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古城毀于“天火”,傳說中的罪惡之城索多瑪找到了?

3000年前古城毀于“天火”,傳說中的罪惡之城索多瑪找到了?
2021年10月07日 08:09 新浪科技綜合

  來源:果殼

  1908 年 6 月的一個清晨,巨大的火球劃過俄羅斯通古斯河上空,強光過后,劇烈的爆炸震碎了幾百公里外的玻璃窗,數千萬顆樹木呈放射狀傾倒。

  這次事件釋放的能量相當于上千顆廣島原子彈,而造成這一切的恐怖力量,被認為是一顆撞向地球的隕石或彗星。

通古斯大爆炸后倒下的樹木,攝于 1929 年 | Kulik Expedition通古斯大爆炸后倒下的樹木,攝于 1929 年 | Kulik Expedition

  如果說小行星撞向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大森林是種幸運,有一座3600多年前的中東古城就沒那么好運了。

  2021 年 9 月 20 日,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捷克的學者在《科學報道》期刊介紹了約旦境內 Tall el-Hammam(TeH)古城的考古成果。這座古城曾是兩河流域最富饒的城邦,全盛時期,它的面積比耶路撒冷大十倍。但在某個時間點,這座古城突然之間從地圖上被抹去。

  研究指出,古城的毀滅可能和一場由隕石造成的空爆有關。這場空爆發生在公元前1650年左右,殺死了城里全部的居民,燒熔了屋頂和墻磚,造成土地鹽化,導致古城和周邊的上百個小村莊被遺棄幾個世紀。

  并且,這座死海東北岸的古城可能是《圣經》中被天火毀滅的罪惡之城索多瑪的原型。

  曾是耶路撒冷10倍大

  古城一夜變焦土

  公元前 5000 年,亞歐大陸西端。

  在我國仰韶文化先民種植小米的時候,地中海西岸的約旦河谷滋養著大量人類聚落。TeH 古城是當時約旦河谷中最大的土丘建筑群,興起于公元前約 4700 年。

TeH 古城位于地中海東岸、死海東北部TeH 古城位于地中海東岸、死海東北部

  在之后的三千年里,這座城市見證了南邊的古埃及王國朝代更迭、東邊的蘇美爾文明創造了最早的文字,自身又經歷了兩次地震和震后重建。在全盛期,TeH 古城的規模是當時耶路撒冷城的十倍大。

  在挖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掘出了宮殿、道路和神廟,認為該城是約旦平原上一個被長期使用的核心城市。

被毀掉的古城宮殿復原圖被毀掉的古城宮殿復原圖

  然而,好景未能持續,這座古城突然消失了。

  遺址中一層厚達 1.5米 的廢墟遺跡顯示,古城在約公元前 1650 年遭遇了滅頂之災:陶器破碎,泥磚熔化,碳灰和無法辨認的碎骨混雜在地層中。之后的 600 年里,城市處于廢棄狀態。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曾經興盛的古城被焚燒和荒廢?

  研究人員首先想到了戰爭,然而在廢墟層中,未能找到箭鏃、矛頭等常見的戰爭證據。第二個猜測是地震,但經過比對,廢墟層的情況與先前兩次地震留下的痕跡也有所不同。

  在廢墟層中,研究人員發現了數種罕見的奇異的物質:像鉆石一樣的碳(Diamond-like carbon)、沖擊石英(shocked quartz),以及汽化的金屬和沙子形成的微球狀顆粒(spherules)。

  這意味著古城的消失不是人力所為,也不是常見的地質活動所致——只有極端的高溫、高壓才能造就這番場面。很難想象這座城市曾經經歷了什么,像是被地獄烈火炙烤過,又像遭受了神話里的“天罰”。

 古城里被燒熔到“冒泡”的陶器  古城里被燒熔到“冒泡”的陶器 

  論文作者之一、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的地球科學教授詹姆斯·肯尼特(James Kennett)認為沖擊石英很能說明問題。石英是最硬的礦物之一,需要極高的壓力才能使其結構改變。地下核試驗場所和隕石撞擊坑附近都能發現沖擊石英。

  高壓之外,還需要高溫。研究人員分析了廢墟層中礦物質的熔化情況,發現其中某些變化需要 2000 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才能實現。

  骨頭粉碎,土地鹽化

  2000 度的高溫是什么概念?即使是現代遺體火化,也只要 1200 度。1500 度就可以在幾分鐘內熔掉一輛汽車。在古代,不管是露天焚燒還是窯燒、冶煉,2000 度是人為不太可能達到的溫度,并且這個溫度顯然是致命的。

  面對災難,古城的居民兇多吉少。

  本次論文報告了城內發現的 5 具能辨認的骨骼。這些遺骨破碎散落,在相對完整的腿部或腳趾骨頭上,表現出經歷高溫時蜷起的收屈態。其中的兩人僅剩下部分的頭骨、骨盆和一點胳膊的碎片,余下 90% 的遺骨散落到更遠的地方或化為難以辨認的小殘片。

發掘現場,廢墟層大約是圖中裸露墻壁的下半截 | Phil Silvia發掘現場,廢墟層大約是圖中裸露墻壁的下半截 | Phil Silvia

  研究人員認為,古城中約 8000 居民均在爆炸中罹難,骨骼被沖擊為指甲蓋大小的殘片,散落在厚厚的廢墟層中。

  結合出土材料,研究人員考慮了人類活動、制陶、城市火災/野火、堆肥火災、戰爭、地震、火山爆發、閃電、天體撞擊、天體空爆(cosmic airburst)這 10 種情況,最終認為天體空爆——進入大氣層的隕石或彗星在落地前爆炸——最可能是毀滅古城的原因。

  研究認為,公元前 1650 年左右,古城西南部發生了空爆,爆炸帶來的高溫高速沖擊波給城市帶來滅頂之災。同時,爆炸可能使高鹽度的死海鹽水汽化,鹽分滲入周邊土地,造成 TeH 古城在內的多個城市和附近上百個村莊的百年荒廢。

  罪惡之城索多瑪找到了?

  除了解釋焚城之謎,本次研究另一個引發關注的點在于,研究作者認為毀于空爆的 TeH 古城可能啟發了《圣經》中索多瑪城的故事。

  根據《圣經》中的記載,索多瑪位于迦南地的東部邊界,由亞當的兒子含(Ham)建立。耶和華認為這座城市充滿罪惡,降下天火,“將索多瑪城傾覆,焚燒成灰”。焚燒之后,“又看見遍地有硫磺,有鹽鹵,有火跡,沒有耕種,沒有出產,連草都不生長”

紐倫堡編年史中的所多瑪事件, 左上角天空中的景象與考古學家推測的空爆場面很相似 | Hartmann Schedel, 1493年紐倫堡編年史中的所多瑪事件, 左上角天空中的景象與考古學家推測的空爆場面很相似 | Hartmann Schedel, 1493年

  而空爆焚城這種極端罕見的災難帶來的后果,和《圣經》的描述極為相似。

  一直以來,關于索多瑪城是否存在、城址具體在哪并無定論:有學者認為索多瑪和古代經文中的很多其他故事一樣,都是虛構的;有學者指出,根據文獻描述,索多瑪城應該在死海南部;也有學者認為,TeH古城可能就是索多瑪。

  論文作者之一、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的考古學家克里斯托弗·摩爾(Christopher R。 Moore)表示,古城毀于空爆的場景可能被多代人口耳相傳,最終成為索多瑪城的故事藍本。

  雖然確定索多瑪的存在仍需要更多證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民間故事往往有一定史實支撐,并不全是臆想出來的。

  西漢時,司馬遷根據傳世文獻和民間口述整理了一千年前的商王世系,寫入《史記》。民國初年殷墟的發現,才證明傳說中的商朝真的存在,且殷墟甲骨記載的商王世系與司馬遷記錄基本吻合。商朝開國的時代,也正是TeH古城遭遇滅頂之災的時代。距離我們3600多年前的時代里究竟發生了什么?《圣經》中又有多少真實、多少虛構?都要等待進一步的發掘來證實。

天體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