在VC界,軟銀旗下的愿景基金都被形容為公開的“顛覆者”。
在孫正義的公開講話里,他不止一次地提到過,軟銀對一家公司投資的最低限額是1億美元。這也很符合他本人一貫的作風:認準目標,毫不猶豫。
即便是在這個充斥著動蕩與變革的時代,這一點似乎也并未改變。
數據統計顯示,過去的一年里,美國的風險投資公司一共投出了1310億美元的資金,而孫正義的軟銀,兩項愿景基金里每一項資金規模都超過1000億美元。
然而,瘋狂的注資背后,軟銀并非是單純的“送財土豪”,一系列投資背后,同樣隱含著某種一以貫之的投資理念。
盡管“找到下一個阿里”并非一日之功,但這并不妨礙軟銀朝著投資科技巨頭方向不斷前行。
亞馬遜、Alphabet、Nivida、特斯拉、奈飛、Zoom……這一系列帶有鮮明技術色彩的投資名單背后,正如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Chris Lane所說的那樣:
“軟銀一直以來所尋找關注的,都是那些具備改變和重塑市場能力的新技術公司。”
而在這一過程中,相較于市場早期充滿達爾文主義色彩的競爭拉鋸,孫正義更感興趣的,往往是那些步入競爭晚期的市場領導者。
“當軟銀投資時,贏家已經很明顯,軟銀的資金只是用來鞏固它們的地位。”
這一點,在下注K12在線教育賽道時,同樣也不例外。
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11月末,在線教育行業共披露融資事件89起,同比減少了34.56%。
有趣的是,截至11月末,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披露的融資金額卻高達388億元,較同期增長了256.78%。
一邊是融資事件的減少,一邊是融資金額的暴漲,所有資本的收攏都指向同一個答案:
在線教育領域,外人眼中撲朔迷離的的叢林廝殺已經分出了勝負,具備投資價值的錨點已悄然浮出水面。
在激烈競爭中成長為中國最大在線教育公司的“作業幫”,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軟銀的不二之選。
作業幫“沖出荊棘”的秘密
除了軟銀,此次投資中,一道看好作業幫前景的,還有包括阿里巴巴、Tiger Global、紅杉、方源在內的多個投資機構。
以至于這輪融資最后的實際交易額,較之此前設定的10億美金上限,足足超出了60%。
各方搶投之下,作業幫靠什么贏得一眾投資機構的青睞?
數據是最好的答案。
作為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年輕公司,作業幫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
截至目前,作業幫旗下的產品總日活已經超過5000萬,月活超1.7億,累計激活用戶設備超8億。
不僅如此,作業幫超級APP還是唯一進入中國TOP30的教育類APP,基于AI和全球最大超3億題庫所提供的拍照搜題、智能練習、作業批改、直播課、VIP等全場景、一站式教育科技產品及服務,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深度的答疑服務,也吸引了累計超過6500萬直播課學員、1200萬付費會員的支持,會員規模穩居行業第一。
出色的業績背后,離不開這一品牌對于流量的深刻理解,這也正是作業幫在一眾K12在線教育品牌中脫穎而出的秘訣。
從創業第一天起,侯建彬就認準了要持續投入自有流量。
這一點,無論是從作業幫旗下產品所營造的流量閉環,亦或是寒暑兩季招生時的流量戰爭,都可窺見一斑。
過去的這個夏天里,作業幫創造了付費課學員總人次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0%;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的“拓客奇跡”;秋季,作業幫正價課學員超過220萬,幾乎追平了學而思,付費課學員超過1000萬,創下行業紀錄。
這一方面離不開疫情對于在線教育市場的催化,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其一手打造的產品力和流量邏輯。
數據統計顯示,在2020年暑期的正價班新增人次中,超過67%來自自有流量,相比2019年暑期的53%,足足提高14個百分點,這之中,正價班新增學員來自外部投放獲客的只占33%,絕大部分都來自這一品牌自有流量池的轉化。
不同于其他在線教育品牌只能依賴真金白銀的廣告投放,作業幫超級APP自帶的“流量聚集”成為了他們在行業中脫穎而出的秘訣。依靠自身,其次才是外部流量,在在線教育殺紅了眼的當下,可謂獨門利器。
即便是,外部投放采買后沒有轉化成付費課學員的流量,仍有超過三分之二沉淀在作業幫APP,并被長期持續激活,成為作業幫自有流量閉環中的一員。這是超級APP聚集效應的體現。
合并計算自有流量轉化和外部投放,作業幫綜合獲客成本不到行業平均值一半。
在此基礎上,龐大私域流量池為作業幫避開了獲客成本高居不下的修羅場,也為后續依托智能匹配等技術實現用戶需求的精準觸達提供了可能。
從這個角度來說,作業幫的成功,并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品牌的成功,同樣也是技術思維同傳統線上教育痛點的成功結合。
K12教育賽道迎來“長期主義者”
某種程度上,這也印證了作業幫創始人、CEO侯建彬在公開講話中所說的:
“技術才是真正沖擊教育行業的變量。”
相較于行業中千篇一律的教育公司平臺公司,作業幫的優勢就在于,他們不僅僅在教育和平臺領域有所建樹,同樣還保有著技術和內容端的出色優勢。
面對傳統線上教育模式的痛點,從“拍照搜題”到“智能練習”再到千人千面的“查漏補缺”,作業幫一直希望用教育+科技的力量,以大數據+專業師資搭建的現代化教研體系,實現千人千面、因材施教,為在線教育發展、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盡到一份力量。
這背后,同樣也是作業幫堅守長期主義精神的體現。
陳春花這樣描述長期主義:
“在一個巨變的環境中,唯一可以超越變化的,是長期主義,而非機會主義。”
在教育這樣一個持久戰的賽道里,頻繁的燒錢和競爭正在不斷將戰線拉長,這也意味著每位CEO都需要尋找自己的milestone(里程碑)。
而對于作業幫來說,它的milestone不是上市、市場占有率第一這些因素,而是核心價值的提升。
它的表象可能是營收規模的增加、業務模式的擴展,這往往也是吸引資本和市場關注的表象,而真正的核心,是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的價值顯現。
超越了資金的重要性的,則是師資、教研、內容所代表的行業積淀。
畢竟,只有最終能夠真正幫助到學生學習的在線教育,才可能持續得到家長和師生的信賴,并真正實現在線教育的長期發展。
對于作業幫來說,它意味著持續投資教育師資與人才,意味著不斷打磨教育產品與技術,意味著持續強健組織與文化。
盈不可久,相比速勝,教育賽道的持久意味著更多的耐心、智慧和長遠的謀劃。
而對于這一切,收獲軟銀“彈藥補充”的侯建彬依然充滿信心。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