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冒詩陽、吳明輝、廖羽
來源:商業數據派(ID:business-data)
在社區團購的風口中跳槽漲薪50%,卻漂泊了三個城市;
身為運營忙到自己給用戶送外賣,年底卻沒聽說升職加薪;
旗下藝人頻繁離職、見人就想問“姐,做直播不?”
互金受監管整頓,剛工作兩個月公司就沒了;
在成長最快的公司中沖刺前行,有資本“凡爾賽”,卻也很迷茫;
............
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也不甘于行業的浮浮沉沉。
有的昂揚奮進,有的失落迷茫,六位朋友的親身經歷,拼成了真實的互聯網2020。
這一年,你過得“凡爾賽”還是“網抑云”?
風口狂奔,
一年換三個城市薪水漲50%
【張天龍】某社區團購區域倉負責人
跟著領導被動跳槽,社區團購下沉到鄉鎮是大趨勢。
快到年末,在興盛優選待了一年多之后,我選擇跟大區總經理一起跳槽到另一家社區團購新玩家。
其實新公司給出的條件不是最優厚的,在美團、滴滴等巨頭都要決定要蹚一趟社區團購的渾水時,大廠的HR與獵頭們就對曾經的社區團購獨角獸們展開了批量挖角,一般都會開出比原先高30%左右的薪資,甚至談得好的還能多50%。我是跟著大區總去的,收入比原先差不多高了50%。
薪資其實不是我們跳槽的主要原因,對公司失去了信心才是。
在巨頭入場之前,在我們西南這塊扎根的社區團購并不多,一個手都數的過來,公司也穩步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鋪倉,今年我就從Z市調到了D市。但是巨頭砸錢開市場的行為太可怕了,據說滴滴橙心優選要投入100億,價格戰打起來肯定是我們這種公司要吃虧。許多同事KPI直線下滑,這個時候大家對公司的信心就開始動搖了。
直接促成對公司信心崩潰的是,國慶后,我的老總,也就是這個大區的總負責人離職了,此后公司又相繼有同事離職。哎!團隊人心散了留不住人,后面就發展成了一股離職潮,我在美團、橙心優選、創業公司之間選擇去了后者。
在我看來新公司與互聯網巨頭相比,做社區團購更有機會。一是相對于互聯網巨頭更傳統,互聯網巨頭是為的流量入口,我們是真正去做零售,通過買菜這一塊向生鮮超市、零售超市發展,所以我們的業務會更長久;二是找到了自己的賽道,即通過線上(做餐館、食堂等B端客戶的生意)線下(線下做普通消費者生意)一體化模式,在三四線等更下沉的市場錯位競爭,目前已經在西南已鋪到縣級了。
社區團購下沉到鄉鎮是大趨勢,我從2018年畢業就進入社區團購行業,第一家公司是松鼠拼拼,當時我們還是在成都這種新一線城市跑業務。2019年我來到了這家社區團購公司,從開始負責跑業務到建倉,自己也從成都下派到更下沉的Z市與N市,一年內換了兩個地方。今年國慶后,我又來到現在的公司,成為了一個小區的負責人,并且已開始去常住人口僅有30萬出頭的D市建倉,估計明年還會被派到鄉鎮一級去。
“嘿,姐,做直播不?”
【Seven】某直播公司藝人經紀
我們這一行,基本上找對象都是找業內的人。外人知道你做秀場直播的,要么覺得你光鮮亮麗好厲害,要么覺得你三觀不正、生活作風有問題。
我做的是藝人經紀,簡單來說就是靠直播流水吃飯,數據好看提成高,但底薪低的可憐。每逢過年的時候,都是我們的淡季。本以為2020疫情爆發,將人們困在了家里,或許我們家藝人的數據可以好看些,只可惜觀看人數不代表直播收入。
我們的主播廣布各個平臺,陌陌、探探、QQ音樂、積木,到處都有。能在秀場里做到現在的(主播),要么有“大哥”養著不愁收入,要么是空閑時間多,想賺快錢。大家都是做了幾年的人了,一旦平臺給不了主播資源支持,“轉頭就走”不過分分鐘的事。
今年主播流動尤其快,有人進有人出。走掉的主播很多轉型去做直播帶貨,有的則徹底離開。今年年中,抖音出新規,打壓大MCN,扶持中小內容創作者,凡是直播滿一定時間的都有一些好處。
公司高層定的規矩到我們手中,就是拉人頭。剛畢業的大學生、工作清閑的上班族、在家帶娃的寶媽,只要你想來,我們都給你提供平臺。白天上班?那你晚上可以直播;工作日上班?那你周末可以直播;不會唱歌?說話你得會吧;不會跳舞?少穿點可以接受吧。
反正那段時間,我走在街上,看見個女的都想上去問問:“嘿,姐,你這條件可以啊,做直播不?”整個人魔怔了都。
即便如此,直播的流水也令人頭疼。今年,我半夜起來點數據,直播的人數多了,黑屏(沒到時間就下播)的人也多了。直播帶貨興起,很多人都說秀場模式已經過時,但也有人做的風風火火,怎么到我這兒就不行了啊?想起這些問題,我就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
其實去年我就有離職的想法,當時是因為圈子太亂了,女朋友想讓我換工作,我其實是不愿意的,畢竟工作那么久,爬到現在的位置也不容易。可現在我的想法改變了,或許這個行業真的有些夕陽了。不是說沒有熱度,而是它已經養活不了那么多人了。
我打算明年年初拿完年終獎就和公司提離職(因為公司就是擔心年終離職太多,所以明年年初才發年終獎),今后或許還是會做藝人經紀,只不過會換一個賽道罷了。
沒被裁員反而發了獎金,
偶爾凡爾賽、偶爾迷茫
【波波】字節跳動員工
前進的速度降下來,意義就成了問題。
春節疫情突如其來,我們連續居家辦公了近四個月。那時候氣氛很不好,我回家鄉過年,身邊每個人先擔心生活,擔心安全,接著又開始擔心自己的工作能不能保住,收入能不能維持,畢竟裁員與降薪的信息太多了。
這種氣氛下呆久了,我開始有了一些優越感,以我對我們公司的了解,不到萬不得已,公司不會動員工的收入。但大家都知道,我們公司一時半會兒還不至于走到“萬不得已”的境地。
這種優越感,在回北京之后變得更強烈了。我身邊很多朋友在別的互聯網大廠工作,有些還是中層管理者,都差點丟了飯碗,但我們公司非但沒有降薪,還在恢復正常辦公后發了一輪獎金,名義是獎勵大家在疫情期間居家辦公辛苦了。發多少錢不重要,但在這種氣氛里面,確實能感到踏實,有一種為集體自豪的感覺。我們跟人聊天時候都愛跟身邊朋友假裝不經意的說說這事,其實多少有點“凡爾賽”的意思。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從去年開始就沒少往外投簡歷,本來想著今年拿完年終獎,怎么也該離職了。其實去年年中,我就鐵了心想走的,但朋友勸我說,你已經在發展最快的互聯網大廠里最重要的業務板塊中就職了,換句話說你基本就是在全中國基本面最好的企業之一里工作了,離職要慎重,因為你可能找不到更好的了。
我聽了勸,繼續糾結著干了半年,疫情那會兒我打消了辭職念頭,慶幸自己選擇留下。但當真的工作開始繼續以后,還是有這啊那啊的,一堆看不慣的地方。
我也問自己,是同事不好嗎?不是,身邊每個小伙伴都很有趣,公司里上下級是不允許使用敬語的,什么“總”、“哥”、“姐”、“老師”,都不允許出現在稱呼里。那是團隊氣氛不好嗎?當然也不是,字節做事的氣氛很好,開會都是奔著結果去的,如果發現會議陷入僵持,一名員工可以當著領導面站起來離席,結束這場低效的會議。待遇不好嗎?你肯定不會這么認為。
即便每個要素都是好的,但人的感知是明確的,我的感知就是迷茫,很不爽。后來我想了想,也許是公司前進的速度降下來了,很多原來在快速成長時期有意義的工作,現在變得很難看到價值了。可是活兒畢竟干了,于是我們都要繞很多彎,來解釋自己工作的價值,我對我們部門的上司是這樣,我們部門的上司對他的領導,更是這樣。
我們公司有周報、月報、季報、半年報,還有年終總結,我們不得不在每一次總結的時候梳理意義。可關起門來想想,這其實就是沒有價值的表現啊。看不到意義的事情做久了,人就會很迷茫。
數據復盤到半夜,
運營忙到自己送外賣
【花花】某外賣平臺運營
“先不說了,馬上要開復盤會了”,花花在晚上10點14分結束了與朋友的聊天。
凌晨1點35分,花花在平時常用的聊天群中獨自發了一句:“數據復盤完了,睡覺了”。
“忙”字一次貫穿了花花的整個2020。
年初疫情是個分水嶺吧!我是2019年國慶節后進入公司的,在2019年末尾的那一段時間雖然每天工作也繁忙,需要去線下一家店一家店的遞推,還需要維持線上社群的活躍,但是每個月都有幾天不受打擾的休息時間,團隊也有較高頻率的集體活動,比如組織出去游玩、來一局電競比賽,還是比較符合對大公司的預期的。
但疫情打破了這種“歲月靜好”。餐飲業受疫情沖擊比較大,許多餐館做不了生意都貼上了“門市轉讓”的告示,同時許多餐飲店老板都將希望放到了外賣上。我記得之前負責的區域,由于在競爭對手的平臺上流量要好些,所以一直不敢在我們平臺上開,疫情來了后他們都主動找到我們上線平臺。
客觀上說,疫情對外賣平臺是正向的影響,我們市場運營人員也有得忙了。
疫情期間商家更好拓展了,于是領導讓我們更頻繁地維護商家關系;點外賣的人多了,于是我們還得加強微信、QQ等社群的活躍與拓新,甚至還去買了高校微信群;外賣訂單多了,商家更容易出現問題,我們也要忙著去“救火”——記得3月有一天晚上外賣訂單太多,騎士分配不過來,我還騎上自己的小電驢去送了一晚上外賣。
不僅是上半年忙,下半年也忙。聽說是幾大巨頭都看上了本地生活這個市場,特別是社區團購,我們領導為了響應上面的號召,在沒有研究透徹我們這塊市場背景下強行用“明學”下KPI,給我體重從51kg干到了46kg,甚至忙的連朋友圈發自拍的時間都沒了。忙是忙了大半年,但是到年底仍沒有聽說升職加薪的事,與前輩私下討論只打聽到“不如去年”幾個字。
不過,我覺得今年總體上過得還是比去年更好,同時也希望明年領導不要胡搞瞎搞,腳踏實地把新業務做起來。
汽車沒法帶貨,
跟粉絲借車也堅持初心
【楠楠】汽車視頻“大V”、MCN創業者
借勢成長,堅持初心。
楠楠是汽車視頻大V,由她經營全網粉絲過千萬的視頻號有三個。但與流量直播網紅不同,汽車內容沒法帶貨,內容變現、品牌廣告,是她業務變現的唯二途徑。于是疫情到來時,她躲進她的積累里,躲進她的粉絲中,躲進了她的愛好。
我早就不迷茫了,迷茫是你們年輕人講的事情,我都40歲了,還來談什么迷不迷茫的事,別人可以笑話我了。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2016年開始做這攤事兒,趕上了抖音、快手、B站,所有自媒體平臺崛起的時代。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跟著平臺一起成長,借到的力一定是大的。
所以我總結我的成功經驗,就是干好兩件事情,一是做好我的節目,二是跟著平臺走。先說說第二個吧,平臺有什么流量扶持計劃,我都會積極參與,有跟車相關的新平臺出來,比如懂車帝,我都會入駐。當大V的好處,就是可以更好的跟平臺對接,獲得起步優勢,所以這件事,被動的做做就可以了。
要主動去做好的,是我的節目。你要說今年受影響,做節目的確受到很大影響。我們的節目都要在戶外拍,上半年幾個月,很多同事困在家鄉,人聚不齊沒法弄。另外到處都不讓去,景也沒法采,老是處于斷更狀態。
我做的幾檔節目,是沒有“人設”的,節目里有“角色”,但走出節目,不會形成人設,這一點,跟現在火的短視頻網紅很不一樣,可能這是我自己的風格吧,我比較傳統。這種傳統,我一直引以為傲,但坦白說,的確也讓我們在疫情階段很吃虧,你在網上有了人設就可以當網紅,坐下來扯扯閑篇兒,錄個短視頻,都能保持曝光,帶個貨。我這種就不行,每一期都有腳本有分鏡頭有后期,更何況汽車這東西也沒法網購。
但好在我們全網的關注基數還是比較大的,不發節目,分享一些別的,也有人看。什么是“別的”?就是視頻節目以外的東西,我會用文字發一些個人感想,偶爾開直播跟大家聊聊天,尤其疫情期間,我的戶外愛好很多,徒步、露營、蹦極、滑雪,把豐富的生活分享出來,很多網上的朋友都說,我發的這些讓他們狀態更積極了,看到外面的世界。他們很多人被困在家里出不來。
對我而言,這種個人層面的交流與節目是分開的,我還是更喜歡用文字,要么面對面聊天,要么就用文字。直播太鬧了,我反應不過來。我是做內容的,當然研究過直播,能在直播中敏捷反應的,都是訓練出來,即便你有百萬觀看人數,對于主播而言,那都不是一個個獨立的人,而是一個整體,你要做的,是按若干套路對答如流。我不喜歡這樣,可能這就是我的“人設”吧,直來直去,不喜歡就不做。把這一點充分展示出來,能接受的留下做朋友,比裝傻討好大家強。
我不喜歡“粉絲”這個稱呼,從來不用。這個名字總讓我覺得有點膜拜、附庸的感覺,我內心里把大家當成朋友,當然是其中一部分。朋友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去各地出差時,有人約我吃飯,聊兩句不別扭,有時間的話我都會去。
我在各地都有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疫情對我們的影響也就小了。你知道我們做的汽車節目,難免要跟車企打交道,一款新車上了,關注度在這,我們都會找企業借車,趕緊把節目做出來,搶時間。
但今年新車節目尤其困難,很多自媒體生存遇到困難,都在想辦法找企業要錢,企業銷量不好,也懶得理他們,反正也賣不動,你們愛寫寫吧。我做節目從來不抱著目的去,企業有投放,就按甲方要求做,沒有投放,我的節目始終都是給消費者看的,所謂C端用戶。
這樣一來,跟企業的距離就遠了,今年借車變得更慢了,企業擔心不可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時候,朋友的好處就來了,很多朋友,就是你所謂的粉絲吧,他們提到新車,主動借車給我們,你知道這要多大的信任嗎?剛提到新車,自己還沒開兩天,就借給我們了。在朋友們的支持下,四季度那么多新車,節目我們一期沒落下。
疫情剛恢復那會兒,企業都不敢發新車,由頭少了,我們正好騰出手做了很多有人文關懷的節目,節目還是都跟車有關,但跟錢沒關系,算賬肯定都是賠的。
互聯網的好處,就是這些都會保存下來,被記錄在案,成為我們“人設”的一部分,我們做過了。
工作兩個月,
公司就沒了
【小藝】某互金公司視頻運營負責人
圖片來自pexels
成都今年的冬天并不十分冷,但心里總是沒什么安全感。
我是互金產品公司的視頻運營,因為疫情關系,在家一直待到4月份,回成都上班第二個月,就被告知公司垮了。
清算那天,我一個人去拿的東西。大門口公司的Logo還貼在上面,門后面是空蕩蕩的辦公室和白晃晃的節能燈。一個穿制服的保安跟在我后面,告訴我電腦被鎖了,里面的資料都不準帶走。我帶著口罩,什么也沒說,拿了抱枕和一些個人用品就走了。
4月工作,6月離職,只工作了兩個月。
在家休息了一個月,去了一趟廈門散心。可人一旦不工作,生命好像會慢慢枯萎。于是,從廈門回來后又開始投簡歷。
我當時去面一家公司,招聘人和我談得不錯,可等到人事和我談的時候,不僅薪資比之前低了1K,實習期還從普遍的3個月變成了6個月。之后又面了好幾家公司,實在找不到互金領域的,廣告、科技也都試過,等到國慶之后,終于找到了一個還算合適的工作,也是金融領域。
新公司是貸款中介,今年疫情加上政策監管,成都的小貸公司倒了好些,我們公司算比較大的,但壓力也更大。信用貸不好批,往年一個月數百萬的放款額,到今年也只有幾十萬。
公司靠放款提成吃飯,沒有信用貸,只能在其他貸款項目使力,比如說企業貸、稅票貸等。11月份,公司專門辦了企業貸的專場,我還配合業務方面策劃了線上直播,上門禮單列了一張A4紙,但活動效果也沒有想象中的好。
在新公司,短視頻運營部初立,文案、拍攝、剪輯、找演員、后臺運營都是我一個人,每次和總監對接的時候都很崩潰。
不過就算再累再難,我也沒有想過要離職,畢竟越是初立的部門,越是有潛力。
12月成都疫情翻紅上了熱搜,可這對我們公司其實并沒有多大的影響。對我來說更重要的事是——經過人事協商,公司給配的助理終于在12月到崗了,這下我可以騰出手來,更多心思去搞策劃啦。
謹以此文紀念我們的2020,愿大家2021年堅持初心,砥礪前行。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